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粪便标本培养采集与注意事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粪便标本培养是一种用来检测肠道疾病和感染的常规检查方法。
通过对粪便样本进行培养,可以识别并鉴定引起感染的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粪便标本培养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采集方法:1.准备:确保采集器具和培养容器的清洁和无菌。
患者在采集粪便前应尽量保持正常饮食,不要使用任何含抗生素或抗生素抑制作用的药物,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2.采集:患者在排便时使用清洁且干净的容器接收粪便样本,并尽量避免混入尿液和其他杂质。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采集新鲜的粪便样本,最好在早晨采集。
3.存储:采集后的粪便样本应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避免长时间存放或过度振动导致样本受污染或失去检测价值。
如果无法立即送检,可将粪便样本存放在4℃的冰箱中,但不要冷冻。
二、注意事项:1.避免污染:在采集粪便样本的过程中,要避免手部和容器的污染,可使用一次性手套进行操作,并保持严格的个人卫生习惯。
2.选择合适的容器:粪便标本培养常用的容器是无菌的容器或者培养皿,选择适合的容器有助于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和微生物的活力。
3.咨询医生:如果有需要进行粪便标本培养的情况,建议向医生咨询详细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清洁消毒:采集后的容器和器具要及时清洁和消毒,避免残留粪便残留和细菌污染,确保下次使用前干净无菌。
5.保密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必须受到严格的保护,实验室和医护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患者信息的机密性。
粪便标本培养的采集和操作要准确规范,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对于需要进行粪便标本培养的患者,在采集前务必向医生咨询并按照规范操作,及时送检,以便早日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2000字】第二篇示例:粪便标本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检测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粪便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一、【目标】
1.常规标本:用于检验粪便性状、颜色、细胞。
2.隐血标本:用于检验粪便中肉眼不能观察微量血液。
二、【操作前准备】
1.评定:
(1)患者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排便情况和配合程度。
(2)向患者及家眷解释留取粪便标本目标、方法和配合关键点。
2.护士准备:衣帽整齐,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戴手套。
3.用物准备:化验单、一次性手套、手消液、检验盒、清洁便盆。
4.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平静、安全、隐蔽。
三、【操作步骤】
1.双人查对医嘱,打印条码。
2.按医嘱备便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
3.洗手,戴口罩,戴手套。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查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5.关闭门窗,必需时用隔帘遮挡病人。
6.指导患者正确留取便标本:嘱患者排便于清洁便盆中,用检便匙取中央部分或黏液脓血部分约5g,置于检验盒内。
7.脱手套,消毒双手,再次查对,整理床单位,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8.处理用物,洗手。
9.按要求将便标本立即送检。
四、【注意事项】
1.采集隐血标本时,嘱患者检验前三天禁食肉类、动物肝脏、血类食物和
含铁丰富药品,三天后采集标本,以免造成假阳性。
2.便标本应新鲜,不可混入尿液及其它杂物。
3.患者腹泻时水样便应盛于容器中送检。
粪便标本采集考评标准。
便常规采集指南发布时间:2021-09-23T10:43:58.38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作者:韩颖[导读]韩颖(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830)你听说过便常规吗?去年年底,孙先生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全身体检,在回交检查单时护士发现孙先生没有做便常规检查,便提醒了一次,可是孙先生觉得做便常规又脏又麻烦,自己吃得好睡得好,排便正常,想放弃这项检查,在护士的坚持劝说下,孙先生有些不好意思,便按照护士的建议继续检查,没想到检查结果让孙先生大为吃惊,竟然是胃癌早期,好在发现得早,经过及时治疗肿瘤被彻底清除。
孙先生的经历带给我们的警醒是便常规检查并不是无关紧要的体检,它可是人体消化道疾病的报警器,不能因为嫌麻烦或尴尬而放弃检查。
便常规是辅助临床诊断的常见检查方式,通过分析患者的粪便标本,可以为排除患者胃肠道疾病提供参考,同时也会给疾病的检查和控制提供重要指导价值,可见便常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便常规检查需要从采集粪便标本开始,这一环节要是出现差池,后面的操作流程再准确也不具有诊断价值,甚至会因延误治疗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故需要医护工作者明确便常规标本采集注意事项,科学采集标本。
本文为此总结了便常规采集指南,希望患者和医护工作者能够加深对便常规的认识,做好便常规检查第一关卡。
1.一份精准的便常规检测结果离不开标本的取样和采集量。
相关工作人员在打开采样瓶时不可折断小勺,若使用自带小勺取样,应注意粪便性状,取一勺正常粪便和软便即可,不可过多或过少,取好样本后应连同小勺一起放入采样瓶内,并盖好盖子,做好密封处理,然后及时送检。
如果受检者出现水样便、粘液便等稀便,则要留取三小勺放入采样瓶内,也要注意标本量,无论多还是少都会给检测结果带来影响。
2.采集粪便标本过程中应注意标本容器的清洁和干燥处理,但要注意,容器表面不可残留消毒剂,以保证粪便标本不会在容器内受到污染。
如果粪便标本需要进行细菌检查,还应注意容器的灭菌处理,不可混入消毒剂或是其他化学药品。
粪便标本采集有何要求及注意事项?粪便标本的采集对结果是否准确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都是利用自然排除的粪便。
下文针对粪便标本采集有何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1.什么情况下需要留取粪便标本?在门急诊就诊的患者,如果存在粪便次数发生改变,或者是粪便的性状发生改变,为了可以对消化道和通向肠道的胰腺、肝胆等器官是否存在出血、有无炎症、寄生虫感染等情况进行了解,或者是为了对粪便中是否存在致病菌、病毒进行检查,通常情况下,接诊的医生会要求患者留取粪便标本,进行相关检查,其中涉及到大便常规和大便潜血以及寄生虫卵镜检和轮状病毒抗原等项目。
2.粪便标本采集时有哪些要求?2.1粪便常规和隐血试验利用容器中的小棒,对少许新鲜粪便进行挑取,形状大概有小黄豆大小即可,并对其中粘液部分和脓血部分以及颜色异常部分进行挑选,若粪便外观没有异常,那么可以从粪便表面不同部位和粪便的深处部分挑选,进行取材。
粪便标本的量应该控制在30-50mg,并把标本放入到清洁干燥且有盖的塑料盒中,在1h内进行送检。
如果病患者没有粪便,但是又必需进行检查时,可以通过肛门指诊,对粪便进行获取。
灌肠以后的粪便因为有可能会因为过稀或者是混有油滴,所以不适合进行检验。
2.2粪便寄生虫检查标本对需要进行阿米巴滋养体检查的婴孩在排便以后,马上从细软的部分,或者是从脓血部分进行取材,并立即送至化验检测。
在家中患者进行标本留取时,在进行送检时需要做到保温措施,因为阿米巴原虫会在低温下失去活动能力,不易于进行检查。
在对蛲虫卵进行检查时,在患者清晨排便之前,可以在肛门四周的皱襞处,用透明薄膜试子对标本进行拭取,并把寄生虫卵标本及时送至检验。
并且,需要连续进行3天送检,以防由于一些原虫或者是蠕虫周期性排卵现象而造成漏检。
2.3粪便微生物检查标本需要利用无菌有盖容器来装粪便标本。
在培养普通细菌时,对脓血和黏液部分的粪便进行取材,大约3g左右,液体粪便可以取材3ml容量并置于无菌瓶中,并马上进行送检。
大便常规和隐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用于规范大便常规和隐血试验的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大便常规和隐血试验的检测。
三、支持性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临床检验基础》(第三版)、《隐血试验操作说明书》四、大便标本采集1、采集粪便标本的方法因检查目的不同而有差别,如一般检验留取新鲜指头大小(约5g)即可,放入干燥、清洁、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送检,标本容器最好用内层涂腊的硬纸盒,便于检查后焚毁。
血吸虫毛蝴孵化则留全量新鲜便(不少于30g)。
细菌检查的粪便标本应收集于灭菌封口的容器内,勿混入消毒剂及其它化学药品。
2、检查蛲虫卵需要用软玻璃纸拭子,在清晨排便前由肛门四周拭取标本,也可用棉拭子拭取,但均须立即镜检。
3、检查阿米巴滋养体,应于排便后立即检查。
冬季需采取保温措施,迅速送检。
4、不应该采取尿壶或便盆中的粪便标本。
若标本中混入尿液,可使柔弱的原虫致死。
用白明胶膜法检查粪便中的胰蛋白酶活性时,可因尿液中存在溶解白明胶的物质而导致其检查结果错误的增高。
粪便标本中也不可混入植物、泥土、污水等,因腐生性原虫、真菌抱子、植物种子、花粉易混淆实验结果。
5、盛粪便标本的容器必须有盖,有明显标记。
粪便标本应选择其中脓血粘液等病理成分,若无病理成分,可多部位取材。
采取标本后,应在一小时内完成检查,否则可因9H及消化酶等影响,而使粪便中细胞成分破坏分解。
6、检查胆石、胰石、寄生虫体及虫卵计数,应收集24h粪便送验。
7、隐血试验,应嘱患者收集标本前3日禁食动物性食物。
连续检查3天,并选取外表及内层粪便。
收集标本后须迅速进行检查,以免因长时间放置使隐血反应的敏感度降低。
8、细菌检验用标本应全部用无菌操作收集。
五、常规检验1、颜色可根据观察所见报告,如黄色、褐色、土灰色、绿色、红色、柏油样等。
正常粪便因粪胆素而呈棕黄色,但可因饮食、药物或病理原因影响而改变粪便颜色。
灰白色见于钡餐后、服硅酸铝、阻塞性黄疽、胆汁减少或缺乏。
粪便通例检讨标本收集指南
1.收集粪便标本的办法因检讨目标的不合而有不同,一般磨练留取新颖的天然排出的粪便3~5g,须要时可肛拭子采纳,放入湿润.干净.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贴好标识送检.细菌检讨的粪便标本应收集于灭菌封口的容器内,勿混入消毒剂及其他化学药品.
2.盛粪便标本的容器必须有盖,有显著标识表记标帜.要拔取粪便的脓.血.粘液等平常成分进行检讨.概况无平常时应从粪便概况.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采纳标本后实时送检,不然可因PH及消化酶影响,而使粪便中细胞成分损坏分化.
3.不该留取尿壶或便盆中的粪便标本.若标本中混入尿液,可导致某些项目检测成果消失错误.粪便标本中也不成混入植物.土壤.污水等异物,易混杂实验成果.不该该从卫生纸或衣裤.纸尿裤等物品上留取标本,不克不及用棉签有棉絮端挑取标本.
4.做大便隐血实验时,应吩咐患者于检讨前3d内禁食肉食.含动物血的食物.某些蔬菜,禁服铁剂和维生素C等对实验有干扰感化的药物.拔取外表及内层粪便收集于及格容器内实时送检,长时光放置可使磨练的迟钝度下降.
5.检讨蛲虫卵需用透明塑料薄膜于三更12pm或凌晨排便前,于肛门四周褶皱处拭取标本,并立刻送检.
6.检讨血吸虫卵时应取黏液.脓.血部分,如须孵化毛蚴应留取许多于30g的粪便,并尽快送检.须要时留取整份粪便送检.
7.检讨痢疾阿米巴滋养体时,应床边留取新排出的粪便,从
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并立刻保温送实验室,并且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立刻进行检讨.
8.细菌磨练用标本应全体用无菌操纵收集于灭菌封口的容器内.特别磨练项目留取标本时请预先接洽.。
1978年,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至今虽然仅仅几十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非常迅速,1988年我国首例试管婴儿诞生。
试管婴儿技术在医学上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是指卵子与精子从人体内取出在体外受精,待其发育成胚胎后再移植到母体子宫中,达到受孕目的的辅助生育技术。
试管婴儿让很多不孕症夫妻成功当上父母,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可做试管婴儿。
◆ 哪些人适合做试管婴儿?(1)女方因输卵管因素,导致精子与卵子结合困难,例如,输卵管阻塞或者粘黏不畅通;输卵管发育不全等。
女性排卵障碍或者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疾病者。
(2)男方患有少、弱精症。
少精症是指具有生育能力男性精液中的精子数目低于正常的一种病症,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男性的精子应每毫升不低于2千万,低于2千万则属于少精症,对生育存在影响。
弱精子症是指精液参数中前向运动的精子(a和b级)小于50%或a级运动的精子小于25%的病症,以精子活力低下为主要表现。
不管是少精症还是弱精症,一旦患上,对生育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此种情况可考虑试管婴儿。
(3)免疫性不孕患者,例如存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或者不明原因不孕,现代医学不能查明不孕原因。
(4)女性卵巢功能衰减或者男方无精症,若是女方子宫环境正常,可接受赠送卵子、精子或胚胎进行试管婴儿。
◆ 哪些人不适合做试管婴儿?(1)精卵提供者的任意一方患有生殖、泌尿系统急性感染或者性传播疾病者;(2)吸毒、酗酒等不良嗜好者;(3)接触过致畸量的射线、毒物、药品并处以作用期;(4)女方伴有严重遗传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或者精神疾病;(5)接受胚胎赠送或卵子赠送的夫妇有患生殖、泌尿系统急性感染、性传播疾病或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也不适合做试管婴儿。
◆ 试管婴儿基本过程(1)刺激排卵。
一般来说,正常妇女每一自然周期仅仅有一个作者简介:李莹星,性别:女,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84年6月,籍贯:四川成都,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殖医学。
粪便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指南
1.采集粪便标本的方法因检查目的的不同而有差别,一般检验留取新鲜的自然排出的粪便3~5g,必要时可肛拭子采取,放入干燥、清洁、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贴好标识送检。
细菌检查的粪便标本应收集于灭菌封口的容器内,勿混入消毒剂及其他化学药品。
2.盛粪便标本的容器必须有盖,有明显标记。
要选取粪便的脓、血、粘液等异常成分进行检查。
表面无异常时应从粪便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采取标本后及时送检,否则可因PH 及消化酶影响,而使粪便中细胞成分破坏分解。
3.不应留取尿壶或便盆中的粪便标本。
若标本中混入尿液,可导致某些项目检测结果出现错误。
粪便标本中也不可混入植物、泥土、污水等异物,易混淆实验结果。
不应该从卫生纸或衣裤、纸尿裤等物品上留取标本,不能用棉签有棉絮端挑取标本。
4.做大便隐血试验时,应嘱咐患者于检查前3d内禁食肉食、含动物血的食物、某些蔬菜,禁服铁剂和维生素C等对试验有干扰作用的药物。
选取外表及内层粪便收集于合格容器内及时送检,长时间放置可使检验的敏感度降低。
5.检查蛲虫卵需用透明塑料薄膜于半夜12pm或早晨排便前,于肛门周围褶皱处拭取标本,并立即送检。
6.检查血吸虫卵时应取黏液、脓、血部分,如须孵化毛蚴应留取不少于30g的粪便,并尽快送检。
必要时留取整份粪便送
检。
7.检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时,应床边留取新排出的粪便,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并立即保温送实验室,并且实验室接受标本后应立即进行检查。
8.细菌检验用标本应全部用无菌操作收集于灭菌封口的容器内。
特殊检验项目留取标本时请预先联系。
最新:大便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便常规检验属于三大常规检查之一,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大便常规检验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
正常粪便由已消化和消化未尽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和水分组成,通过全肠道,特别是结肠直肠而逐渐形成,它不但能反映消化道的功能状态及病理情况,也有助于某些全身疾病的诊断。
大便常规的目的:粪便检查的主要的目的是:①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情况;②根据粪便的性状、组成、间接地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系统的功能状况;③了解肠道貌岸然菌群分布是否合理,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以协助诊断肠道传染病。
如®炎.礴性向克阿米回幡、咽等.肠道电染性痍京肠道?5生虫病如蛆虫族.构虫病、般虫癖.糠虫俄.掾虫病、血IR史俄等,可以根据袋便涂片找到S应生期而确定沙新.消化吸收功施过簿讥胎9D慢性胸泻患者常规的粪便搐桧,若有较多淀粉颇粒.招肪小滴或肌肉肝堆等,常常提示懵性肤撷炎等疾俄.如笠便隐血持妓阳性常提示为胃断治的恶径肿IS,间BOB性,提示为其他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可进一步做内就检直或胃肠X线锹叫S片.笠便涂片找到≡细K1可确诊为结肠.消化道肺病过篇试验亘肠氐什么情况的患者需要做大便常规检查:1.偶发或长期腹泻的患者。
2.较长时间便秘的患者(包括用药后便秘)。
3.脐周围出现原因不明的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的患者。
4.发现大便颜色出现异常,呈黑色、陶土色、绿色、酱红色等,大便性状改变,稀水、黏液便、脓血便等。
5.大便中明显可见未消化的食物、菜叶、油花等。
6.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的患者。
7.临床上疑有胃癌、结肠癌、胰腺癌等的患者。
8.有便虫史者(可以确定肠道寄生虫种类)。
9.各种原因的黄疸患者。
大便常规的理学及化学检查:二、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
粪便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指南
一、患者准备
1.患者应在收集标本前保持患者原有饮食,并且不要进行特殊饮食、使用特殊药物或者食物补充剂,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患者要保持正常的大便节律,尽量在自然排便后直接采集标本。
二、标本采集器具
1.采集容器:标准的标本采集容器应该是干净无菌的,并且容器的底部应该有一个密封盖,避免样品的泄漏。
三、标本采集方法
1.患者在清洁马桶上排便前,可以将一定量的清洁纸杯放入马桶内,以避免污染。
2.采集标本时,使用一次性手套保持个人卫生。
3.使用采集棒或者塑料勺子将新鲜的粪便标本取得适量(约5毫升)放入采集容器内。
注意不能将尿液、水份、纸巾等杂质混入标本中。
4.确保标本完全填满容器,且不溢出。
四、标本运输
1.标本运输应尽量及时,不得长时间放置。
若不能及时送达实验室,可以将标本放入冰袋中冷藏,并尽快送达实验室。
2.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标本翻倒、震荡和温度波动,以免对标本结果产生干扰。
五、注意事项
1.采集标本时不能使用含有抗生素、抗菌素、抗真菌药物等药物的洗肠剂,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如因其中一种特殊原因(如禁跟踪其中一种感染源)需要消毒标本采取采用消毒标本并告知实验室。
3.采集标本应尽量避免接触尿液、洗涤剂、清洁剂等化学物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标本采集器具应避免使用与其他标本采集器具交叉污染,以免产生误差。
六、标本处理与保存
1.送检前,标本应保存在4℃以下,以免细菌繁殖。
2.标本送达实验室后,实验室人员会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检验。
1. 目的采集粪便标本以做粪便常规和其他检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科做粪便常规和其他检验项目所需粪便标本的采集。
3. 物品准备:专用一次性尿杯、编号笔。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4.1检验申请单由医生通过电脑开出。
4.2 检验申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化验单编号、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标本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5.1刷出检验条码、核对姓名,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5.2 发一次性尿杯一个给受检者,嘱受检者留取粪便标本一小时内送检。
5.3 受检者按要求自己用一次性尿杯留取粪便标本交检验科工作人员编号待检。
6. 注意事项6.1 粪便常规检验留取5g左右(指头大小),粪便标本应留取新鲜粪便的病理成份,如粘液、血液(红色或黑色部份);若无病理成分,可各部位取材。
不得被其他异物污染,不能从尿布上取粪便标本,不得从尿壶或便盆中取标本。
6.2 潜血试验,应嘱患者收集标本前3天禁食动物性食物。
服用铁剂、铋剂、动物血液及绿叶蔬菜等可影响隐血测定应注意避免。
6.3 细菌检查的粪便标本应收集于灭菌封口的容器内,勿混入消毒剂及其它化学药品。
6.4 阿米巴滋养体检测应注意标本保温并立即送检,立即检测。
血吸虫毛蚴孵化需全量新鲜标本(不少于30g)。
7. 其它:如分析失败,将对同一原始样本进行检验。
如仍不能发出报告者,分析原因并告知受检者重新采样检验。
8. 相关文件8.1 标本采集管理程序8.2 标本管理程序。
一、实验目的1. 学习粪便的采集、保存和送检方法。
2. 掌握粪便常规检查的操作技能。
3. 了解粪便中常见病原体的检测方法。
4. 提高对肠道疾病诊断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粪便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粪便的物理、化学和显微镜检查,可以了解肠道健康状况,发现病原体,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1. 标本:新鲜粪便标本2. 仪器:显微镜、离心机、试管、试管架、酒精灯、镊子、滴管等3. 试剂:生理盐水、碘液、革兰氏染色液、生理盐水等四、实验方法1. 标本采集:取新鲜粪便标本5-10g,放入清洁的容器中,避免污染。
2. 物理检查:(1)量度:测量粪便的量、形状、颜色、气味等。
(2)外观:观察粪便的质地、黏稠度、有无脓血、寄生虫卵等。
3. 化学检查:(1)pH值:用pH试纸测定粪便的pH值。
(2)比重:用比重计测定粪便的比重。
4. 显微镜检查:(1)直接涂片法:取粪便少许,置于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稀释,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
(2)涂片染色法:取粪便少许,置于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稀释,盖上盖玻片,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5. 病原体检测:(1)细菌培养:取粪便少许,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2)寄生虫检查:取粪便少许,置于离心管中,离心沉淀,显微镜下观察寄生虫卵。
五、实验结果1. 物理检查:粪便量为100g,形状为条状,颜色为黄色,气味正常,质地软硬适中,无脓血、黏液。
2. 化学检查:pH值为7.2,比重为1.06。
3. 显微镜检查:(1)直接涂片法:可见大量正常菌群,如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等。
(2)涂片染色法:可见大量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
4. 病原体检测:(1)细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
(2)寄生虫检查:未见寄生虫卵。
六、实验讨论1. 粪便常规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物理、化学和显微镜检查,可以了解肠道健康状况,发现病原体。
2. 本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粪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未发现异常。
医院病人粪标本采集知识宣教健康教育
【说明作用】
(1)了解消化道及通向肠道的肝、胆、胰腺等器官有无炎症、出血和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2)了解消化状况、判断消化功能。
(3)提示某些疾病。
如黏液脓血便常见于痢疾、结肠炎、大肠癌;黑便或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灰白色陶土样便见于阻塞性黄疸等。
【特殊交代】
(1)粪便常规检查包括粪便的颜色、性状、气味、寄生虫虫卵及原虫、细胞、食物残渣等。
(2)随时留取似蚕豆大小粪便一块,置于清洁不吸水的纸盒或小瓶内,无尿液及其他污染,标本必须新鲜。
如做阿米巴滋养体检查时,尚需保温,立即送检。
选取标本时,应选择带脓血、黏液部分,如无脓血黏液,可采取多个不同部位及两端粪便。
隐血标本采集检前3d禁食肉类、肝类、血类及大量叶绿素等食物和含铁剂药物,以免出现假阳性。
(3)正常粪便是黄色、圆柱状软便,无恶臭、无寄生
虫卵及原虫、无红细胞及白细胞。
粪便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指南
1.采集粪便标本的方法因检查目的的不同而有差别,一般检验留取新鲜的自然排出的粪便3~5g,必要时可肛拭子采取,放入干燥、清洁、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贴好标识送检。
细菌检查的粪便标本应收集于灭菌封口的容器内,勿混入消毒剂及其他化学药品。
2.盛粪便标本的容器必须有盖,有明显标记。
要选取粪便的脓、血、粘液等异常成分进行检查。
表面无异常时应从粪便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采取标本后及时送检,否则可因PH 及消化酶影响,而使粪便中细胞成分破坏分解。
3.不应留取尿壶或便盆中的粪便标本。
若标本中混入尿液,可导致某些项目检测结果出现错误。
粪便标本中也不可混入植物、泥土、污水等异物,易混淆实验结果。
不应该从卫生纸或衣裤、纸尿裤等物品上留取标本,不能用棉签有棉絮端挑取标本。
4.做大便隐血试验时,应嘱咐患者于检查前3d内禁食肉食、含动物血的食物、某些蔬菜,禁服铁剂和维生素C等对试验有干扰作用的药物。
选取外表及内层粪便收集于合格容器内及时送检,长时间放置可使检验的敏感度降低。
5.检查蛲虫卵需用透明塑料薄膜于半夜12pm或早晨排便前,于肛门周围褶皱处拭取标本,并立即送检。
6.检查血吸虫卵时应取黏液、脓、血部分,如须孵化毛蚴应留取不少于30g的粪便,并尽快送检。
必要时留取整份粪便送
检。
7.检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时,应床边留取新排出的粪便,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并立即保温送实验室,并且实验室接受标本后应立即进行检查。
8.细菌检验用标本应全部用无菌操作收集于灭菌封口的容器内。
特殊检验项目留取标本时请预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