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四年级第十八讲 还原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四年级奥数-还原问题讲义(附答案)知识梳理: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其特点是已知对某个数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四则运算的结果,或对一定数量的物品增减后的结果,要求求出最初的数量。
例题精讲:例1:某数加上3,乘以5,再减去8,等于12,求这个数。
(答案:1)例2: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4后除以3,再减去26,最后用25乘,恰巧是100岁。
”这位老人今年多少岁?(答案:76)例3:XXX做一道整数减法题时,把减数个位上的1看成7,把减数十位上的7看成1,结果得出差是111,问正确答案是多少?(答案:57)例4:某数加上5,再增加7,结果等于61,这个数是多少?(答案:49)例5:某数扩大3倍,再缩小4倍,正好是6,这个数是多少?(答案:8)例6:XXX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XXX的奶奶今年多少岁?(答案:79)例7: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还剩95台,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答案:480)例8:XXX、XXX和XXX三个人共有故事书60本。
如果XXX向XXX借3本后,又借给XXX5本,结果三个人有的故事书的本数正好相等。
这三个人原来各有故事书多少本?(答案:XXX23本,XXX15本,XXX22本)试一试:1、某数减去4,再减少6,结果为2,这个数是多少?(答案:12)2、XXX把某数减去5,再增加6,结果是12,这个数是多少?(答案:11)1、一捆电线,第一次用了一半,第二次又用了剩下的一半,还有6米,这捆电线长多少米?(答案:24)2、XXX对XXX说:“你的年龄是11岁,你的年龄是我的2倍少9岁,你知道我的年龄吗?”(答案:10)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20×□÷8+16=26成立。
(答案:4)2、一个数的3倍加上6,再减去9,最后乘以2,结果得60,求这个数。
(答案:11)1、粮库内有一批大米,第一次运出总数的一半多3吨,第二次运出剩下的一半多5吨,还剩下4吨,问粮库原有大米多少吨?(答案:42)2、爸爸买了一些橘子,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橘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还剩下1个,问爸爸买了多少个橘子?(答案:22)1、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共有90张贺年卡。
四年级(上)教师:胡老师学生:还原问题方法点拨一个数量经过若干次变化成了另一种结果,我们从结果出发根据每一次变化情况,一步步地倒着想,把结果还原成开始状态,这类问题叫还原问题,又叫逆运算问题。
对于简单的,每一次变化不太复杂的还原问题,可直接列式一步步倒着推算;对于变化较复杂的,可借助列表和画图来帮助解决问题。
快乐学习例1、一个数减24加上15,再乘以8得432,求这个数。
【思路分析】我们可以从最后结果432出发倒着推理。
最后是乘以8得432,如果不乘以8,那应该是432÷8=54;如果不加上15,那应该是54-15=39;如果不减去24,那应该是39+24=63。
【小试身手】一个数加上3,乘以3,再减去3,最后除以3,结果还是3,这个数是几?例2、甲、乙、丙三人各有一些连环画,甲给乙3本,乙给丙5本后,三个人书的本数同样多,乙原来比丙多多少本?【思路分析】因为乙给丙5本后,两人同样多,可知乙比丙多5×2=10(本),而这10本中又有3本是甲给的,所以原来乙比丙多10-3=7(本)。
【小试身手】小松、小明、小航各有玻璃球若干个,如果小松给小明10个,小明给小航6个后,三人的个数同样多,小明原来比小航多几个?例3、李奶奶卖鸡蛋,她上午卖出总数的一半多10个,下午又卖出剩下的一半多10个,最后还剩65个鸡蛋没有卖出。
李奶奶原来有多少个鸡蛋?【思路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从图上可以看出,最后剩下的65个鸡蛋加上10个正好是余下的一半,余下的一半为65+10=75(个),那么上午卖出后共剩下鸡蛋75×2=150(个),150个鸡蛋再加上10个就是总数的一半,所以总数的一半为150+10=160(个),李妈妈原有160×2=320(个)鸡蛋。
【小试身手】竹篮内有若干个李子,取它的一半又一枚给第一人,再取余直的一半又两枚给第二人。
竹篮内原有李子多少枚?例4、小红、小青、小宁都喜欢画片。
第十八讲植树问题
第一部分:趣味数学
奇妙的数字12
12这个数字跟人类有缘,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如:
一年12个月
一昼夜12个时辰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12小时
在我国和亚洲一些国家有着12生肖的说法
我国传统用做表示次序的符号有12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小肠第一部分叫十二指肠,它的长度相当于本人12个手指的指幅
人体的胸部有12块胸椎,分别与12对肋骨相接
打排球时场上有12个球员
足球比赛罚点球的英制长度是12码
第二部分:奥数小练
知识要点
1.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
棵数=段数+1;
(2)如果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那么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
(3)如果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棵数应比段数少1.即:棵数=段数-1。
2.在封闭的路线上植数,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
【四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趣味入门—神奇的森林王国(三)------森林生活还原问题1、了解什么是还原问题。
2、会用逆推法解题。
1、还原问题定义。
2、逆推法及画线段图。
3、一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例题1:小猴聪聪把一个数字A先加上1,然后乘以2,再除以3,最后减去4,得到的结果为20。
那么大家能知道A为多少么?例题2:蚂蚁搬家要运一批食物,第一天运出总数的一半少12克,第二天运出剩下的一半多6克,这时还有30克没有运。
问这个蚂蚁一共有多少克食物?例题3:小猴聪聪在做一道加法题目时,把个位上的3看成了7,把十位上的6看成了1,结果得到的和是234。
问: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例题4:一只小猴卖桃子,第一次卖出总数一半多半个,第二次卖出剩下的一半多半个,第三次卖出剩下的一半多半个之后就卖光了。
问小猴一共卖了多少个桃子?(即是该课程的课后测试)1、有一个数,如果先加上10,然后减去8,再乘以4最后除以3得到12。
那么这个数是多少?2、修一段路,第一天修全路的12还多2千米,第二天修余下的12还少1千米,还剩下20千米没有修完。
求公路的全长?3、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用去一半又0.5吨,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又0.5吨,第三次又用去剩下的一半又0.5吨,最后还剩下0.5吨,仓库里原有化肥多少吨?4、有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2,再用4除,再减去15后乘以10,恰好是100岁。
”这位老人有多少岁呢?5、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目时,把个位上的4看成了9,把十位上的8看成了3,结果得到的和是100。
问: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1、答案:7。
逆推法。
12×3÷4+8-10=72、答案:80千米。
20-1=19(千米)19×2=38(千米)38+2=40(千米)40×2=80(千米)3、答案:11吨。
第三次用之前:(0.5+0.5)×2=2(吨)第二次用之前:(2+0.5)×2=5(吨)第一次用之前:(5+0.5)×2=11(吨)4、答案:88岁。
还原问题☜知识要点请同学们先思考一道题:某数加上9,乘以9,减去9,除以9,结果还是9,问这个数是多少?这道题直接求我们会感觉到很困难,我们可以从结果到推回去解决就比较容易了。
我们称这种解题的方法为倒推法,用倒推法来解决的问题称为还原问题。
解决还原问题的一般方法:1.从最后得数出发,采用与原题中相反的逆运算,原题加的用减,原题减的用加,原题乘的用除,原题除的用乘。
2.根据原题的叙述顺序,从正面列出数量关系,再用逆运算方法得出原数。
【例1】玲玲问陈爷爷今年多大年龄,陈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7后用4除,再减去15后用10乘,恰好是100岁。
”那么,陈爷爷今年多少岁?☝思路点拨:利用还原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原题加的用减,原题减的用加,原题乘的用除,原题除的用乘。
☝标准答案:解:+17 ÷4-15 ÷1083 -17 100 ×4 25 +15 10 ×10100答:陈爷爷今年83岁。
✌活学巧用1.小乐爷爷今年的年龄数减去15后,除以4,再减去6之后,乘以10,恰好是100。
问:小乐爷爷今年多少岁?2.某数加上11,减去12,乘以13,除以14,其结果等于26,这个数是多少?3.小文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地当作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错误地当作3,所得的和是1946,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例2】箱子里有许多苹果,如果将其中的一半又1个给第一个人,将余下的一半又2个给第二个人,然后将剩下的一半又3个给第三个人,箱中刚好一个也不剩,箱中原有多少个苹果?☝思路点拨:利用还原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原题加的用减,原题减的用加,原题乘的用除,原题除的用乘,利用火车图解决。
☝标准答案:解✌活学巧用1、有一批化肥,第一天卖出一半多10吨,第二天卖出余下的一半多40吨,第三天卖出240吨,正好卖完,(1)这批化肥一共有多少吨?(2)第二天卖出多少吨?2.粮库内有一批面粉,第一次运出总数的一半多2吨,第二次运出剩下的一半多10吨,还剩4吨。
四年级奥数:还原问题还原问题是指题目给出的是一个数经过某些变化后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数的问题.解答这一类的问题时,要根据题意,从所给的结果出发,抓住逆运算关系,由后向前一步步逆推(倒推法、还原法),做相反的运算,逐步靠拢已知条件,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在解答还原问题时,如果列综合算式,要注意括号的正确使用.典型例题例【1】三(1)班小图书箱第一天借出了存书的一半,第2天又借出43本,还剩32本.小图书箱原有图书多少本?分析经过两天借出图书,小图书最后还剩32本书.由此可以往前推算:第2天没借出43本前(也就是第1天借出图书后),应有(32+43)本书,再根据“第1天借出了存书的一半”,可推算出这75本书也就是第1天借出后的另一半,即相当于第1天借出的本数.这样,小图书箱原有的图书本数可求得.解第1天借书后还剩的本数:32+43=75(本)原有图书的本数:75×2=150(本)综合算式:(32+43)×2=150(本)答:小图书箱原有图书150本.例【2】某数加上5,乘以5,减去5,除以5,其结果等于5.求这个数.分析从后往前推,原来是加法,推回去是减法;原来是减法,推回去是加法;原来是乘法,推回去是除法;原来是除法,推回去是乘法.从最后一步推起,“除以5,其结果等于5”可以求出被除数:5×5=30;再看倒数第2步,“减去5”得25,可以求出被减数:25+5=30;然后看倒数第3步,“乘以5”得30,可以求出被乘数:30÷5=6;最后看第1步,“某数加上5”得6,某数为6-5=1.解 5×5=2525+5=3030÷5=66-5=1答:所求的数为1.例【3】小明在做一道加法算式题,由于粗心,将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分析要求正确的和,就要知道两个正确的加数.看错的加数是39,因此得到错误的和是123.根据逆运算可得到一个没看错的加数是123-89=84,题中已知一个正确的加数是85,所以正确的和是85+84=169把个位上的5看作9,相当于把正确的和多算了4,求正确的和应把4减去;把视为上的8看作3,相当于把正确的和少算了50,求正确的和应把50加上去.这样,正确的答案123+50-4=169.解一 123-39+85=84+85=169解二 9-5=480-30=50123+50-4=169答:正确的答案是169.例【4】仓库里有一批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总数的一半少12吨.第二天售出的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12吨,结果还剩下19吨.这个仓库原有大米多少吨?分析如果第二天刚好售出剩下的一半,就应是(19+12)吨.第一天售出以后剩下的吨数是(19+12)×2吨.以下类推.解(19+12)×2=62(吨)(62-12)×2=100(吨)答:这个仓库原有大米100吨.小结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一般根据加减法或乘除法的互逆运算关系,由题目所叙述的顺序倒过来思考,从最后一个已知条件出发,逆推而上,求得结果.。
四年级上教师:胡老师学生:还原问题一个数量经过若干次变化成了另一种结果,我们从结果出发根据每一次变化情况,一步步地倒着想,把结果还原成开始状态,这类问题叫还原问题,又叫逆运算问题;对于简单的,每一次变化不太复杂的还原问题,可直接列式一步步倒着推算;对于变化较复杂的,可借助列表和画图来帮助解决问题;例1、一个数减24加上15,再乘以8得432,求这个数;思路分析我们可以从最后结果432出发倒着推理;最后是乘以8得432,如果不乘以8,那应该是432÷8=54;如果不加上15,那应该是54-15=39;如果不减去24,那应该是39+24=63;小试身手一个数加上3,乘以3,再减去3,最后除以3,结果还是3,这个数是几例2、甲、乙、丙三人各有一些连环画,甲给乙3本,乙给丙5本后,三个人书的本数同样多,乙原来比丙多多少本思路分析因为乙给丙5本后,两人同样多,可知乙比丙多5×2=10本,而这10本中又有3本是甲给的,所以原来乙比丙多10-3=7本;小试身手小松、小明、小航各有玻璃球若干个,如果小松给小明10个,小明给小航6个后,三人的个数同样多,小明原来比小航多几个例3、李奶奶卖鸡蛋,她上午卖出总数的一半多10个,下午又卖出剩下的一半多10个,最后还剩65个鸡蛋没有卖出;李奶奶原来有多少个鸡蛋思路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从图上可以看出,最后剩下的65个鸡蛋加上10个正好是余下的一半,余下的一半为65+10=75个,那么上午卖出后共剩下鸡蛋75×2=150个,150个鸡蛋再加上10个就是总数的一半,所以总数的一半为150+10=160个,李妈妈原有160×2=320个鸡蛋;小试身手竹篮内有若干个李子,取它的一半又一枚给第一人,再取余直的一半又两枚给第二人;竹篮内原有李子多少枚例4、小红、小青、小宁都喜欢画片;如果小红给小青11张画片,小青给小宁20张画片,小宁给小红5张画片,那么他们三人的画片张数同样多;已知他们三人共有画片150张,他们三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思路分析三人画片进行交换,其总张数是不会改变的;交换以后三人张数相等,那每人应有150÷3=50张;再对照题中条件,把各人的画片还原,便可得到他们三人原来画片的张数;小试身手三筐苹果共90千克,如果从甲筐取出15千克放入乙筐,从乙筐取出20千克放入丙筐,从丙筐取出17千克放入甲筐,这时三筐苹果就同样重;甲、乙、丙原来各有苹果多少千克例5、两人一起搬运图书60本,李明抢先拿了一些,王平看他拿得太多,就抢走了一半,李明不肯,王平就给了他10本,这时李明比王平多4本,问李明最初拿了多少本思路分析由条件“两人一起搬运图书60本”和“这是李明比王平多4本”,可以求出李明最后拿了60+4÷2=32本,王平最后拿了60-32=28本;然后开始往前推,如果王平不给李明,这时李明有32-10=22本,李明最初拿了22×2=44本;小试身手总数的一半多10个多10个剩下65个余下的一半兄弟俩争着挑26块砖,弟弟抢着装了一些,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抢去一半,弟弟不服,哥哥就还给弟弟5块,这时两人一样多;问弟弟最初准备挑多少块例6、甲乙两桶油各有若干千克,如果要从甲桶中倒出和乙桶同样多油倒入乙桶,再从乙桶倒出和甲桶同样多的油放入甲桶,这时两桶油恰好都是36千克,问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思路分析如果后来乙桶不倒出和甲桶同样的油放入甲桶,甲桶内就有油36÷2=18千克,乙桶应有油36+18=54千克;如果开始不从甲桶倒出和乙桶同样多的油倒入乙桶,乙桶原有油应为54÷2=27千克;甲桶原有油18+27=45千克;小试身手王明和李强各有画片若干张,如果王明拿出和李强同样多的画片送给李强,李强再拿出和王明同样多的画片给王明,这时两个人都有24张,问王明和李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轻松练习A级1、一个数缩小2倍,再缩小2倍得80,求这个数;2、一个数的4倍加上6减去10,乘以2得88,求这个数;3、三年级三个班共有学生156人,若从一班调5人到二班,从二班调8人到三班,再从三班调4人到一班,这时每个班的人数正好相同;三个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4、小林、小方、军军和小敏四个好朋友都爱看书;如果小林给小方10本,小方给军军12本,军军给小敏20本,小敏再给小林14本,四个人书的本数同样多;已知他们共有112本书,他们四人原来各有多少本5、小红问王老师今年有多大年纪,王老师说:“把我的年纪加上9,除以4,减去2,再乘上3,恰好是30岁,”问王老师今年多少岁B级6、王叔叔拿工资若干元,从工资中拿出一半多10元存入银行,又拿出余下的一半多5元买米、油,剩下80元买菜;王叔叔拿工资多少元7、一筐苹果连筐122千克,卖出一半苹果后,再卖出剩下的苹果的一半,这时连筐35千克;原来筐和苹果各多少千克C级智力冲浪8、两棵树上共有麻雀28只,从第一棵树上飞到一半到第二棵树上,又从第二棵树上飞走3只到第一棵,这时第二棵比第一棵多6只;问最初第一棵树上有多少只麻雀9、书架上分上中下三层,共放192本书,现从上层取出与中层同样多的书放到中层,再从中层取出与下层同样多的书放到下层,最后,从下层取出上层剩下的同样多的书放到上层,这时三层书架所放的书本数相等,这个书架上中下各层原来各放多少本书自我总结今天学得轻松快乐吗学会了什么知识哪些知识掌握得好哪些知识较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家校共育学生在校表现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有独特的见解□还需要努力□有进步□家长留言栏。
第十八讲还原问题
姓名
例1、小强的爸爸是名生物老师,他常常给小强讲一些有趣的故事。
一天,小强看到爸爸在网上查询一种非常奇怪的昆虫,就又缠着爸爸给给他介绍这种虫子。
爸爸说:“这种昆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1倍,8天就能长到56毫米,如果你能告诉我他能长到7毫米需要几天,我就好好的给你介绍介绍这种昆虫。
”
练一练:☆☆
1、池塘里的睡莲每天长大一倍,20天就把整个池塘遮住了,想一想当睡莲遮住半个池塘时,需要多长时间?
例2、一个数加上2,减去3,乘以4,除以5,结果等于12,这个数是多少?
练一练:☆☆ 2
2、一位老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6,再除以5,然后减去10,最后用10乘,恰巧是100岁。
小同学,你知道我年龄吗?”
3、某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等于8。
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例3、小虎做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6错写成9,减数个位上的9错写成6,最后算的差是557,这道题的正确答案究竟应该是多少?
练一练:☆☆⨯2
4、王晖在统计三年级三个班的总人数时,,错把三年(一)班的43人记成48人,由于时间仓促,三年(二)班转来的1人和三年(三)班转走的2人都没有及时统计,这样算出的总人数是163人,现在请你帮他重新统计一下三年级的总人数。
5、一个数减去316,宁宁在计算时错把被减数百位和十位上的数交换了位置,得出的差是636,如果没有弄错,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例4、甲、乙、丙三人各有连环画若干本,如果甲给乙5本,乙给丙10本,丙给甲15本,那么三人所拥有的连环画都是35本,他们原来各有多少本?
练一练:☆☆⨯2
6、妈妈每个月都会从收入中拿出500元留做家用,然后把剩余的钱的一半储蓄起来,这时还有200元可以给小敏交各种活动班的费用和300元全家人休假时外出的花销,请你算算妈妈每个月的收入是多少元?
7、学校英语兴趣班共有学生54人,分成三组,如果第一组向第二组调入一人,二组向三组调入两人,三组又向一组调入4人,这时三个组人数同样多,这三组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牛吃草问题
在牛顿编著的《普通算术》一书中有这样一道题:“12头牛4周吃牧草三又三分之一格尔,同样的牧草21头牛9周吃10格尔,问24格尔牧草多少头牛吃18周吃完?”(格尔------牧草的面积单位)于是,人们又把这类“牛吃草问题”称为“牛顿问题”。
表面上看“牛吃草问题”,似乎是归一问题,只要算出“单一量”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就是牧场上的草每天(周)都在均匀生长,时间越长,新长的草就越多,草的总量也就越多。
而草的总量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某个时期限前牧场上原有的草;另一部分则是这个时间期限后牧场上每天(周)新长的草。
“原有的草”与“每天(周)新长的草”,这两个量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解题时必须设法先求出这两个不变量。
下面我将举两个例子,让大家初步知道“牛吃草”问题的一些题型和解法。
例1、牧场上有一片匀速生长的草地,可供27头牛吃6周,或供23头牛吃9周,那么它可供21头牛吃几周?
例2、牧场上有一片青草,24只羊6天可吃完;20只羊10天也可以把青草吃完。
那么多少只羊12天可以把青草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