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的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13.47 KB
- 文档页数:3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1、水1、(水)和(空气),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
因为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有了植物、动物和我们人类,地球才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摇篮。
2、水的样子: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水的存在方式:冰、雪、淡水、云、海洋等形式。
4、水的用途:洗衣、做饭、饮用等。
5、水和生物的关系:植物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微生物离不开水。
6、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7、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
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8、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这样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答: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1、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比如:洗洁精,饮料,食用油,醋等。
2、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3、水重食用油轻。
4、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说明水和食用油都没有固定形状。
5、水和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水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不黏,比油重,水滴是圆的。
油是淡黄色,有气味,有味道,半透明,有点黏,比水轻,油滴是扁平的。
相同点: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都是液体、透明、都有重量、都会形成滴状、都有一定的黏度。
3、谁流的更快一些1、按流动速度从快到慢排列:水>食用油>洗洁精(水最快,油较快,洗洁精最慢)2、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稠度)的影响。
3、液体和固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液体——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有点透明;都会形成滴状;有黏度。
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有些透明有些不透明;不会形成滴状。
相同点:都有重量,有形状。
4、比较水的多少1、你有什么方法来比较不同瓶中水的多少?答:(1)倒在同一个大杯子。
水和空气(学生笔记)
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2、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
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3、辨别物品的方法:摇一摇、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液体可以加热
4、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汽)。
5、水和食用油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水无色无味透明比油重;油淡黄色、有味道、有点透明比水轻。
相同之处,都会流动、有重量
6、固体和液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相同之处:都有形状、有重量
7、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液体体积常用(毫升)、(升)来表示。
8、读量筒的方法:量筒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9、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10、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摸不到)、会(流动)的气体。
11、水和空气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水看得见摸得到;空气看不到,摸不着。
相同之处:都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生物离不开。
12、用什么方法可以让空气流动:用嘴吹、扇子扇
13、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有重量
水不易被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都占据空间。
三年级科学水单元的知识要点包括以下几点:
1.水的三种状态: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状态。
液态水是平
静流动的,气态水是看不见的水蒸气,而固态水则是结冰的状态。
2.水的循环:水从海洋蒸发后,形成云,然后通过降雨、降雪等
方式回到地面,形成河流、湖泊等水体,这个过程叫做水的循环。
3.水的三态变化: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液态
的水在冷冻后可以变成固态的冰,而固态的冰在加热后可以变成液态的水。
4.水的浮力:水对物体有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体积和质量有关。
例如,一个物体如果比水轻,就会浮在水面上。
5.水的压力:水的压力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力越大。
这个
压力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水底下的物体承受的压力比水面上的物体承受的压力更大。
6.水的溶解: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例如糖、盐等。
这些物
质在水中溶解后,可以形成溶液。
7.水的净化:通过过滤、沉淀等方法,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
害物质,使水变得更加纯净。
以上是三年级科学水单元的知识要点,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水的性质和作用,以及与水相关的自然现象和人工现象。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一、水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
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像水、醋、牛奶这样没有固定形状、有一定体积、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像石头、木头这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体叫固体。
像空气、水蒸气这样没有一定形状,也没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叫气体。
2、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4、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1、将相同大小的水滴和油滴滴在玻璃上,油滴比较扁平,水滴比较圆。
2、将水和食用油倒入同一容器,观察到油在上层,水在下层,说明水比油重。
油滴到水中,油浮在水面。
水滴到油中,水沉到油底。
3、将同一根木条分别放入盛水和盛油的容器中,我们发现木条在水中上浮,在123、比较流动快慢的实验中要注意:同样多的液体、同一高度、同时流下、同一物体表面。
升来表示。
常见的塑料可乐瓶盖大约能装5毫升的水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五、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一定的形状的气体。
2、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其次是氧气。
3、空气流动形成了风六、空气占据空间吗1、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水占据的空间不会发生变化。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篮球、打气筒、轮胎等运用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3、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底部,把玻璃杯倒过来,直立按入水底,纸没有湿是因为里面的空气占据着空间,水进不去。
七、空气有重量吗 1、空气有重量,但空气的重量很轻。
2、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实验证明空气是有重量的。
3、将挂在细木棍上的两只气球中的一只刺破,细木棍失去平衡,说明空气有一定的重量。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水和空气1.物质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液体:没有固定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被压缩、能流动、有重量。
固体:有固定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被压缩、不能流动、有重量。
气体:没有固定形状、能占据空间、易被压缩、能流动、有重量。
2.科学家都是按照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步骤工作的3.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4.对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5.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
2.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
6.我们要不断地从(爱)提问到(会)提问。
7.爱提问是人类好奇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8.自制信息卡就是一种(记录)和(呈现信息)的好形式。
9. 法国科学家(法布尔)写了《昆虫记》这部不朽的传世之作10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做实验证明空气是有重量的11.英国牧师普里斯特利发现了氧气12.1772年,苏格兰医生和化学家卢瑟福发现了氮气液体量筒1.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2.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4.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5.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6.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速度与液体的黏度有关,黏度越大,流动速度越慢。
7.液体和固体的不同点是:①固体不会流动。
液体会流动。
②固体有固定的形状。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③固体不会形成滴状。
液体会形成滴状。
④固体不一定有黏度。
(有的固体有黏度,有的固体没有黏度。
)液体都有黏度。
(有的液体黏度小,有的液体黏度大。
)8.液体和固体的相同点是:有重量、有形状。
水1.水: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水和空气第四单元3. 谁流得更快一些一、填空题。
1.水、食用油和洗洁精这三种液体中,流得最快的是水 1.水,流得最慢的是洗洁精,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
因为有了它们,。
1. 水和空气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有了植物、动物和我们人类,地球才被人们称2.水会流动,油会流动,为生命的摇篮。
其他的液体也会流动。
不同的液体流动的速度不同。
作用 2.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水都有十分重要的 3.液体都有一定的黏度。
液体流动的快慢跟液体的黏度有关。
3.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没有味道流动、透明的、会的物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形状4. 比较水的多少的物体叫液体。
也就是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1. 量筒液体4.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将石头、木。
是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
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读数时视线要与量,因此在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 量筒是玻璃器材,。
气体、三类。
保持水平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液体 5.物体可分为固体、来表示。
升液体的多少用毫升、 3.是物质三种不同的存在状态。
气态、液态、6. 固态我们周围的空气水和食用油的比较2. 5.固 1.我们知道牛奶、水、食用油没有味道、气味、没有等都醋、、果汁、没有 1. 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气体。
流动是液体。
的定形状、透明的、会。
或对一种液体缺乏了解时,不能轻易2.尝闻风 2.空气流动形成生物质下,有了空气,地球上才有了空气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水在上层分层混合水和食用油,会看到3.现象,油在3.油,说明层比轻。
水命。
4.离开空气木柴不能燃烧。
5.物质都能占据空间,具有一定的重量。
6. 空气占据空间吗二、1.图表题。
空间。
空气和水、石头等一样,可以占据1.的,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水和食用油2.空气是可以被压缩和扩张变化的。
打我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如;3.。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植物复习知识点1、看、听、摸、问、测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
树的整体形态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脉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叶脉是传递水分和营养的通道。
10、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一生。
11、以向日葵为例;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知识点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蜗牛分头部、腹部、尾部;头部有眼睛、触角和嘴。
一、水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
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4、水是生命的源泉。
(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6、水的用途很多。
(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7、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
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8、研究水是什么样的物质时,我们用了(看)、(摸)、(闻)等方法。
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1、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2、水和油相比,(油)较轻。
3、把水和油分别滴在玻璃和蜡光纸上,可以观察到:①水滴较圆,油滴较扁②水在蜡光纸上不渗透,油在蜡光纸上渗透。
4、像水和油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
像(酱油)、(醋)和(墨水)等都是液体5、水和油的轻重怎样比较?①把同样大小的一杯水和一杯油放在天平上称②将油倒入盛有水的杯子中,油会浮在水面上③将木条分别放入水和油中,然后进行观察6、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谁流得更快一些1、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其他的液体也会(流动)。
2、在比较不同液体流动快慢的实验中,(液体的量)是相同的。
3、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4、怎样才能做到流动比赛是公平的?①从同样高度流下②同样多的液体③同时流动5、流动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水、食用油、洗洁精6、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相同点:都是液体,都会流动,都没有固定形状,都有点透明,都有重量,都会形成滴状。
不同点:颜色不同、气味不同、黏度不同,流动快慢不同。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水1.1水到哪里去了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得冷)。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
(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蒸汽)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汽。
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2水沸腾了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2、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①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②很深的矿井里,深度每增加一千米,水的沸点就提高3℃;③在高原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水的沸点也降低;所以在高原地区,都要使用“高压锅”才能把水烧开、把饭菜煮熟(高压下沸点升高原理);④家用高压锅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1、3个大气压,沸点一般在125℃左右。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第一单元水一. 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4.水壶烧水时冒出来的白汽不是水蒸气。
因为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而白汽能够看到, 所以它不是水蒸气, 而是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雾状的小水滴。
实验一:观察两杯水一段时间后的水位变化实验过程: 准备两个大小、水,并做好起始水位的标记,其中一个杯子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皮筋扎紧,另一个敞口。
两个杯子同时放置在同一个通风、向阳的位置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去碰,以免影响实验效果),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温馨提示:两杯水的水量相同; 起始水位做好标记; 同时放在同一位置.实验现象:没有盖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变少了, 蒸发到到空气中了; 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没有减少, 在蒸发的过程中被塑料薄膜拦住了, 遇冷液化成了小水珠附着在塑料薄膜上.实验二: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塑料盒内表面有小水珠. 土壤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水蒸气二. 水沸腾了水在正常压强下达到100℃时沸腾,在沸腾过程中一直保持100℃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漫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酒精灯使用提示1.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2.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3.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4.酒精灯不小心被弄倒着火时,应用湿布或者沙子盖灭.5.提问: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
6.提问: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正常压强下是100℃。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水1、水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杯底产生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的温度上升到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7、水结冰,体积变大;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9、冰、水、水蒸气三者都是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
一般情况, 50ml水能溶解食盐18g,小苏打5g 。
11、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过滤法可以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蒸发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析出。
14、磁铁可以用来分离木屑和铁屑。
15、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水结冰等。
16、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相同。
第二单元空气1.感受空气要求会默写气泡图。
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水、酱油、可乐等是液体,会流动 ;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 空气、水蒸气等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
2.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水和空气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章节中的“水和空气”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循环过程、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以及水与空气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2. 了解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认识到水与空气的密切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水相关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循环过程、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
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水与空气的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烧杯、玻璃片、热水、冰块等)。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雨、雪、雾等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水与空气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点。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凝结、融化等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三态变化。
4. 讲解:通过PPT课件,讲解水的循环过程,使学生了解水在全球范围内的运动。
5. 例题讲解:结合生活实例,解释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如湿度、云雾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与水相关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2. 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3. 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水蒸气、云、雾、露、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水的三态变化。
(2)请举例说明生活中与水相关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3)谈谈你对水与空气关系的认识。
2. 答案:(1)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2)示例:夏天,冰块融化成水;冬天,水结成冰。
原因:温度变化导致水的三态变化。
(3)水与空气关系:水蒸气是空气中的一种成分,水与空气中的气体相互转化,影响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和例题讲解,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和循环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空气中水的存在形式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第一单元水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4.水壶烧水时冒出来的白汽不是水蒸气。
因为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而白汽能够看到,所以它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雾状的小水滴。
实验一:观察两杯水一段时间后的水位变化实验过程:准备两个大小、形状一致的透明水杯,向两杯水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并做好起始水位的标记,其中一个杯子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皮筋扎紧,另一个敞口。
两个杯子同时放置在同一个通风、向阳的位置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去碰,以免影响实验效果),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温馨提示:两杯水的水量相同;起始水位做好标记; 同时放在同一位置.实验现象:没有盖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变少了,蒸发到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没有减少,在蒸发的过程中被塑料薄膜拦住了,遇冷液化成了小水珠附着在塑料薄膜上.实验二: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塑料盒内表面有小水珠.土壤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水水蒸气二.水沸腾了水在正常压强下达到100℃时沸腾,在沸腾过程中一直保持100℃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漫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酒精灯使用提示1.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2.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3.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4.酒精灯不小心被弄倒着火时,应用湿布或者沙子盖灭.5.提问: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1、水
1、(水)和(空气),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
因为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有了植物、动物和我们人类,地球才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摇篮。
2、水的样子: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水的存在方式:冰、雪、淡水、云、海洋等形式。
4、水的用途:洗衣、做饭、饮用等。
5、水和生物的关系:植物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微生物离不开水。
6、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7、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
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8、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这样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答: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比如:洗洁精,饮料,食用油,醋等。
2、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3、水重食用油轻。
4、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说明水和食用油都没有固定形状。
5、水和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水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不黏,比油重,水滴是圆的。
油是淡黄色,有气味,有味道,半透明,有点黏,比水轻,油滴是扁平的。
相同点: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都是液体、透明、都有重量、都会形成滴状、都有一定的黏度。
3、谁流的更快一些
1、按流动速度从快到慢排列:水>食用油>洗洁精(水最快,油较快,洗洁精最慢)
2、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稠度)的影响。
3、液体和固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液体——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有点透明;都会形成滴状;有黏度。
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有些透明有些不透明;不会形成滴状。
相同点:都有重量,有形状。
4、比较水的多少
1、你有什么方法来比较不同瓶中水的多少?答:(1)倒在同一个大杯子。
(2)用小杯子来量(3)称重量
2、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用(量筒)测量的。
3、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4、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或(升)。
5、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6、生活中一些常见液体的体积:牛奶250ml(毫升)、食用油5l(升)、矿泉水350ml。
7、5毫升水大约是(一小勺)。
5、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是什么样子的?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
2、空气的用途:人类呼吸需要空气,植物离不开空气,木材燃烧离不开空气。
3、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实验一:将带有空气的袋子上开个小孔,纸条放在开口处,我们可以看到纸条在飘动,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并占用一定的空间。
实验二:将带有空气的袋子放入水中,将袋子上开个小孔,我们可以看到有气泡出现,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4、空气和水的相同和不同?不同点:水看得见,摸得着,比较重;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比较轻。
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都会流动,都无固定的形状。
生物都离不开它们。
5、证明空气比水轻的方法:用塑料管将空气吹入水底,空气以气泡的形式冒出水面。
6、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1)吹肥皂泡。
(2)风吹动树枝。
(3)用扇子扇风。
6、空气占据空间吗
1、实验设计:
研究问题: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研究方法:将纸巾放入玻璃杯底部,倒扣着按入水槽中。
ﻫ试验现象:纸巾不湿ﻫ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注意问题:A. 纸巾一定要塞紧,不要掉下来; B. 将玻璃杯倒扣按入水中时,一定要使杯口水平。
2、吹气球时是什么让气球变大?空气。
压一压气球,气球的形状会改变,这是为什么?空气占据空间。
3ﻫ、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即空气可以被(压缩)。
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会产生弹力。
4ﻫ、注射器里的空气和水的变化说明: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而水占据空间不会变化。
5、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打气筒,打篮球。
洗手液瓶子。
7、空气有重量吗
1、证明空气有质量(重量)的方法:用木棍做一个天平,将两段各系一个吹满气的气球,使之平衡。
将一端的气球刺破,天平就不再平衡了。
2、空气有重量。
3、把相同体积的水、空气、石头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石头>水>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