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基础知识44506
- 格式:docx
- 大小:141.58 KB
- 文档页数:9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电子元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
被动元件是在电路中不具有放大、放大和产生功率的功能,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和变压器等;主动元件是具有放大、放大和产生功率的功能,主要包括晶体管、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光电晶体管等。
电阻是最常见的被动元件之一,它的作用是阻碍电流通过。
它的单位为欧姆(Ω),常用颜色编码标识电阻的阻值。
电阻根据材料的不同,分为金属电阻、碳膜电阻、电解电容器电阻等。
电容是储存电荷的被动元件,由两个导体板和之间的绝缘材料组成。
它的单位是法拉(F),常用的电容有陶瓷电容、铝电容、电解电容等。
电容的作用是在电路中储存电荷,对交流信号有阻挡直流信号通过的作用。
电感是能储存磁能的被动元件,它是由线圈的导线和铁芯组成。
它的单位是亨利(H)。
电感的作用是在电路中储存能量,对交流信号有阻隔直流信号通过的作用。
电感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电感和可调电感。
变压器是一种使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变换电压的被动元件。
它由两个线圈和一个铁芯组成。
变压器的作用是实现电压的升降,根据线圈的匝数比可以调整输入输出电压的比例。
变压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变换。
晶体管是一种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的主动元件,它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晶体管的三个区域分别为发射区、基极区和集电区。
晶体管根据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NPN型和PNP型。
晶体管的主要功能是放大电压、放大电流和作为开关开闭电路。
集成电路是将许多晶体管和其他元件集成在一起形成某种功能的主动元件。
集成电路可以分为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可以放大、判断和处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而数字集成电路可以处理数字信号,如计算机中的处理器。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主动元件。
发光二极管具有发光的特性,广泛应用于照明、指示和显示领域。
发光二极管的颜色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选择,常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等。
电子元件识基础知识电子元件是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构件,它们直接决定了电子系统的性能和质量。
了解电子元件的基础知识是电子技术爱好者和从事电子工作的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件的分类、电阻、电容、电感三种基本电子元件的原理和用途。
1.电子元件的分类按照功能分类,电子元件主要可以分为: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两大类。
被动元件指那些不能够增强信号强度、也不具有放大功能的元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主动元件指那些可以增强信号强度、具有放大功能的元件,例如场效应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光电器件等。
2.电阻电阻是电流通过时阻碍电流流过的元件。
电阻可以分为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
固定电阻的电阻值是不变的,而可变电阻的电阻值可以调节。
电阻的计量单位是欧姆(Ω),量程越小则电阻值越小。
电阻的精度与其生产工艺有关。
电阻的封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大小,列举一些常用的封装形状:SMT(表面贴装)、Axial(轴向式)、Radial(径向式)、Chip(芯片式)等。
3.电容电容是将电荷和电场储存于两个或多个导体间的元件,通常由两个金属板和一层绝缘层组成。
电容也可以分为固定电容和可变电容,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电容的电容值与其尺寸和材质有关,电容的实际容量可以通过测量电容器所能储存的电荷的数量来确定。
电容的选用通常以其电容值、工作电压和使用环境为考虑因素,电容的封装方式与电阻相似,常见的有SMT、Axial和Radial等。
4.电感电感是对流经其内部的电流具有阻碍作用,同时能够储存能量并发生感应电动势的元件。
电感也可以分为固定电感和可调电感。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电感的大小与其绕线数、导线根数、环形大小以及核心材质有关。
电感的选择通常看其名义电感值、直流电阻以及工作电流等因素。
电感的封装方式有很多中,Axial、Radial、SMT、Chip等常见封装方式。
总之,电子元件在电子技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元件的选择和应用与电路的稳定性、性能和可靠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一章电子元器件第一节电阻器1.1 电阻器的含义:在电路中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并且造成能量消耗的部分叫电阻.1.2 电阻器的缩写:R(Resistor)及排阻RN1.3 电阻器符号:R 或WWW1.4 电阻器的单位:千欧姆(KΩ), 兆欧姆(MΩ)1.5 电阻器的单位换算: 1兆欧=103千欧=106欧1.6 电阻器的特性:电阻为线性原件,即电阻两端电压与流过电阻的电流成正比,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强度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欧姆定律:I=U/R。
表 1.7 电阻的作用为分流、分压、偏置、限流、滤波(与电容器组合使用)和阻抗匹配等。
1.8 电阻器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5表示编号为15的电阻器。
1.9 电阻器的在电路中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a、直标法是将电阻器的标称值用数字和文字符号直接标在电阻体上,其允许偏差则用百分数表示,未标偏差值的即为±20%.b、数码标示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在三为数码中,从左至右第一,二位数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10的倍幂或者用R表示(R表示0.)如:472 表示47×10²Ω(即4.7K Ω);104则表示100KΩ、;R22表示0.22Ω、 122=1200Ω=1.2KΩ、 1402=14000Ω=14KΩ、R22=0.22Ω、 50C=324*100=32.4KΩ、17R8=17.8Ω、000=0Ω、 0=0Ω.c、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普通的色环电阻器用4环表示,精密电阻器用5环表示,紧靠电阻体一端头的色环为第一环,露着电阻体本色较多的另一端头为末环.现举例如下:四色环电阻器(普通电阻)如果色环电阻器用四环表示,前面两位数字是有效数字,第三位是10的倍幂, 第四环是色环电阻器的误差范围(见图一)图1-1 两位有效数字阻值的色环表示法如果色环电阻器用五环表示,前面三位数字是有效数字,第四位是10的倍幂. 第五环是色环电阻器的误差范围.(见图二)五色环电阻器(精密电阻)d、SMT精密电阻的表示法,通常也是用3位标示。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电子元器件是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中所使用的基本组成部分。
电子元件按照其功能不同可以分成很多种类,例如:传感器、电容、电感、电阻、晶体管等等。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器件入门知识,让大家了解电子元器件一些基本的概念、分类、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的分类电子元件可以按照其功能不同分成很多种类,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分类方式:按照器件性质分类电子元件按照器件性质分类,可以分为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两类。
有源元件有源元件(Active devices)有放大、开关、振荡等基本功能,它可以通过外部电源或者电信号源进行控制或者调整,常见的有源元件有晶体管、场效应管、二极管等。
无源元件无源元件(Passive devices)没有放大、开关、振荡等功能,不能通过外部电源或者电信号源进行控制,其基本功能只是传递、分配和储存信号或者能量,常见的无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等。
按照器件用途分类电子元件按照器件用途分类,可以分为功率元件和信号元件两类。
功率元件功率元件主要用于能量的放大、切换和控制,其工作电流和电压都非常大。
常见的功率元件有晶闸管、三极管、MOS管、变压器等。
信号元件信号元件主要用于信号的放大、滤波和调节,其功率相对较小。
常见的信号元件有二极管、电容、电感等。
按照器件种类分类电子元件按照器件种类分类,可以分为半导体器件和真空器件两类。
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制造的,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硅和锗,半导体器件工作在低电压、低电流和小功率下。
常见的半导体器件有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
真空器件真空器件是利用真空容器作为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元件,常见的真空器件有真空管、冷阴极管、热阴极管等。
常用电子元件电阻电阻是用来限制电流流动的一种元件,其单位是欧姆。
常见的电阻有固定电阻、变阻器、电位器等。
在电路中,电阻通常是一个被动元件,用于控制电路的电流、电压等特性。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介绍第一种电子元器件是电阻器。
电阻器是一种用于电流限制、电压分压和电阻调整的被动电子元器件。
电阻器的阻值标识通常用希腊字母Ω来表示。
电阻器的阻值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及温度相关。
常见的电阻器有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两种。
固定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而可变电阻器可以通过机械或电子方式调节阻值。
第二种电子元器件是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可以储存电荷的被动电子元器件。
它由两个导电板和夹在中间的绝缘介质构成。
电容器可以根据其电容值的大小将直流和交流电信号隔离,用于滤波、耦合等应用。
电容值的单位为法拉(F)。
第三种电子元器件是电感器。
电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储存电能的元器件,其原理是通过导线的螺绕形成线圈,当电流通过时产生磁场,通过变化磁场来储存电能。
电感器通常用于滤波、抑制高频噪声、变压和电流限制等应用。
电感值的单位为亨利(H)。
第四种电子元器件是二极管。
二极管是一种可以将电流单向导通的器件。
它由PN结构组成,即正、负终端各连接一个P型和一个N型半导体材料。
二极管广泛用于整流、稳压、信号调理和检测等应用。
第五种电子元器件是晶体管。
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元器件,可以实现放大、开关和振荡等功能。
它由两个PN结构构成,有三个引脚:基极(B)、集电极(C)和发射极(E)。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从而实现信号放大和开关控制。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及其基础知识。
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是被动元件,主要用于电流、电压和电能调整。
二极管和晶体管是主动元件,具有电子放大和控制功能。
了解这些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电子爱好者而言至关重要,它们是构建电子电路的基础。
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点总结一、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分类电子元器件可以按照其功能和特点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般来说,电子元器件主要分为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两类。
1. 被动元器件被动元器件是指不具有放大或控制功能的电子元器件,只能随着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改变其自身特性。
被动元器件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电子管、光电器件、磁性元器件等。
被动元器件在电路中主要用于调节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
2. 主动元器件主动元器件是指具有放大或控制功能的电子元器件,能够对电路中的信号进行放大、调制或控制。
主动元器件主要包括晶体管、集成电路、光电器件、光电子器件、发光器件等。
主动元器件在电路中主要用于放大信号、控制电路、调制信号等功能。
二、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应用1. 电阻电阻是指在电路中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其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电路的电流,起到稳定电路、保护元器件的作用。
电阻的种类有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常见的电阻有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电位器等。
电阻在电子电路中广泛应用于电流限制、电压分压、信号调节等方面。
2. 电容电容是指具有存储电荷和存储能量的元器件,其单位是法拉(F)。
电容主要作用是存储电荷、稳压、滤波等。
电容的种类有电解电容、陶瓷电容、多层陶瓷电容等,常见的电容有贴片电容、铝电解电容、片式电容等。
电容在电子电路中广泛应用于信号耦合、滤波、稳压等方面。
3. 电感电感是指具有产生感应电动势和存储能量的元器件,其单位是亨利(H)。
电感主要作用是储能、滤波和谐振等。
电感的种类有铁芯电感、无铁芯电感、射频电感等,常见的电感有铁氧体电感、高频电感等。
电感在电子电路中广泛应用于滤波、谐振、储能等方面。
4.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主动元器件,其主要作用是放大、开关和调制信号。
晶体管的种类有普通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双极型晶体管等,常见的晶体管有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等。
晶体管在电子电路中广泛应用于放大信号、开关控制等方面。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
1、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是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基本元素,由电路板、电子集成电路、电容器、电阻器、变压器、晶体管和开关等组成。
它们可以用来控制电子设备的功能和性能。
2、电路板
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基础,它是一种由电子元件连接在一起的平面结构,用于连接电子元件,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功能。
3、电子集成电路
电子集成电路是由一组电子元件集成在一个小型的半导体器件上,它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多种功能。
4、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它可以存储电能,并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
它们常用于滤波器和电源线路中,以防止电路中的颠簸。
5、电阻器
电阻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它可以限制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以稳定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它们常用于电源线路和控制电路中,以防止过载和短路。
6、变压器
变压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它可以将一个电压转换为另一个电压,以满足电子设备的需求。
它们常用于电源线路中,以提供不同
的电压。
7、晶体管
晶体管是一种电子元件,它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功能。
它们常用于控制电路中,以控制电子设备的功能和性能。
8、开关
开关是一种电子元件,它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开启和关。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在现代科技的世界中,电子元件是构建各种电子设备的基本组成部分。
无论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还是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子元件。
了解电子元件的基础知识,对于电子爱好者、工程师,甚至是普通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子元件可以大致分为主动元件和被动元件两大类。
主动元件是指能够对电信号进行放大、控制等主动操作的元件,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被动元件则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它们在电路中主要起到限流、滤波、耦合等辅助作用。
先来说说电阻。
电阻是限制电流流动的元件,其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阻值决定了电流通过时的阻力大小。
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多种多样,比如分压、限流、匹配阻抗等。
电阻的种类也不少,常见的有固定电阻、可变电阻和热敏电阻等。
固定电阻的阻值是固定不变的,可变电阻则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阻值,而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电容是另一个重要的电子元件。
它能够储存电荷,其单位是法拉(F)。
电容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包括滤波、耦合、旁路等。
根据电容的结构和特性,又可以分为电解电容、陶瓷电容、钽电容等。
电解电容通常具有较大的电容量,但一般只能用于直流电路;陶瓷电容体积小、稳定性好,适用于高频电路;钽电容则具有漏电小、寿命长等优点。
电感也是常见的电子元件之一。
电感能够储存磁场能量,单位是亨利(H)。
电感在电路中的作用主要有滤波、储能、扼流等。
常见的电感有空心电感、磁芯电感等。
空心电感的电感量较小,而磁芯电感通过使用磁芯可以增加电感量。
接下来谈谈晶体管。
晶体管是一种重要的主动元件,主要包括三极管和场效应管。
三极管能够对电流进行放大和控制,在电路中广泛用于放大、开关等功能。
场效应管则具有输入阻抗高、噪声低等优点,也常用于放大和开关电路。
集成电路则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实现特定的功能。
集成电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设备变得更加小型化、智能化和高性能。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第一篇: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1. 电子元器件的种类电子元器件是指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各种组件,包括半导体器件、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器、变压器、晶体管、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几十种,每种电子元器件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用途。
2. 电子元器件的作用电子元器件是构成电子设备的基础,不同的元器件具有不同的作用。
例如,半导体器件可以控制电流的通过,实现电路的开关功能;电容器可以储存电能,实现能量的转换;电阻器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电感器可以产生电场和磁场,被广泛应用于变压器和电源等方面。
3. 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是基于物理的原理,例如,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空穴和杂质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场的效应,电阻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材料的阻力效应,电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场的效应等等。
4.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电子元器件根据其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成几大类,例如,功率元器件、信号元器件、封装元器件、芯片元器件等等。
其分类标准包括尺寸、电气性能、功能、材料、工作环境、结构等因素。
5.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选择适当的电子元器件是组成各种电路的关键所在。
正确的选型应该考虑电气规格、尺寸、质量、价格和供应等因素。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通过参考电子元器件数据手册、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试验和模拟仿真等手段,选择最适合的电子元器件。
6.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名称和图示电子元器件的命名方式有时比较独特,例如罗马数字、字母等。
通过电子元器件的标识,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元器件的售后维修、更换和选型。
常见的电子元器件还包括二极管、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器、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第二篇:电子元器件的应用领域1. 电子元器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通信领域是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通信领域,电子元器件主要用于移动通信、室内通信、卫星通信、电视广播、无线电广播、军事通信等。
应用的电子元器件包含了射频芯片、Baseband芯片、功率放大器、滤波器、晶振、电容器等。
电阻器和电容器电阻器和电容器简称为阻容元件,在各类电子元器件中,它们是生产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类元件。
(一)电阻器(元件符号R)我们平常在工作中所说的电阻其实是电阻器。
电阻器是一种具有一定阻值,一定几何形状,一定性能参数,在电路中起电阻作用的实体元件。
在电路中,它的主要作用是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作为分流器、分压器和消耗电能的负载使用。
大部分电阻器的引出线为轴向引线,一小部分为径向引线,为了适应现代表面组装技术(SMT )的需要,还有“无引出线”的片状电阻器(或叫无脚零件),片状电阻器像米粒般大小、扁平的,一般用自动贴片机摆放,我们公司的SMT机房里面就有。
电阻器是非极性元件,电阻器的阻值可在元件体通过色环或工程编码来鉴别。
种类:我们常见的电阻器有下列几种:(1)金属膜电阻器(2)碳膜电阻器(3)线绕电阻器(4)电位器(5)电阻网络器(6)热敏电阻器不同的电阻器,不仅其电阻值不同,功能也不一样,所以不同的电阻器是不可以随便替代的。
2.电阻的单位是欧姆(Q ),千欧(K Q ),兆欧(M Q)o它们的换算公式为106Q =1M Q =103K Q注意:若在元件体的一端有一宽的银色环,则此元件不是电阻,是电感器,如果这种银色环与元件体上其它色环宽度相同,则还是电阻。
5 .电阻器的标识方法(1 )色环法:目前国标上普遍流行色环标识电阻,色环在电阻器上有不同的含义,它具有简单、直观、方便等特点。
色环电阻中最常见的是四环电阻和五环电阻。
四环电阻(碳膜电阻)第一道色环印在电阻的金属帽上,表示电阻有效数字的最高位,也表示电阻值色标法读数的方向,第二道色环表示有效数字的次高位,第三道色环表示相乘的倍率,第四环表示误差。
金色为土5%,银色为土10%。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环的位置国内外的标法有异,国外有此厂家把第四环也标在另一端的金属帽上,遇此情况切记:金色或银色的一端不是第一环。
第一环是离元件体端部最近的一环。
例:某电阻的色环依次为“黄、紫、红、银”,则该电阻的阻值为4700 Q =4.7K Q,误差为± 10%。
附表:电阻器用色环标志的种类及含义颜色有效数字乘数精度(%)银色10-2± 10金色10-1± 5黑色100棕色1101± 1红色2102± 2橙色3103黄色4104绿色5105± 0.5蓝色6106± 0.2紫色7107± 0.1灰色8108白色9109B.五环电阻(精密电阻)五环电阻的标识与四环电阻的基本相同,只不过它多了一条数据环和多了一些误差别,五环电阻的误差在土2%以下.例:某电阻的色环依次为黄、紫、黑、棕、棕”,则该电阻的阻值为4.7K Q,误差为土1%. 除了四环电阻和五环电阻,还有六环电阻,阻值读法与五环电阻一样,最后一环表示温度系数。
(2 )工程编码大多数的电阻用色环标注,而功率电阻和线绕电阻是用工程编码来标注的。
工程编码可表示5种特性:a.形式b.种类c.组织d.误差e.功率形式:形式是由两个英文字母与跟着的两个数据标注。
字母“RW”表示功率电阻,两个字母标注了电阻的物理结构。
种类:电阻的种类由一个单独的字母表示。
组织:对于误差大于土2%的电阻,用三位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代表重要数据,最后一位数字表示加“零”的个数。
例:253 表示25000 Q 或25K Q字母“ R”代表小数点,后面跟着有效数字。
例如:R10= • 10Q对于误差小于土2%的电阻,阻值用四位数字表示,前三位数字代表重要数据,最后一位表示加零的个数。
例如:2672 表示26700 Q 或26.7K Q .字母“ R”表示小数点,连接重要的数据。
例如:1R37=1.37 Qe•误差:误差用一单独字母表示,看下面的表:1/8W , 1/4W, 1/2W, 1 • 5W, 1W, 2W,功率越大,电阻体形也越大,耗散功率为1W或大于1W的元器件不得与印制板相接触,应采用相应的散热措施后再行安装。
&电位器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电阻器,可通过调整其元件体上的旋扭或螺钉改变其阻值。
电位器的电路符号是“ R”,具有方向性。
一个电位器有三个管脚,只有一种方法把电位器插入板。
电位器的形状有方的、圆的、矩形的。
9•热敏电阻器这个名字是结合热的和电阻两个词而命名的,热敏电阻器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10•可变电阻器:是一种阻值易变的电阻,没有极性。
可变电阻的电路符号是“RV”,它有以下两种形状:二、变压器和电感器变压器和电感器是很容易混乱的,因为它们有同样的物理形状。
它们之间只有一个规律可分别出来,变压器用“ QTK ”标明,电感器用“ QHP ”标明。
变压器下面是一些我们常用的变压器的类型:变压器常用“ QTK ”标在元件体上加以识别。
变压器是有极性的,它的第一个管脚通常用一白色标志、一个孔或一个尖角表示。
电感器电感器的元件符号是:L。
电感器和元件体上常用“ QHP ”标示。
字母误差(土%)C D F G25 5 1 2e •功率:功率用三字母表示,读作XX瓦特。
J K M5 10 20例如:005读作5瓦特。
6.功率电阻:电阻按其功率不同又可分为: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毫亨(MH),微亨(UH )电感器是有极性的,电感器的一号管脚用一尖角表示,插时应对准板上的白点插入。
轴向引线电感器和电阻的外形是非常相似的,可区别它们的标志是电感器的一头有一条宽的银色色环。
轴向引线由电感器用五个色环表示,第一环银色环比其它的色环大两倍,以下的三环标示电感的毫亨值,第五环表示电感的误差值。
其后四环的标识方法和四环电阻的相同。
例:某电感器的后四环颜色依次为:红、红、黑、银,则其电感值为:22微亨,土10%。
如果第二环或第三环的颜色是金色,则此金色环表示电感值的小数点例:某电感值的后四环颜色依次为:黄,金紫,银,则其电感值为4.7UH ± 10%.三、二极管(diode)二极管是一种单向导电性元件所谓单向导电性就是指:当电流从它的正向流过时,它的电阻很小,当电流从它的负极流过时它的电阻很大,所以二极管是一种有极性的元件。
二极管只有两个脚,其外形如上图所示。
其外壳有的用玻璃封装,有的用其它材料封装。
二极管表面上的标记一般有两个内容,一个表示该元件是二极管,一个标明该二极管哪个脚是正极或负极。
有些二极管表面上的标记是用字母如“1N * * * ”或“ I S * * * ”表示,如上图中右边的元个,1N表示该元件是二极管,即有一个PN结,右边涂黑部分表示右脚是该二极管的负极。
这是日本和美国常用的标识方法。
二极管的电路符号是“CR”或“ D”。
1 •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电路符号是“ VR ”,稳压二极管是极性元件,且极性用单杠在元件的一端标明,如图:稳压二极管看起来很像普通的轴向引线二极管,但是它们在电路上的作用是不同的。
发光二极管(LED )有一种类型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它的作用是为了表明电路是否正在工作。
发光二极管的电路符号是“ LED ”或“ DS”。
常用的符号是“ LED ”,极性用平边表示,标在元件体上,或用一缺口表示,或用一条长的管脚表示,或用一点在元件体上表示。
+| IN 579插元件时,元件体上的平边必须与电路板上所标示的平边对应插入, 管的标志出其极性,这种情况的安装方法是把二极管插在其标志上。
时候电路板上用二极四、三极管(triode)三极管是一种能将电信号放大的元件,是组成放大电路关键元件之一,其外形特征是有三个脚,如右图所示,其外壳有的用塑料封装,有的用金属封装。
用金属封装的是为了便以散热,因为大功率三极管上流过的电流般很大, 容易发热。
三极管的电路符号是“ Q ”,三极管是有极性的。
三极管上的三个脚,代表着三个极: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
三极管有二种型号:NPN PNP 和NPN。
PNPb :基极c c:集电极b壬e:发射极e晶体来说,振荡频率是标记晶体物理性能的一个主要参数,在应用中我们只要认准这个数据就可以了,其它的如商标或厂家名称等都可以不管。
晶体是没有极性的,但在插件时为了外观整齐,有标志的一面向上。
六、晶振(振荡器)电路符号为Y。
与晶体相比, 振荡器内部除了有晶片外还有电阻、电容,已成一个振荡电路。
所以振荡器的四个脚是极性的。
振荡器的外形如上图所示:为一砖块形,有四个脚。
其表面金属封装三极管上的发射极的识别手里拿着三极管,使管脚向外,凸出的标签向上,标签左边的管脚就是发#1(e)射极(第一号管脚)。
标签左边的管脚就是发射极(第一号管脚)。
有时候可能出现有一管脚在标签的正下方,这不是发射极,记住第一号管脚是发射极,在标签的左边。
塑料封装三极管的发射极的识别塑料封装的三极管有一个平面,拿着三极管,让平面面对自己,第一号管脚(发射极)就是最左边的管脚,这条管脚必须插在板上点的附近。
有时在三极管的平面会用字母“ E”标发出射极所在。
功率三极管如图所示,一些功率三极管是可直接插入板的,其它的就需要一层绝缘物质隔在元件体和板之间,然后用螺丝上紧。
功率三极管插入电路板时元件体上的字必须向上。
有一些金属封装的三极管的管脚有金属夹或金属弹簧,这种设备是为了预防感),金属弹簧是在插入后拿出的,相反,金属夹是在插入前拿出的。
五、晶体(crystal)电路符号是:X、Y晶体作为振源用于构成振荡电路,晶体的外形如右图所示,其外壳用金属封装,使其外壳坚固,保护里面的晶片。
晶体表面上的标记有两个内容:一个商标或厂家名称,如上图左边那个晶体上的FIC,另1号管脚ESD (静电敏F I C14.31818个是振荡频率,如14 • 31818MHZ。
对于上的标记有振荡频率,第一脚位置,商标或厂家名称或牌子、编号。
在使用中我们只需认准振荡频率和第一脚位置就可以了。
第一脚位置用黑点用数字标明,如上图中的30 • OOOMHZ。
七、集成电路(IC)集成电路是将组成电路的有源元件(晶体管、二极管)、无源元件(电阻、电容等)及其互连布线,通过半导体工艺或者薄、厚膜工艺(或这些工艺的结合),制作在半导体或绝缘体基片上,形成结构上紧密联系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与分立元器件组成的电路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线短、焊点少、可靠性高、功率低、使用方便和成本低等特点。
IC的电路符号是:U。
IC是有极性的元件,插入板时只有一个方向,如果插错了方向,它的功能就不能显示出来,甚至还会使其融化或烧坏。
IC的第一号管脚的识别拿着IC,使其管脚向外,元件体面对自己,极性标志向上,极性标志左边的第一个管脚就是第一号管脚。
IC的所有管脚都应有号码,其号码标示如图。
8765标明第一号管脚的方法可用一小缺口或第一号管脚旁的小白点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