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住
吊
脚
宅多为平顶房;藏族典
楼
型民居“碉房;蒙古族
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
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
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
结构干栏式的竹楼(如图),
竹 楼
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
(如图)最具特色。
南北民居大不同
南北民居建筑特点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 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 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 关系。按照区域划分可以分北方民居和南方民居, 南北方的民居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呈现出很大的差 别,比如北方墙厚,屋顶厚、重视南向、争取日 照,院落宽敞;南方屋顶檐深挑,天井狭小,室 内空间髙敞,以利通风而屏蔽强烈日光辐射,往 往强调风向而不强调日照。
由于地坑式窑洞难于防御洪水的侵袭,且随着 经济条件的改善,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放弃 了地坑式窑洞的修造,并陆续在地面上营建砖 木结构房屋而居。
❖ 窑洞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传统的窑洞 空间从外观上看是圆拱形,虽然很普通,但是在 单调的黄土为背景的情况下,圆弧形更显得轻巧 而活波,这种源自自然的形式,不仅体现了传统 思想里天圆地方的理念,同时更重要的是门洞处 高高的圆拱加上高窗,在冬天的时候可以使阳光 进一步深入到窑洞的内侧,从而可以充分的利用 太阳辐射,而内部空间也因为是拱形的,加大了 内部的竖向空间,使人们感觉开敞舒适。我的导 师刘加平先生曾经这样评价窑洞建筑:窑洞冬暖 夏凉,住着舒适,节能,同时传统的空间又渗透 着与自然的和谐,朴素的外观在建筑美学上也是 别具匠心。
北京四合院
❖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 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 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 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 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 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 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 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 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 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 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 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 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 较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