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大型且则工程及过渡工程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342.52 KB
- 文档页数:17
铁路⼤型临时⼯程及过渡⼯程⽅案⼤型临时⼯程及过渡⼯程⽅案1 、⼤型临时⼯程1.1轨排拼装和长钢轨存放铺轨基地本项⽬设宾西、佳⽊斯2处铺轨基地。
基地内⼯具轨存放数量可按两个铺轨区间长度考虑,存放的500⽶长钢轨由沈阳苏家屯焊轨基地供应,沈阳苏家屯焊轨基地使⽤的100⽶定尺轨由鞍⼭钢铁⼚供应,岔线利⽤正式⼯程。
每个铺轨基地配两套铺架设备,在基地组装轨排,⼯程列车运输轨排,机械铺设轨排,利⽤换铺法更换长轨条施⼯。
铺轨基地的道岔由⼭海关桥梁⼚供应,⽕车运输。
铺轨基地的钢筋混凝⼟轨枕、岔枕由富拉尔基混凝⼟构件⼚供应,⽕车运输。
(1) 宾西铺轨基地:主要负责BJK3+800⾄DIK169+384段轨道⼯程的长轨条施⼯,长度约170正线公⾥及段落范围内车站铺轨⼯程。
从宾西站⼩⾥程咽喉区接轨。
基地内配两套铺轨设备,在完成宾西梁场范围内的铺架作业后,向佳⽊斯⽅向单向铺轨。
(2)佳⽊斯铺轨基地:位于既有佳⽊斯站客整所和陆家岗河之间,主要负责DIK169+384⾄DIK339+961段及佳⽊斯站⾄佳⽊斯东站间正线轨道⼯程的长轨条施⼯,长度约170正线公⾥及段落范围内车站铺轨⼯程,向哈尔滨⽅向单向铺轨。
(3) 铺轨基地主要由轨料存放区、轨排⽣产区、轨排存放区、长轨存放区、场内车场、机务整备线、⽣产房屋区等组成。
长轨条吊装采⽤32台固定式龙门吊装卸。
每处铺轨基地设臵铁路岔线1.0公⾥,铺设5股道;其中:长钢轨装卸线1条、存车线2条、道砟装车线及机务整备线1条、调车线1条。
存放500⽶长钢轨350公⾥、25⽶钢轨30公⾥、轨枕15万根、道岔40组。
每处铺轨基地规模按800m*70m考虑,占地84亩,见附图-6。
铺轨范围铺轨基地主要设备配置表(每处)1.2 制存梁场采取分段集中⼯⼚化制梁的⽅案,全线共设臵6处T梁制存梁场。
靠近桥梁布臵,纵向平⾏于线路中⼼线。
制存梁场的制(存)梁台座统⼀采⽤横列式布臵,双层叠臵存梁⽅式。
制梁场主要分为办公区、⽣活区、⽣产区、制梁区和存梁区。
铁路工程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铁路工程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过渡工程本标段的施工无需进行既有线的过渡工程。
接口工程施工方案工程接口及配合本项目的专业接口包括站前专业接口和站前站后工程接口。
由于接口工程繁多,建设工序复杂,时间紧迫,工程量大,需要各专业通力合作,强调施工计划的严谨性,以确保各专业各工序按照施组有序推进。
站前专业接口⑴桥台、涵洞与路基地基处理同步施工,以满足路基过渡段填筑工期要求;⑵路基工程应在架梁前1个月完工;⑶桥梁下部结构在架梁前1个月完成;⑷桥面系施工紧跟架梁施工,架梁结束后1个月该架梁区段桥面系全部完成;⑸有砟道床施工前,一般路基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可按不小于6个月考虑;⑹无砟道床施工前,连续梁收缩徐变期可按不小于2个月考虑;⑺无砟道床施工前,隧道主体完工后变形观测期可按不小于3个月考虑;站前专业接口的情况见表2-1.表2-1 站前专业接口关系表项目工程名称接口条件地基处理桥梁桥台、涵洞、路基优先施工桥台桩基,涵洞地基与路基地基处理同步进行架梁地基加固桥梁下部、路基填筑在架梁前1个月完成桥面系架完梁1个月完成有砟道床精测网已经建立,路基沉降期不小于6个月无砟道床精测网已经建立,连续梁徐变2~3个月,路基沉降期不小于6个月,隧道沉降期3个月路基、桥梁、隧道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本标段的接口工程主要涉及路基、桥梁和隧道工程与站后各相关工程的接口。
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见表2-2.表2-2 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表接口项目专业工程接口项目技术条件及进场条件要求征地征地影响工程施工的迁改及征地项目应一并完成,包括站房、中继站、通信基站、直放站、铁塔用地、牵引变电所亭、电力配电所、箱变等工程在内。
防止二次征地。
路基信息、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室外电缆敷设1.桥、隧、路基地段,同一区间的电缆槽及衔接部分的过渡槽道含(通信、信号、应同步贯通,盖板同步到位;站路基、桥梁、隧道在建设桥、隧道、区间和车站时,需要考虑电缆过渡路径和电缆弯曲半径。
铁路信号过渡工程施工方案(1)在既有线路中插入新道岔的过渡方案在新道岔预铺设完成后,进行转辙设备安装调试,并按开通的轨道电路使用需要,在预铺道岔中增加钢轨接续线,道岔跳线安装,道岔切割绝缘按轨道电路形成需要进行设置,构成轨道电路通道,恢复原轨道电路。
新铺道岔由我方实现新铺设道岔的机械锁闭,在新铺道岔与所属轨道区段的既有道岔间敷设过渡电缆,将新铺道岔的表示纳入既有道岔联锁中。
如新插入的道岔在既有线无岔区段中,将插入的道岔表示通过新敷设的电缆纳入室内联锁中。
如新铺设道岔对原轨道电路不造成影响,维持既有箱盒和扼流变压器位置不变;如新插入道岔对原轨道电路造成影响,保留原有箱盒,折除原有箱盒处钢轨绝缘、引接线,在原有箱盒和新设绝缘间敷设过渡电缆,当新设位置是永久位置时,电缆箱盒、钢轨绝缘及引接线用新建工程规定的型号和规格进行安装,对轨道电路电气特性按标准进行调整,室内外核对区段位置,位置正确后开通使用。
如信号机位置也作相应移设时,原有信号机电缆盒保留,在新设位置与原位置间敷设过渡电缆,新设信号机作相应电气特性试验及显示距离调整,室内联锁关系维持既有不变。
(2)拆除既有线中道岔的过渡配合拆除既有线中道岔并连通线路时,在新钢轨上安装轨道接续线构成轨道电路通道,恢复原轨道电路,并进行轨道电路电气性能调整试验,核对室内外区段位置的一致,保留原有箱盒,室内控制台作出相应修改,室内做联锁技术过渡,室内施工提前做好准备,施工后严格试验联锁关系,确认联锁关系的正确性。
(3)线路拨移、拆除的过渡配合在线路拨移、拆除时,首先与线路施工专业结合,摸清线路拨移、拆除的范围大小,与电务维修部门结合,摸清信号电缆的埋深和走向,定测出地面信号机、轨道设备移设的具体位置;其次,制定移设方案,对于线路施工范围变化小的地段,将信号电缆、信号机、轨道设备就地移设;如线路施工变化范围大,则提前测定好电缆割接位置,预先敷设电缆,提前立设信号机和轨道设备,然后在线路施工点内进行电缆的割接和信号机、轨道设备的电气导通、测试和开通,确保行车运输安全畅通。
九、施工过渡方案所有的封锁施工,都要提前一个月将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填报方案审批表报铁路局,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
对行车干扰较大的施工项目,避开高温季节和7、8月份的旅游旺季,防止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一)、轨道部分1、既有线轨道拨移,区间正线由于改造小半径曲线引起的既有线轨道线路拨移,本标段共11处,最大拨移量15。
18m,此过渡工程与电力接触网、杆及自动闭塞信号密切配合同步施工。
在制订方案上协调施工,准备充分.⑴首先修筑需改建的新路基,待新路基稳定后安排改移既有线轨道线路施工。
⑵电力接触网、杆和区间自动闭塞信号改造就位后,与改移轨道线路同步接通使用。
⑶拨移轨道线路有两种施工方案:一是拨移量较小的,可封锁正线、锯断长轨一次拨移到位,重新焊接长轨条,接通区间自动闭塞信号和电力接触网、杆,恢复线路按批准的限速放行列车;二是拨移量较大的线路改造区段,要先铺设新线路轨道,在新建线路两端设置拨移区段,通过封锁区间,接通新线两端既有线路,也要与电力接触网、杆、区间自动闭塞信号同步接通开通使用。
轨道先铺设普通无缝线路轨道,待稳定后,与全区段选择适当季节,轨温在设计范围内,统一二次放散拉应力,二次锁定无缝线路.必要时在拨线两端铺设60KG 1/12临时道岔过渡,待新铺轨道线路稳定后,撤出临时道岔,恢复各次列车正常运行。
拨移线路时要先拨一条线,待该线稳定后再拨移另一条线路。
不能同时拨上、下行2条线,这样封锁时间过长,给运输带来很大干扰。
(具体见改移拨道施工指导图)2、铺设跨区间的无缝线路区间轨道、桥涵、路基等改造施工项目处所很多,站场咽喉区还要更换新型提速道岔和拆除渡线旧型道岔等,这些项施工都会影响跨区间的无缝线路铺设,为此铺设跨区间无缝轨道线路要分三步施工:第一步先把所有改建既有线段铺设成普通无缝轨道线路段;第二步,先择适当季节,轨温要在设计轨温范围内进行二次放散长轨应力,二次锁定区间无缝线路变成整区段的无缝轨道线路;第三步,待新铺道岔稳定和经观测长轨无纵向爬行时,再焊接道岔连通跨区间的无缝线路,各轨道电路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来施工。
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及过渡工程方案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是给铁路运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由于需要建设的铁路大型工程越来越多,同时还需要进行各种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的建设,这些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和发展。
因此,针对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及过渡工程方案的设计和管理已成为当前必要的一项工作。
一、大型临时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铁路大型临时工程是指在铁路运输股道线路上为了扩建、施工、运输等目的而建造的“临时”设施,比较常见的有临时站房、巨型梁桥和弯道拓宽等工程,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和顺畅,临时工程建设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设计和严格的施工管理。
1.方案设计临时工程方案设计是临时工程建设的基础,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安全可靠:要根据具体的施工和运输需要,充分考虑到临时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尽可能避免出现事故和故障;(2)经济合理: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尽量减少成本,提高建设效率,保证临时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的合理使用;(3)环保节能:在临时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采取节能环保的技术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2.施工管理临时工程的施工管理包括进场验收、施工方案审查、现场安全管理和质量监督等方面,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方案设计的要求,准确实施施工,不得自行更改施工方案;(2)严格控制施工工期:临时工程建设的周期一般较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工期,确保按时交付使用;(3)现场管理:现场管理应该做到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施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管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二、过渡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过渡工程是指在线路改造和扩建过程中,为使原有的运输线路正常通行,必须建设用于连接临时线路的“临时”过渡设施,比较常见的有过渡梁桥、过渡道口、过渡轨枕等。
过渡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同样对铁路运输的安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铁路站场改造施工及过渡方案优化探讨摘要:铁路站场改造工程规模大、涉及专业多、技术复杂、安全要求高,要在确保行车和设备安全、运输畅通的前提下,使站场改造施工顺利进行,必须编制科学合理并经过优化的施工及过渡方案,使得施工与运输相互兼顾,既满足运输要求,又满足施工要求,完成站场改造施工任务。
在选择方案时,要树立站改是为运输服务、运输为基建筹资的观念,坚持站改方案要同时兼顾施工与运输的指导思想;站改工程施工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个专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掉链” 现象,都会导致非控制节点变为控制节点。
因此,施工前应制订周密的施工计划、科学的施工程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做好充分准备,精心组织,才能良好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本文从确保铁路运输安全、运输与施工兼顾等方面出发论述了铁路站场线路改造施工过渡方案的制订原则,对施工过渡方案的制订过程及方案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铁路战场;改造施工;过渡方案;优化引言站场改造施工也是铁路基本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而铁路站场改造施工又不同于一般基本建设施工,在保证不影响正常运输的状态下进行,认真研究站场改造施工的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过渡方案,才能保证站场改造施工能顺利地进行。
1、现场调查及测量1.1现场调查内容(1)施工用水、电、路、通信、驻地、料源、土源、场地、弃土地点及运距;(2)当地气象资料、民俗民情、地方病等;(3)施工范围内的拆迁工作量及类别;(4)站场内既有设施详细情况;(5)站内股道及专用线作业情况;(6)客货列车的详细到发时刻及时间间隔;(7)施工“天窗”与维修“天窗”时间;(8)地上、地下管线分布等。
1.2既有设施调查内容包括:(1)站场平面、高程、断面;(2)各股道线间距及其与基线的关系;(3)道岔坐标位置;(4)轨道结构及其材料规格、磨损程度;(5)道岔开向、规格型号及磨损程度;(6)道床材质、厚度;(7)普通无缝线路固定区、伸缩区、缓冲区长度及锁定轨温,跨区间超长无缝线路冻接胶接绝缘接头位置及锁定轨温;(8)站台、雨棚、地道等的状况与线路的关系;(9)桥涵孔径、结构、净高;(10)既有材料利用率。
站场过渡施工方案
一、背景介绍
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维护中,站场过渡施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站场过渡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关系到线路运营的顺利进行,也是确保乘客和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二、施工前准备
1.确定施工区域和时间,制定详细的工程计划和时间表。
2.准备必要的材料、设备和人力资源,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培训施工人员,确保他们能够遵守规定和安全操
作流程。
三、施工方案
1. 施工过程
•拆除原有设施:根据计划,拆除原有轨道、站台、设备等设施。
•地基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和加固工作。
•设施安装:安装新的轨道、站台、设备等设施。
•调试试运行:对新设施进行调试试运行,确保安全可靠。
2. 施工技术要求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实行质量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四、施工后工作
1.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周围环境。
2.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制定站场使用和维护计划,确保线路正常运营。
五、总结
站场过渡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安全规定,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工作,才能保障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
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规范铁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工程设计以及铁路建设不出错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人们要求铁路设计必须严格按照铁路管理局制定的各种规范来进行。
《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铁路管理局出台的一项专门针对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等活动的规范。
《规范》针对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的内容,包括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的设计规范,大型临时工程的设计指标,铁路运输过渡工程的设计指标,大型临时工程安全防护措施,大型临时工程运营管理规定,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实施指南,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检验检测方法等。
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要求各方面非常严格,其设计准则主要涉及到设计基础前期准备、铁路建设图式标准规范、路线与设备、设计计算和设计结束及实施管理等问题。
设计基础前期准备主要包括地质条件调查、地质特性分析、排水管理等,以确定路基基础条件;铁路建设图式标准规范是指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的设计标准,根据铁路运营需要,确定铁路图式、路基距离、路基宽度等;路线与设备的设计主要是指路线的确定及其设备的选择,如站台、橡胶垫、隧道及其设计、桥梁及其设计;设计计算则是根据已经预设的指标,以确定线路一些具体形状参数;设计结束及实施管理旨在确保施建工程符合图式标准规范及安全质量标准,以便尽快投入运营。
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既是铁路管理局强调的重要规范,也是落实铁路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的重要措施。
从总体上看,《规范》想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大型临时工程建设的质量,加强大型临时工程和铁路运输过渡工程的安全管理,确保快速、安全、高效的铁路运输能力。
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程,它不仅要求设计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设计师拥有良好的统筹能力。
这些设计者要精确地识别复杂的地质条件,根据图式标准规范和安全质量标准,以确保施建工程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从而保证铁路建设的有效和运营安全。
过渡段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二、工程概况********工程**标段从****到*****,起讫里程为K248+289.50~K272+500.00,全长*****。
根据设计文件,本标段路基过渡段的形式主要有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路堤与路堑过渡、路基与桥梁过渡、路基与隧道过渡等形式。
三、过渡段结构形式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台尾过渡段路堤长度L =2(H-b )+A 其中:L ——过渡段长度,单位mH ——台后填土总高度,单位m A ——常数,5mb ——基床表层厚度,0.6m台尾过渡段路堤设置方式图见图3-1。
1.90.6充填混凝土或压实碎石A组填料5.0基床表层1:2路堤下部基床底层过 渡 段H图3-1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置方式图过渡段采用A组土分层填筑(砂类土除外),其压实度标准同路基基床底层。
过渡段路堤应与其连接的路堤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过渡段施工工艺应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现场试验。
台后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层填筑并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并做好横向排水工作。
过渡段与其相连的路堤按一体同时施工。
台背不宜碾压的2m范围内应掺3%~5%的水泥。
路堤基底原地面场地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
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①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当横向结构物顶面距离地面高度小于1.0m,且不足路堤高度的1/2时,不设过渡段。
②过渡段用A组料填筑,其压实标准同路基基床底层。
③过渡段路堤应与其连接的路堤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当横向结构物与线路斜交时,过渡段应斜涵正做,使过渡段与一般路基接触部分垂直于线路。
路基与横向构筑物连接处,在一定范围内加强轨道横向刚度过渡,以实现平顺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