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奶牛产业发展整体情况及建议
- 格式:pdf
- 大小:115.57 KB
- 文档页数:1
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解决方案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畜牧业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随着国家农村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内蒙古畜牧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是产能过剩。
由于过去几十年来,内蒙古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动物数量过多。
这造成了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和市场供需失衡等问题。
因此,需要减少畜禽养殖规模,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畜禽养殖效益。
其次,内蒙古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二是粮食与饲料不足。
由于内蒙古草原资源丰富,且适合放牧,因此养殖业一直以来主要依赖天然草原饲料。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农村面貌转变和其他种植业的发展,导致粮食和饲料供给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大对畜牧业的研发投入,推动畜禽饲料科学化和产业化发展,通过技术手段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增加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
第三,内蒙古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三是市场需求差异。
随着国家消费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和质量要求更高,对有机、绿色和优质畜产品的需求增加。
因此,内蒙古畜牧业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高品质和有机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内蒙古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之四是科技创新不足。
畜牧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
然而,内蒙古畜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不足,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大对畜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技术研发和转化能力,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要解决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1.控制养殖规模,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畜禽养殖效益;2.加大对畜禽饲料科学化和产业化发展的研发投入,提高饲料转化效率;3.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高品质和有机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满足市场需求;4.加大对畜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技术研发和转化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的实施意见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的实施意见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国办发〔2018〕43号)精神,推动我区建设一流种源、饲草料、奶源基地,打造一流加工企业,创建一流品牌,形成一流品质,引领全国奶业发展,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区奶畜存栏达到350万头只,奶类产量达到1000万吨;乳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
二、重点工作(一)加强优势奶源基地建设。
1.优化奶源布局。
发挥黄金奶源带、黄金草原带、黄金玉米带优势,建设黄河、嫩江、西辽河流域和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五大奶源基地。
以呼和浩特市为核心的沿黄地区,荷斯坦奶牛存栏达到125万头,建设优质高产奶源基地。
呼伦贝尔市岭东和兴安盟等嫩江流域及通辽市、赤峰市西辽河流域,以荷斯坦奶牛为主,推动乳肉兼用牛发展,荷斯坦奶牛和乳肉兼用牛存栏分别达到75万头和50万头,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奶源基地。
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牧区,以三河牛、西门塔尔牛等乳肉兼用品种为主,存栏达到50万头,建设特色绿色有机奶源基地。
中西部地区鼓励发展萨能和东弗里生等品种奶羊养殖,存栏达到50万只,建设高品质奶源基地。
草原牧区马、骆驼等保持存栏稳定,培育发展马奶、驼奶等特色奶源基地。
2.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工程。
优先支持家庭奶牛养殖场规模化经营,加快形成以奶农规模化养殖为基础的生产经营体系。
巴彦淖尔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王军义(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设施农业推进办公室内蒙古临河 015000)摘要:近年,巴彦淖尔市设施农业发展迅速,至2014年底,突破1.33万hm2。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在建设、生产、销售等方面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本文阐明了当前巴彦淖尔市设施农业发展状况,并结合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问题对策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and Suggestion ofInstallation Agriculture in BayannurWang Jun-Yi(The Promotion Office for Installation Agriculture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Husbandry Bureau of Bayannur. Linhe, Inner Mongolia 015000)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installation agriculture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Bayannur. By the end of 2014, the land area of installation agriculture more than 1.33 million ha by 2014.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land area, there appeared to be some problems about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and sale and so on.This article clarifi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installation agriculture in Bayannur.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for principal problems.Key words: Installation agriculture; Statu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1发展现状1.1自然资源巴彦淖尔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光能、土地、水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数为3100—3300h,人均耕地0.35hm2,是全国人均耕地1的3.5倍,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黄河多年平均过境水流量为315亿m3。
奶牛牧场调研报告奶牛牧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和分析奶牛牧场的运营情况,包括奶牛的饲养管理、生产效益、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情况,为农民朋友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一家规模较大的奶牛牧场进行实地考察,亲自观察和了解其运营情况。
2. 采访调查:与养殖场主进行深入交谈,了解其养殖管理经验和问题。
三、奶牛饲养管理1. 养殖场条件:该牧场拥有200亩地,其中150亩用于饲草种植,土地肥沃且有机肥施用充分。
2. 牛舍建设:牛舍采用现代化设备,每只奶牛拥有充足的生活空间,舒适度较高。
3. 饲料管理:奶牛以青贮玉米、豆饼、草坪等为主要饲料,合理配比,保证奶牛的多样化饮食。
4. 预防免疫:定期对奶牛进行免疫,以防止疾病传播。
四、生产效益1. 奶牛产量:该牧场共饲养了100头奶牛,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30升。
2. 牛奶质量:通过取样检测,该牧场的奶牛产奶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无抗生素残留和其他有害物质。
3. 成本控制:该牧场通过自产饲料、定期检疫等手段,有效控制了饲养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五、销售渠道1. 销售市场:该牧场的奶制品主要销往本地市场,供应给周边超市、饭店等食品加工企业。
2. 渠道拓展:牧场主正在与乳品加工企业洽谈合作,希望能够拓展市场并获得更高的收益。
六、面临的问题和建议1. 饲料供应:该牧场饲草供应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但建议适时进行饲草种植周期的调整,确保饲料的稳定供应。
2. 市场拓展:建议农户与乳制品加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利润空间。
3. 人员培训:推荐农户定期安排员工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养殖管理水平。
七、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奶牛牧场的饲养管理、生产效益和销售渠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奶牛牧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我们也希望农户朋友们能够利用本次调研报告的建议,并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更好的管理决策,为奶牛的饲养和牧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CHINACOLLECTIVEECONOMY _农牧区奶牛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 刘敏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工作已经引 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由于一些乳品企业 出现的种种问题,迫使乳企从源头严格把 关,纷纷制定了企业自己的生鲜奶收购质 量标准。
国家和奶企加强对鲜奶质量安全 监管,提高鲜奶收购标准。
然而,大量散养 户由于传统养殖条件难以及时跟进,牛奶 质量达不到乳企质量标准,而被拒收,供求 双方的矛盾一时难解。
从此,奶牛养殖业一 路下滑,导致农牧区养殖业 。
文章以包头市2013〜2018年的奶牛养殖业发展 轨迹为观照主体,通过分析区域奶牛养殖 业,进一 和体奶牛养殖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农牧区;奶牛养殖业;域经济一、农牧区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综述以内蒙古包头市为本研究课题的关照 目标,首先对近年来的奶牛养殖业整体情况 进行综合分析。
奶牛存栏和鲜奶产量逐年下 降,2013〜2018年,奶牛存栏量逐年下降,由2013年的最高值28万头下降到2018年的 5.7万头,仅是2013年的1/5;年产鲜奶量由 120万吨减少到50万吨,五年减少58.3%; 奶牛单产水平提高34.6%。
内蒙古的大型乳 企主要有伊利、蒙牛,包头市的骑士、曲迷、毕力格泰3家企业加工量、生鲜奶需求量占 全市乳企总量比重较低,对全市生鲜奶销售 格 大。
大 奶牛养殖户的生鲜奶家奶企,奶牛养殖户的生鲜奶销 格主要由 家乳企 。
2013〜2018年,小农户外,其它不同养殖规模的 生鲜奶格均为下降,平均降幅在18% 〜27% 。
2017 ,大乳企小农 生产的生鲜奶。
包头市奶牛养殖业 在经历了 2002〜2007五年的高速发展期后,“”,生鲜奶销 到了重 ,奶农 奶 ,奶、牛、牛 。
行情 ,市大力 农 养 业。
规养殖 由、到乳企要求标,生产的生鲜奶要 要低,的情况下,分 规养殖 。
有 养殖大 养规 、,由养殖 年,当时距离市区较远,而随市 ,有的 市 、有的 市区。
推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一、背景介绍奶产业作为农业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奶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低质量发展、供需失衡、市场竞争不充分等。
为了推动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二、政策措施1. 加强奶牛养殖管理奶牛养殖是奶产业的基础,加强奶牛养殖管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
要加大对养殖场的扶持力度,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草场,改善奶牛的生活条件。
要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
还要加强兽医监管,做好疾病防控工作。
2. 推进奶牛品种优化奶牛品种是影响奶产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奶品的质量和产量,应该推进奶牛品种的优化。
通过引进先进的奶牛品种,提高产奶量和品质。
积极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适应我国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奶牛品种。
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奶牛的适应性和生产能力。
3.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创新是推动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政府应加大对奶产业的科技研发投入,提供资金和支持,推动乳制品加工技术的创新和提升。
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技术转移和成果推广。
要支持奶牛养殖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完善奶产业法规体系完善奶产业法规体系是保障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奶产业的监管和管理。
建立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的规范和标准,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
加强对乳制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督检查,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5. 建立奶产业协调发展机制为了推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奶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政府要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合作,促进奶产业的良性循环。
加强与奶业企业的沟通和对接,倾听企业的需求和困难,提供政策支持和帮助。
要加强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赢,形成奶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推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
内蒙古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与措施作者:宝鲁来源:《北方经济》 2020年第1期宝鲁摘要:畜牧业是内蒙古特别是牧区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内蒙古畜牧业正在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本文从内蒙古畜牧业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加快推进现代化步伐方面提出长远目标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内蒙古农村牧区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农牧民增收等方面提供咨询参考。
关键词:畜牧业传统向现代化绿色发展一、内蒙古畜牧业地位和作用畜牧业是内蒙古基础产业、民生产业,对保障全国绿色畜产品供给、生态安全和促进全区乡村振兴、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力保障了国家畜产品稳定供给2018年,内蒙古肉类产量267.2万吨、牛奶产量565.6万吨、禽蛋产量55.2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200.56亿元,占第一产业比重达到42.7%,高于全国15.8个百分点。
牛奶、羊肉、羊绒产量持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牛肉产量位居第二,具备每年稳定向区外调出500万吨牛奶、150万吨肉类的输出能力,全国近1/4的羊肉、1/5的牛奶来自内蒙古,京津地区的优质牛羊肉产品一半以上来自内蒙古,充分体现了全国重要的绿色畜产品输出基地作用。
(二)有力保障了国家生态安全维护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生态状况关系到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内蒙古通过草原生态补奖等举措积极落实草畜平衡制度,获得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双赢。
目前,内蒙古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天然草原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4%,与本世纪初相比提高了近14个百分点。
(三)有力保障了全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一直以来,畜牧业是内蒙古农村牧区支柱产业。
全区103个县级行政区中99个存在不同程度的养殖活动。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是基础。
目前,全区已认定的家庭农牧场 1.3万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合作社8.2万家,以提标促提质,每年标准化养殖牲畜存栏3000万头只以上。
奶业经济Dairy Economics赤峰市奶牛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张秀云赤峰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 要:近年来,赤峰市为打造现代一体化奶牛产业发展链,紧抓发展机遇,调整产业布局,全力实现农民增收。
但赤峰市目前的奶牛产业发展依然存在待解决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饲料供应匮乏、技术管理水平低下等。
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原则,从赤峰市主要资源优势和奶牛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加大资金投入、坚持政策支持、建立畅销品牌、成立产业协会、加强技术研发、引进专业人才等解决对策,以期为赤峰市奶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赤峰市;奶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文章编号:1671-4393(2023)12-0006-05 DOI:10.12377/1671-4393.23.12.020 引言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原称乌兰哈达、昭乌达盟,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蒙冀辽三省交汇处,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是环渤海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也是畜牧业重点发展城市之一。
赤峰市农牧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和全区农牧局长会议精神,以建设农牧业强市为发展目标,以绿色生态发展为导向,以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实情,借助科技,依托项目,全面面向经济市场,全力推动畜牧产业现代化发展[1,2]。
奶牛产业作为赤峰市经济体系支柱性产业之一,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全市奶牛存栏31.36 万头,其中荷斯坦牛存栏9.36 万头,同比增长9.28%。
全市奶类产量26.3 万t,同比增长8.98%。
为进一步推动赤峰市奶牛产业发展,突破发展瓶颈,本文从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饲料供应等方面入手,全面了解当下赤峰市奶牛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赤峰市奶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赤峰市主要资源与优势赤峰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城市之一,因独特地理环境,全域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畜牧业发展作者简介:张秀云(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本科,副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为畜牧业发展。
导语:奶农宰杀、“贱卖”现象时有发生。
这是市场自发地调节和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促成的?还是其它被人无视的问题呢?下面为你送上奶牛养殖业。
奶牛养殖业作为高效畜牧业,以其独特的开展优势和潜力,近年来引起了各地的高度重视。
这一产业对于带动农村经济构造调整、深入实施围封转移战略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从**年下半年开始,奶牛养殖浮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牛奶价格波动幅度宏大,而且奶农宰杀、“贱卖”现象时有发生。
这是市场自发地调节和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促成的?还是其它被人无视的问题呢?在基层调研中我们发现,奶农关心收益,但对奶价充满忧虑;企业关心效益,但对奶源抱有疑虑;消费者关心自身权益,但对产品的品质怀有顾虑。
奶牛养殖业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思。
由于受“三鹿事件”影响,奶牛业浮现全行业不景气,全省奶牛业更是处于低迷状态,随之而来的是浮现了大量养殖户“卖牛”现象。
据阳泉市统计局对全市规模以上养殖户和奶牛养殖企业的监测数据说明,到 2 季度末,全市规模养殖户和奶牛养殖企业共有奶牛901 头,比一季度末的 1384 头,减少 483 头,下降 34.9%,也就是说,二季度末存栏数比一季度末减少三分之一。
郊区康源奶牛场一季度末存栏 74 头, 6 月份全部卖到河北,平均售价为每头3000 元; 盂县先文奶牛厂一季度末存栏 87 头,二季度全部出售到忻州,最低价每头 4000 元,最高也惟独 7000 元,与购置时每头 14000 元相比,共赔钱近 17 万元;平定县华润乳业是阳泉市规模较大的股分制奶牛养殖企业,设计能力为 500 头,一季度末存栏 408 头,到二季度末仅剩 56 头。
造成奶牛养殖滑坡的原因,除受“三鹿事件”影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因素:一是售价过低,不能维持正常生产。
近期,奶牛养殖户出售的牛奶普通在每市斤 0.5-0.94 元之间,阳泉郊区康源奶牛养殖基地是较大的奶牛企业,与田园乳业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每市斤奶卖到0.94 元,但仍低于本钱价,而其他没有签订合同的养殖户只能随市场奶价波动,普通只能卖到每市斤 0.5-0.7 元,卖奶收入根本不能保障生产所需的正常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