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信用》教学设计.doc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3
三年级上册语文《讲信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信用”的含义。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诚信做人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能够培养尊重他人、守信用、诚实守则的良好品德。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信用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故事中的主人公在面临困难和诱惑时,始终坚持守信用,最终得到了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2.2 生字词学习:学生需要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生字词包括:诚信、信用、尊重、困难、诱惑、坚持、信任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信用”的含义。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诚信做人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能够培养尊重他人、守信用、诚实守则的良好品德。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谈话或小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诚信话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诚信做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与同学交流,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4.3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诚信做人的重要性和信用的重要性。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阅读课文、讨论故事情节,帮助巩固学习内容。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体会。
5.2 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反馈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策略与方法6.1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三年级上册语文《讲信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新词。
(2)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讲信用”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讲信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词、新词的学习与理解。
(2)课文的朗读与感悟。
(3)从课文中提炼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词、新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2)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出“讲信用”的主题。
(2)激发学生对诚实守信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讲信用”的意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词、新词。
(2)学生通过查阅字典、同桌讨论等方式,理解生词、新词的意思。
3. 合作学习:(1)分组朗读课文,互相指正、鼓励。
(2)小组讨论:课文讲述了哪些关于“讲信用”的故事?4. 课堂讲解:(1)讲解生词、新词的意思和用法。
(2)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讲信用”的重要性。
5. 练习与拓展:(1)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生词、新词造句。
(2)拓展活动:举办“诚实守信”主题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讲信用”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词、新词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力。
3. 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
2. 生词、新词卡片。
3. 图片、故事素材等教学辅助材料。
4. 字典、词典等参考资料。
5. 课堂练习纸。
6. 课后作业布置。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讲信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信用,了解信用的重要性;2.认识信用评级体系,掌握信用评级的基本知识;3.了解信用卡的使用规则,知道如何使用信用卡;4.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信用。
二、教学重难点1.信用评级体系的理解和应用;2.信用卡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观看相关视频,讲解信用评级体系和信用卡的使用规则;2.分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自己的信用;3.案例分析,讲解信用相关法律知识。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节:信用的定义和重要性1.信用的定义和来源2.信用的重要性及影响第二节:信用评级体系及其应用1.信用评级体系介绍2.如何查询个人信用报告3.信用评级的作用及其应用第三节:信用卡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1.信用卡的基本知识2.信用卡的使用规则3.信用卡的注意事项第四节:信用保护1.信用保护的重要性2.如何保护自己的信用3.信用相关法律知识介绍五、教学评估1.学生完成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和分析;2.分组讨论,撰写一篇关于信用保护的短文;3.出一道考题,要求学生回答信用评级体系的具体应用。
六、教学时长2学时(每学时45分钟)七、教学资源1.信用评级体系相关的视频和PPT2.信用卡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相关的PPT3.信用保护方面的案例和法律知识资料。
结语通过讲授“讲信用”这一课程,学生们能够了解信用评级体系的基本知识,学习如何使用信用卡并了解其相关规则,以及掌握一些保护个人信用的基本技巧和知识,提高学生们的信用意识和信用素质,建立正确的信用观念,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讲信用的故事,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小组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讲信用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并将诚信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实例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体会诚信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解释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展示生字词卡片,大家共同学习。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举例说明用法。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点评并补充。
(2)讨论课文中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5. 案例分析:(1)教师呈现相关案例,学生分组讨论。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总结诚信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10 讲信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课文,会找中心句。
初步体会语言描写及对比写法在课文中的应用,并体会其在表达人物精神品质方面的作用。
2.体会“不以为然”、“坚定”“惋惜”、“毫不后悔”四个重点词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3.认识“庆、段、至、叠、惋、豪”几个字。
4.通过分析人物的对话,多种形式的朗读对话,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到语言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品质的重要作用。
5.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做人要讲信用的道理,学习宋庆龄讲信用的好品质,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渐成为一个讲信用的人。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朗读文章对话部分。
2.分析文章中的语言描写,体会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释题式导入: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字,出示“言”,言是指语言,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话,再添上一个单人旁,就是“信”字,信那就说人们说话办事要怎样呢?(讲信用)对(板书课题),什么是信用:(课件出示)也就是说话要算数,说到做到。
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呢?(出示:一言九鼎dǐng 一诺千金言而有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们看中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大家要善于积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宋庆龄奶奶小时候讲信用的故事。
2.课前老师让大家查阅关于宋庆龄的资料,你查到了吗?老师也准备了她的一些资料。
请大家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宋庆龄介绍:)二、范读课文:1.现在我们就马上走进文本,感悟体会这个小故事的非凡意义。
师:请听老师读课文,同学们要静心倾听,并且想: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你们听得很认真,谁愿意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14个)3、老师要检查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指生开火车认读词语。
师:这些词语我们都读的很准,那把课文读给全班同学听,能读正确、读流利吗?(指名分段读)请大家认真听,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并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师: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了宋庆龄奶奶一生讲信用的事。
《讲信用》课堂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用的含义,认识到信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守承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用的含义、信用的重要性、如何做到讲信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并将诚信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诚信与失信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讲授:讲解信用的相关概念,引导学生树立诚信观念。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和场景。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评分标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信用的含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讲信用》。
2. 讲解信用的重要性:分析信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诚信的价值。
4. 案例分析:分析诚信与失信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诚信观念的培养。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讲信用的重要性。
9. 课后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找不足,改进教学方法。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 引入信用评级制度,让学生了解信用评级对个人和企业的意义。
2. 讲解信用修复途径,让学生知道失信后如何改正。
七、实践环节:2. 开展诚信实践比赛,让学生将所学诚信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八、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2. 讨论环节:针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诚信问题,展开课堂讨论。
三年级上册语文《讲信用》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用”的概念,认识到讲信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 理解“信用”的含义。
2. 学会讲述有关诚信的故事。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诚信的图片、故事材料。
2.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诚信问题。
2. 教师讲解信用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
3. 分享有关诚信的故事,让学生学会讲述。
4. 总结讲信用的意义,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诚实守信。
练习设计: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诚信故事。
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一个诚信故事。
2. 学生制定一个诚信计划,践行诚信行为。
教学反思:1. 课堂中学生参与度如何?2. 学生对诚信的理解是否深刻?3. 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第二章:什么是信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用的含义,知道信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 理解信用的含义。
2. 学会讲述有关诚信的故事。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诚信的图片、故事材料。
2.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诚信问题。
2. 教师讲解信用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
3. 分享有关诚信的故事,让学生学会讲述。
4. 总结讲信用的意义,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诚实守信。
练习设计: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诚信故事。
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一个诚信故事。
2. 学生制定一个诚信计划,践行诚信行为。
教学反思:1. 课堂中学生参与度如何?2. 学生对诚信的理解是否深刻?3. 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第三章:诚信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明白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三年级上册语文《讲信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信用”的概念和重要性。
让学生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描述信用的表现。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守信用的意义。
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的良好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讲信用》一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守信用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守信用的价值和意义。
2.2 生字词:讲、信用、守信、诚实、守诺、信任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2 教学难点:理解守信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的良好品质。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守信用的短剧,引发学生对信用话题的兴趣。
5.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5.3 细读课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故事情节,理解守信用的意义。
5.4 课堂小结:5.5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守信用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六章:课时安排6.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6.2 第二课时:细读课文、小组讨论、理解守信用的意义、课堂小结。
6.3 第三课时:布置作业、学生写关于守信用的短文。
第七章:评价方式7.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精神等。
7.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生字词掌握情况、短文内容是否符合课文主题。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讲信用》教学设计-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我不能不讲信用这句话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宋庆龄是怎样做到守信用的。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宋庆龄是怎样做到守信用的。
教学难点:感悟守信用的重要。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宋庆龄的照片,简介宋庆龄。
今天我们了解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了解大意。
3.由读课文,看生字表读准字音。
4.字词。
(一般读易读错的字,难理解的词,对理解课文又帮助的词句等等。
)宋庆龄折花篮(用这两个词结合课文内容说一句话)解释虽然挺想你的(书中说谁挺想谁的?挺可以换个词吗?)惋惜(把带惋惜的这句话读一读惦记这件事(她惦记着学折纸这件事)5.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6.指名读课文,(可以分自然段读)了解课文大意。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
三、感悟课文内容1.宋庆龄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讲
信用有耐心(整体感受)2.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还有不同感受吗?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给足时间)3.汇报交流。
边汇报交流,边板书。
重点交流一下语句的理解。
宋庆龄点点头说:好,我一定等你。
板书:答应等宋庆龄想了想,说:爸爸,你们去吧!我不能不讲信用。
我一定要等她!a、学生汇报,读所画的句子,谈感受。
板书:一定等b、想了想在课件上变颜色,问:在什么情况下想了想?c、读读爸爸说的话,你有什么感受?d、你们现在都是宋庆龄,听了爸爸的话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e、课件出示:对比读两句话,说说有什么不同。
带着理解读读宋庆龄的话:宋庆龄想了想,宋庆龄一个人留在家里仍旧耐心地等下去。
学生读自己画的句子,谈体会。
再读。
板书:耐心等十二点过后,迎了出去。
学生读自己画的句子,谈体会。
等来了吗?读最后一段。
板书:没等来读完这一段你有什么问题吗? 大家为什么都会心地笑了?(留个问题下节课解决)板书设计:讲信用宋庆龄耐心等还在等没等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没解决的问题:
二、默读课文,为自己选择一个角色,想想你为什么笑?(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教师适时点播。
)1、选择小珍的妈妈,你为什么笑?2、选择宋庆龄的父母,你们为什么笑?
3、谁选择宋庆龄,你为什么笑?板书:等得值把你体会到的带到句子中,读宋庆龄望了望爸爸妈妈,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4、读全文,看还有谁也是讲信用的人。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学生自由发言。
6、师生交际把故事结尾演一演老师演小珍的妈妈,同学演宋庆龄。
师引导:庆龄,对不起,小珍没有按时来和你学着花篮。
老师演宋庆龄的妈妈,同学们演宋庆龄。
师可引导:庆龄,后悔吗?
7、学习字词自学生字,看看你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
小组学习,挑选难字,在小组中交流。
推荐小老师给大家讲。
学生汇报。
(边汇报,边鼓励学生的记字方法,可适时指导:归类记字)在交流惋惜时,指导造句。
(重点讲解解释等字的书写,鼓励补充某个字的资源,加大识字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
)练习书写。
三、作业1.认真写本课生字词。
2.选作:搜集宋庆龄的小故事、或讲信用的小故事。
编演课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