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投影提高化学复习课的效益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投影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作者:聂霄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2年第10期投影实验具有操作简单、药品用量少、污染小、灵敏度高、可见幅度大、能形象生动地反映某些实验现象等特点,这是许多常规演示实验无法比拟的,因此备受教师青睐。
合理运用投影实验,能放大现象、节约药品、增强实验效果,体现化学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放大现象,体现化学之美有些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坐在后面的学生较难观察到现象,为了提高实验的可视性,这些实验可在投影仪上放大。
例如,碳酸钠与盐酸的分步反应原理,许多学生不易理解,把这一问题设计成投影实验:在一小烧杯中盛放少量碳酸钠溶液,放在投影仪上,然后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每滴盐酸的滴落处只能观察到极少量气泡(盐酸局部过量),盐酸继续滴加,突然,一滴落下,大量气泡瞬间冒出。
学生顿时理解了盐酸与碳酸钠的分步反应原理: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当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碳酸氢钠后,再加入盐酸,盐酸会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从投影实验中感悟量变引起质变的同时,更能体味出化学不仅现象美,理论更美,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讲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时,将“饱和硝酸钾溶液冷却,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实验进行实物投影:当把热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小烧杯盛放)放到盛有冷水的大烧杯里时,银幕上开始是无色透明,接着不断有较暗的小颗粒(硝酸钾晶体)逐渐下沉至小烧杯底部。
这一清晰反映硝酸钾晶体析出的过程是常规实验无法实现的。
二、节约药品,倡导环保思想在投影仪上进行实验,与传统实验相比有着操作简便、节约药品、污染小、效果好等优点。
如镁、铝、铁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在井穴板上投影演示,药品用量少,现象明显。
若能在投影仪上进行微型实验,既能提高实验的可视性,又能体现绿色化学之精神。
如探究实验“氯水与氢氧化钠酚酞溶液反应”,先将红色的氢氧化钠酚酞混合液滴在井穴板上,放在投影仪上投影,再滴入氯水,看到溶液褪色后,为了验证红色消褪的原因,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学生从银幕上看到溶液仍为无色,即得出是次氯酸的氧化性破坏了酚酞的成分,而使溶液红色褪去的结论。
高三化学教学总结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作为一名高三化学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总结我的化学教学经验,并探讨如何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在复杂概念的解释和展示中的作用在高三化学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许多抽象和复杂的概念,这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这些抽象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我在教授化学键的概念时,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了电子的分布情况和共用电子对的形成过程。
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图像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在实验演示过程中的应用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现实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们并不能亲身参与所有实验操作,这就限制了他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
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演示,可以将实际实验的步骤和结果通过视频展示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实验的过程和原理。
通过观看实验的视频,学生们不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实验的过程,还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三、多媒体在知识点巩固与拓展中的运用在复习阶段,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巩固与拓展。
通过制作课件,可以将知识点的要点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方便学生回顾。
此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集成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练习题目和知识补充材料等,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通过互动性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
四、多媒体在提高学习效率中的价值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投影仪将教材内容直接呈现在黑板上,不仅可以避免手写速度慢的问题,同时也方便了学生的记笔记。
此外,使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降低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分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专注地听讲。
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运用投影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可以改变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字幕投影或CAI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同时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
让学生在实验前明确该实验的理论知识部分、观察部分及操作部分所达到的具体要求,这对于减少学生实验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及其重要的。
因此,我们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实验前将教学目标等制成字幕片,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过程,了解所用器材的构造、性能和注意事项。
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而且也为实现实验课的教学优化提供了目标和依据。
二、运用模拟投影,使学生实验操作准确、规范,增强实验的安全性化学实验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如:某些气体易燃、易爆,有关强酸、强碱的实验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因此,对实验的操作步骤、操作规程要求较高。
一旦有误,不仅不能正常进行实验,严重的还会出现意外事故。
虽然老师在演示时一再强调,但还是有学生听而不见。
因此,实验操作前有必要投影操作方法的模拟演示,如果使用实验教学课件通过正误两种演示,并分析本操作的要点,让学生观察、判断,从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做到准确规范,这样,即培养严谨求实的作风,又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如初中化学实验中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在点燃氢气气体前一定要验纯,否则可能引起爆炸。
在实验前播放动画显示点燃不纯的混合气体而使启普发生器爆炸的情景,真实而形象的说出违反操作规程的严重后果,这比老师“纸上谈兵”反复强调要印象深刻的多,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这一原理的直观理解,又使学生在以后做相关实验时得到启迪,使实验操作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和安全性。
三、利用投影或CAI课件提高实验的对比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有些实验需要对现象对比才能得出结论。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一般包括摄影、投影、摄像、放像、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
一、投影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化学课的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在理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
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出课题、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发现创造条件。
因此,演示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变成讲实验现象。
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的用量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的摆放是有限的,巡回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以至影响教学效果。
采用投影技术,可克服上述缺陷,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
二、摄像、放像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伴随着一些无关紧要的现象,干扰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影响实验的效果。
由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给予学生信息要有选择,使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所学的知识有价值。
因此,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加工,既为学生提供实验全过程,又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实验的真实性。
例如:氯水见光分解实验可采用此技术在课堂上播放,大大增强演示实验的时效性。
当学生看到氯水在几小时的光照后才开始慢慢地冒小气泡,24小时才有明显气体产生,不仅对实验结论信服,更体会到有些化学反应是缓慢发生的,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观察的有效性。
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学会实验基本技能的最有效途径。
对一些操作较复杂的实验,通过录像对学生进行正确、规范的指导,避免了因教师实时演示需较长时间的缺陷。
例如:高中化学实验氯气的制取的教学,可采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加上旁白介绍,使学生不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更能体验正确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氯气的毒性。
多媒体设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经过近年来在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学,有效使用多媒体方法能够将抽象化为具体,静态化为动态,使微观过程能够进行宏观的模拟,化枯燥为生动;合理地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协作、探究的科学素养;使用投影也极大提高初中化学以及中考化学复习课的效益。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化学原理初中化学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科目,也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一门科目。
现在的初中生因为课程负担较重,课余能够支配的时间很少,很少有时间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去参观、学习化学工业方面的发展成绩。
然而我国和世界的化学科学以及化学工业近些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况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这将成为制约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很大障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成为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跟随时代发展的趋势,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的一种有效手段,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方法,也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途径。
一、使用多媒体设备,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某些事物和从事某些活动的意识趋向。
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新事物都会有很强的好奇心,初三年级的学生会在新学年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化学,他们渴望新学科能够给他们带来有趣的、新鲜的、更有意义的知识,同时也希望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前一些学科中以“教师的嘴巴和手”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学习才会有兴趣。
如果化学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创新,还是一味的以讲授为主,那将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可能前几节课学生会认真地听讲,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失去,那就不可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再认真听讲下去,认真地去听教师上课。
面对这种情况,期待好的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的,实际证明也是行不通的。
那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仅靠一支粉笔和一些演示实验是不够的。
教师要充分运用一切可利用的多媒体设备,如幻灯机、影碟机、投影仪、电脑等,让学生手、眼、脑并用,全方位的传送信息,有利于学生接受。
谈PowerPoint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PowerPoint在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上已逐步显示出其优越性。
从我国目前的教学实际看,在所有现代教学媒体中,P o w e r P o i nt是运用最广泛、最普及的教学设备。
它具有投资少、携带方便和操作简单、软件丰富且制作容易的特点。
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适用于众多的学校。
本文拟就幻灯投影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略谈己见,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应用P o w e r P o i n t投影的教学优越性1.借助P o w e r P o i n t投影,指导实验。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充分地、恰当地借助P o w e r P o i n t投影,进行实验指导,可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复为简明。
例如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氧气》一节,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在探究实验完成后,将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和操作注意事项等在电脑中制成PowerPoint,投影在屏幕上,再指导学生认识每个实验器材,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要领,从中也自然地掌握了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可节省教学时间。
2.运用P o w e r P o i n t投影,培养观察能力、发展想象能力。
在化学知识教学中,如果运用P o w e r P o i n t投影,可使化学知识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让学生充分运用感觉器官直接获取知识,教师不必再苦口婆心地讲解,以能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时,采用幻灯片由部分到整体,井然有序,能化静为动,形象逼真。
学生学的有趣、轻松,掌握牢固,比单纯讲解效果好得多。
3.运用P o w e r P o i n t投影,精讲巧练。
精讲多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
PowerPoint投影可以帮助师生达到这一目的。
如果采用幻灯片投影可有效实施一题多变的训练,只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教学任务,节约课堂板书的时间,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运用投影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谢成祥
【期刊名称】《青海教育》
【年(卷),期】2004(000)005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来进行。
而演示实验的有些现象,如固体的溶解、颗粒的移动以及气体的逸出等现象可见度比较小,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投影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但增强了实验的可见度和动态感,变抽象的内容为直观现象,同时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谢成祥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性策略 [J], 马俊英;李瑞红;张艳庆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J], 马雪生
3.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 [J], 曾赖红
4.重视实验教学强化实验训练——浅谈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策略 [J], 陈静;
5.浅谈如何提高牧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J], 巴桑德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像与视频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化学教案设计利用音像与视频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化学教案设计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音像与视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
在化学教学中,利用音像与视频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以一个化学教案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利用音像与视频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某一具体化学知识点,比如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的能力,以及提出合理的科学解释和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绘制数据曲线图。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提出合理的科学解释和结论,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实验中。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音频设备、视频播放设备等。
3.2 教学材料化学实验器材、实验手册、实验报告模板等。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个相关的化学反应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并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4.2 理论讲解结合幻灯片和PPT,向学生讲解有关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速率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3 实验操作4.3.1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约3-4人,根据实验手册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4.3.2 实验过程指导通过讲解和演示,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3.3 观察记录学生按照实验手册的要求进行观察和数据记录,并填写实验报告模板。
4.4 数据分析与讨论将学生实验所得的数据整理到计算机上,使用数据分析软件绘制数据曲线图,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和规律。
4.5 总结与归纳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总结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的科学解释和结论。
4.6 拓展延伸通过播放相应的延伸视频,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实验中。
运用投影提高化学复习课的效益
添加:2020-9-11 4:28:13 来源:作者:
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过程来看,高一化学教学是一个转折点。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思维定势的影响以及部分学生的“进高中,松一松”的错误想法,导致许多学生对高一化学学习很不适应,况且不久又碰上了高中化学教学的第二个转折点——有机化学。
这样至高二会考复习时,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程度相差很大,对下一阶段的化学复习带来了难题。
然而传统的会考复习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做;老师再讲,学生再做这样一种循环过程。
老师感到复习课难上,学生感到听复习课没劲,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复习课效益低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较短时间内,把容量大、覆盖面广的高中化学知识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有机地储存在学生头脑中,我把投影引入会考复习,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具体做法如下:
1.分门别类绘制投影片
要使用投影,除了需要投影器等硬件外,还必须有投影片软件。
然而现成的可供高中会考复习用的投影片却一张也没有,这就得靠自己动手制作。
我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和《会考标准》中的要求,把近10年来我省高中会考化学卷中出现的试题,按会考卷的题型(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计算题)四大类整理,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再按知识点、线或面把它们分成20小类,把有关试题精选在投影片上,共编制了35张投影片,供会考复习用。
2.由浅入深,因材施教
同一张投影片,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如离子共存这一张投影片,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先让他们看题、做题。
由于会考题大多较基础,使这些学生在做题时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和情绪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再经分析、归纳,得出离子不能共存的原因及常见的几种形式。
通过这种复习方法,提高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采用先提问后总结的形式,如离子不能共存的原因是什么?离子不能共存通常有几种形式?试举例说明,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思维。
通过思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接着再做投影片上的会考题,做到学懂会用。
同时投影还既便于为基础差的学生补课,以防“吃不了”;又便于学得快的学生多学些,学深些,以防“吃不饱”,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分析已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时,除了可从《会考标准》中了解到以外,我们还可从近几年会考卷中有关该知识点的试题出现几率来判断,即可从投影片中一目了然。
如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四同”(即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这些内容几乎年年出现,对这些重点知识,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熟练掌握并争取人人过关。
对于难点知识,如在选择题、填空题中的部分计算内容,在近几年会考中经常出现,但每次出现的形式就有所不同。
如1996年天平平衡计算、过量及离子浓度守恒计算;1995年元素质量百分含量巧算等,对这些难点的突破,首先要理解,并在平时练习中要加以分析、归纳,举一反三,培养自己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的能力。
在每节课上力求解决一个重点或难点,使重点得以突出,难点得以突破,扫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二、利用投影进行复习的益处
1.增加教学密度,减轻师生负担
教师把要讲的内容投影在银幕上,可节约在黑板上抄、擦题的时间,增大教学密度。
同时利用投影还能减轻教师刻印讲义,学生做讲义的负担。
有资料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就是做习题负担太重。
因此,通过投影把部分课外的作业放到课内解决,既增加了教学密度,提高了45分钟效率,同时还减轻了师生的负担。
2.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记忆效果
由于投影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去接受知识。
实验资料表明:学生是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来接受信息的。
视觉记忆的效果为70%,听觉记忆的效果为60%,而听视觉结合记忆的效果可达83%。
要提高记忆效果,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视听感觉器官的功能,进行综合记忆,而投影恰具有这一功能。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思维
把投影引入课堂,是教学原则中直观性原则的一种体现形式。
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旬子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即所谓的“百闻不如一见。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可以为教师们定一则金科玉律,在可能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昼地放到感官的跟前。
”通过投影教学,有的学生说:“要是以前上课也用投就好了。
”另外我还发现,每当在电教室上课时,好多学生都来得特早,以便能“抢”到一个好座位,形成了一种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风气,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矗。
4.有利于资料积累,事半功倍
高中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遍高中学生学业成就考试,每年具有可比性。
近几年来,
会考试题总趋于一个稳定的状态,虽稳中有变,但万变不离其宗。
把近几年来的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分门别类地归纳总结,并把它们写在投影片上,既有利于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又有利于会考脉搏的把握,复习时加强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及时把握知识的难度、梯度,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制好的投影片便于扩充、保存,并可随时取用,避免以前每年均要刻印大量会考复习用讲义的麻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投影引入课堂教学,虽有诸多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要考虑投影出现的时机、时间等,因为同一张投影片在不同情况下使用,效果往往大不一样。
另外,若长时间使用投影,易使学生大脑产生疲劳,既影响视力,又会降低教学效果,这些均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
(2)根据人数、教学内容等选择电教育的大小或投影器的种类,以便学生看清投影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人运用投影提高化学复习课效益的一点探索,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行、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