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籍与地籍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862.00 KB
- 文档页数:27
土地资源管理1班叶丽丽11250811135地籍与地籍管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他们在土地管理中有什么作用?答:地籍概念:是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的权属、界址、数量、质量(等级)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
地籍的特点:空间性、公信性、精确性、和连续性等特点。
谈谈空间性和连续性,地籍的空间性是由土地的空间特点所决定的;土地的坐落必须与空间位置、界线相联系,地界的变动,必然带来土地使用面积的改变;同时土地的数量、质量都具有空间分布的特点。
地籍资料的连续性说明地籍信息不是静态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土地利用与权属的频繁变更,都会使地籍数据失实,必须经常更新,以保持资料记载和数据统计的连续性,否则难以反映地籍信息的现势性。
地籍的分类:⑴按发展阶段地籍所起的作用不同划分,地籍可区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⑵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不同,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⑶按地域和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可划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⑷按地籍行政管理的层次不同,分为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
地籍管理的概念: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
地籍管理的分类:按地籍工作任务和进行时间的不同可区分为初始地籍工作和经常地籍工作。
地籍的任务: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的合法开发、;利用,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有关土地自然、经济、法规方面的信息。
地籍管理的原则:⑴地籍管理必须按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⑵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⑶保证地籍工作的连续性⑷保证地籍资料的完整性地籍管理的内容: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地籍档案管理。
两者之间的联系:①为了建立地籍,设置地籍簿和地籍图,需要收集、记载、定期更新地籍信息。
为此,就要开展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登记、统计等一系列工作。
地籍管理教案教师:学院:日期:二〇一一年九月五日课程介绍:地籍管理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通过对《地籍管理》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土地管理中地籍管理的基本技能,包括:掌握什么是地籍,我国地籍管理的历史沿革;了解现行的土地利用分类,了解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技术方案及基本调查程序,掌握地籍调查的基本内容,掌握土地分等定级的方法和程序,掌握土地登记的法律程序,了解土地统计和地籍信息的基本内容。
课堂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计课时36学时(每周4课时,在1-9周开课)1.了解地籍与地籍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2.掌握土地登记、统计、地籍档案等管理的内容和工作方法3.重点掌握土地调查、土地动态遥感监测的技术操作流程*由于实验室条件还不能满足地籍管理实验课程的需要,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档案管理、土地动态遥感监测、地籍管理的电子政务方面将尽量采用多媒体演示或实务案例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形式闭卷。
笔答。
满分为100分。
2、时间120分钟。
3、内容比例基本概念20%~30%;原理和理论20%~40%;方法和内容部分20%~30%;综合分析20%~40%4、难易程度比例易题约3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20%各章知识点第一章地籍与地籍管理(地籍管理总论、土地分类)1. 地籍的概念、地籍的特性、地籍的类别、多用途地籍2. 地籍管理的概念、性质、基本任务3. 地籍管理的原则和内容、地籍管理的手段和方法4. 最新土地利用分类及其内涵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 我国土地分类体系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概念、内容、方法、体系3.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的实施4. 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解译5.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汇总第三章地籍调查1. 地籍调查的概念、目的、类型及主要内容2. 土地权属的确定与调查的内容、方法和程序3. 地籍测量4. 地籍初始调查与变更调查第四章地籍变更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1.地籍变更的种类、调查与地籍资料的动态变更。
地籍管理基本知识点?一、地籍与地籍管理【重点内容】地籍表现为历代政府登记土地作为征收田赋依据和管理土地的簿册。
地籍是记载土地的产权状况、位置范围、利用类型、等级价格等的图簿册。
地籍具有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和连续性等特点。
地籍的时空演变经历了税收、产权和多用途三个阶段。
地籍作为维护国家土地制度的工具,在调节社会生产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籍管理是以研究地籍制度、管理措施体系和管理技术手段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现阶段我国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与信息管理等。
权属调查和土地登记是地籍管理的主体内容,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地籍档案与信息管理是土地登记、土地统计的后续工作,是地籍管理各项工作成果的归宿,并为土地管理各项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地籍管理措施体系历来是国家地政措施的重要部分,它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经济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国家综合管理措施。
【地籍】历代政府登记土地作为征收田赋依据的图簿册。
现代地籍的主要功能已转变为保护土地产权和为课税服务,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决策的依据。
【地籍管理】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采取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价值评估和地籍档案信息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技术和法律等一系列地政措施。
【自物权】自物权(所有权)是一切财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最充分最完全的物权。
自物权是一种对世权,其权利是所有者独享的,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都不得侵犯其权利。
自物权取得的途径主要是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他物权】在他人所有物上设定的权利。
他物权又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用益物权是为使用和收益的目的,而在他人所有物上设定的权利;担保物权是为保证债权的行使,而在他人所有物上设定的权利。
【地籍调查】地籍调查是依照有关的法律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地籍调查的数据、图件等调查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