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元体系
- 格式:ppt
- 大小:4.88 MB
- 文档页数:103
第三章 三元水盐体系
3-1标绘NaCl-Na 2SO 4-H 2O 体系50℃等温图,注明各区域的意义。
NaCl-Na 2SO 4-H 2O 体系50℃数据
3-2用相图确定下列系统(总重量均为1000公斤)在50℃的状态,并计算固、液相重量。
(1)M ,含NaCl30.5%,Na 2SO 410.0%
,H 2O59.5%; (2)N ,含NaCl9.5%,Na 2SO 430.0%,H 2O60.5%; (3)P ,含NaCl48.0%,H 2O52.0%。
3-3试分析含NaCl 10%,Na 2SO 415%,H 2O75%的系统50℃等温蒸发过程。
3-4根据上图填空:固相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大,固相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系统M 在60℃时状态为 ,冷却至40℃时有 析出,继续冷却至20℃时会有 析出。
3-5有含KCl 5%,K 2SO 45%,H 2O90%的体系在25℃等温蒸发,如果体系重100公斤,试计算:
(1) K 2SO 4 单独析出量最大时的蒸发水量,K 2SO 4析出量及析出率; (2) 蒸发水量为60公斤时K 2SO 4析出量及析出率;
(3) K
2SO
4
析出率为85%时的蒸发水量。
三体系培训讲义及基础知识【三体系培训讲义及基础知识】第一章:背景介绍三体系是一种特殊的物理模型,用于描述三个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它是物理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研究三体问题,可以揭示宇宙中的许多奇特现象和规律。
本讲义将介绍三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的培训知识。
第二章:三体运动的数学模型三体问题的数学模型是描述三个质点之间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数学方程。
其中,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构建三体运动方程的基础。
本章将详细介绍三体问题的数学表示方法和求解技巧,帮助学员理解三体问题的数学本质。
第三章:近似解的方法由于三体问题的解析解十分罕见,寻找近似解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章将介绍常见的近似解方法,包括拉格朗日点、平均场理论等,让学员熟悉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并学会使用相关工具进行计算。
第四章:三体问题的稳定性三体运动的稳定性是研究三体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章将深入探讨稳定性的定义、判据和分类,并介绍一些经典的稳定性理论和定理。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员将理解三体系统的稳定性特征和演化规律。
第五章:延伸应用与发展三体问题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领域,还涉及许多实际应用和发展方向。
本章将介绍三体问题在航天探测、天体物理等领域的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进行展望。
学员可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三体问题的广泛应用和潜在价值。
第六章:实例分析与讨论本章将选取一些经典的三体问题实例,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员加深对三体系统运动规律的理解。
每个实例都会有详细的数学推导和物理解释,学员可以通过参与讨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结语:三体系培训讲义及基础知识的内容涵盖了三体问题的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稳定性、近似解方法和应用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员将掌握三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讲义能够对学员们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空管堵塞的现象。
六、影响汽提效率的因素汽提塔负荷也是影响汽提效率的关键因素。
负荷大,汽提管内液膜厚,停留时间短,汽提效率低。
压力降低汽提效率明显提高,使NH3尽可能回收,从而降低精馏段系统的负荷。
汽提塔汽提效率不够,造成精馏段系统的负荷增加。
精馏段系统为了吸收过多的氨,必定增加水量,从而带入侧线系统水量增多,氨回收率就会下降。
七、进水含油和悬浮物浓度高由于进料含油量较高,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焦粉等悬浮物。
油气直接影响塔内汽液相的正常平衡,且造成侧线带液,进一步降低塔的处理能力;悬浮物易在塔内结垢。
结垢不仅会使塔板上的浮阀变重,影响浮阀的正常移动,减小气相通量,脱落的垢还会堆积在降液管和受液槽的夹缝中,减小液相的通量,从而加剧侧线带液,降低塔的处理能力和汽提塔的出水质量。
由于携带焦粉,易引起塔盘结焦,堵塞浮阀及换热器等设备,严重影响汽提装置平稳操作及净化水质量。
八、蒸汽耗量影响蒸汽耗量的决定因素就在用于汽提部分的蒸汽量,进料量是决定总蒸汽耗量的最主要的因素。
油份对蒸汽耗量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它吸热汽化,更重要的是油份作为表面活性物质,在汽提塔内强烈的汽水接触情况下,极易发生起泡现象。
大量的泡沫使气液相的传质汽提蒸汽的冷凝过程不能得到有效进行。
在造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出水水质,只有加大汽提蒸汽量,强化气液间的接触,这势必增加蒸汽耗量。
液相在从塔顶到达塔底的过程中,为达到操作温度,必须吸收汽提蒸汽。
九、塔顶酸性气采出降低富氨气中的H2S含量。
正常稳定的汽提操作是保证液氨质量的关键,99%以上的硫是通过汽提系统除去的,汽提操作不正常会导致加重氨精制负荷,影响液氨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根据硫化氢汽提塔底水中的H2S含量,决定是否需要提高硫化氢汽提塔的分离效率,降低塔底水中的H2S含量,以降低富氨气中的H2S含量。
十、侧线富氨汽抽出根据侧线抽出温度调整汽提蒸汽量和侧线抽出比,使汽提塔“氨峰”位置处于侧线抽出口附近,提高抽出气中NH3/H2S值,再通过合理设置的三个分凝器的温度和压力,降低富氨气中的H2S含量。
三元系统论是指从三个不同角度对系统事物进行分析、研究、解释的理论体系。
三元系统论的三个基本原理是:三元系统的整体性原理、三元系统的层次性原理、三元系统的统一性原理。
三元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三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整体性功能、整体性规律和整体性行为,三元系统的整体性功能是由三元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三元系统层次性原理是指三元系统内部结构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三元系统统一性原理是指三元系统中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1.三元体系的相平衡关系都有哪几种表达方法?答:根据组分B 、S 互溶度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对B 、S 部分互溶体系,常用三角形相图;当B 、S 完全不互溶时,则可仿照吸收中相平衡关系式的方法。
(1)相平衡关系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根据组分间的互溶性,三元体系可分为三种情况,即①溶质完全溶于稀释剂B 及萃取剂S 中,但B 与S 不互溶。
②溶质A 可完全溶解于组分B 及S 中,但B 于S 为一对部分互溶组分。
③组分A 、B 可完全互溶,但B 、S 及A 、S 为两对部分互溶组分。
通常,①、②两种情况在萃取中较为常见,并称之为I 类物系。
往双组分A 和B 的原料中加入适量的萃取剂S ,经过充分的接触和静置后,便得到两个平衡的液层,其组成如图8-2中的E 和R 所示,此两个液层称为共轭相。
若改变萃取剂S 的用量,则将得到新的共轭相。
将代表各平衡液层组成坐标点联合起来,便得到实验温度下的该三元物系的溶解度曲线CRPED ,若B 、S 完全不互溶,则点C 和D 分别与三角形的顶点B 及S 重合。
溶解度曲线将三角形分为两个区域,曲线以内的区域为两相区,以外的区域为均相区或单相区,萃取操作只能在两相区内进行。
连接共轭液相组成坐标的直线RE 称为联结线。
一定温度下,同一物系的联结线倾斜方向一般是一致的,各结线互不平行;也有少数物系联结线的倾斜方向会发生改变。
影响溶解度曲线形状和两相区面积大小的因素如下: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物系具有不同形状的溶解度曲线;同一物系,温度不同,两相区面积的大小将随之改变。
通常,温度升高,组分间的互溶度加大,两相区面积变小。
适当降低操作温度,对萃取分离是有利的。
图8-2 溶解度曲线和联结线 图8-3 辅助曲线与临界混溶点辅助曲线又称共轭曲线,借助它可由某一相组成求得其共轭相组成。
辅助曲线的作法如图8-3 所示,通过已知点1R 、2R 、3R 等分别作 BS 边的平行线,再通过相应联结线的另一端点E 1、E 2、3E等分别作AB 边的平行线,各线分别交于点H 、K 、J 等,联结这些点所得平滑曲线HKJL 即为辅助曲线。
第三章 三元水盐体系
3-1标绘NaCl-Na 2SO 4-H 2O 体系50℃等温图,注明各区域的意义。
NaCl-Na 2SO 4-H 2O 体系50℃数据
3-2用相图确定下列系统(总重量均为1000公斤)在50℃的状态,并计算固、液相重量。
(1)M ,含NaCl30.5%,Na 2SO 410.0%
,H 2O59.5%; (2)N ,含NaCl9.5%,Na 2SO 430.0%,H 2O60.5%; (3)P ,含NaCl48.0%,H 2O52.0%。
3-3试分析含NaCl 10%,Na 2SO 415%,H 2O75%的系统50℃等温蒸发过程。
3-4根据上图填空:固相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大,固相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系统M 在60℃时状态为 ,冷却至40℃时有 析出,继续冷却至20℃时会有 析出。
3-5有含KCl 5%,K 2SO 45%,H 2O90%的体系在25℃等温蒸发,如果体系重100公斤,试计算:
(1) K 2SO 4 单独析出量最大时的蒸发水量,K 2SO 4析出量及析出率; (2) 蒸发水量为60公斤时K 2SO 4析出量及析出率;
(3) K
2SO
4
析出率为85%时的蒸发水量。
三元治理体系三元治理体系,是指由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主体共同参与和协同治理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的一种体制机制。
它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互动与合作,通过政府的规范引导、市场的资源配置和社会的参与监督,实现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政府在三元治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具有法定权力和公共资源,能够制定法律法规、规划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公共利益。
政府应当依法行政,积极履行职责,推动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同时,政府也需要与市场和社会密切合作,倾听民意、解决矛盾、协调利益,使政府行为更加科学、民主和有效。
市场在三元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能够通过供需关系和价格机制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规则,并适时进行干预和调节,防止市场失灵和不公平现象。
市场主体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社会在三元治理体系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社会是政府和市场的基础和力量源泉,能够通过参与、监督和评价等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和公共事务的良性发展。
社会组织应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发挥独立性和专业性优势,为政府和市场提供参考意见和监督反馈,实现社会治理的多元化和民主化。
三元治理体系的核心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互动与合作。
政府应当积极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公共利益;市场应当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保障公平竞争和经济增长;社会应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推动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只有三个主体相互协作,形成合力,才能实现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在实际治理中,三元治理体系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平衡和保障。
政府应当加强法治建设,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市场应当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加强对市场主体的规范和约束,维护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社会应当加强自身组织和规范建设,提高社会组织的代表性和专业性,增强社会监督和参与的能力。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讲义第一章概述一、三个标准的名称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质量体系要求》;GB/T24001-1996 idt 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OHSMS1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二、ISO的概念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代号,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国际标准代号。
如ISO9001、ISO14001即为该组织颁布的顺序号为9001和14001的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于1947年,是非政府性的国际组织,也是规模最大的国际标准化团体,其成员包括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00多个技术组织。
中国是ISO 的成员国并且是ISO的发起国之一。
三、三个体系的相同点□ 都是自愿采用的管理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 都遵循相同的管理系统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善的系统标准,在组织内建立并保持一个完善而有效的形成文件的管理体系;□ 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改进,对组织的相关活动、过程及其要素进行控制和优化,达到预期的方针、目标;□ 三个体系在结构和要素等内容上存在相同和相近之处;□ 目的均在于消除贸易壁垒,又都可以成为贸易准入条件;□ 三个体系均在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审核的要求下,三个体系的实施均涉及认证审核、认证机构、审核员以及对认证机构及审核员的认可等内容。
三个体系的审核“三合一”,是大势所趋.四、三个体系的不同点☆三个标准的目的、对象和适用范围互不相同;☆对三个体系的要求不同.质量体系要满足质量管理和对顾客满意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要服从众多相关方的需求,特别是法规的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注组织内部员工的人身权利;ISO9000标准是对顾客承诺,ISO14000标准是对政府、社会和众多相关方(包括股东、贷款方、保险公司等等)承诺;OHSMA18000是对员工及社会等相关方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