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钼酸铵生产工艺
- 格式:docx
- 大小:537.96 KB
- 文档页数:10
四钼酸铵转化成七钼酸铵的工艺研究四钼酸铵转化为七钼酸铵是当今科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四钼酸铵转化为七钼酸铵的工艺研究,并提出有效的研究方法。
首先,本文从理论上介绍了四钼酸铵向七钼酸铵的转化反应原理。
四钼酸铵是含酵母碱团的双四钼酸盐,含有四个氨基酸的八角形结构,而七钼酸铵则是含有七个氨基酸的十二角形结构。
这两种分子在结构上存在着差异,因此,为了实现四钼酸铵向七钼酸铵转化,需要引入化学反应中的一系列步骤,以及控制反应条件。
其次,本文讨论了四钼酸铵转化为七钼酸铵的工艺研究方法。
首先,需要确定转化反应的反应系统,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便确定转化反应的最佳反应参数。
其次,要充分研究四钼酸铵的反应机理,从而针对性地调整反应条件,获得最佳的转化效率。
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四钼酸铵转化为七钼酸铵的可行的净化方法,如溶剂萃取、吸附活性炭净化等,以及各种光致反应技术等。
最后,本文就四钼酸铵转化为七钼酸铵的工艺研究进行了总结。
首先,在确定反应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佳反应参数,研究四钼酸铵的反应机理,以获得最佳的转化效率。
其次,探讨了可行的净化方法,如溶剂萃取、吸附活性炭净化等,以及各种光致反应技术等,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本文从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对四钼酸铵转化为七钼酸铵的工艺研究提出了有效的研究方法,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四钼酸铵转化为七钼酸铵是当今科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分析了四钼酸铵转化为七钼酸铵的反应原理,以及实现转化的有效工艺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对四钼酸铵转化为七钼酸铵的工艺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四钼酸铵转化成七钼酸铵的工艺研究摘要:文讨论了四钼酸铵转化七钼酸铵的工艺研究。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工艺,被称为“湿法”,可以有效地转化四钼酸铵为七钼酸铵,并且产率比传统的“干法”工艺要高。
并且,新的湿法工艺也降低了成本,实现高产率与低成本的并存。
关键词:四钼酸铵,七钼酸铵,湿法,干法1.言钼酸铵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碱,具有优异的可溶性、耐高温和对酸的稳定性特点,在军工、医药、电子、农药、染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钼酸铵含有不同程度的钼元素,常见的有四钼酸铵和七钼酸铵。
其中,四钼酸铵产量较多,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七钼酸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此,四钼酸铵转化为七钼酸铵的工艺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2. 传统的“干法”工艺传统上,将四钼酸铵转化为七钼酸铵的方法是“干法”工艺。
该工艺采用高温烧结的方式,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将四钼酸铵烧结,使二者的化学结构稳定,形成七钼酸铵。
但是,由于烧结温度过高,很容易造成有机物的氧化反应,进而降低了产率,同时,由于需要投入的大量的热能,成本也比较高。
3.的“湿法”工艺为了克服干法工艺的不足,一种新工艺,即“湿法”工艺被提出,在此工艺中,四钼酸铵经过溶解、搅拌、加入添加剂(如碳酸钠)等步骤后,即可转化为七钼酸铵,而且该方法的热稳定性好,容易控制,产率高,成本低。
4.究结果为了研究新工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实验采用湿法工艺,将四钼酸铵转化为七钼酸铵。
实验结果表明,湿法工艺可以有效地将四钼酸铵转化为七钼酸铵,且产率达到97%以上,比传统的“干法”工艺要高。
此外,湿法工艺同样降低了成本,比传统的干法工艺节约约30%的能源。
5.论综上所述,湿法工艺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方法,能有效地将四钼酸铵转化为七钼酸铵,且产率较高,成本较低。
该工艺已被广泛应用,对于部分四钼酸铵的生产者来说,“湿法”工艺的使用会节省成本、提高产率,同时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七钼酸铵生产干燥技术优化研究
姚成;厉学武;牛帅;席莎;李森;陈成;周莎
【期刊名称】《中国钼业》
【年(卷),期】2024(48)3
【摘要】旨在找出七钼酸铵干燥技术的合适条件参数,以解决干燥过程中因条件不适造成的产品粉化和能源消耗问题。
分别以钼含量、水含量、水不溶物、水溶性、Fsss粒度、热重分析及晶体形貌等为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及不同送风速度对七钼酸铵干燥产品钼含量和水溶性等质量指标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出烘干七钼酸铵的合适工艺条件为:温度50~65℃,时间1~1.5 h,风速10 L/min左右。
【总页数】7页(P43-49)
【作者】姚成;厉学武;牛帅;席莎;李森;陈成;周莎
【作者单位】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先进钢化合物功能材料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028.67
【相关文献】
1.七钼酸铵连续式结晶工艺优化研究
2.用四钼酸铵生产试剂级七钼酸铵的工艺研究与实践
3.七钼酸铵制备工艺优化及热力学分析研究
4.固定化七钼酸铵催化剂在葡萄糖差向异构中的应用条件优化研究
5.二钼酸铵湿法制备七钼酸铵新工艺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钼酸铵生产工艺
钼酸铵的生产通常采用湿法冶金工艺,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废水,其中钼质量浓度为0.5-2.0g/L,可作为重要的钼二次资源。
因此,从钼酸铵废水中回收钼,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含钼废水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化学沉淀法、吸附法、萃取法和离子交换吸附法等。
其中,化学沉淀法是通过投加零价铁(Fe0)和铁盐等化学沉淀剂,使之与废水中的钼生成难溶性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等,沉淀法操作简单,但钼的沉淀去除率低,二次污染严重。
吸附法吸附效率高、设备简单,但吸附材料难以回收,易造成二次污染。
萃取法萃取量大,工艺条件成熟,可用于钼的工业生产。
溶剂萃取法是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将料液与萃取剂按照一定的相比注入到萃取设备中,然后进行混合传质,最后完成萃取分离。
萃取设备主要有传统的反应釜、沉降罐和连续化的设备,如离心萃取机、萃取槽和萃取塔等。
其中,离心萃取机作为新型、高效、连续化的液液萃取分离设备,正在越来越多地替代传统反应釜、沉降罐和萃取槽等,其原因正是由于离心萃取机萃取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可实现连续化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势。
七钼酸铵制备工艺优化及热力学分析研究张旭;郭军刚;白佩;员汝娜;李冬;李稳宏【摘要】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ammonium heptamolybdate were studied. A method of ammonia-dissolving and cooling crystallization was used for produ-cing ammonium heptamolybdate with ammoinum tetramolybdate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effect of single factor on the crystallization yield of ammonium heptamo-lybdate. Finally,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s:feed liquid ratio of 0. 25g / mL,stirring speed of 158. 33r/ min,cooling temperature of 7. 90℃. Consid-ering the actual situation,three groups of repeated verific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the trimming optimum conditions and the ammonium heptamolybdate yield was about 77% . The qualities belong to chemical purity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products had uniform sizes. In addition,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ΔH,ΔG and ΔS were less than zero,it showed that the process of ammonium heptamolybdate cooling crystallization was non spontaneous,confusion decreasing and exothermic process.%为了研究七钼酸铵结晶过程的工艺条件和热力学参数,以四钼酸铵为实验原料,采用氨溶冷却结晶的方法生产七钼酸铵,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各单因素条件对七钼酸铵结晶收率的影响规律,最后求取了结晶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结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0.25g/mL,搅拌速度158.33r/min,冷却终温7.90℃,考虑实际情况微调此条件进行了3组重复性验证实验,得到七钼酸铵结晶收率为77%左右,质量均达到化学纯,满足国标要求,颗粒大小基本均匀.此外,热力学参数ΔH,ΔG,ΔS三者均小于零,表明七钼酸铵冷却结晶是非自发溶液混乱度减小的放热过程.【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47)006【总页数】7页(P852-858)【关键词】七钼酸铵;四钼酸铵;冷却结晶;响应面分析法;热力学【作者】张旭;郭军刚;白佩;员汝娜;李冬;李稳宏【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陕西西安 710077;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36.1+2七钼酸铵(AHM)又称仲钼酸铵,是一种白色的结晶[1],主要用于催化剂的制备[2-3],同时它也可生产钼金属及其深加工产品、染料、微量化肥等[4-5]。
七钼酸铵七钼酸铵是一种重要的钼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它是由钼酸与铵离子反应生成的盐类化合物,化学式为(NH4)2Mo7O24。
七钼酸铵是一种具有高溶解度的无色结晶体,常见用途包括催化剂、氧化剂和电子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对七钼酸铵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七钼酸铵的化学性质。
七钼酸铵是无色晶体,其溶解度相对较高,并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它是一种单斜晶系晶体,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
七钼酸铵在常温下呈现稳定的形态,并且在高温下也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此外,七钼酸铵是一种强酸性化合物,可溶于水和醇类溶剂。
其次,七钼酸铵的制备方法有多种。
一种常见的制备方法是通过钼酸与铵盐反应生成七钼酸铵。
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可溶性钼酸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并加入适量的铵盐进行反应。
反应后,可以进行片晶、结晶和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净的七钼酸铵晶体。
另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氧化钼和铵离子的反应来制备七钼酸铵。
七钼酸铵在催化剂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具有高活性的催化剂,七钼酸铵在催化氧化、氧化脱硫和裂化等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效果。
它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如氢气氧化和氧化脱芳香化等重要反应。
此外,七钼酸铵还可以用于石油加工、环保和能源等方面的催化反应。
在氧化剂方面,七钼酸铵也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由于其强氧化性质和高溶解度,七钼酸铵常被用作高效的氧化剂。
在有机合成和材料制备中,七钼酸铵可以作为重要的氧化剂参与反应。
它能够促进醇的氧化反应、硫脲的氧化和传感分子的合成等。
七钼酸铵作为氧化剂的独特性能使它在合成化学和材料科学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此外,七钼酸铵还在电子材料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和较高的电子迁移率,七钼酸铵可用于制备透明导电薄膜、电子器件和光电材料。
在新能源领域中,七钼酸铵也有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装置中。
七钼酸铵在电子材料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七钼酸铵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化合物。
七钼酸铵生产工艺七钼酸铵(NH4)6Mo7O24)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肥、染料、电子材料等领域。
下面介绍七钼酸铵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七钼酸铵的主要原料包括硝酸铵(NH4NO3)和钼酸铵(NH4)2MoO4)。
首先需要将这两种原料按一定比例准备好。
2. 反应制备将硝酸铵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得到硝酸铵溶液。
同时将钼酸铵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得到钼酸铵溶液。
3. 混合反应将硝酸铵溶液与钼酸铵溶液慢慢混合,同时加热并搅拌。
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80-90℃左右,搅拌时间为1-2小时。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保持溶液的pH值稳定在7-8之间,可通过加入碱性物质(如氨水)进行调节。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逐渐变为浅黄色。
4. 结晶沉淀在混合反应完成后,将所得的溶液继续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状态,持续加热2-3小时。
沸腾过程中会有少量水分蒸发,溶液逐渐浓缩。
当溶液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开始结晶。
此时关闭加热器,让溶液自然冷却至室温。
5. 过滤与干燥将结晶的七钼酸铵沉淀通过过滤装置进行分离,得到湿沉淀物。
然后将湿沉淀物均匀地分散在干燥器中,通过加热和通风的方式,将湿沉淀物中的水分蒸发干燥,最终得到干燥的七钼酸铵产品。
6. 粉碎与包装将干燥的七钼酸铵产品进行粉碎处理,使其颗粒度均匀。
然后将粉碎后的七钼酸铵产品进行包装,通常采用密封包装,以防止潮湿和氧化。
通过以上工艺步骤,可以生产出高纯度的七钼酸铵产品。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pH值和溶液浓度,以及结晶、过滤和干燥等环节的操作条件,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产量的稳定和高效。
同时,还需要加强安全措施,避免与硝酸铵等化学物品发生反应和产生危险事故。
四钼酸铵转化成七钼酸铵的工艺研究
四钼酸铵(AM)是四个碳原子、一个氨基和一个钼原子构成的盐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
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杀虫剂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
然而,四钼酸铵转换成七钼酸铵(AM-7)的工艺研究却鲜有报道。
本研究以四钼酸铵为原料,研究了它转换成七钼酸铵的一种新的反应工艺。
经过精心设计,确定了优良的反应条件,以及催化剂和抗污剂的选择。
最终成功实现了将四钼酸铵转变为
七钼酸铵的反应。
研究表明,金属离子的添加可以改善反应的进展。
同时,利用抗污剂进行抗氧化处理,以
及采用催化技术和热处理工艺,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收率,同时有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可持续发展生产。
本文研究了四钼酸铵(AM)氧化反应-7(AM-7)的工艺,发现改性很有帮助,特别是加
入钼催化剂,口抗氧剂和热处理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研究对发展四钼酸铵(AM)氧
化反应七钼酸铵(AM-7)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杀虫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绿色低碳
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专利名称:一种七钼酸铵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丁明
申请号:CN201410318769.8
申请日:20140705
公开号:CN105314682A
公开日:
2016021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七钼酸铵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方法包括酸洗、氨浸、沉降除杂、酸沉和蒸发结晶等步骤,其中沉降除杂是将氨浸溶液通入陶瓷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得到钼酸铵溶液;然后将钼酸铵溶液再次进行氨浸,得到七钼酸铵溶液,将溶液抽真空过滤至少两次,降低溶液中的杂质;晶体析出后,进行离心甩干,得到七钼酸铵成品。
生产设备包括反应釜和板框,反应釜的中间部位设有细孔径陶瓷过滤板,溶液从反应釜进口进入反应釜后,在滤压作用下通过细孔径的陶瓷过滤板进行过滤。
本发明所获七钼酸铵溶液杂质少,透光率达到0.01%T-0.02%T。
本发明设备用过滤装置为微孔陶瓷过滤板,能降低溶液中杂质,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申请人:丁明
地址: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俞垛镇工业园区泰州市邦德钨钼制品厂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钼矿资料
世界上静态的钼储量估计约5500万吨。
估计其中有65%的钼,即3600万吨钼是可用现代技术的。
按1989年约消费75000吨的水平计算,足够消费近50年。
钼储量的地区分布为:北美、南美的钼储量占钼的静态总储量的80%以上,占西方国家总储量的98%以上。
美国、加拿大和智利的总储量430吨,占静态总储量78%以上。
中国的钼精矿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钼资源集中在北美和南美,但是对可以预见的未来来说,最重要的斑岩矿化带地区的钼足以满足钼的提供。
世界钼资源集中太平洋盆地东侧的边缘,即从阿拉斯加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经过美国和墨西哥到智利的安地斯。
矿床
钼矿床可分为下面三种类型:
原生钼矿,主要提取辉钼矿精矿;
次生钼矿,从主产品铜中分离钼;
共生钼矿,这类钼矿床中钼和铜的工业开采价值均等。
我国钼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而又相对集中,集中的大矿区目前发现的有4个,即河南省的栾川矿区,钼金属储量206万吨;吉林省的大黑山矿区,钼金属储量109万吨;陕西省的金堆城矿区,钼金属储量97万吨;辽宁省的杨家杖子和兰家沟矿区,钼金属储量22万吨。
这4大矿区钼金属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2%加上12个中型矿区,我国大、中型钼矿区钼金属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6%。
我国钼资源丰富,全国现有大、中、小矿区(点)222个,已探明的钼金属储量为840万吨,钼资源遍布全国各地。
钼是生产合金钢、不锈钢和合金铸铁的重要合金化元素,它在钢铁工业中的用量占钼
总消费的80%左右。
此外,钼在军事(航天、航空、国防)、能源、化工(主要用作催化剂)、电子、电子计算机、生物医学、农业等领域还有广泛的应用。
2000年世界钼储量和基础储量/万吨钼
国家或地区储量基础储量
美国270 540
中国 172 343
智利110 250
加拿大45 91
俄罗斯24 36
秘鲁14 23
哈萨克斯坦 13 20
墨西哥9 23
乌兹别克斯坦 6 15
伊朗 5 14
蒙古 3 5
亚美尼亚 2 3
其他 59
世界总计673 1422
世界矿山钼产量/万吨
国别1998年1999年2000年1-9月
美国 5.33 4.37 2.56
中国 3.00 3.00 2.50
智利 2.55 2.73 2.47
加拿大0.80 0.62 0.51
墨西哥0.59 0.71 0.51
秘鲁0.44 0.55 0.52
俄罗斯 0.48 0.48 0.33
哈萨克斯坦0.30 0.30 0.23
蒙古 0.20 0.18 0.15
伊朗0.14 0.14 0.22
保加利亚0.04 0.04 0.03
日本0.01 0.03 0.02
世界合计13.88 13.15 10.05
钼外贸情况。
我国每年生产的钼约1/3(1万吨左右)用于国内消费,占世界钼消费的8%-9%;2/3(2万吨左右)供出口,创汇最高达3.59亿美元,占西方世界钼供应量
的30%以上,主要出口商品是氧化钼和钼铁。
同时也从国外进口一些钼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
中国钼外贸金额
年份进口金额/亿美元出口金额/亿美元
1998 0.33 2.86
1999 0.37 2.39
2000 0.43 2.78
2001 0.57 2.62
2002 0.52 3.59
二、生产工艺
洛钼和金堆城工艺
选矿
矿石经过一系列的破碎和研磨(球磨或棒磨)后粒径可减小至1微米(1/1000mm),这样就把辉钼矿从基质岩石中分离出来。
用一些药剂(包括一些燃料和柴油)进行调浆,这些药剂附着在钼粒子表面,用作疏水剂。
浮选分离在通风槽中进行,钼粒子和悬浮在空气中的泡沫接触,精矿浮在泡沫表面进入流槽中。
接着经再磨和再选环节除去其它杂质,钼精矿品位得以提高。
最终的精矿含辉钼矿70 %~90%,如果需要的话,用酸浸法除去铜和铅等杂质。
焙烧
钼精矿经过焙烧可转化为工业氧化钼,其化学反应式为:
2MoS2 +7O2==>2MoO3+4SO2
MoS2+6MoO3==>7MoO2+2SO2
2MoO2+O3==>2MoO3
钼精矿是在大型多膛炉或叫焙烧炉中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600~700°C。
钼精矿由搅拌耙搅动,使物料从炉床的中央向四周移动,从这里再落入下一层,然后再返回到炉床的中央,这样均匀的气流10小时内在12层或更多的炉层中不停地循环,最终产品-工业氧化钼一般含钼不小于57%,含硫小于0 .1%。
化工产品
工业氧化钼经过升华后提纯可制备出高纯MoO3,并用湿法化学工艺可生产出许多纯的钼化学品(主要是氧化钼和钼酸盐)。
首先在碱性介质(铵或氢氧化钠)中分解,然后经过
沉淀和过滤(或溶剂萃取)除去杂质。
所得到的钼酸铵溶液经过结晶或酸沉可转化为各种钼产品。
这些钼产品经煅烧可进一步加工成高纯三氧化钼。
工艺一:
以含Mo45%~50%左右含杂高的工业氧化钼生产四钼酸铵。
具体工艺是:将工业氧化钼用适量浓度的硝酸酸浸,然后过滤,滤液采用离子交换回收钼。
滤饼先进行一次氨浸,然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硫化铵除杂,进行固液分离,将得到的液体用硝酸酸沉、过滤,母液返回酸洗过程,滤饼进行蒸发结晶、烘干得四钼酸铵。
一次氨浸时得到的滤渣进行二次氨浸和三次氨浸。
该工艺制取1 t四钼酸铵约消耗1.2 t工业氧化钼,硝酸0.65 t(97%),液氨0.36 t(99.8%),水5.5 t,电力900 kWh,回收率约96%~97%。
工艺流程:
工艺二:
这往往用作低品位钼精矿和钼中矿的湿法分解工艺。
在碱性介质中,加氧化剂次氯酸钠几乎能氧化所有的硫化物:
但在20~40℃时,铁、铜的硫化物氧化速度远比辉钼矿的低。
此时,可充分将MoS2转化为MoO42-,而铜、铁的硫化物很少溶解。
同时,氢氧化铁,尤其氢氧化铜在碱性介质能催化次氯酸钠的分解,加快辉钼矿的氧化:
NaClO→NaCl+[O]
浸液成份通常为:NaCIO30g/L,NaOH20~30g/L。
通常用此法浸取含钼5%~23%的钼中矿时,钼的回收率可高达96%~98%。
这个方法可在常温,常压下工作,比氧压煮易控制。
不足之处是药剂耗量太大,理论上计算,每浸取lkg钼,需消耗7kg次氯酸钠,而实践生产消耗还为理论值的1.5~2倍。
为此,出现通氯气以再生次氯酸钠的工艺:
2NaOH+Cl2→2NaClO+H2↑
亦出现电氧化法:用通电的氯化钠溶液浸出:
NaCl+H2O 电解→NaClO+H2↑
这些工艺都只是次氯酸钠法的分支,见图2。
此外,还其他的工艺就不一一列举了。
成本核算
春节后,我国钼市场成交量清淡,钼价缺乏推涨动力保持稳定。
其中,42-45%Mo的钼精矿报价在1700-1720元/吨度,45-47%Mo的钼精矿报价在1720-1740元/吨度,钼铁报价在11.8-12.3万元/吨。
近日,河北、河南地区有少量钼精矿成交,现金价格在1700元/吨度左右,承兑价格在1750元/吨度左右。
另外,节后有武钢和太钢进场招标,招标价格与节前水平相当。
其中武钢招标100吨钼铁,招标价格在承兑11.8万元/吨;太钢招标400吨钼铁,招标价格在现金11.4万元/吨。
1普通工艺酸盐预处理为准的数据核算成本如下:
第一步:生产工业三氧化钼:钼精矿转换为工业高溶三氧化钼价格为47*1750=82250¥
第二步:生产四钼酸铵的价格:
1.2*82250+0.65*1700+0.36*3000+4*5.5+0.7*900=101537¥
第三步四钼酸铵转化成七钼酸铵:101537*54.63%/58%/0.95=100670.9¥
2由于钼价格比价高,加工费用和钼本身价值低所以有另一种计算方式为:
1750*54.63=95602.5¥
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