中国人使用英语常见错误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80.50 KB
- 文档页数:79
中国人常犯的英语错误中国人常犯的英语错误11) 句号后面不空格:接触了点“国内英文”,发现有这个通病。
问了一个朋友才恍然大悟,因为在打中文时,标点符号后面是不用空格的。
但是在太平洋两岸尚未统一之前,劳驾打英文标点时,后面姑且先空一格吧。
2) 喜欢少一点:S.H.E.不是S.H.EU.S. 不是 U.SP.R.C. 不是 P.R.C3) 不该多加了个介词:Seek help, not “seek for help(s)”.楼下那位找人帮忙的别生气。
(Don’t take it pe rsonally.)我每年都替我们公司做campus recruiting。
这个错误是在中国留学生中最普遍的。
看到我这张黄面孔,同胞也最喜欢往我的booth 这里递简历,但是半数的简历开头都写着:seeking for a position that offers…老美是不会往下读第二句的,直接丢进made in China的碎纸机里了。
Seek 后面不要(不应)加for。
因为Seeking = looking for所以Seeking for = looking for for (?)4) 不该少了个介词:Back to China, 或者 back in China,不是back China (“情回中国”网站的英文名。
不过这比我以前看到的那个海军迷的网站叫闹的笑话要小些。
)5) 不该大写的别大写:大写往往是代表缩写。
加复数时,s不要大写。
DINKs (or DINK’s),别写成DINKS。
PhD,不是PHD。
(PHD=Permanent head damage).Again, 楼下那位找帮忙的别生气。
Nothing personal.另外,在网络刚普及的时候,美国有约定的nettiquette (net etiquette,或称网络礼仪),全大写的打字被网民视为大声喧哗(shouting),属无礼行为。
当然我理解中文打字的局限,这条不适用于华人。
中国人最容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总结一个词变成一个句著名翻译家奈达说,“翻译就是翻译意思”。
言外之意,翻译一句话不能逐一翻译一串个别的单词,也不是翻译某种句子结构。
初学翻译的人之所以译得不好,就是因为摆脱不了原文各个单词和句子结构的影响,总觉得英语中每一个词译成汉语都是一个词。
殊不知,为了说明原文的意思,有时候要将一个词译成几个词,乃至一个短句。
这就是翻译中对某些词的…增益‟。
例如,英语中有些单词相当于汉语的一个词组:read“看书”,drive“开车”,giggle“咯咯地笑”,stumb le“蹒跚而行”,等等。
这些相对而言还比较简单,一般英汉词典上都能查得到。
再如,英语句子中有大量的“副词+动词”的结构(副词也可能在动词之后)。
在不少情况下这种结构可以译成汉语“副词+动词”的偏正结构(汉语中副词修饰动词时只能放在动词之前),许多人往往用“……地”来译所有的英语副词,如:(1)They were patiently listening to him. 他们在耐心地听他讲。
(2)He quickly stood up. 他很快地站起来。
(3)I will gladly join you in the work. 我会乐意地和你一起工作。
这三句中都用了“地”字结构,第一句还可以,后两句就显得有点“翻译腔”,“地”字似乎可以省去,可分别改译为:“他很快站起来”和“我乐意和你一起工作”。
但是这三句中的副词和动词仍然译成了偏正结构,这是因为三句中的副词表示的是动作的方式。
但是,是不是英语中所有的这种结构都可以这么译呢?请大家考虑一下下面这一句应如何翻译:This is a NATO matter and any comment on it should appropriately come from NATO.将appropriately come from NATO译成“合适地来自北约”显然不通。
从意义上看,appropriately与其说是表示动作come的方式,还不如说是表示其结果,因此该词应抽出来放到后面,将此句译为:这是北约的问题,关于此问题的评论应由北约做出,这才是适宜的。
1.冠词问题主要错误类型:(1)缺少定冠词或不定冠词,因为中文是没有冠词的,当我们用汉语思维来写英语句子时,很容易忽略冠词。
如The this that,those these, an ,aEg. Police stopped me for speeding driving the other day.The police stopped me for speeding driving the other day.(2)专用名词前加冠词,但是一些专用名词,如国名,地名,专业术语等是不能加名词的。
Eg. The SEU i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in China.SEU i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in China.(3)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混淆。
a) 序数词前冠词的使用问题。
强调顺序时用定冠词;当不强调顺序,而是表示“又,还,再”时用不定冠词。
Eg. I was full when I had the first cake.I had a second cake in the request of the welcomed hostess.b) 姓氏前冠词的使用问题。
the+姓氏,表示一家人或夫妇;a+姓氏,表示某个姓什么的人。
Eg. Could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Warrens,please?--Sorry,we don't have a Warren in this town.2.单复数问题主要错误类型:(1)主谓单复数不一致。
a) 主语由复杂的成分构成。
例如用and 连接两个名词,明主语是复数主语,谓语动词也应该使用复数;但是当名词前面有了every,no这样的词的时候,虽然由and,但是谓语动词也应该使用单数Eg. Jim and Jack are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Every teacher and (every) student is going to attend the meeting.(from: /b/4104863.html)b)可能是主谓之间插入了很多复杂的成分,比如这些成分可能是主语是复数的从句,从而干扰了我们的思维。
中国式英语引言中国式英语,也称为“Chinglish”,是指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出现的语言习惯上的错误或表达不准确的现象。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差异较大,许多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难免会受到母语影响而产生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中国式英语的现象、原因以及对于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中国式英语的特点中国式英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法错误: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不同,中国学生常常将中文的语法规则错误地应用于英语中。
例如,他们可能会说“Yesterday I go to park”,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Yesterday I went to the park”。
2.词汇误用: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把中文词汇直接翻译成英文,而不考虑英语的习惯用法。
这导致了一些意思不明确或者错误的表达。
例如,中国学生可能会说“Please make a line”来表示“请排队”,而正确的表达应该是“Please queue up”。
3.发音问题:中英两种语言的发音体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中国学生在发音时往往会出现问题。
他们可能会将英文单词的音标读错,或者在发音时加入一些与中文发音相关的语音特点。
例如,中国学生可能会将“th”音发成“s”音,将“w”音发成“v”音。
4.文化差异: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中文文化的影响,进而在表达方式上出现与英语习惯不符的情况。
例如,中国学生可能在邮件中过分客气地使用大量的感谢词,而这在英语中并不常见。
中国式英语的原因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倾向于注重英语的书面语言能力,忽视英语口语的培养。
这导致了许多学生只注重记忆单词和语法规则,而忽略了对于发音和表达方式的练习。
2.母语影响:由于中文和英语的差异较大,中国学生往往会将中文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直接应用到英语中。
这种母语影响无形中限制了学生对英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中美对照:常见中式英语错误列表x中式英语指的是中国学习英语者常见的错误或者习惯用法。
以下是常见的中式英语错误列表:1. 主谓一致错误:汉语中主语和动词的一致性很少被关注,但在英语中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He don't want to go”应改为“He doesn't want to go”。
2. 冠词错误:在英语中,冠词使用要根据名词的单复数和可数性进行正确的搭配。
例如,“I want buy a new car”应改为“I want to buy a new car”。
3. 介词错误:汉语中的介词用法与英语有很多差异,常常容易混淆。
例如,“I am in the airport”应改为“I am at the airport”。
4. 词序错误:汉语和英语的语序是不同的,所以在翻译成英语时要特别注意词序的正确性。
例如,“Yesterday I go to the supermarket”应改为“Yesterday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5. 动词时态错误:汉语中的时态较为简单,而英语中有多种时态,所以容易犯时态错误。
例如,“She is go to school”应改为“She goes to school”。
6. 词汇搭配错误:中式英语中常常使用错误的词汇搭配,造成表达不准确或不通顺。
例如,“I finish my homework”应改为“I complete my homework”。
7. 汉语思维逻辑:汉语的逻辑顺序与英语不同,中国学生有时会按照汉语的思维逻辑来表达,但这在英语中是错误的。
例如,“Because it is raining, so I take an umbrella”应改为“Because it is raining, I take an umbrella”。
8. 大意错误:有时候,我们通过直译的方式表达,而没有注意到一些细微的差别,造成表达的大意错误。
中国⼈说英语是的常见错误中国⼈说英语是的常见错误 ⼤家是否也有同样的感觉,⼀说英语,就会发觉⾃⼰总是⼀会⼉"he",⼀会⼉"she",⼀不⼩⼼就搞错了对⽅的性别?⼀说英语,就会困惑,我"昨天"⽤过去时态了吗?yjbys⼩编给⼤家现⾝说法⽀招破解中国⼈的7⼤⾼频⼝语错误。
1. Articles - Articles in English are a, an and the. I realize that such do not exist in Chinese. In fact, there are many languages that do not use articles. In English, we use them. To learn English well and to become proficient, you must learn them and use them. Obviously, you will use only 2 of them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time. 'An' is used before words (nouns) that begin with a vowel sound. Also, sometimes I hear people insert articles where one is not needed。
冠词—英语中的冠词即a, an以及the。
我发现中⽂⾥并没有冠词,实际上,很多语⾔都不使⽤冠词,但在英语中,我们使⽤它们。
要学好并精通英语,你必须学会使⽤它们,⼤多时候,你只需要⽤到其中2个即可。
"An"通常置于以元⾳开头的名词之前,但我常常听到会有⼈在不合时宜时候使⽤冠词。
2. Genders - The Chinese language uses 'ta' (first tone) to represent the third person singular pronoun. In writing, however, it is specific in identifying male and female. English simply does the same except it does it also in spoken language. I hear a lot speakers who have spoken English for many years, confuse the genders. It just takes practice to train your brain to automatically come out with the correct gender that you want to refer to。
中国人说英语常见错误1 转动方向盘Turn the handle.Turn the steering wheel.汽车的方向盘在英语中为stering wheel。
handle的意思是门或杯子的把手。
另外,handle也有直线物体的意思,而车的方向盘是圆的。
方向盘用sterring wheel表示。
2 我的姐姐在公司上班My sister is an office lady.My sister works at an office.office lady 是中式英语;work at office的意思是在办公室工作。
在英语中,没有office lady这样的说法。
3 这条裙子是我打折时买的I got this skirt from bargain.I got this skirt on sale.打折正确的英语表达方法应为a bargain sale或者sale。
如果想说趁打折的时候买的……应为get …on sale。
另外,作为名词bargain还有物美价廉的商品、价格便宜的商品的意思。
说某种商品正在打销售,可以用be on sale来表达。
4 她是个明星She is a TV talent.She is a celebrity.(电视)演员不可以说talent,talent有具备某种才能或技能的意思,并不代表艺人。
和电视演员最相近的词是celebrity,celebrity可泛指名人,从中可以联想到演艺界的知名人士。
演艺界的明星可以用celebrity表示。
5 我想要一副耳钉I want some pierce.I want some pierced earrings.耳钉用英语说是pierced earrings,pierce作动词时有挖洞的意思。
一般的夹式耳环可以叫做clip-on earrings。
注意earrings要用复数形式。
需要戴在耳洞里的耳环叫做pierced earrings。
chinglish特点Chinglish,即中式英语,是指由中国人使用英语时所发生的一系列语言现象。
这种语言现象一般是由于中文思维及语法习惯等因素导致的。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Chinglish 的特点。
一、字面翻译字面翻译指的是将中文原意翻译为英文句子,而不意译。
这是由于中文与英文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的不同所导致的。
例如“开会”直译为“open meeting”。
在英语中,其正确表达应该是“hold a meeting”或“have a meeting”。
二、错用英语词汇许多中国人在接触英语时,会试图吧自己的中文词汇照应到英语上,结果导致使用不正确的词汇。
例如,中国人会把“困难”翻译成“difficulty”,实际上,英语中的“difficulty”更准确地表达了“难度”。
再例如,中文中用汉字“冷”或“热”来形容天气的冷热程度,而英语中却要使用单词“cold”或“hot”。
三、语法错误另一种常见的Chinglish现象是使用错误的语法结构。
例如,中国人往往会使用中文的倒装形式,如“看电视我喜欢”,但在英语中应该是“I like watchingtelevision”。
此外,中国人也容易混淆英语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例如,“happy”在英语中是形容词,而“happen”是动词。
四、语言表达的夸张中文中有许多用词表达比较夸张,而在英语中不适用。
例如,中文中的“无比惊艳”在英语中通常使用“She looks great.”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夸张了表述,而且也导致含义模糊。
五、未显式的上下文信息在中文中,人们往往会通过上下文信息来推测一些含义。
而在英语中,由于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不同,这种推测很容易导致误解。
例如,中文中说“他有些厚脸皮”,这里的“有些”是贬义的,而使用英语翻译就需要明确表达出来,如果使用“a little”,就有可能被理解成褒义。
综上所述,Chinglish有其令人困惑的地方,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第一词:TRY我们先看几个来自生活中的句子,都是常见句子(注:所谓Chingli sh只是相对,并非绝对):1、这蛋糕真好吃,你尝点。
Chinglish:This cake is so delicious, please eat a little.Revision: The cake is so delicious. Please try some.2、这样不行,你再看看。
Chinglish: It won't do. Please see it again.Revision:It won't do. Please try again.3、我做过一两次,都失败了。
Chinglish: I did one or two times, but I failed.Revision: I tried a couple of times, but I failed.4、请您放心,我一定有多少力,出多少力。
Chinglish: Please put down your heart. I'll give all my stre ngth out.Revsion: Don't worry, I'll try my best.5、这件裙子真漂亮,你穿上看看?This skirt looks so beautiful. Would you please try it?————————————凡是带有“尝试”、做事没底但是还是做了等,可以选用try一词,简单又实用。
当然,try还有审判的意思。
So, Please try this word more often.在中对try的原形进行搜索,“约有158,000,000项符合try的查询结果”,也就是近1.6亿个结果。
可见try是多么受欢迎。
那么我们用过多少次?第二词Enjoy这一动词我印象比较深刻,它的用法比较简单,凡是带有“享受到”的意思就可以用。
中国式英语
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受到汉语语法、词汇和文化的影响,表达出一种特有的英语风格。
这
种风格可能包括句子结构、词汇选择、语法错误等方面的
特点。
中国式英语有时被认为是一种非正式、口语化的英
语风格,往往在国内学校、工作场所和社交媒体上出现。
中国式英语可能由于中国人母语的语法结构与英语不同,
造成的一些常见错误包括:
1. 主谓一致错误: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动词需要保持一致,但中国式英语中可能出现主谓不一致的情况。
2. 介词错误:由于中文中的介词用法与英文有所不同,中
国式英语中可能出现介词用法错误或误用常见介词。
3. 动词时态错误:英文中有多种时态,中国式英语中可能使用错误的时态或混淆不同的时态。
4. 语序错误:汉语语法结构与英语有所不同,中国式英语中可能出现语序错误的情况。
5. 词汇选择错误:中国式英语中可能使用错误的词汇或直译中文习惯用语。
尽管中国式英语存在一些错误和不规范的使用,但它也是中国人学习和运用英语的一个阶段,它反映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国人的英语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国式英语也正在逐渐减少。
A study of oral English anxiety and its solutions for English majors中国人使用英语常见错误分析“英语常见错误分析”(1)在这部分里我打算谈谈在用英语表达思想时,由于文化习惯不同,或未能考虑语言的适宜性(propriety or appropriateness)而出现的不妥或错误,以及受本族语干扰而出现的Qinglish(Chinese English).见面时打招呼说Where are you going?有什么不妥?各国文化习惯不同,见面打招呼时说的话如果译成英语,我们会发现其间的差异很有趣。
<英语学习>杂志1990年第七期题为Greetings of the World一文写到:土耳其人见面说Be under God's great power;瑞典人说How can you,friend?波斯人说May thy shadow never grow thinner;埃及人说How do you perspire?阿拉伯人说Praise god,how are you?荷兰人说:How do you fare?而海地人说How do you stand?;波兰人却说How do you have yourself today?印度人则简单地说How?如果译成汉语,有的招呼语真能使人莫明其妙。
譬如埃及人说How do you perspire?意思是“你怎么出汗的”海地人却在问“你是怎么站的?”同样汉语里“你吃饭了吗?”“你到哪儿去?”,“你在干什么?”,“你来了”都是极普通的见面打招呼的话。
而在英语里却不宜见面说Have you eaten?除非问的人想知道对方没吃就有意留他或请他吃饭。
也不宜问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doing?等等,因为“去哪儿”、“干什么”都是私事,旁人没必要知道。
Native speakers见面时通常只是说Hello或Hi或How are you doing?或How are you doing this morning?或How are things with you?如果过了一段时间再见面,还可以说How have things been with you?or How is life treating you?熟人的话,甚至可以把Pigeon English(洋泾浜英语,即旧中国港口城市上海、广州、天津等地使用的混杂英语)的Long time no see you用上。
初次见面时听到对方说How do you do?时,唯一正确的反应也是HOW DO YOU DO?这只是个问句形式的问候语,回答时告诉对方你哪儿痛、哪儿不舒服就错了。
而我们不少人喜欢说 I’M FINE,THANK YOU,这不符合习惯。
而初次分手时,我们有人常说GOOD-BYE;但如果你仔细注意的话,NATIVE SPEAKERS 说 NICE MEETING YOU或NICE TOHAVE MET YOU。
见面时非要打招呼说句问候语吗?不见得。
如和西方人一起在中国乘卧火车,同车厢的人一大早衣着不整,头发蓬乱,拿着肥皂、梳子和牙刷穿过夹道的时候,最适宜的做法是设法把眼睛朝窗外瞧,假装没看见。
说了GOOD MORNING反而令对方窘迫,这时你不打招呼决非失礼。
英语常见错误分析 ( 2 )别让人误以为你是便衣警察有些初学者为了练口语,主动找NATIVE SPEAKER聊天,这种好学精神固然可佳,但如果问一连串属于个人情况的问题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恐惧,以为你是便衣警察。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清晨,一位美国老太太独自从旅馆出来在杭州西湖堤上散步。
当她正陶醉于美丽宜人的西湖景色的时候,一位不戴领章帽徽,身穿绿色军装的小伙子走到她身边主动与她用英语交谈,尽管他态度和蔼,面带笑容,可问的问题却咄咄逼人把学会的英语全用上了,从What's your name?Where are you from?What do you do?到Do you go to church?和Are you married?结果可以想象,老太太吓得不敢出旅馆门,以为受到监视。
在某些场合,允许你与人交谈时,应从不涉及滌人情况的话题开始。
如果天气很好,可以说:It's a lovely day,isn't it?譬如,在等出租车时可以说Pretty difficult to get a taxi at this hour,isn't it?不必说MY ENGLISH IS POOR当别人称赞你的英文挺好时,中国人总喜欢说一些为自己英语水平不高而感到抱歉的话,如:NO,NO,MY ENGLISH IS POOR.而NATIVE SPEAKER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过分的谦虚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
这时简单说声“THANK YOU”或“I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就行了。
DON’T BE POLITE绝非汉语里请对方不要拘束的“别客气”有客人到我们家来时,我们经常说的“不必客气”,不应该译为“DON‘T BE POLITE”,言下之意是让对方“不要讲礼貌”。
按英语习惯应说MAKE YOURSELF AT HOME;意思是“不必拘束,就象在家一样”。
听到别人赞赏你的东西时你不该说什么听到客人对自己的一幅画或其他物件表示欣赏,说了些赞美的话后,有些人立时很大方,就说YOUCAN KEEP IT AS A SOUVENIR(纪念品),客人会感到十分尴尬。
客人说些赞美的话的目的决非是要那样东西。
主人不仅不应该马上给客人,今后也不应该买同样的东西送给客人。
主人当时说句IT’S VERY NICE OF YOU TO SAY SO或I’M GLAD TO HEAR THAT就可以了。
WOULD YOU LIKE TO HAVE SOME MORE?说一遍就够了中国人客人总喜欢一遍又一遍行为表现人家碟子里夹菜,口上还不断地说“请吃多点”。
而在西方国家,主人一般请了一次之后就很少再说,这样不至使客人有“强加于人”的感觉客人多吃点,也不说PLEASE EAT MORE,而说WOULD YOU LIKE A LITTLE MORE?酒足饭饱后确切而又有礼貌的答语是什么?如果你去NATIVE SPEAKER家做客,主人给你添菜加酒,你要是已经饱了,如果是熟人的话,你可以说NO,THANKS,I’VE HAD ENOUGH,甚至指着肚子说I‘M FULL;如果主人地位高或不是熟人的话,确切而有礼貌的说法是NO,THANKS,I’M JUST FINE.有NO SORRY这一说法吗?有人听到对方说了些表示歉意的话后说NO SORRY,这根本不符合英语的。
回答可以是THAT‘S ALL RIGHT,或THERE’S NO NEED TO APOLOGIZE 或DON’T WORRY ABOUT IT.说IT’S MY DUTY让人听了不舒服听到对方说了些感谢你的话,有人喜欢说IT’S MY DUTY或IT’S WHAT I SHOULD DO.NATIVE SPEAKERS听了会感到不舒服,似乎你是在完成一项任务。
这时可以简单地说声“IT’S A PLEASURE或MY PLEASURE,或IT’S ALL MY PLEASURE.随便问人HOW MUCH DID IT COST YOU?合适吗?我们在一般谈话中不宜问对方的年龄,似乎是个人人皆知的常识。
但很多人却不知道,看见一件衣服,或一样东西问人家HOW MUCH DID IT COST YOU?也是不符合西方习惯的,因为这类问题涉及到PRIVATE INFORMATION。
这时候,我们可以说句IT MUST HAVE COST YOU A FORTUNE(想必它花了你一大笔钱)或者说IT MIGHT BE VERY EXPENSIVE。
中国人使用英语常见错误分析英语常见错误分析”(3)为什么偏要说Please walk slowly一位到中国就买辆自行车的外籍都是问我,为什么她和中国朋友分手时,主人总说Please walk slowly,这确实反映了文化习惯上的不同。
“慢走”、“慢骑”是中国的客套话,ENLISH SPEAKERS(除非是老态龙钟者)不能理解,时间宝贵,再说我又不衰老,为什么要“慢走”“慢骑”吧?如果开车的话,慢了还会挡道影响别人的车速。
英语中找不到与“慢走”、“慢骑”相应的话,直译又达不到中文原意的效果,在这种场合下,主人说THANK YOU FOR COMING,或TAKE CARE,或WE‘VE HAD A NICE TIME WITH YOU,或WE’VE HAD AN ENJOYABLE EVENING WITH YOU等等就可以了。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NATIVE SPEAKERS有时说DRIVE CAREFULLY。
先说THANK YOU FOR INVITING US 如果我们去NATIVE SPEAKERS家做客吃饭,告别时不宜先说THANK YOU FOR THE DINNER,这样会给主人留下印象似乎你就是为吃饭而来的。
应该先说THANK YOU FOR INVITING US,随后再说些赞美主妇烹调技术高。
菜肴美味的话就可以了。
I ’VE GOT SOMETHING TO DO中的SOMETHING指什么?下面谈谈一个常常使NATIVE SPEAKERS感到纳闷的语言现象。
他们不懂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说I'VE GOT SOMETHING TO DO,譬如:I MUST BE OFF NOW。
I'VE GOT SOMETHING TO DO,并不是用词或语法有什么毛病。
问题在于NATIVE SPEAKERS听到这句话的反应,这SOMETHING是什么?似乎是有点神秘。
有时留中国客人喝茶、吃饭,却听到这句话,由于SOMETHING意思模糊,给人印象似乎是找个借口,不愿留下。
而NATIVE SPEAKERS通常直接说明理由,如:I‘M SORRY BUT I’VE GOT TO RUN。
I HAVE AN APPOINTMENT WITH MY DENTIST对不起,我得走了,我跟牙科大夫约好了。
)所以要么不说明理由,只表示要走,直接说明理由不要闪烁其词地说I’VE SOMETHING TO DO。
“这胖小子真好玩!”可千成别说成WHAT AFAT BOY!有个学生见到外籍都是拉着四岁的孩子在校园里散步,就走上前去说YOUR KID IS SO LOVELY,SO F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