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无线网络覆盖方案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95.19 KB
- 文档页数:4
TD-SCDMA室内覆盖全面解决方案正文]一、前言1.背景描述国外某3G运营商地统计数据显示,在3G网络中,室外地业务量(包括话音和数据)仅占整个网络业务量地30.3%,而室内业务量占整个网络业务量地69.7%,这是由于3G地主要业务量来自于数据,而通常情况下使用数据业务时用户大多数都在室内.同时,由于3G地2GHz频段特性以及良好地网络覆盖质量地需求,可以预期,对于3G网络建设来说,室内环境将成为运营商重点考虑地3G信号覆盖地区域.而对于现有移动通信运营商来说,从现有技术到3G阶段运营过渡是必然趋势.大唐移动针对3G建设中面临地上述挑战,提出了基于TD-SCDMA技术地3G室内覆盖全面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为TD-SCDMA网络地运营商提供一站式服务,能够使运营商在3G网络建设初期迅速地以低成本、高容量地网络开展室内区域地TD-SCDMA网络建设,从而在争夺用户市场上占得先机.2.方案概述大唐移动在TD-SCDMA室内覆盖领域地解决方案,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TD-SCDMA室内覆盖解决方案◆TD-SCDMA与其他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和多系统指标平衡优化解决方案◆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解决方案大唐移动TD-SCDMA室内覆盖全面解决方案主要遵循网络建设最快速、最低廉、大容量、高质量地原则,覆盖了网络建设和维护地整个周期,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如下产品:◆室内覆盖设备:包括超大容量基站、微基站、直放站、干线放大器、宽频功分器、宽频耦合器、多系统合路器(POI)等,为室内覆盖地不同应用环境提供了丰富地选择.◆测试工具:包括网测软件系列中地室内测试工具Indoo、TD-SCDMA测试终端PECKER,提供对TD-SCDMA网络测试和数据采集功能.◆后台数据分析系统Nopi:为运营商地网络优化提供了无线网络关键性能指标、数据分析和优化方案地全线工具.同时,大唐移动拥有一支强大地客户服务队伍,可以为用户提供从设备安装、网络设计和网络优化地服务,为运营商提供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地设计和实施.二、TD-SCDMA室内覆盖解决方案以下是对大唐移动提供地室内覆盖系列设备地一个简要介绍:超级基站:本产品是大唐移动推出地一款支持分布式覆盖地大容量基站,该产品支持电缆、光纤、微波等多种拉远方式,可支持宏小区、微小区及微微小区覆盖,重点解决高速数据业务地应用.微基站:本产品可以支持1.6Mhz?地载频,同时,可以改变上下行时隙切换点来适应上下行非对称数据地需要,达到网络容量最大化.直放站:本产品可以支持1.6Mhz?地载频,同时,可以改变上下行时隙切换点来适应上下行非对称数据地需要.干线放大器:对于室内无线覆盖,射频信号会随馈线地长度而显著衰减.特别对于庞大和内部建筑结构复杂地楼宇,该问题尤其明显.当信号衰减到一定幅度以下地时候,将无法再提供终端接入和业务服务.大唐移动推出地干线放大器,可在射频馈线干路上提供信号放大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完成分布式系统覆盖. 大唐移动依托丰富地室内覆盖产品,可以提供全面地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解决方案,可以为任意场景地室内环境进行TD-SCDMA地网络覆盖,并且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地不同,灵活使用不同地方案来达到覆盖需求和容量需求地完整统一.下表以部分典型场景举例说明了大唐移动地解决方案.典型场景仅为举例说明,由于室内覆盖地区域情况是非常具体地,因此确定方案之前需要进行详细地现场调查和需求分析.由上表可见,该方案主要以信源+有源放大器(可选)+室内分布系统作为基本方案.大唐移动地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地最主要特点是应用了上下行时隙非对称分配技术和小区分层技术(HCS). 3G地数据业务大部分具有下行数据量吞吐量远大于上行数据吞吐量地特点,尤其以FTP下载和Streami ng业务表现最为突出.因此,在调整上下行时隙切换点后,使得上下行时隙地分配更适应数据业务地特点,可以提高网络容量.在此基础上,大唐移动进一步采用了业务HCS技术,特点是根据用户地业务类型,也即是承载地业务特点来使用不同地分层小区,利用无线资源管理(RRM)模块将不同类型地数据和话音业务分配在不同地分层小区上,它地优点主要是消除室内覆盖边缘地乒乓切换,很好地支持混合业务覆盖区域,能够提高网络容量.在基于对固定场景地业务模型进行跟踪分析后,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小区分层结构和上下行时隙切换点以使网络对3G业务(包括上下行非对称地数据业务,如下载服务和流媒体服务等,和话音等上下行对称业务)地容量支撑可以达到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利用频谱资源,为运营商降低单位用户投资做出了贡献.初步研究标明,基于现有地3G业务模型,采用小区分层和非对称上下行时隙分布地单位用户建设成本,可以比不采用小区分层,只使用对称时隙或FDD模式地单位用户建设成本降低15%至3 5%.三、TD-SCDMA与其他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和多系统指标平衡优化解决方案对于现有移动通信运营商来说,从现有技术到3G阶段运营过渡是必然趋势,这也对3G在室内覆盖地建设方式上提供了新地机遇和挑战.在室内覆盖上地建设必然是在3G建设初期地重点,由于大部分无线网络运营商已经建设了大量地非3G室内分布系统,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室内分布天馈线资源,保护运营商地投资,正是对3G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地最大挑战.大唐移动地TD-SCDMA与其他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立足于运营商现有地室内分布设施,在建设初期即可直接引入TD-SCDMA信源,利用原有室内分布系统,达到快速建设地目地,为运营商占领市场夺得了先机.由于系统间地干扰,以及现有运营地系统和3G系统在频率上覆盖了800MHz-2500MHZ这样宽地频率范围,因此多系统合路器(POI)是这个解决方案中地最关键器件,同时,对功分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地要求也提高了.多系统合路器(POI)地作用大唐移动在TD-SCDMA与其他系统共用室内分布天馈线系统上作了大量地研究,现在已经拥有TD-SCDMA与其他已有系统可以完整融合地全线关键产品,如多系统合路器(POI)、宽频功分器、宽频耦合器等.由于频率上地差异,多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不同系统间在室内分布系统上功率损耗不一致地情况,成为多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地最大挑战.大唐移动可以针对共网系统地不同网络质量要求,进行多系统地网络指标平衡优化服务,从而使运营商地多个无线网络在同一覆盖区域网络指标均达到最优. 采用这个方案地优势是显而易见地,就是建设快,投资少,维护容易.根据初步地计算,采用这种方案,可以为一个运营2到3个系统地运营商在室内覆盖上地投资减少30%到45%.该方案已经在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办公楼内建设地室内分布系统中(包括TD-SCDMA、GSM和P HS)得到了实施和验证,并且达到了非常满意地效果.四、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解决方案无线网络在运营地过程中,由于用户层次地拓展、网络服务对象地延伸、网络结构地扩展,应用环境地变化等因素,会带来一系列地问题,比如:覆盖区域地变化出现地覆盖盲点、业务模型地变化带来地上下行业务量地比例变化、容量需求地变化引起地无线网络容量不足等.此时,为了能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网络质量,对无线网络地优化就成为必需地工作.Indoo室内测试仪是大唐移动智能化网络运维系统-iNOMS家族中地一员,配合TD-SCDMA测试终端P ecker使用,为TD-SCDMA室内覆盖无线网络质量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提供了全面地手段,应用该工具,结合OMC-R地统计数据,运营商可以对网络地质量做到全面地了解.同时,大唐移动还拥有一支从事过多年GSM网络和CDMA网络优化地客户服务队伍,在2G技术地网络优化技术积累基础上,对TD-SCDMA地网络优化进行了持续深入地研究和实践,可以为TD-SCDMA运营商提供完整地网络优化方案并加以实施.五、总结综上所述,大唐移动地TD-SCDMA室内覆盖全面解决方案包括了丰富地产品和服务,并且具有建设速度快、单位用户投资低、网络质量高、客户服务全面地特点.这对于树立网络运营商地品牌形象,打造真正意义上地精品TD-SCDMA网络至关重要.(大唐移动)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jLBHr。
陕西移动校园TD-SCDMA+WLAN无线宽带覆盖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陕西移动校园TD-SCDMA+WLAN无线宽带覆盖技术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移动终端的数量也呈爆发式增长。
而学校作为知识的传播场所,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已成为现代校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构建一套高质量、高效率、无缝覆盖的校园无线网络,是现代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目前在校园无线网络建设方面,以WLAN为主流技术,但随着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WLAN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而TD-SCDMA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具有高速率和广域覆盖的优点,已经在我国的部分地区推广应用。
因此,将TD-SCDMA技术与WLAN技术应用于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将能提高网络的覆盖面和带宽,给学生和教职工带来更优质的网络使用体验。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为了更好地推动校园无线网络建设,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覆盖效果,本研究选取陕西移动校园作为研究对象,以TD-SCDMA+WLAN结合方式为核心,开展相关研究。
本研究的目标是:1. 收集和分析TD-SCDMA+WLAN技术在校园无线网络运营中的优势和不足。
2. 探究陕西移动校园的用户需求和网络运营现状,提出优化方案。
3. 利用实验方法,测试和验证TD-SCDMA+WLAN技术对校园无线网络建设的优化效果。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对国内校园无线网络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向。
2. 更好地提高网络的覆盖面和带宽,满足学生和教职工的日常使用需求。
3. 促进TD-SCDMA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TD-SCDMA+WLAN技术优势和不足:选择TD-SCDMA+WLAN技术作为研究的核心,对其优劣性进行分析和总结。
2. 陕西移动校园用户需求和网络运营现状:对陕西移动校园的用户需求和网络运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瓶颈和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TD-SCDMA高速铁路无线网络覆盖方案
庞伟东
【期刊名称】《通信与信息技术》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本文从高速铁路网络覆盖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高速移动对系统性能可能产生的各类影响,同时结合链路预算和容量估算,给出具体的高铁覆盖方案,并对各种组网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对科学、合理的建设高铁覆盖网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总页数】5页(P87-91)
【作者】庞伟东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成都61004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速铁路TD-LTE无线网络覆盖方案的探讨 [J], 翟英鸿;王强;魏康
2.基于TD-SCDMA网络的地下隧道覆盖方案 [J], 陈晓斌
3.高速铁路环境对TD-SCDMA 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分析 [J], 吴锐
4.TD-SCDMA无线网络覆盖方案探讨 [J], 施志勇;王雨;张振宇
5.在高速铁路场景下的TD-SCDMA覆盖方案 [J], 田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D—SCDMA网络中越区覆盖的分析及解决方案的研究作者:罗春燕庞展黄帮明来源:《移动通信》2013年第14期【摘要】针对TD-SCDMA网络中普遍存在的越区覆盖问题,从影响越区覆盖因素的角度出发,提出越区覆盖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并给出无线基站覆盖控制的策略。
在对越区覆盖判定准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区越区覆盖解决体系,以指导今后的无线网络规划、选址、设计及网络优化等工作。
【关键词】TD-SCDMA 越区覆盖解决方案网络优化1 引言在移动网络建网初期,运营商只考虑到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然而随着用户数和移动业务量的不断增长,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内外出现的问题日益突出[1]。
为了平衡此类问题,要从网络结构的角度来加以解决。
越区覆盖正是网络结构不合理的一种体现,其往往会导致用户感知的网络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成为制约现有网络发展的突出问题。
目前的解决方法大多采用优化的方案,为了使越区覆盖的问题得以全面解决,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控制。
本文将在网络建设前期规划阶段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规避。
2 越区覆盖对网络的影响越区覆盖即一个小区的信号越过该小区覆盖到另一个小区,成为其主要信号。
越区覆盖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吸收额外的话务,会造成越区的小区信道拥塞,导致掉话率较高、切换成功率较低等情况;使某些区域为多个小区服务,造成小区重选和切换较频繁;产生同频/同码组、邻频干扰,将会增大网络的干扰水平。
3 越区覆盖问题分析3.1 越区覆盖产生的原因越区覆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网络结构不合理、规划优化不到位。
网络结构包括基站的天线挂高、方向角、下倾角、发射功率等参数。
如果在规划过程中对某些基站周围的地形地物缺乏了解而去设计,会产生越区覆盖问题[2]。
再则由于无线环境的复杂性,如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街道分布、水域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得无线信号难以控制,无法达到预期状况。
3.2 越区覆盖分析流程现网越区覆盖分析应遵循以下原则:(1)先数据统计分析(MR、话统、用户投诉等),后现场测试验证,定位越区覆盖小区及区域范围,降低工作量和成本。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方法和重点王涌泉随着电信重组的尘埃落定,中国移动将可能承担起全面建设TD-SCDMA(以下简称TD)网络的重任,TD网络最终能否运营成功,网络质量作为后台基础尤为重要,而网络规划是无线网络建设运营之前的关键步骤,主要从“覆盖、容量、服务质量(QoS)”三个指标对网络进行宏观设置。
TD无线网络规划方法TD网络区别于WCDMA主要还在于空口标准的不同,对于TD网络的主要规划还在于无线网络部分的规划。
当然无线网络的预规划只是一个初步的规划,需要网络测试阶段、试商用阶段和商用阶段不断优化,追求覆盖、容量、服务质量、设备利用率和经济性之间的平衡。
TD无线网路规划的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的部分包括网络规划数据准备、无线网络建模、站址选择、参数规划、系统仿真等几个步骤。
图1 TD无线网路规划的流程TD无线网络规划的第一个步骤是传播模型校正。
传播模型校正是网络规划的基础,在规划初期,可以借鉴成熟的传播模型,通过路测工具进行校正。
而实际上,无线电波传播的差异性很大,在规划软件中通常要为每个小区单独设置传播模型。
根据地形、建筑物数量、植被特征等因素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传播类型区域。
而为了使预测更为准确,还要根据建筑物密度、区域内各种地形的比例和远近等对传播区域类型进一步细化分类。
第二步是业务模型的确定。
在网络预规划阶段,需要确定近期TD用户发展的规模,通过了解各地区的人口组成和分布、各运营商的用户数量,运用统计学原理对业务量的增长趋势和分布进行预测。
用户规模确定后,还需要通过经验数据确定TD网络CS域和PS域的话务模型,从而确定规划初期网络需要承载的业务量需求。
第三步是站址规划,需要根据规划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建筑物特点确定合理的基站位置,对于某些站址紧张的区域,可以考虑和原有GSM共站址的规划方案。
站址初步确定后,需要确定天馈系统的一系列参数,包括站址高度、天线方位角和下倾角等系列参数,同时需要注意工程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施工难度、建筑物遮挡和隔离度等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