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 格式:pdf
- 大小:31.55 KB
- 文档页数:2
第6单元综合素质达标一、我聪明,我会填。
(1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1. 19个苹果,平均装在三个纸箱里。
2.被除数是36,除数是5,商是(),余数是()。
3.一个数除以5,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
4. 39÷□=☆……4,□最小是()。
5. 有30个饺子,每个盘子最多装9个,至少需要()个盘子。
6. 两个数相除,余数是8,除数最小是()。
7. 有21本绘本,平均分给4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到()本,再添上()本就能再分给1名同学。
8.里最大能填几?4×<36 5×<23×8<58×9<60 26> ×4 50>8×二、我自信,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1. 下面的数中,除以8没有余数的是()。
① 34 ② 24③ 442.小明用火柴棒摆图形,得到了算式□÷□=6(个)……4(根),根据这个算式判断,小明摆的图形应该是()。
①②③3.有37个桃子,按()的装法,还剩下2个。
①5个一袋②4个一袋③6个一袋4. 1瓶水可以倒满8个杯子,倒满这样的45个杯子至少需要()瓶水。
①5 ②6③75.用13根小棒可以拼出几个独立的三角形?还剩几根小棒?竖式里的“12”表示()。
①一共有12根小棒②拼了12个独立的三角形③拼4个独立的三角形用了12根小棒三、我细心,我会算。
(共36分)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题1分,共12分)5×8=6×6=9×7=10÷7=12÷2=72÷9=24÷8=12÷5=36÷4=56÷7=9×5=31÷4=2.用竖式计算。
(每题3分,共18分)27÷5=52÷6=46÷8=20÷3=40÷7=83÷9=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认真审题,填一填,圈一圈。
(每空1分,圈一圈1分,共24分)1.圈一圈,填一填。
11块橡皮,每人分2块。
可以分给( )人,还剩( )块。
÷=(人)……(块)2.38里面最多有( )个5,57里面最多有( )个9。
3.☆÷◇=7……6,◇最小是( ),这时☆是( )。
4.……第16个图形是( ),第24个图形是( )。
5.五月份有31天,五月份有( )个星期还多( )天。
6.用一堆小棒摆,如果有剩余,可能剩( )根小棒。
7.这盘山楂最多能穿( )串,再添上( )颗,又可以穿一串了。
8.( )里最大能填几?( )×7<36 8×( )<75 42>( )×654>( )×9 4×( )<31 39>( )×5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2分)1.用一堆小棒摆,如果小棒有剩余,剩余的不可能是( )根。
①4 ②5 ③62.下面图( )可以用除法算式13÷4=3……1来表示。
①②③3.商场准备把24个松花蛋装袋后销售。
销售部经理设计了以下几种装袋方案,按方案( )装袋后有剩余。
①每3个装一袋②每4个装一袋③每5个装一袋4.幼儿园老师把一盒糖果平均分给9名同学,分到最后每人不够再分1块,这时最多剩下( )块糖果。
①9 ②8 ③15.王老师拿了50元去购买文具袋,每个文具袋8元。
下面竖式中箭头所指的部分表示( )。
①一共有48元②还剩48元③用去48元6.关于右边竖式的出错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7的位置应该写在十位上②除数比余数大了③商与除数的积大于被除数三、细心的你,算一算。
(共33分)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和余数。
(每小题2分,共12分)18÷5=……20÷3=……42÷5=……59÷8=……11÷2=……50÷7=……2.用竖式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余数,能够正确运用余数的概念;2.学会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余数的概念和运用;2.带余数的除法运算。
难点1.理解余数的概念;2.涉及多步计算的有余数除法题目。
三、教学准备1.教案、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教材;2.教具:计算器、小板书、教学PPT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概念:如果有10个苹果,分给3个人,每人分几个?是否能够平均分配?2.学习–讲解余数的概念,例如10除以3,商为3余1;–解释余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的找零等。
3.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有余数除法计算题。
第二课时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
2.学习–讲解带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3.练习–给学生布置一些带余数的除法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
第三课时1.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余数概念的理解。
2.学习–讲解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动手计算并解决。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对余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余数的理解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下一次教学可以增加更多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一概念。
同时,也要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以上为本单元教学计划,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相关推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生活中几百几十的场景,比如:一本书一共有320页,会场中一共有920个人等,告诉学生几百几十的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作用可大了。
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几百几十的数。
(板书课题:认识几百几十)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例题(1)直观认识出示4块方板。
提问:这4块方板里有多少个小方块?400里面有几个百?(板:4个百)(出示5根木条)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方块?五十里面有几个十?(板:5个十)现在一共是多少个小方块?你是怎么知道的?(2)用计数器表示。
让学生都在计数器上拨珠,并指名演示。
(3)写数、读数让学生对照计数器试着写数,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个位上为什么0?0可以不写吗?谁能把这个数读一读?2、教学“试一试”提问:你能一边拨珠子一边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九十数到四百三十吗?请把它们写下来。
(要求学生相互给同学看)提问:数到三百九十,接下来数什么?那么数到六百九十呢?数到八百九十呢?不拨珠你能从890数到1000吗?(要求学生数给同桌听)提问:数到九百九十,接下来数什么?追问:九百九十后面为什么时一千?三、组织练习,加深认识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
独立看图填写,指名回答,共同订正。
提问:你怎么想到13个十是130?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填写,共同订正。
提问:360和630各是怎么组成的?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指名读数,共同写数。
要求学生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订正后提问:做过这两道题后你有什么想法?教育学生保护植物和野生动物。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部教案课时一: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能够用具体的例子说明有余数的除法。
3.理解余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理解余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回顾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2.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3.举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是什么意思。
4.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理解。
课时二:余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余数的性质。
2.能够根据余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余数的性质。
2.掌握根据余数的性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1.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2.讲解余数的性质。
3.讲解如何根据余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4.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余数性质的运用。
课时三:余数的应用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余数进行计算。
2.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1.熟练运用余数进行计算。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1.应用余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复习余数的性质。
2.讲解余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分组讨论解决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4.练习题目巩固应用能力。
课时四:余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回顾余数的性质。
2.学习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教学重点1.理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2.掌握余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教学过程1.完成课前题。
2.总结余数的性质和应用。
3.讲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4.练习题目进行巩固。
课时五:余数的应用实战教学目标1.进一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深学生对余数的应用理解。
教学重点1.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2.提升应用余数的实战能力。
教学难点1.解决复杂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1.分发实战练习题目。
2.学生个人或小组解决实战问题。
3.学生展示解决方法,讨论交流。
4.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芍药山中心小学数学备课——课时备课年月一、复习铺垫1、摆一摆。
用9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2个小或者1个大)2、说说你是怎样摆的9根小棒,每3根一摆,可以摆3个小三角形。
9根小棒,每9根一摆,可以摆1个小三角形。
3、列式计算摆两个小三角形:9÷3=3(个)9表示什么3呢摆一个大三角形:9÷9=1(个)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师:儿童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颗草莓放一盘,现在有6颗草莓,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学具,用6个学具表示6颗草莓来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师:这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6÷2=3(盘)(2)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
(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结果:可以摆3盘,还剩1个)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师:平均分后还有剩余怎么办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小组内思考、讨论)说明:7里面最多有3个2,这余下的1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
列式:7÷2=3(盘)……1(个)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3)观察比较6÷2=3和7÷2=3……1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芍药山中心小学数学备课——课时备课年月余数小于除数。
(师板书)(2)学生验证: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不能是4根、5根、6根……(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为这种情况下,余下的还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此时余数小于除数。
得出余数<除数的结论是正确的。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掌握除法的概念和基本方法,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乐于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2.能够正确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理解余数的概念,进行相关计算。
2.理解余数的意义,分析有余数的除法。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图片、小学数学教学实物。
3.课件:有关余数的PPT,相关视频教学资源。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教师用具体故事情节或问题引入余数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思考。
第二步:概念讲解1.通过示意图、实物等教具向学生讲解余数和商的概念。
2.指导学生掌握商和余数的计算方法。
第三步:例题演练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课本上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例题。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步:分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出示一些有关余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解决。
2.指导学生进行展示分享,加深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
第五步:课堂练习1.在黑板上出示一些综合性的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排除解题中的困难。
五、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商和余数的计算方法。
2.提醒学生继续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1.作业内容:完成课后练习册上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题目。
2.作业要求:认真完成,积极思考问题,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师请教。
七、板书设计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商:____ 余数:____例题:28 ÷ 3 = 9 (1)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突出,通过引入新知、概念讲解、例题演练、分组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探索、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1.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摆,并且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形成对余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2.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使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剩下的就是余数。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感兴趣,于是让学生自主操作、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并完成这一系列的活动,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外“余数要比除数小”是计算除法必须遵守的法则,教学中并没有硬性地将这个法则讲给学生听,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去发现它,并从正反两方面去探讨这样规定的理由。
最后,还组织了及时、必要的练习,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并掌握这种计算方法。
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练习,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地组织必要的练习,可以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并掌握这种计算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活动化和情感化。
2.在教学中教师讲得少,学生说得较多、做得较多。
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对于外部所授予知识的接受,还是主体的主动建构。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把思考过程和结果说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对于外部所授予知识的接受,还是主体的主动建构。
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教师讲得少,学生说得较多。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把思考过程和结果说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1.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渗透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进一步巩固对平移、轴对称等图形变换的认识。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小明把买来的金鱼放到鱼缸里,有44条金鱼,每个鱼缸放5条金鱼,需要多少个鱼缸,还剩多少条金鱼。
2.全班45个同学上手工课,一张桌子围6个人,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
3.军军带了3元钱去买8角一块的橡皮,他最多能买多少块橡皮?还剩多少钱?4.矿泉水每瓶2元,小红用15元最多可以买几瓶?5.有33位同学去郊游.(1) 如果都坐小轿车,需要租几辆?(2) 如果都坐面包车,需要租几辆?6.某校有25名学生外出参加合唱比赛,早餐要为每人准备两个面包圈.买下面这样的面包圈,最少要花多少钱?7.做一件衣服需要2米布,现在有15米布,最多可以做多少件衣服,还剩多少米布。
8.红红有45元钱,买一个冰淇淋用了3元,剩下多少钱?如果用剩下的钱买8元一支的钢笔,最多可以买几支?9.把30个苹果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10.50本课外读物,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到多少本。
还剩多少本。
11.把48张彩色纸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多少张,还剩下多少张。
12.有38人去公园划船,每条船最多坐5人,至少需要几条船?答:至少需要多少条船.13.一本课外书有46页,张华每天读9页,他多少天能读完这本课外书?口答:他多少天能读完这本课外书.14.明明最近在看一本60页的故事书,每天最多可以看8页,至少几天可以看完?15.小红带了41元去买花.先用8元买了1枝玫瑰,剩下的准备买菊花,菊花每枝7元.她可以买几枝?还剩多少元?16.一根跳绳长50米,每6米可以做一条大跳绳,这捆绳子能做几条大跳绳?还剩多少米?17.照这样穿下去,第33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
关于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5篇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1学习内容:“分梨”的问题学习目标:1.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尝试学会用逆推的策略解决问题。
3.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发现欣赏并学习同伴身上的优点。
4.提高加减乘除的口算能力。
学习重点:用逆推思维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用逆推思维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1.老师考勤学生,点名。
2.认识新同学,每个同学进行1分钟介绍自己。
3.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座位。
4.讲解解决“分梨”的问题:一只篮子中有若干梨,取它的一半又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其余一半又一个给第二人;又取最后所余的一半又三个给第三个人那么篮内的梨就没有剩余,篮中原有梨多少个?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⑵小组内交流⑶反馈交流,老师引导启发思维。
⑷小结策略:逆推的解题策略就是从结果倒着推回去,在逆推过程中总数是不变的,我们要能找出关键条件,即最后得到的数量入手分析。
5.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对应例题的反馈练习:一只篮子里有若干梨,取他的一半零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余下梨的一半零一个给第二个人;最后只剩下2个梨。
问篮子里原来有多少个梨?最后集体交流反馈。
6.进行扑克牌“24点”小游戏。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一)复习铺垫:(出示题目)1计算:40+6×870—5×42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周期问题(一等奖创新教案)“周期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周期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经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解法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理解解决周期问题的思路和掌握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周期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复习规律,初步感知激趣引入,出示桃心和笑脸的规律图。
1.教师:说一说:横线上该贴上什么图形?为什么?学生思考答案后,回顾规律。
(设计意图:回顾规律。
)2.教师:想一想,按照这样的规律贴下去,第6组的第一个是什么图形?学生思考答案后,教师揭示两种思考方法。
第一种,按这个规律一直摆下去,直到找到答案;第二种,每一组的规律是一样的,那么每一组的第一个图形也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是桃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是什么图形其实和这个图形在第几组没有关系,而是和它在这一组中所排的位置有关系,为后面理解商和余数的含义做好铺垫。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68页例6题目。
提出问题: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阅读与理解。
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分析与解答。
教师:先按下暂停键,自己动手去试一试。
(设计意图:按下暂停键,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探究时间的长短。
同时尊重学生,允许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
)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理解余数的含义。
第一种:摆一摆,教师结合课件接着规律摆下去,找到第16面小旗是黄色。
第二种:教师:如果我们知道了第16面小旗在一组中所排的位置,根据排列规律,我们就能知道它是什么颜色!所以也有的同学用除法来做。
出示有余数除法16÷5=的竖式。
结合动态图形,说明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含义。
被除数16表示,一共有16面小旗;除数3表示,按照排列规律3面小旗分一组;商5表示,可以摆满这样的5组;余数1表示摆满5组以后还剩下1面小旗,它应该排在下一组的第1个位置。
二年级下数学第六单元第6课《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P66例6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67~68“练习十五”第4、5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游戏名称:你来说,我来找。
教师带领学生,伸出左手,从大拇指开始数起,1、2、3、4、5,当数完小拇指后,再又从大拇指开始数起,6、7、8、9、10,按这样的顺序,一轮一轮地数下去。
师:请同学说任意一个数,老师马上就能找到这个数对应的手指是哪一个,你们相信吗?来试一试!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快速反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要不要一个一个数数看,验证老师说得对不对?(带领学生验证)你们也可以跟老师比一比,看谁更快找到。
谁再来说一个数?反复进行三次,导入课题。
师:想知道老师的小窍门吗?只要你们认真学好今天这节课的知识,就能知道答案了。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设计意图】导入环节设计了“猜手指”的游戏,一方面让学生对教师能快速正确地说出数字所在的手指感到惊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又巧妙地照应了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新课作铺垫,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二、探索新知,方法交流1.收集信息。
课件出示教科书P66例6。
师: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有12面小旗,是按颜色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
预设2:我知道了小旗是每3面一组,按黄红红的规律排列的。
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情预设】需要知道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2.自主尝试。
师:明白了题目的意思,下面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姓名:班级:座号:分数:
一、填空题。
(每空11分)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
2.被除数是53,除数是7,商是(),余数是()。
3.有17个羽毛球,平均借给5个班,每班借()个,还剩()个。
4、有26个面包要包装,若每袋装6个,可以装()袋,还剩()个。
5、一个数除以3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或()。
6、在算式22÷7中余数是()。
二、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15分)
34 ÷ 5= 67 ÷ 8= 56 ÷ 6= 三、括号里最大能填几?(9分)
()×6<34 8×()<50 69 > 9×()()×8<58 9×()<80 36>()-40
四、选一选。
(15分)
1、36是6的()倍。
A、5
B、6
C、7
2、37>()×9,括号里最大能填()。
A、3
B、4
C、5
3、14÷5=()......(),结果是()。
A、3......1 B、2......4 C、2 (5)
4、在除法算式里,余数是2,除数可以是()。
A、1
B、2
C、比2大的数
5、一共有50个苹果,最少去掉多少个,才能正好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
A、2个
B、10个
C、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