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与地形
- 格式:ppt
- 大小:4.58 MB
- 文档页数:17
地质构造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地球的表面形态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地质构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部岩石的分布、排列和运动状态,它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地质构造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
1. 地壳运动与地貌形成地壳运动是地球地质构造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
构造运动主要指地壳板块的运动和变形,而地震活动则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会引起地质构造的变化,从而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
例如,地壳板块的相对运动会导致地震、山脉的形成以及地壳的抬升和下沉。
这些地质构造的变化会直接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山脉、高原、盆地等不同的地貌形态。
2. 地质构造与地形的差异地球的地质构造的差异会导致不同地区地形的差异。
例如,地壳板块的相互碰撞和挤压会形成山脉,而地壳板块的抬升和下沉则会形成高原和盆地。
另外,断层的存在也会对地形产生重要影响。
断层是地壳中岩石断裂的带状结构,它会使地表出现明显的断裂线,形成峡谷、峭壁等陡峭的地貌形态。
3.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地质构造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还表现在水文地质方面。
地质构造的变化会影响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从而影响地表的水文环境。
例如,地壳板块的抬升会形成地下水上升的通道,形成温泉和泉眼;而断层的存在会影响地下水的流动路径,形成地下水的聚集和涌出。
这些地质构造对水文地质的影响会进一步改变地表的水文环境,形成湖泊、河流等水系。
4. 地质构造与地球资源分布地质构造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还表现在地球资源的分布上。
地球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例如,地壳板块的相对运动和碰撞会形成矿床,而断层的存在会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富集区。
地质构造对地球资源的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综上所述,地质构造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山脉、高原、盆地等不同的地貌形态;地质构造的差异会导致不同地区地形的差异,形成峡谷、峭壁等陡峭的地貌形态;地质构造的变化还会影响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形成湖泊、河流等水系;此外,地质构造还对地球资源的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2讲构造地貌的形成[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体系架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构造地貌(背斜谷、向斜山、断块山等)、褶皱(背斜、向斜)、断层;板块、生长边界、消亡边界、裂谷、海岭、海岸山脉、岛弧、海沟。
[基本原理]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板块构造学说。
课时26地质构造与地貌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1.褶皱(1)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
(2)类型背斜向斜岩层形态岩层向上拱起岩层向下弯曲早期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倒置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2.断层(1)概念: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类型:有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两种。
(3)地貌①上升岩块:块状山或高地。
②下降岩块:谷地或低地。
③断层沿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思考断层和断裂有何区别?答案判断某一地质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仅为断裂,不能算作断层。
1.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1)看问题指向①问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
②问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山岭、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
(2)具体方法方法及图示判读事例看新老关系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即中心老、两翼新→背斜→a为河谷→背斜谷看岩层弯曲没有说明岩层新老关系的情况下,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地貌为谷地。
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地貌为山岭看相关数据地点海拔(米) 某沉积岩的埋藏深度(米)A 450 170B 520 140C 450 160看海拔→中部高、两侧低→山岭;岩层埋藏深度→海拔减埋藏深度即为岩层的高度→同一岩层B处高,A、C处低→向上拱起→背斜2.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专升本地理地质构造与地形基础知识考点总结一、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了解地质构造对于理解地形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褶皱褶皱是岩层在水平挤压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而形成的构造。
褶皱有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的弯曲,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间老、两翼新。
在未受到外力侵蚀的情况下,背斜常形成山岭。
但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所以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可能会变成谷地。
向斜是岩层向下凹的弯曲,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间新、两翼老。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容易接受沉积,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向斜常形成山岭。
(二)断层断层是指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导致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断层主要分为地垒和地堑两种类型。
地垒是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等。
地堑则是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我国的汾河谷地、渭河谷地等。
二、地形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主要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等。
(一)山地山地是指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差 200 米以上,地形起伏较大,坡度较陡的地形类型。
山地的形成往往与地壳运动、火山活动等有关。
(二)平原平原是指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势平坦开阔的地形类型。
平原可以由河流冲积、沉积作用形成,如华北平原;也可以由地壳下沉形成,如关中平原。
(三)高原高原是指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顶面比较平坦开阔的地形类型。
高原的形成有的是由于地壳大面积上升,有的是由于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使得山地变得平坦。
(四)盆地盆地是指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类型。
盆地的形成可能与地壳运动、沉积作用等有关。
(五)丘陵丘陵是指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差在 200 米以下,地形起伏不大,坡度较缓的地形类型。
地球科学中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各个方面的学科,包括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等等。
其中,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是地球科学中两个重要的部分,对了解地球的现状和历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层结构、地殻运动和相对位置变化的学科。
地球表面的地层可以分为岩石圈和上层地幔。
岩石圈是地球表面和海底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壳和海壳。
岩石圈的厚度在大陆上为30-50千米,海底上平均为5千米左右。
上层地幔在岩石圈之下,厚度约为300千米。
地质构造和板块构造密切相关。
板块构造是指地球的地壳由20多个板块组成,在板块之间存在各种构造关系和作用,并决定着地球表面地貌、地震、火山喷发和岩浆运动等自然现象。
地球板块运动主要有三种类型:海底扩张、大陆向内缩和板块碰撞。
二、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指地球地表的形态和地貌图案,包括山脉、河流、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峡谷、沙漠等各种自然地形。
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的物理特征,它们主要是由地质构造和自然力量(如水、风、冰、火等)作用的结果。
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变化非常丰富,其中山脉是最引人注目的地形之一。
山脉是由两个板块碰撞或隆起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板块的边界或内部。
山脉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构造性山脉、火山性山脉和侵蚀性山脉。
构造性山脉是由板块碰撞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火山性山脉也称火山链,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如环太平洋火山带、冰岛火山带等;侵蚀性山脉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如美国大峡谷、中国张家界等。
除山脉外,河流也是地球地形地貌中重要的一部分。
河流是受降雨和融雪引起的地表径流形成的,它们切割并侵蚀地表,形成山谷、河谷等地形。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亚马逊河和长江,分别位于非洲、南美和亚洲。
平原是地球地貌中的大部分。
平原是指地球表面平坦的、高度低于周围环境的区域,通常在海拔100米以内。
平原是由多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如水流、细粒物质的沉积等。
阿特拉斯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地理特征阿特拉斯山脉是一个地质构造复杂,具有丰富地理特征的地区。
从地质角度分析,阿特拉斯山脉的形成与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板块构造、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和气候变化等。
一、地球板块构造与阿特拉斯山脉的形成阿特拉斯山脉位于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分界线上。
在地球的早期历史中,这两个板块的分离和碰撞导致了阿特拉斯山脉的形成。
非洲板块向北移动,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了阿特拉斯山脉。
这种碰撞造成了地壳的变形和应力的积累,进而形成了山脉的复杂地形。
二、地壳运动与阿特拉斯山脉的地形特征地壳运动是阿特拉斯山脉地形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阿特拉斯山脉地区,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褶皱和断层。
褶皱是地壳在受到挤压时发生的弯曲变形,断层则是地壳在受到拉伸或挤压时发生的断裂。
这些地壳运动使得阿特拉斯山脉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包括峡谷、悬崖和高峰等。
三、火山活动与阿特拉斯山脉的岩石组成火山活动在阿特拉斯山脉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火山喷发产生的岩浆和火山灰冷却后形成了各种岩石,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
这些岩石的组成和分布对阿特拉斯山脉的地貌和地形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火山岩的强度和硬度较高,可以形成陡峭的山峰和峭壁;沉积岩的松散性质则有助于形成峡谷和河流切割的地形。
四、气候变化与阿特拉斯山脉的植被和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对阿特拉斯山脉的植被和生态系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阿特拉斯山脉的气候主要属于地中海气候,具有明显的干燥季节和湿润季节。
这种气候条件导致了植被的季节性变化,包括森林、草原和荒漠等不同生态系统的分布。
此外,气候变化还影响了土壤的形成和分布,进而影响了植被的生长和分布。
五、人类活动与阿特拉斯山脉的资源利用人类活动对阿特拉斯山脉的资源利用也产生了影响。
阿特拉斯山脉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
人类在开采这些资源的过程中,对阿特拉斯山脉的地形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
例如,采矿活动可能会导致山体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水资源开发可能会改变河流的流向和流量,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森林砍伐和过度放牧可能会导致植被破坏和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
地理地质类型知识点总结地理地质类型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特征和地质构造类型。
地理地质类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也可以指导我们合理利用地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就地理地质类型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包括地形类型、地质构造类型、地表类型等方面的内容。
一、地理地质类型概述地理地质类型是指地球表面存在的各种地形特征、地表类型和地质构造类型。
根据地理地质类型的不同特征和形成机制,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地形类型、地质类型和地表类型。
地形类型:地形类型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特征,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台地、峡谷、峰林、湖泊、河流、沙漠、草原、冰川等。
这些地形类型有着不同的形成机制和地质特征,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地质构造类型:地质构造类型是指地球上的各种地质结构类型,包括隆起、坳陷、断裂带、地台、地块、地破带、褶皱带、火山带等。
这些地质构造类型是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地质灾害和资源勘探开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表类型:地表类型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表形态类型,包括水域、陆地、沙漠、草原、森林、湿地、城市、耕地等。
不同的地表类型对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总的来说,地理地质类型的研究内容包括地形特征、地质构造类型和地表类型这三个方面。
接下来将分别对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二、地形类型1.山地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大于25°的地形类型。
山地的形成主要受地壳运动和气候作用的影响,包括构造抬升、风化侵蚀、水体切割等。
山地对降水的蓄集和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
2.丘陵丘陵是指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坡度在5-25°之间的地形类型。
丘陵是山地和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形成主要受风化和水体侵蚀作用的影响。
丘陵地区通常适合进行农业和林业开发,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也有一定的重要性。
3.高原高原是指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形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