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探析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学质量来源于教学的高效性!高效率的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让化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基石。

在江苏省教育厅“五严”出台之前,几乎各个学校都有“早读课”“午修课”“晚自修”,当然也有的叫法不同,但实质都是老师到班上课。在那个“时间很充裕”的年代里,从来都没有哪个学校会在“这些时间段”安排过什么“副科”,更不要说是课间了。随着“五严”的出台,各“主科”教学时间显得越发“不足”了,我们这些“副科”的时间更宝贵了!但是,减时不减质,减负不减效!这是我们“副科”的追求!那么,如何才能确保减时不减质,减负不减效?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尝试。

一、“勾引”学生,抓住其心

这是我们教研员经常说的一句话,当然,这里的“勾引”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色相勾引”,而是说要能够吸引住学生,抓住他们那颗求知的心,让他们对所教的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理念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关系到学生终生学习的大事。有了兴趣,什么都好办!那么,怎样才能抓住他们的心呢?

1.注重教师的形象

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教师很少会受到学生欢迎的。学生其实很单纯的,不喜欢哪个教师,也就跟着不喜欢他教的课程。

2.不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但是千万不能带着这些情绪走进课堂——耷拉着脑袋、哭丧着脸、拉着马脸、板着脸……我们可爱的学生怎么想,唉——“想说爱你不容易”,学生战战兢兢、忐忑不安,生怕狂风暴雨般的大祸临头。就这样,幼嫩的心灵被严重“污染”了。这一堂课算是报废了!何来教学效果?

3.微笑服务也适用于教师

不管什么时候,教师都要带着阳光般的微笑走进课堂,学生看到你微笑,浑身都觉得轻松,就如沐浴在春风中。在这样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生能学不好吗?

很显然,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愉快地学习,他们的积极性也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学效果。

4.不搞教师个人承包

新课程理念认为,现在的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我们教师就应该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要做出力不讨好的事,你生怕学生不会,面面俱到,拼命“填鸭”,搞得自己很疲惫,学生却“不领情”,最终的结果——教师在上面“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不是吗?

二、认真备课,教学之魂

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

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试想一下,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上课铃一响,拎着课本急匆匆进入课堂,然后教师“读读书”,学生在课本上“画画”,就这样一堂课结束了,学生能有什么收获?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不是靠读读画画就能解决的,每一个化学实验都需要精心设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设计、实验验证和结论,是它的基本步骤。学生喜欢的是动手做,自己感知,而不是动脑死记硬背!通过身体力行的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又增强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投入到实验中去。这不是表面上的“闹哄哄”,而是每个学生的各种感官真正的参与。教师特别要注意不能使实验变成少数“好学生”的专利,应该让所有学生都尽可能地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多媒体运用,画龙点睛

传统的课堂教学遵循的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认知过程,塑造的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知识人”,获取客观的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唯一目的。为了这种知识,学生忘却了自己,忘却了生活,甚至牺牲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人的生活与知识的关系完全被颠倒,由此造成生活单一化,知识单向化。

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把电、声、光结合起来,实现声、像、图、文相统一,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示化学体,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具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化学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用好多媒体,能够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笔者多年前讲解分子与原子时,觉得很费时、费力,因为那个分子与原子结构是肉眼看不见的,分析起来也比较抽象,在周期表中,每一周期元素都是从最活泼的金属碱金属开始(第一周期除外),到最活泼的非金属卤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终止。在同一个周期里,元素具有相同数量的电子层,从左往右,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也逐渐递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非金属性由弱到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现在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把分子与原子的结构模式图展现在电子白板上,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把零散的“部件”在电子白板上重组成分子,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分子与原子的结构,全体学生也掌握了分子是怎样形成的相关知识,真正是事半功倍,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