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历次加息利率表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3
2017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安排表可以说大家最近都在闲暇关注美国的加息动态吧,美联储12月加息靴子的最终落地,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25个基点至0.5%-0.75%。
大家知道上一次美联储加息时间是什么时候吗?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美联储历届加息时间表以及2017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一起来看看吧!美联储历届加息时间表美联储加息时间表(最近一轮美联储加息周期)第五轮轮加息周期为2004年6月至2006年7月,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
历次美联储加息加息时间基点美元指数利率市场观点美联储第一次加息2004年6月30日2588.80.0125美联储加息在意料之中美联储第二次加息2004年8月10日2588.790.015美联储加息表明经济良好美联储第三次加息2004年9月21日2588.430.0175美联储加息防止通货膨胀美联储第四次加息2004年11月10日2584.360.02美联储加息改善劳动市场美联储第五次加息2004年12月14日2582.430.0225美联储加息组织资本外流美联储第六次加息2005年2月2日2583.560.025美联储加息减小人民币升值压力美联储第七次加息2005年3月22日2583.940.0275美联储加息挽救美元美联储第八次加息2005年5月3日2584.420.03美联储加息难掩美元跌势美联储第九次加息2005年6月30日2589.150.0325美联储加息使经济数据逐步改观美联储第十次加息2005年8月9日2587.880.035美联储加息抑制房地产过热美联储第十一次加息2005年9月20日2588.690.0375美联储加息到达中性利率区间美联储第十二次加息2005年11月3日2589.990.04美联储加息为调宏观的法宝美联储第十三次加息2005年12月14日2590.440.0425美联储加息步伐即将结束美联储第十四次加息2006年1月31日2589.480.045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伯南克将就任美联储第十五次加息2006年3月29日2590.250.0475暗示进一步加息美联储第十六次加息2006年5月11日2584.790.05加息或将暂停美联储第十七次加息2006年6月30日2586.20.0525加息暂停2017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1-2月会议日期为1月31日-2月1日3月会议日期为3月14日-15日,本次会后将公布经济预期,美联储主席也将举行新闻发布会5月会议日期为5月2日-3日6月会议日期为6月13日-14日,本次会后将公布经济预期,美联储主席也将举行新闻发布会7月会议日期为7月25日-26日9月会议日期为9月19日-20日,本次会后将公布经济预期,美联储主席也将举行新闻发布会10-11月会议日期为10月31日-11月1日12月会议日期为12月12日-13日,本次会后将公布经济预期,美联储主席也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下面说说2016议息会议还剩下的几次时间表:7月26-27日(周二-周三 )两天议息会议,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00公布加息结果9月20-21日(周二-周三 )两天议息会议,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00公布加息结果11月1-2日(周二-周三)两天议息会议,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00公布加息结果12月13-14日(周二-周三)两天议息会议,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00公布加息结果注:美联储主席耶伦的季度记者会将在3月、6月、9月和12月的政策会议后进行。
2022年美联储利率变化一览表废话不多说,直接上菜。
1)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 Rate,FFR。
美联储体系内所有商业银行,加上能直接跟美联储交易的24家一级交易商,他们之间相互拆借资金而形成的利率叫做联邦基金利率,这是整个美元货币体系的核心内环,也是一切美元利率形成的基础,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通常将其保持在一个狭窄的区间,这个利率走廊,就是我们通常说到的美联储加息-降息的基准利率。
2)联邦基金有效利率,Effective Federal Fund Rate,EFFR。
美联储纽约分行将根据前一日联邦基金市场的实际交易利率,计算并向社会公布美联储体系内的短期加权利率。
3) IORR Rate,Interest on Required Reserves,法定准备金利率;IOER Rate,Interest on Excess Reserves,超额准备金利率;IORB Rate,Interest on Reserve Balances,准备金利率。
2006年,《美国金融服务监管救济法案》授权美联储支付银行存款准备金利息,原定于2011年10月1日生效。
但次贷危机爆发后,提前于2008年10月1日生效。
根据该法案,美联储支付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利息(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它不支付利息)。
2021 年 7 月 29 日起,IOER和 IORR,均被准备金利率IORB 取代。
注意,IORB就是美联储FFR走廊的上限。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美联储体系内的FFR高于IOER,那么商业银行和一级交易商,就不会把钱存在美联储了,而是会选择拆借给别的商业银行,这样一来,涌入联邦基金拆借市场的资金变多,会让Fund Rate最终还是下降到IORB水平。
反过来,如果美联储提高准备金利率,就是加息,因为提高了FFR的上限。
这个上限的设置,同样来源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因为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将利率降至零附近,且通过大规模的资产购买,为各大商业银行创造了天量准备金。
2017美联储历次加息时间表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对美联储2017年议息日程安排都比较关注,2017年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表出炉,2017美联储加息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2017美联储加息时间表以及美联储历年加息时间表,一起来看看吧!2017美联储加息时间表为期两天的美联储12月货币政策会议昨日召开,目前美联储已经进入缄默期,北京时间周四(12月15日)03:00宣布利率决定并发表政策声明,以及最新的经济预期和点阵图,随后主席耶伦将在03:30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场预计将加息25个基点。
摩根大通(JP Morgan)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周一(12月12日)的研报中称,美联储(FED)周三(12月14日)的政策声明将表示经济前景风险平衡,对财政政策前景不作评论。
同时,主席耶伦(Jannet Yellen)将强调改变经济预期或美联储政策预期为时尚早。
美银美林的经济学家Michelle Meyer和Alexander Lin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各种听闻的信息以及调查的结果都暗示,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在大选后有所改善,我们对2017和2018年美国经济分别成长2.0%和2.5%的预估有上修的可能。
”据CME Group的FedWatch程序显示,利率期货走势暗示,交易商预计美联储12月政策会议加息的机率达到97%。
同时多家知名机构发布了对未来美联储利率的预期。
从发布的内容来看,多家机构预计2017年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快于预期。
美联储2017加息次数预测贝莱德预计美联储12月份加息,2017年将加息两次。
法兴银行预计美联储12月份加息,2017年6月、12月分别加息1次。
富国银行预计从现在至2017年年底,美联储将加息三次。
标普预计若美国经济温和增长,美联储2017年将加息两次,2018年加息三次。
美国银行经济学家Michelle Meyer预计美联储2017年加息一次,2018年加息三次。
美联储10年来首度加息提高25个基点(附:声明全文)澎湃新闻见习记者李莹莹2015-12-17 04:09 来自金改实验室美国东部时间12月16日14时许,美联储12月FOMC(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发布声明,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0.25%-0.5%。
这是美联储自2006年6月以来首次加息。
为应对金融危机,自2008年底以来,美联储一直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超低水平。
去年以来,美联储数次推迟了加息时间。
声明称,美国劳动力资源利用不足的状况自年初以来已明显减少,并删去关于全球经济影响的字句。
在本次加息之后货币政策仍是宽松性的,因此足以支持劳动力市场的改善和回归2%的通胀率。
关于加息路径,该委员会预计,目前的经济状况将只会允许:以逐步加息的方式发展。
未来联邦基金利率很可能维持一段时间,低于长期预期水平。
然而,联邦基金利率的实际加息路径将取决于未来数据提供的经济前景。
关于2016年的加息路径,本次公布的点状图显示:有4人认为到年底之前为0.75%,3人认为1%,7人认为1.25%,2人认为1.5%,1人认为2%。
而本次加息25个点之后,联邦基金利率为0.25%-0.5%,按照最多人数的1.25%,需要加息1%。
美联储主席耶伦在会后记者会上说,美联储后续加息步伐将视新的经济数据而定,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将是谨慎和渐进的,但并不一定以机械、均匀的速度推进。
启动加息体现了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现状的信心,但是如果经济发展令人失望,美联储将实施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
她表示,美联储已经尽全力与市场进行了充分沟通,以避免加息的“溢出”效应给市场带来意料之外的波动。
点阵图预示未来加息路径此前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资深记者Jon Hilsenrath撰文称,美联储作出加息决定不难,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描述未来加息路径。
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曾指出点状图(dot pot)可能是预期未来路径的最好的指标。
美联储历次加息情况⼀览⾃1980年以来,到本次加息之前,美元有过年以来,到本次加息之前,美元有过55次⽐较明显的加息周期,它们分别是:上调⾄11.5%11.5%。
8.5%上调⾄。
⽉,基准利率从8.5%第⼀轮加息:1983年3⽉⾄第⼀轮加息:1983⽉⾄19841984年8⽉,基准利率从上调⾄9.8125%9.8125%。
⽉,基准利率从6.5%6.5%上调⾄1989年5⽉,基准利率从1988年3⽉⾄第⼆轮加息:1988⽉⾄1989第⼆轮加息:3%升⾄升⾄6%。
6%。
⽉,基准利率从3%1995年2⽉,基准利率从第三轮加息:第三轮加息:1994⽉⾄19951994年2⽉⾄2000年5⽉。
为了防⽌经济过热和通货膨⽉⾄2000第四轮加息:1999年6⽉⾄第四轮加息:19991999年6⽉美联储开启新⼀轮加息周期,通过⽉美联储开启新⼀轮加息周期,通过66次升息使联邦基⾦利率累计提胀,1999胀,个基点。
2000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灭后,美联储停⽌加息,并于次年年初开始连续⾼175个基点。
⼤幅降息。
2006年6⽉。
2003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强劲复苏,拉⽉。
2003⽉⾄20062004年6⽉⾄第五轮加息:第五轮加息:200417次加息,联⽇,美联储启动新⼀轮加息周期。
通过连续17升通胀预期。
20042004年6⽉30⽇,美联储启动新⼀轮加息周期。
通过连续升通胀预期。
5.25%。
上调⾄5.25%邦基⾦⽬标利率从邦基⾦⽬标利率从1%1%上调⾄ 美联储加息情况⽇期美元指数利率市场观点 第⼀次加息 2004-06-30 88.80 0.0125 加息在意料之中 第⼆次加息 2004-08-10 88.79 0.0150 加息表明经济良好 第三次加息 2004-09-21 88.43 0.0175 加息防⽌通货膨胀 第四次加息 2004-11-10 84.36 0.0200 加息改善劳动市场 第五次加息 2004-12-14 82.43 0.0225 加息阻⽌资本外流 第六次加息 2005-02-02 83.56 0.0250 加息减⼩⼈民币升值压⼒ 第七次加息 2005-03-22 83.94 0.0275 加息挽救美元 第⼋次加息 2005-05-03 84.42 0.0300 加息难掩美元跌势 第九次加息 2005-06-30 89.15 0.0325 加息使经济数据逐步改观 第⼗次加息 2005-08-09 87.88 0.0350 加息抑制房地产过热 第⼗⼀次加息 2005-09-20 88.69 0.0375 加息到达中性利率区间 第⼗⼆次加息 2005-11-03 89.99 0.0400 加息为调控宏观的法宝 第⼗三次加息 2005-12-14 90.44 0.0425 加息步伐即将结束 第⼗四次加息 2006-01-31 89.48 0.0450 加息25个基点伯南克将就任 第⼗五次加息 2006-03-29 90.25 0.0475 暗⽰进⼀步加息 第⼗六次加息 2006-05-11 84.79 0.0500 加息或将暂停 第⼗七次加息 2006-06-30 86.20 0.0525 加息暂停,但强调关注通胀 美国利息 以上是1972年到2009年的利率合CPI⾛势年率。
美联储历次加息时间,历史上美国加息时间一览表展开全文搜集于网络美联储调控货币政策的目的很简单,主要就是为了控制通胀,加快经济发展,维持货币和信贷总量的长期增长与经济长期潜在增长一致,以有效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长期利率适度的目标。
那么,在历史上,美联储历次加息都是什么时候呢,达到了什么效果?历史上美国加息时间一览:第一轮:加息周期为1983.3—1984.8,基准利率从8.5%上调至11.5%。
当时,美国经济处于复苏初期,里根政府主张减税帮助了经济的复苏、制造了更多工作机会。
1981年美国的通胀率已达13.5%,接近超级通胀。
1980-81年间经济处于极端的货币紧缩状态,试图积压通胀,而通胀率从1981年的超过13%降至1983年的4%以下。
第二轮:加息周期为1988.3—1989.5,基准利率从6.5%上调至9.8125%。
当时,当时通胀抬头。
1987年“股灾”导致美联储紧急降息救市。
由于救市及时、股市下跌对经济影响不大,1988年起通胀继续上扬,美联储开始加息应对,利率在1989最终升至9.75%。
此轮紧缩使经济增长放缓,随后的油价上涨和1990年8月份开始的第一次海湾战争相关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经济活动,使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第三轮:加息周期为1994.2—1995.2,基准利率从3.25%上调至6%当时,市场出现通胀恐慌。
1990-91年经济衰退之后,尽管经济增速回升,失业率依然高企。
通胀下降令美联储继续削减利率直到3%。
到1994年,经济复苏势头重燃,债券市场担心通胀卷土重来。
十年期债券收益率从略高于5%升至8%,美联储将利率从3%提高至6%,使通胀得到控制,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
此次加息也被认为是导致此后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第四轮:加息周期为1999.6—2000.5,基准利率从4.75%上调至6.5%。
当时,互联网泡沫不断膨胀。
1999年GDP强劲增长、失业率降至4%。
美联储将利率下调75个基点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后,互联网热潮令IT投资增长,经济出现过热倾向,美联储再次收紧货币,将利率从4.75%经过6次上调至6.5%。
-------------精选文档-----------------美联储历次加息时间周期及其影响2016年5月18日公布的美联储4月会议纪要称,如果未来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持续改善,美联储可能在6月会议上加息。
这是自去年12月加息之后,美联储释放的半年来最强烈的加息信号。
一、美联储历次加息时间周期背景及影响1982年以来,美联储共经历了5轮较为明显的加息:美联储第一轮加息时间周期为1983年3月-1984年8月,基准利率从8.5%上调至11.5%,经济复苏期。
1981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大13.5%,接近超级通胀。
美联储通过大规模的加息抑制通货膨胀。
美联储第二轮加息时间周期为1988年3月-1989年5月,基准利率从6.5%上调至9.8125%,通胀抬头期。
1987 年股市崩盘,美联储紧急降息救市。
由于救市及时、股市下跌对经济影响不大,1988 年起通胀继续上扬,美联储开始加息应对。
美联储第三轮加息时间周期为1994年2月-1995年2月,基准利率从3.25%上调至6%,通胀恐慌期。
1990-1991年经济衰退,1994 年经济复苏势头重燃,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加息应对,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下降。
此次加息也被认为是导致此后97 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可编辑-------------精选文档-----------------可编辑美联储第四轮加息时间周期为1999年6月-2000年5月,基准利率从4.75%上调至6.5%,互联网泡沫期。
1999年强劲增长、失业率降至 4%。
互联网热潮导致通货膨胀,美联储加息应对。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经济再次陷入衰退。
美联储第五轮轮加息时间周期为2004年6月- 2006年6月,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房市泡沫期。
当时房市泡沫涌现,此前的大幅降息激发了美国的泡沫。
2004年通胀抬头,美联储开始收紧政策,连续加息直接导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直至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近20年利率走势图:
评析:
在过去的20年中,美国的利率走势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美国的利率呈现出了长期下降的趋势。
2000年初,美国的利率高达6%左右,随着经济的复苏和通胀的下降,利率逐渐降低。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采取了大量的货币宽松措施,利率降到了0-0.25%的历史低点。
此后,美国经济逐渐复苏,美联储开始逐步加息,利率在2017年达到2-2.25%的水平。
然而,随着2019年经济增长放缓,疫情的爆发以及全球贸易局势的不稳定,美联储再次降息,利率回到了1-1.25%的位置。
目前,美国的利率仍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未来的利率走势受到经济增长、通胀、贸易局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
总的来说,美国近20年的利率走势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总体呈现出长期下降的趋势。
策略专题研究-历次美联储首次加息后影响几何策略专题研究-历次美联储首次加息后影响几何1、历次美联储首次加息后影响几何?1月以来,市场对美联储加速收紧的担忧不断加剧,一方面将今年预计的加息次数从三次提高至四次,且3月的首次加息有一定概率直接上调50BP。
另一方面,1月6日公布的FOMC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已经就缩表问题展开深入讨论,预计本轮启动缩表的时间也会较以往更加接近启动加息的时间,以更早实现对流动性的实质收紧。
在加息与缩表有较大概率并行而至的背景下,2022年以来美股、美债呈现双杀的局面,年初至今纳指跌幅达到12%,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再度出现快速攀升,最高达到1.88%,创下2020年初疫情以来的新高。
尽管国内的宽松力度在持续加力,但A股同样受到全球流动性收紧的负面冲击,进入新年后持续向下。
历次美联储首次加息后,对美股和美债的影响几何?我国货币政策是如何应对的?对A股市场又会造成什么影响?本次周报我们将复盘20世纪90年代美联储四次加息周期内首次加息后的影响,兼论2022年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取向,以启迪投资者如何把握后续行情。
1.1、20世纪90年代的加息周期1.1.1、1994年2月的加息周期1994年2月4日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本轮加息周期延续24个月,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净对外投资扩张势头加剧及应对预期通胀上行压力,加息周期中美国十债利率震荡上行,股票短期快速下探,随后维持宽幅震荡态势,美元指数震荡回落。
本轮加息启动前,贸易全球化快速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生溢出效应成为彼时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
1994年Q4美国GDP同比增速由1991年Q1的-0.95%回升至4.12%,美国失业率持续回落,经济处于复苏周期。
但是1991年-1994年美国净对外投资占经济比重持续偏高,且经济复苏下通胀预期持续提升。
为了防止净对外投资扩张势头的加剧及应对预期通胀压力,1994年2月4日美联储加息25BP,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
美联储近20年来历次利率变动一览表2013年03月15日16:05 汇通网我有话说汇通网3月15日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历次调整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凡事日期带*者,表明该此利率决策是在美联储在两次会议之间紧急作出的。
联邦基金利率贴现率调整幅度调整后利率(%) 调整幅度调整后利率(%) 2010年2月18日* 维持不变0-0.25 调升25基点0.752008年12月16日调降至少75基点0-0.25 调降75基点0.510月29日调降50基点 1 调降50基点 1.25 10月8日* 调降50基点 1.5 调降50基点 1.75 4月30日调降25基点 2 调降25基点 2.25 3月18日调降75基点 2.25 调降75基点 2.5 3月16日* 调降25基点 3.25 1月30日调降50基点 3 调降50基点 3.5 1月22日* 调降75基点 3.5 调降75基点 4 2007年12月11日调降25基点 4.25 调降25基点 4.75 10月31日调降25基点 4.5 调降25基点 5 9月18日调降50基点 4.75 调降50基点 5.25 4月17日* 调降50基点 5.75 2006年6月29日调升25基点 5.25 调升25基点 6.25 5月10日调升25基点 5 调升25基点 6 3月28日调升25基点 4.75 调升25基点 5.75 1月31日调升25基点 4.5 调升25基点 5.5 2005年12月13日调升25基点 4.25 调升25基点 5.25 11月1日调升25基点 4 调升25基点 5 9月20日调升25基点 3.75 调升25基点 4.75 8月9日调升25基点 3.5 调升25基点 4.5 6月30日调升25基点 3.25 调升25基点 4.25 5月3日调升25基点 3 调升25基点 43月22日调升25基点 2.75 调升25基点 3.75 2月2日调升25基点 2.5 调升25基点 3.5 2004年12月14日调升25基点 2.25 调升25基点 3.25 11月10日调升25基点 2 调升25基点 3 9月21日调升25基点 1.75 调升25基点 2.75 8月10日调升25基点 1.5 调升25基点 2.5 6月30日调升25基点 1.25 调升25基点 2.25 2003年6月25日调降25基点 1 调降25基点 2 1月6日(※注) 调升150基点 2.25 2002年11月6日调降50基点 1.25 调降50基点0.75 2001年12月11日调降25基点 1.75 调降25基点 1.25 11月6日调降50基点 2 调降50基点 1.5 10月2日调降50基点 2.5 调降50基点 2 9月17日* 调降50基点 3 调降50基点 2.5 8月21日调降25基点 3.5 调降25基点 3 6月27日调降25基点 3.75 调降25基点 3.25 5月15日调降50基点 4 调降50基点 3.5 4月18日* 调降50基点 4.5 调降50基点 4 3月20日调降50基点 5 调降50基点 4.5 1月31日调降50基点 5.5 调降50基点 5 1月4日* 调降25基点 5.5 1月3日* 调降50基点 6 调降25基点 5.75 2000年5月16日调升50基点 6.5 调升50基点 6 3月21日调升25基点 6 调升25基点 5.5 2月2日调升25基点 5.75 调升25基点 5.25 1999年11月16日调升25基点 5.5 调升25基点 5 8月24日调升25基点 5.25 调升25基点 4.75 6月30日调升25基点 51998年11月17日调降25基点 4.75 调降25基点 4.5 10月15日* 调降25基点 5 调降25基点 4.759月29日调降25基点 5.251997年3月25日调升25基点 5.51996年1月31日调降25基点 5.25 调降25基点 5 1995年12月19日调降25基点 5.57月6日调降25基点 5.752月1日调升50基点 6 调升50基点 5.25 1994年11月15日调升75基点 5.5 调升75基点 4.75 8月16日调升50基点 4.75 调升50基点 4 5月17日调升50基点 4.25 调升50基点 3.5 4月18日* 调升25基点 3.753月22日调升25基点 3.52月4日调升25基点 3.25。
一文读懂美联储加息对市场的影响多赢财富网讯:美联储在本周召开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市场普遍预计美国时间2015年15日-16日)的本次议息会议将加息。
国内投资者普遍关心的是,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市场(A股)带来怎样的影响?有分析认为:金融市场势必将迎来一阵腥风血雨。
历次加息的影响1982年以来,美联储共经历了五轮较为明确的加息周期:1983年3月-1984年8月、1988年3月-1989年5月、1994年2月-1995年2月、1999年6月-2000年5月、2004年6月-2006年6月。
第一轮:1983.3-1984.8。
加息背景:经济复苏初期;基准利率从8.5%上调至11.5%。
1981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已达13.5%,距离超级通胀只有一步之遥。
1980-81年间经济处于极端的货币紧缩状态,试图将通胀从体系中排挤出去,通胀率从1981年的超过13%降至1983年的低于4%,让美联储得以在1986年将利率大幅削减至6.75%。
第二轮:1988.3-1989.5。
加息背景:通胀抬头;基准利率从6.5%上调至9.8125%。
1987年股市崩盘导致美联储紧急采取政策,降息救市。
由于救市及时、股市下跌对经济影响不大,1988年起通胀继续上扬,美联储开始加息应对,利率在1989最终升至9.75%。
此轮紧缩使经济增长放缓,随后的油价上涨和1990年8月份开始的第一次海湾战争相关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经济活动,使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第三轮:1994.2-1995.2。
加息背景:通胀恐慌;基准利率从3.25%上调至6%。
1990-1991年经济衰退之后,尽管经济增速回升,失业率依然高企。
通胀下降令美联储继续削减利率直到3%。
到1994年,经济复苏势头重燃,债券市场担心通胀卷土重来。
十年期债券收益率从略高于5%升至8%,美联储将利率从3%提高至6%,使通胀得到控制,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
更加平坦的美国债券收益率曲线鼓励投资者寻求更高的海外回报,因此大笔资金流入亚洲新兴市场,这种情况直到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才戛然而止。
美联储加息时间表什么时候加息2017一般美联储FOMC议息会议分一两个月进行一次,每年8次,在前一年就公布下一年的一息会议时间时间表,每次议息会议结果公布在周四北京时间凌晨2点左右。
美联储什么时候加息?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美联储加息时间表2017,一起来看看吧!美联储加息时间表20171-2月会议日期为1月31日-2月1日3月会议日期为3月14日-15日(本次会后将公布经济预期,美联储主席也将举行新闻发布会)5月会议日期为5月2日-3日6月会议日期为6月13日-14日(本次会后将公布经济预期,美联储主席也将举行新闻发布会)7月会议日期为7月25日-26日9月会议日期为9月19日-20日(本次会后将公布经济预期,美联储主席也将举行新闻发布会)10-11月会议日期为10月31日-11月1日12月会议日期为12月12日-13日(本次会后将公布经济预期,美联储主席也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一般美联储FOMC议息会议分一两个月进行一次,每年8次,在前一年就公布下一年的一息会议时间时间表,每次议息会议结果公布在周四北京时间凌晨2点左右。
但是会议纪要的公布往往在一息会议后三周才公布,主要说明的是之前议息会议结果的原因,也就是FOMC对于美国经济的判断及对未来经济的看法,这个对人们判断以后面联储的货币政策具有很强的指引性,所以备受关注。
2017年美联储加息次数?华尔街投行称不超过两次据外媒指出,尽管美联储点阵图放“鹰”,但路透最新一项调查显示,华尔街顶级银行并未立即受美联储释出的讯息所左右。
美联储暗示明年加息速度可能明显加快,但这些大银行仍坚信2017年加息不会超过两次。
据彭博周四(12月15日)报道,美联储周四凌晨的加息决定引发了远远强于去年12月采取同样行动时产生的市场反响。
彭博美元即期指数收盘上涨1.1%,而2015年12月16日该指数仅微涨0.02%。
不同之处就在于美联储的点阵图(即显示决策者对未来目标利率走势预期的图表)。
美联储基准利率历史数据2篇文章一:美联储基准利率历史数据(上)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其中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就是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指美联储在短期借贷市场上向商业银行借贷的利率,也被称为联邦基金利率。
它直接影响到美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
本文将探讨美联储基准利率的历史数据。
美联储的基准利率自创建以来一直处于不断调整的状态。
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美联储会根据经济数据和预期通胀率等因素来决定是否调整利率。
在过去几十年中,美联储基准利率经历了多次上升和下降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是美联储调整基准利率最频繁的时期之一。
当时,美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双重压力。
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
1979年,基准利率一度达到历史高点20%。
然而,高利率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严重的经济衰退。
198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逐渐复苏,通胀率开始下降。
美联储开始逐步降低基准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
到了1986年,基准利率回落到6%左右。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长期的繁荣期。
基准利率在这个时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1990年代初期,基准利率大约为8%,但随着经济增长和通胀率的稳定,基准利率逐渐下降至5%左右。
这为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良好的货币环境。
然而,2000年代初期出现了一系列经济和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股市下跌。
为了应对经济衰退,美联储开始降低基准利率。
2001年年初,基准利率降至历史低点1%。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经济衰退的继续。
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市场遭受重大冲击。
为了避免金融崩溃,美联储再次降低基准利率,将其压低至0%到0.25%的水平,这被称为零利率政策。
总之,美联储基准利率的历史数据反映了美国经济的起伏和演变。
通过调整基准利率,美联储能够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以实现稳定增长和控制通胀的目标。
历年美联储加息、降息时间表_对中国股市有什么影响12月17日凌晨3时,美联储正式宣布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6年6月以来美联储的第一次加息,这意味着美国将进入加息周期。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历年美联储加息/降息时间表以及历次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一起来看看吧!历年美联储加息时间表美联储加息时间表(最近一轮美联储加息周期)第五轮轮加息周期为2004年6月至2006年7月,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
历次美联储加息加息时间基点美元指数利率市场观点美联储第一次加息2004年6月30日2588.80.0125美联储加息在意料之中美联储第二次加息2004年8月10日2588.790.015美联储加息表明经济良好美联储第三次加息2004年9月21日2588.430.0175美联储加息防止通货膨胀美联储第四次加息2004年11月10日2584.360.02美联储加息改善劳动市场美联储第五次加息2004年12月14日2582.430.0225美联储加息组织资本外流美联储第六次加息2005年2月2日2583.560.025美联储加息减小人民币升值压力美联储第七次加息2005年3月22日2583.940.0275美联储加息挽救美元美联储第八次加息2005年5月3日2584.420.03美联储加息难掩美元跌势美联储第九次加息2005年6月30日2589.150.0325美联储加息使经济数据逐步改观美联储第十次加息2005年8月9日2587.880.035美联储加息抑制房地产过热美联储第十一次加息2005年9月20日2588.690.0375美联储加息到达中性利率区间美联储第十二次加息2005年11月3日2589.990.04美联储加息为调宏观的法宝美联储第十三次加息2005年12月14日2590.440.0425美联储加息步伐即将结束美联储第十四次加息2006年1月31日2589.480.045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伯南克将就任美联储第十五次加息2006年3月29日2590.250.0475暗示进一步加息美联储第十六次加息2006年5月11日2584.790.05加息或将暂停美联储第十七次加息2006年6月30日2586.20.0525加息暂停。
美联储历次加息利率表美联储加息情况日期美元指数利率市场观点第一次加息2004-06-30 88.80 0.0125 加息在意料之中第二次加息2004-08-10 88.79 0.0150 加息表明经济良好第三次加息2004-09-21 88.43 0.0175 加息防止通货膨胀第四次加息2004-11-10 84.36 0.0200 加息改善劳动市场第五次加息2004-12-14 82.43 0.0225 加息阻止资本外流第六次加息2005-02-02 83.56 0.0250 加息减小人民币升值压力第七次加息2005-03-22 83.94 0.0275 加息挽救美元第八次加息2005-05-03 84.42 0.0300 加息难掩美元跌势第九次加息2005-06-30 89.15 0.0325 加息使经济数据逐步改观第十次加息2005-08-09 87.88 0.0350 加息抑制房地产过热第十一次加息2005-09-20 88.69 0.0375 加息到达中性利率区间第十二次加息2005-11-03 89.99 0.0400 加息为调控宏观的法宝第十三次加息2005-12-14 90.44 0.0425 加息步伐即将结束第十四次加息2006-01-31 89.48 0.0450 加息25个基点伯南克将就任第十五次加息2006-03-29 90.25 0.0475 暗示进一步加息第十六次加息2006-05-11 84.79 0.0500 加息或将暂停第十七次加息2006-06-30 86.20 0.0525 加息暂停,但强调关注通胀在美国即将开始新一轮加息前,让我们再次回顾上一轮加息。
美元不断加息的原因。
美国政府不断加息与美国经济当时的结构性矛盾有关。
这种结构性矛盾集中表现在美国不断扩大的巨额贸易逆差上,未来弥补不断扩大的巨大贸易逆差,美国只能依靠从海外不断输入国际资本,而国际资本愿意到美国来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寻求美元资产能产生高额回报,这就需要美元的坚挺,否则美元资产就不会有人愿意出钱来买。
美元加息周期的历史回顾2016年12⽉15⽇凌晨3:00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市场对是否加息0.25持肯定态度,市场焦点是:能否加0.5或者以后会持续加息,我们在加息之前,不妨回顾⼀下美国加息的历史。
由于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的中⼼位置,美国货币政策的收紧,汇率波动加⼤,国际⼤量资本从新兴市场回落美国,使得新兴经济体成为美联储加息之后最为受伤的全体。
⽬前巴西、东南亚⼩国、俄罗斯的货币危机已经是初见端倪。
在历史上⾯,80年代末,美国联邦基⾦利率再次回到阶段⾼点10%附近,亚洲的韩国和台湾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泡沫破灭。
在1990年⾄1993年放松货币政策后,美联储开始收紧货币政策,此举与政治事件⼀起触发1994年墨西哥⽐索危机。
随后美联储加息⾄⾼点后,⽇元和美元汇率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发⽣剧烈波动,推动了97年亚洲⾦融危机、98年俄罗斯危机以及99年巴西⾦融危机的多⽶诺⾻牌。
进⼊21世纪,美联储在2000⾄2001年货币政策收紧的后期,实⾏货币局制度的阿根廷被动接受从紧的货币政策,内外交困,短期利率飙升并最终爆发阿根廷货币危机。
危机之所以发⽣在这些新兴市场,有⼀些共同的原因:汇率制度僵化,盲⽬开放资本项⽬,资产杠杆过⾼,很是有警惕的意味。
因为回溯以上历史时段,亚洲经济正处于⾼速发展的阶段,并未给亚洲经济产⽣实质性的打压,但是这⼀次不⼀样了,亚洲经济经历⾼速发展之后开始出现明显的放缓,所以在本轮加息预期中,这样是为什么在8⽉份,⼈民币主动开始开启弱周期的核⼼原因。
另外,在这些加息周期之下,⼤宗商品是如何表现的呢?⾸先看美元指数的⾛势,可以明显看出,在美联储历次加息之前,美元都明显⾛出⼀波涨势,⾸次加息时美元的⽔平通常是美元指数在整个加息周期中的⾼点。
不过2015年这次的加息之前,⼤家可以发现明显的问题,也就是美元从底部升值的幅度已⼤于以往历次周期。
基于对通胀的担忧,从1994年2⽉4⽇⾄1995年2⽉1⽇,历时美联储基准利率从3.25%提升⾄6%,加息幅度3%。
美联储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是多少?美联储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是什么意思?美联储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是指美联储已经加息四次的意思,每次都是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上调了75个基点。
一般来说,一个基点就是0.01%,所以75个基点就是0.75%。
也就是说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代表着美联储将利率上调0.75%。
那有的人就会疑惑了上调的是什么,其实这里的利率主要是指隔夜拆借利率,比如说:在金融机构遇到短期资金流动比较紧张的时候,就会存在同业拆借市场上找同行借钱的情况,那么美联储也是这个市场的参与者,所以在同业拆借利率上是有话语权的,当美国加息后,其他机构就要去美联储借钱,那么借钱的利息就会上涨。
美联储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是多少?美联储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是300。
以最近一次加息为例:美联储在11月2号又加息了,也就是昨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3.75%至4%之间,这是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
因为美国的失业率比较的低,但是通货膨胀一直都是比较的高,其次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给带来的压力影响之下,另外考虑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效应、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和通胀影响的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所以美联储进行了加息调节,主要是想降低通货膨胀。
要注意的是美联储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也是属于一种紧缩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社会上的流动货币减少,当美股下跌的时候,全球的股市都是会受到影响的。
怎样抓连续涨停的股票线选股技巧中,要想做中长的布局,得看当前的大盘情况,可以参考大盘指数的年线(250天线)和半年线(120天线),若走势在年线和半年线之上,那说明目前不是熊市。
在国家政策面前,在股市大盘全面下跌的情况下,股民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去抢反弹或选择买人,应该顺势而为清仓观望。
如果股市大涨,则要顺势进入,中期持股。
中线选股应该从六个方面来进行全面分析:K线形态、技术指标、相对价位、公司基本面、大盘走向、该股题材。
美联储历次加息利率表
美联储加息情况日期美元指数利率市场观点
第一次加息2004-06-30 88.80 0.0125 加息在意料之中
第二次加息2004-08-10 88.79 0.0150 加息表明经济良好
第三次加息2004-09-21 88.43 0.0175 加息防止通货膨胀
第四次加息2004-11-10 84.36 0.0200 加息改善劳动市场
第五次加息2004-12-14 82.43 0.0225 加息阻止资本外流
第六次加息2005-02-02 83.56 0.0250 加息减小人民币升值压力
第七次加息2005-03-22 83.94 0.0275 加息挽救美元
第八次加息2005-05-03 84.42 0.0300 加息难掩美元跌势
第九次加息2005-06-30 89.15 0.0325 加息使经济数据逐步改观
第十次加息2005-08-09 87.88 0.0350 加息抑制房地产过热
第十一次加息2005-09-20 88.69 0.0375 加息到达中性利率区间
第十二次加息2005-11-03 89.99 0.0400 加息为调控宏观的法宝
第十三次加息2005-12-14 90.44 0.0425 加息步伐即将结束
第十四次加息2006-01-31 89.48 0.0450 加息25个基点伯南克将就任第十五次加息2006-03-29 90.25 0.0475 暗示进一步加息
第十六次加息2006-05-11 84.79 0.0500 加息或将暂停
第十七次加
息2006-06-30 86.20 0.0525 加息暂停,但
强调关注通胀
在美国即将开始新一轮加息前,让我们再次回顾上一轮加息。
美元不断加息的原因。
美国政府不断加息与美国经济当时的结构性矛盾有关。
这种结构性矛盾集中表现在美国不断扩大的巨额贸易逆差上,未来弥补不断扩大的巨大贸易逆差,美国只能依靠从海外不断输入国际资本,而国际资本愿意到美国来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寻求美元资产能产生高额回报,这就需要美元的坚挺,否则美元资产就不会有人愿意出钱来买。
这就迫使美联储必须通过不断加息,把美元利率提升到高于其他国际主要货币利率的水平上。
世界各国与美联储加息的博弈。
全球经济的上升周期从2004 年就开始了,2006年已经接近顶部,亚洲的出口增长已经连续4 年超过20%,比历史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本轮上升周期也比过去的长,原因就是各国央行迟迟不愿加息。
最近各国央行利率政策的变化并没有令资金大量流出亚洲,也没有新资金流入。
因此,除非有新资金进入,亚洲市场的上升周期不会太长。
如果经济增长不放缓,央行还要继续加息;如果经济放缓,企业盈利将受影响,加息也会停止。
事实上,当时出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各国央行都不是十分愿意加息。
各国央行都不愿加息有诸多原因,首先是老百姓对通胀预期不高,所以央行不希望加息过急,刺破房地产泡沫,进而令经济崩溃;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央行在玩一个“踢皮球”的游戏,即如果美国大幅加息,亚洲央行就不必加息,因为美国需求控制住后,世界的需求就压下去了,对全球通胀都会有抑制作用,反之亦然。
为什么美国当时要加息?
如果将视角放大到美国经济整体和国际金融全局,我们自然会发现,伯南克当时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实环境逼迫他不得不高举紧缩货币的大旗。
最新出炉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虽然趋缓但依旧较为稳定,GDP增长强劲,就业情况也较为喜人,但通货膨胀有些许上升,这种基本面结构意味着美联储不仅有紧缩货币的需要,更有紧缩货币的基础,在市场均已洞察这一格局之时,如果伯南克依旧固执己见地咬住经济增长目标不放,那么美联储的独立性和伯南克的判断力都会受到市场的更大非议。
另一方面,欧洲中央银行在6月8日继续加息了25个基点,就连土耳其和韩国都相继进行了类似操作,在国际性货币紧缩来势凶猛之际,如果伯南克不适时加入世界潮流,那么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会迅速恶化美国的货币环境。
在内部水到渠成、外部暗潮涌动的背景下,伯南克化身为通胀杀手正是因势利导的被动抉择。
从当时美国经济的状态看,应该是国际资本流入停滞所带来的风险更大,因为如果发生这种前景,不仅巨大的贸易逆差没有了弥补来源,会立即影响到美国的经济运行,美元也会面临巨大风险。
周边市场:
黄金在美国加息前阶没有丝毫上涨,开始上涨时在2005年9月,其他金属上涨更早一点。
而此时股市正处于大熊市中,股指直到加息末期才姗姗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