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阿洛西林钠皮试阴性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1例
- 格式:pdf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2
【护理案例】一例过敏性休克病例带给护士们的提示患者李某某,女,30岁,为一家医院临床科室护士,八年工作经验。
在值夜班时自觉发热,咳嗽,无痰。
测体温38度。
患者从前曾在发热时静点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退热。
因此本次自行在值班室静点0.9%氯化钠100毫升+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2.0,且静点前并未做皮试。
在静点药液5分钟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强迫端坐位,大汗。
同在值班室的其他同事迅速为其拔针并呼叫值班医生。
值班医生赶到后查体并给予多导联监护示:心率120次/分,血氧饱和度96%,血压96/54mmHg。
此时患者出现重度喘憋,口唇及舌头麻木,言语困难,表情惊恐,自觉有濒死感。
遵医嘱立即给予异丙嗪25毫克肌注,0.9%氯化钠20毫升+地塞米松10毫克静推,重新建立静脉通路,中流量吸氧。
了解到患者既往有维生素C过敏史,医生并未给予常规VC脱敏,而是给予5%葡萄糖100毫升+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点。
此时患者虽然呼吸困难略缓解,但出现少尿,大便失禁的症状,且血压持续下降至88/49mmHg。
立即留置静脉留置针,补液治疗,给予0.9%氯化钠500毫升静点,5%葡萄糖500毫升静点。
补液后患者血压恢复值103/72mmHg,心率恢复至90次/分,血氧恢复至99%,自行排尿约200毫升,色深黄。
患者自觉呼吸困难较前缓解,可取平卧位,濒死感消失。
同事为其办理入院手续,以进一步治疗。
带给我们的提示1 自觉不适时请及时就医,请勿凭借经验自行处置。
2 使用抗生素前一定要做皮试,无论之前是否有过敏史。
3 呼吸困难是过敏性休克的典型症状,会使患者产生濒死感,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
4 不可在医疗场所之外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处置,一旦出现危险无法进行有效应对。
5 该病例中出现了少尿和大便失禁的症状,是否与患者处于下夜班比较疲惫的状态有关?6 补液后尿量正常但颜色深黄提示患者发热及熬夜后体液不足。
且患者补液后乏力症状减轻,由强迫半坐卧位可取平卧或侧卧位。
西安男子青霉素皮试阴性仍过敏性休克死亡不要诘难同为受害者的医生青霉素皮试阴性,仍过敏性休克,医患的天灾。
近日,西安61岁的程先生,手指骨折,手术很顺利,但几小时后人没了。
医院回应称,药物过敏性休克导致,此前虽已做皮试,但仍有过敏可能。
家属对此无法接受,平日身体很好,做个手指骨折手术进了医院,人就没了。
做完手术有说有笑突然急转直下撒手人寰▲▲▲西安市临潼区的程先生,61岁,在西安一工地干活。
同村的刘先生也同在此干活。
6月25日上午9时许,两人抬石头时,一不小心,程先生的一根手指被砸伤。
随后,工地老板打车,带着程先生前往中铁一局西安中心医院就诊。
当晚7时许,程先生给刘先生打电话,让其去陪床。
刘先生很快就赶到了病房。
此时的老程一切正常,有说有笑。
刘先生看程先生一切都好,就准备下楼买晚饭。
买饭过程中,晚上8时20分,刘先生给程先生打电话,确定吃什么。
然而,当买完饭再次回到病房,医生已经在抢救程先生,同病房的病友都出来了,病房也已经禁止出入。
随后,医院给患者家属和工地老板分别打电话,通知了此事。
晚上9时20分,家属赶到医院。
医院回应过敏性休克致死家属质疑已经做过皮试怎么会过敏▲▲▲对于程先生的突然离世,医院解释,患者对一种名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的药物过敏,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
6月29日,该医院医务科一位马姓负责人解释说,当天手术前半小时内,即6月25日14时45分左右,为患者注射了“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
5小时43分钟后,即20时28分,患者突然胸闷气短、大汗淋漓、鼻腔分泌物较多。
医院立即启动全院会诊,两个副院长牵头,心内科、麻醉科、呼吸科等相关科室均在两三分钟内赶到病房,随即展开抢救。
22时25分,患者瞳孔放大、心电图拉直。
但家属不放弃,医生们继续胸外按压,直到23时27分,抢救依然无效。
23时30分宣布临床死亡。
程先生的家属称:“他们说是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但我们无法接受。
”医院明明已经做过皮试,显示阴性,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此外,过敏症状出现后,看护和抢救是否及时,也无从得知。
疑似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发表时间:2020-11-06T09:31:33.768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6期作者:石绍奎1 曹兆流2 王敏1 李亮亮3 窦天4 陈中英1(通讯作者)[导读] 既往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患者个体因素等。
分析1例输液致过敏性休克原因,为医药护人员提供参考。
(1盱眙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淮安 211700)(2南京市栖霞区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 210046)(3无锡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无锡 214023)(4淮安市楚州中医院药剂科江苏淮安 223200)【摘要】目的:对1例输液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以及导致休克的药物进行分析。
方法:根据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药物使用情况,既往药品过敏史,用药合理性以及患者抢救过程综合研判。
结果:导致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排除其它合并用药导致休克的可能。
结论:虽然青霉素皮试结果阴性,但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亦存在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可能,建议用原药做皮试。
【关键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6-0230-02输液过程中发生过敏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但是往往致敏原因较为复杂,涉及患者合并其它用药、既往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患者个体因素等。
分析1例输液致过敏性休克原因,为医药护人员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身高172cm,体重68kg,因发热三日来我院就诊。
来我院就诊的三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达39℃,时有咳痰,无胸闷气喘,无胸痛咯血,主诉无其它基础疾病,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患者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急诊科初步诊断:发热待查。
完善相关检查提示WBC:9.81×109/L,NE%:86.1%,hs-CRP:99.22mg/L,胸片检查提示:支气管炎。
急诊临床医生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g,bid,ivgtt)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100ml:30mg,qd,ivgtt)化痰,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补液。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吴亚陵,刘佳立,陈 琳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重庆401147)摘要:目前文献报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相关过敏反应多以青霉素皮试结果为依据,原液皮试结果阴性致患者过敏性休克的严重不良反应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近期发生的1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原液皮试结果阴性致患者过敏性休克案例进行报道,以期提高医务人员风险警戒意识,即患者无食药过敏史、原液皮试结果阴性者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也须严密监测。
关键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过敏性休克;原液皮试阴性中图分类号:R969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3765(2021) 02 0206 01通讯作者:陈 琳。
基金项目: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项目(2017MSXM110)1 病历资料患者,女,47岁,因“右侧腰背部酸痛20+天”于2019年8月19日来院就诊。
查体:体温:36 5℃、脉搏:8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9/90mmHg,示下腹压痛,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0 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2 1%,C 反应蛋白:16 83mg·L-1,遂以“腹痛待查”收治入院。
初步诊断①女性盆腔炎;②泌尿系感染?患者既往G4P2,2019年1月14日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输卵管切除+阴道骶骨固定术+盆腔粘连分离+盆腔引流术。
否认“肝炎、肾病、结核、高血压、糖尿病、甲亢、哮喘、癫痫”等病史,否认其他手术史、外伤及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
完善相关检查后,予以静脉抗炎对症治疗。
2019年8月19日16∶40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规格:2 25g,厂家: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90408305)皮试,皮试结果阴性。
19∶19给予NS100mL+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静脉输注,19∶30患者诉全身皮肤瘙痒伴胸闷及呼吸困难,立即查看:患者全身皮肤潮红,面部及颈部见散在皮疹,大汗淋漓,诉头痛伴视物模糊,测血压:63/32mmHg、脉搏:98次/min、血氧饱和度:99%。
婴儿静脉滴注阿洛西林后死亡1例患儿,男,3个月,因发热1d于2008年9月13日入院。
患儿1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
同时呕吐2次,为奶汁,量不多。
无咳嗽、憋气、腹泻、抽搐等。
病后未做任何治疗。
患儿3个月前即生后2小时曾因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我科住院治疗9天病情好转,但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
出院后未再治疗,期间也未来我院复诊。
上次住院使用过注射用阿洛西林钠(简称阿洛西林)和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简称头孢呋辛),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体检:T37.8℃,P128次/min,R32次/min,体重4.9kg,神志清楚。
前囟平坦张力不高,双瞳孔等圆等大、光反射敏感,口唇红润,口腔粘膜完整,咽充血,颈无抵抗,心脏无明显异常,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腹软,肝脾不大。
鼻梁低平,眼距增宽,未见通贯手。
血分析 WBC9.4×109/L,中性粒细胞0.37,HGB93g/L,PLT251×109/L。
初步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待排。
入院后予以注射用头孢他定(国产药,简称头孢他定)、阿洛西林(国产药)抗感染治疗。
输液前青霉素皮试阴性。
头孢他定400mg加10%葡萄糖30ml静脉滴注过程中未见明显不适。
头孢他定用完后给予阿洛西林400mg加10%葡萄糖30ml静脉滴注。
患儿入院1小时25min即阿洛西林静脉滴注,10min时突然出现哭吵不安。
此时正好患儿头皮针穿刺部位液体渗漏,静脉滴注速度非常缓慢,护士单纯以为是注射部位肿胀导致患儿哭吵不安,于是拔掉了头皮针。
拔掉头皮针5min左右患儿烦躁不安更加明显,而且呼吸急促、憋气、面色紫绀,随后呼吸心跳减慢。
查体:T37.5℃,P64次/min,R16次/min,面色紫绀,双瞳孔等圆等大、光反射迟钝。
双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齐,心音弱无杂音,腹软,肝脾不大。
静滴美洛西林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护理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静滴美洛西林钠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对2010年3月因美洛西林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患者资料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经临床积极的治疗抢救与有效的护理,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生命体征等均恢复正常,过敏症状也得到缓解,患者被救治成功。
结论:做好临床使用美洛西林钠前的准备,可有效防止患者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美洛西林鈉过敏性休克护理美洛西林钠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一些革兰阴性菌、拟杆菌和厌氧菌所致的下呼吸道、腹腔、胆道、尿道、妇科、皮肤及软组织部位感染和脓毒血症。
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和肌肉注射局部疼痛,过敏性休克较少见。
但我科在为1例患有双侧副乳的患者进行手术时,出现了因美洛西林钠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经临床积极治疗与护理,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3月因美洛西林钠致过敏性休克患者1例,女,年龄46岁。
主因双侧腋下肿物而入院治疗,既往否认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查体未见异常,术前心电图大致正常。
入院后诊断考虑为双侧副乳。
方法:完善术前检查,行局麻下手术治疗,术前2小时要做青霉素皮试阴性,患者手术当天8∶10被送至手术室,并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心电、血压监护以及建立静脉通路。
在麻醉开始前,静滴注射用美洛西林钠6g后(批号:08082401),患者于8∶30手术麻醉前突然自觉面部麻木、皮肤感觉异常、头晕等症状,随即出现眼睑和口唇水肿,全身出现大片荨麻疹,继而导致呼吸窘迫,血压降至80/40mmHg。
考虑出现药物过敏性休克,随即立即停用抗生素,更换平衡液,并紧急给予吸氧,壶入地塞米松10mg、氢化考的松100mg、羟乙基淀粉500ml静滴,但患者血压仍持续降低达46/35mmHg,及时给予肾上腺素、多巴胺及间羟胺等抗休克治疗。
9∶10患者血压逐渐升高,维持在120/75mmHg左右,经过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与家属商议后,决定择日再行手术,然后于10∶20将患者安返病房。
含理
用药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皮试阴性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1例
黄倩倩\李明i’2*
江苏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南京210002;2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1198
摘要本例患者阿洛西林钠原药液皮试阴性,用药后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尸检报告显
示,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值远高于参考值。
本文从阿洛西林纳的不良反应、青霉素类抗生素皮
试假阴性原因、过敏性休克救治的药物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阿洛西林钠;皮试假阴性;过敏性休克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3-7806(2017)01-077-02
1病历资料
患者,女,31岁。
2016年5月1日下午因腹泻、腹痛至医院就诊。
人院诊断为胃肠炎,经注射用阿洛西林钠皮试 阴性后,于18:51给予注射用阿洛西林钠6 g(华北 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F5093 505),加0.9%氯化 钠注射液250m L,静脉滴注。
输液开始约20m in,患者出现胸闷、大汗、面色苍白等症状,立即停药,予 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 g静脉推注,症状似有 缓解,两分钟后患者症状加重,测不到血压,予盐酸 肾上腺素注射液1m g静脉推注。
后转至抢救室,多 次使用心三联、呼吸兴奋剂、电除颤等,均不见改 善。
当晚21:05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同意尸检,尸检报告单显示患者的血 清中免疫球蛋白E(Ig E)为121.00IU.m L-1,明显高 于参考值(<87ro,m L-1),尸检结论为:不排除患者 因输注阿洛西林钠导致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2分析与讨论
2.1阿洛西林钠不良反应概述
阿洛西林钠为半合成广谱青霉素,属于苯咪唑 类青霉素中的脲基青霉素,临床应用广泛,不良反 应主要为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等),其它反应 有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1]。
青霉素类属于y8-内酰 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本身作为半抗原,其 在生产、储存、使用过程中形成各种高分子聚合物,
作者简介黄倩倩,女,主管药师E—mail: huangqian1935@ *通讯作者李明,男,副主任药师E—mail: 526540057@
收稿日期2016—10—31 修回日期2017—01—07成为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的真正过敏原[2]。
该类抗
生素过敏反应发生率高,过敏性休克危害较大。
据
W H O统计,青霉素过敏发生率为0.7%~10%,休克
发生率为0.004% ~0.015%,死亡率为0.0015% ~
0.002%[3]。
2.2青霉素类抗生素皮试假阴性原因分析
本例患者经阿洛西林钠原药液皮试阴性后才
用药,发生了过敏性休克,不排除假阴性可能。
造成
皮试假阴性的原因大致有[4^:
(1) 皮试液配制时稀释步骤多,导致皮试液浓 度达不到理论值的要求,呈实际注人皮试液量不
足;皮试液没有正确地注人皮内而是在皮下,进人
机体的药物(作为半抗原)过少而不足以诱发变态
反应,导致皮试结果出现假阴性。
(2) 青霉素类抗生素引起过敏反应的最大剂量 (称为阈值)不同,有些人在接受皮试剂量的青霉素
类药物即可诱发过敏反应,而有些人由于诱发过敏
的阈值较高,故常规皮试结果为阴性,但在接受治
疗剂量的药物后却产生了过敏反应。
(3) 皮试前病人曾用过抗组织胺药、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及麻黄素等。
抗组织胺药和激素能抑制免
疫反应,造成皮试出现假阴性结果。
(4) 病人于一次强烈过敏反应后,体内过敏性抗 体处于暂时耗竭状态。
(5) 该病人为过度衰弱者或为免疫缺陷者。
综合分析本病例,患者无既往药物过敏史,且
在用药前无其他用药记录,皮试假阴性原因可能为
皮试液量不足或诱发患者过敏的阈值过高。
文献报道,在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时,如果仅
用青霉素做皮试,会掩盖因药物次要抗原决定簇或
77
2017 Feb;25(1)
侧链抗原决定簇的不同可能导致的阳性反应,
形成 假阴性的现象。
使用原药液做皮试,
可减少假阴性 结果的发生,
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本病例中使 用原药液做皮试的做法予以肯定。
2.3过敏性休克救治的药物选择
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的主要激素,
直接作用 于受体,
产生强烈快速而短暂的兴奋a和^8型 效应,
增加心脏排出量及收缩小动脉,
增加外用阻 力,
避免血压下降和防止组织水肿,
是抗休克的首 选良药。
在世界过敏组织机构2011年发布的《过敏 反应评估和管理指南》中,
肌肉注射肾上腺素的一 线抢救用药地位得到巩固,而吸人8受体激动剂、静脉推注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为二线用药气国 内也有专家指出,
抢救过敏性休克患者的首选药物 是肾上腺素,
而不是抗组胺或激素类药物,
第一时 间使用肾上腺素可有效降低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死 亡率间。
地塞米松为长效型激素,
抗炎效力强,
作用时 间长,
但需要由肝脏代谢转化,
起效慢,
1h左右达 到峰值,
在抗过敏性休克开始的黄金时间内无法发 挥作用,
且休克是危重病症,
要用正常量的最大量 20 mg,
否则达不到救治效果[11]。
本病例中第一时间 使用地塞米松作为抢救药物,且用药剂量为5mg,剂量似乎偏小。
患者死亡可能与抢救药物使用不当 有关。
临床在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时,
须严格按照规 定进行皮试,
规范皮试操作方法,
配制标准浓度皮试液,尽量避免假阴性结果的发生。
一旦发生过敏 性休克,应迅疾使用肾上腺素作为首选抢救药物。
参考文献
[1]王继红.阿洛西林钠临床应用情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
杂志,2009,18(13): 1571.
[2]刘伟林,周志敏./?-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分子杂质的研究
进展[J].医学前沿,2012,2(2):67-9.
[3]何月光.新编实用药物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44.
[4]张彩萍.30例青霉素皮试假阴性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
护理与康复,2008,7(3):208-9.
[5]秦俭.青霉素皮试阴性者为何还过敏?[J].解放军健
康,2003,17(4):38.
[6]卢兰姣,吴小华.不同配制方法对皮试液浓度影响的研
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5):15-6.
[7]高齐富,潘小莉,刘群.青霉素皮试假阴性常见原因
浅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 (17): 8,150.
[8]余佳,陈琼枝,刘瑛青,等.霉素类抗生素皮试药物
选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
11-2.
[9] Simons FE, Ardusso LR, Bilo MB, et al. 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guidelines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
ment of anaphylaxis [R]. World Allergy Organ J,2011,
4: 13-37.
[10]王建影.过敏性休克死亡多因抢救药物选择不当[N].
健康报,2008-11-25(2).
[11]江苏新医学院,江苏省肿瘤防治所.临床药物手册[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359-60.
A Patient with Negative Azlocillin Sodium Skin Test Occurred Anaphylactic Shock
HUANG Qian-qian1,LI Ming1,2*
1Center for ADR Monitoring of Jiangsu,Nanjing 210002; 2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1198 ABSTRACT A patient with negative azlocillin sodium skin test suffered from anaphylactic shock and died.The autopsy report indicated that the immune globulin level was much higher than reference in the patient's serum.This paper mad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azlocillin sodium,the reasons of benzylpenicillin sodium false-negativeness and the drug selection for therapy of anaphylactic shock,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rational drug use in the clinic.
KEY WORDS Azlocillin sodium;False-negativeness;Anaphylactic shock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