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一)课堂练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79.00 KB
- 文档页数:22
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1.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在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成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和都没有改变,原子间只是进行重新组合,因此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一样的。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时应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各反应物质量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和”,突出“两和相等”。
在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还应注意:a.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范围是一切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即不包括分子数目、体积大小等。
c.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指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任意质量的简单相加。
2.化学方程式。
(1)书写要领: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对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须注明,气体和沉淀,上下箭头来表示。
a.化学式务必写正确。
b.催化剂只能写在“”的上下方,不能当成反应物、生成物。
c.要注意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
d.注明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若反应物中也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物的气体不用“↑”来标明),沉淀用“↓”。
(2)配平。
a.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b.标志:等号左右两边每一种物质的原子个数分别相等。
题型一质量守恒定律1.常用燃烧法测定物质的组成。
现取3.2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CO2和3.6gH2O,则该物质中(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D.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O元素2.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C、H、O三种元素B.只含C、H元素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A.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B.表中待测值应为5C.物质a与b变化的质量比为3︰8 D.物质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4.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7.2 2.8 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C.X=2.0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题型二化学式的推断1.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X,则X的化学式为()A.CO B.C C.Mg(OH)2D.MgCO32.化学反应:铅丹+4HNO3PbO2+2Pb(NO3)2+2H2O,由此反应可推测,铅丹的化学式为。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常见硅酸盐产品的比较aCO3SiO21.为什么碱性试剂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存放?提示:因为碱性试剂能与玻璃塞的主要成分SiO2反应:2NaOH+SiO2===Na2SiO3+H2O,Na2SiO3具有黏合性,将瓶塞和试剂瓶黏结在一起。
2.玻璃为什么可以被人工吹制成形状不同的制品?提示:普通玻璃是Na2SiO3、CaSiO3、SiO2熔化在一起所得到的物质。
这种物质不是晶体,称作玻璃态物质。
玻璃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个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在软化状态时,可以被吹制成任何形状的制品。
3.水泥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提示:由于水泥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与之发生化学反应,故储存和运输水泥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水、防潮。
►综合拓展一、几种玻璃的特性和用途二、水泥1.石膏的作用:调节水泥硬化时间。
2.用途。
(1)制成水泥砂浆: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
(2)制混凝土:水泥、沙子和碎石的混合物。
3.水泥易被酸腐蚀。
由于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铝酸盐,水泥中还含有少量的碳酸盐,所以水泥和水泥制品易被酸(如HCl、HNO3、H2SO4、CH3COOH等)腐蚀。
因此,水泥制品也要防止酸的腐蚀。
4.水泥的质量指标:我国的三个强度等级(42.5、52.5和62.5)表示常用硅酸盐水泥的性能。
等级越高,水泥的性能越好。
►尝试应用1.在面盆、痰盂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的目的是(A)A.防止铁生锈且美观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C.增大硬度防止撞坏D.美观和杀菌消毒作用解析:在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能够隔绝空气和水,不但能防止铁生锈,而且美观,A项正确;在茶缸和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大硬度,不能防止磨损,也不能杀菌消毒,B、C、D三项错误。
玻璃和陶瓷的新发展1.光导纤维:简称光纤。
(1)成分:SiO2(石英玻璃)。
(2)用途:制作光缆,还用于医疗、信息处理、传能传像、遥测遥控和照明等方面。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知识点一几种植物激素及其作用为明显。
例如,在能遗传矮秆性状的玉米顶芽上加几滴稀释的赤霉素溶液,玉米茎秆大大延长;但是如果将赤霉素施加到正常株高的玉米顶上,正常株不发生反应,即不再增高。
该实验说明,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是由遗传决定的,正常株(高)能合成适宜浓度的赤霉素,矮茎秆则由于不能合成这一激素,因而不能长高。
此外,赤霉素还有打破休眠、促进发芽、诱导开花、促进果实生长、诱导γ-淀粉酶的合成等作用。
2.细胞分裂素从其化学本质上看这种物质都是腺嘌呤的衍生物。
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多种多样,但最明显的生理作用有两种:一是促进细胞分裂和调控细胞的分化。
二是延缓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降解,延迟衰老。
除以上两方面的生理作用外,还有促进侧芽生长、抑制不定根和侧根形成、引起单性生殖、增加结实、刺激果实和谷粒的长大等生理作用。
3.乙烯是一种气体植物激素,乙烯的主要生理功能是:①促进细胞扩大;②促进果实成熟,因此很早就有人称其为“成熟激素”;③引起器官脱落(国外已应用乙烯促使苗木落叶,便于运输、贮藏);④刺激伤流,即刺激次生物质(如刺激橡胶树分泌橡胶乳等)排出;⑤调节性别转化,有利于雌花形成,近来有人称其为“性别激素”,例如,有人用其来增加瓜类雌花的形成率;⑥促进菠萝开花。
4.脱落酸可抑制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表现为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促进果实成熟(只有内生的脱落酸才有明显的老化作用,甚至强于乙烯),抑制种子萌发,抑制植株生长(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实现),促进气孔关闭等。
知识点二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生长素和乙烯生长素的浓度适宜时,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时开始诱导乙烯的形成。
当生长素的浓度超过最适浓度时,乙烯的含量增加,而乙烯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超过了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此时就会出现抑制生长的现象。
2.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强烈地抑制生长并使衰老的过程加速,但是这些作用又会被细胞分裂素解除。
3.植物生长与多种植物激素的关系(如图所示)知识点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三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基础练习(一)名词解释1、总需求:经济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时所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2、总供给:某一时期一个经济社会中各企业所愿意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价值的总和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就是指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4、利率效应: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5、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地减少,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二)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C)不属于总需求(A)政府支出(B)净出口(C)税收(D)投资2、运用IS-LM模型进行总需求曲线推导过程中,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C)(A)价格下降,IS曲线右移(B)价格下降,IS曲线左移(C)价格下降,LM曲线右移(D)价格下降,LM曲线左移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B)(A)价格水平下降,投资的减少(B)价格水平下降,消费的增加(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的增加(D)以上三个因素都是4、总需求曲线(D)(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上升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5、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实际货币量(D)(A)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6、无论在凯恩斯或者古典供给条件下,财政扩张都会使得(B)(A)总产量上升(B)利率上升(C)价格上升(D)均有可能7、给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703-2N,产品价格水平为1,每单位劳动成本等于3美元,则劳动力的需求量为(C)个单位(A)300(B)335(C)350(D)3758、给定一个劳动需求函数,根据所画的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有(B)(A)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增加,则劳动需求量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增加(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增加(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减少9、长期生产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在于其假定的可变因素不同,下列哪个属于短期生产函数的可变因素(D)(A)技术水平(B)资本存量(C)就业量(D)人口增长10、短期劳动供给曲线(A)(A)斜率为正,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B)斜率为正,名义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C)斜率为负,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D)斜率为负,名义工资率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11、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直的条件是(C)(A)每个企业都生产其能力产量(B)每个企业的产量都达到其物质限制(C)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D)与总需求曲线相交12、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的条件是(D)(A)产出水平由充分就业水平决定(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D)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13、假设长期存在“货币中性”,即货币存量的增加只会造成价格同比例增长,而不影响实际产出,那么总供给曲线的形态类似于(A)(A)古典情形(B)凯恩斯情形(C)向右上方倾斜(D)向右下方倾斜14、给定利润边际和劳动生产率不变,以下会造成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有(A)(A)原材料实际价格上涨(B)石油价格下降(C)实际工资水平下降(D)名义工资水平上升15、技术进步将会导致(A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16、AD-AS模型是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他改变的一个基本假设是(C)(A)投资由利率决定(B)货币需求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C)价格不变(D)充分就业17、假设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垂直线,减税将(B)(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18、假定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效应是(B)(A)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D)对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均无影响(三)辨析题1、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在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1) 这句话不正确(2)总需求曲线不仅反映了产品市场还反映了货币市场,表示的是在两个市场上同时实现均衡时价格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3.3电路的连接练习一、选择题1、在参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时,小明发现,在一处地面上有“沉迷网络”“交友不慎”两个圆形模块。
用脚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与模块连接的电视上就会播放相应的教育短片。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两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串联B.两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并联C.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并联D.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串联2、下列电路图中,哪个是串联电路()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使两盏灯都有电流流过的操作是()A. 只闭合开关S1B. 只闭合开关S2、S3C. 只闭合开关S2D. 开关S1、S2、S3都闭合4、关于如图电路的判断,正确的是()A.只闭合开关S1时,灯泡L1、L3并联B.只闭合开关S2时,灯泡L2、L3并联C.只闭合开关S2、S3时,灯泡L2、L3串联D.闭合所有开关时,灯泡L1、L2并联,L3短路5、如图3-3-5所示,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应()图3-3-5A.只闭合S2B.只闭合S3C.只闭合S1和S3D.只闭合S2和S36、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灯泡L1、L2组成并联电路的是()7、如图所示为某宾馆的房卡,进入房间后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会有电。
关于房卡和房间内用电器的连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 房卡相当于一个开关B. 房卡实际上是一个用电器C. 房卡插入槽内时一定是接在干路上D. 房间内的电灯和插座是并联的8、小华用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如下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直接将A、B连接,闭合开关后电路短路B. 测量电流时,应将电流表“+”接在A点,“-”接在B点C. 在A、B间接电压表,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无示数D. 在A 、B 间接另一灯泡,两灯泡是并联的9、某档案馆的保密室进出门有下列要求:甲、乙两资料员必须同时用各自的钥匙(S 甲、S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资料员的钥匙)使灯亮才能进入保密室;而馆长只要用自己的钥匙(S 馆长表示馆长的钥匙)使灯亮就可以进入保密室。
第三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基础练习(一)名词解释1、总需求:经济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时所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2、总供给:某一时期一个经济社会中各企业所愿意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价值的总和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就是指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4、利率效应: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5、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地减少,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二)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C)不属于总需求(A)政府支出(B)净出口(C)税收(D)投资2、运用IS-LM模型进行总需求曲线推导过程中,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C)(A)价格下降,IS曲线右移(B)价格下降,IS曲线左移(C)价格下降,LM曲线右移(D)价格下降,LM曲线左移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B)(A)价格水平下降,投资的减少(B)价格水平下降,消费的增加(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的增加(D)以上三个因素都是4、总需求曲线(D)(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上升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5、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实际货币量(D)(A)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6、无论在凯恩斯或者古典供给条件下,财政扩张都会使得(B)(A)总产量上升(B)利率上升(C)价格上升(D)均有可能7、给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703-2N,产品价格水平为1,每单位劳动成本等于3美元,则劳动力的需求量为(C)个单位(A)300(B)335(C)350(D)3758、给定一个劳动需求函数,根据所画的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有(B)(A)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增加,则劳动需求量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增加(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增加(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减少9、长期生产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在于其假定的可变因素不同,下列哪个属于短期生产函数的可变因素(D)(A)技术水平(B)资本存量宏观经济学习题经济学院康爱香(C)就业量(D)人口增长10、短期劳动供给曲线(A)(A)斜率为正,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B)斜率为正,名义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C)斜率为负,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D)斜率为负,名义工资率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11、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直的条件是(C)(A)每个企业都生产其能力产量(B)每个企业的产量都达到其物质限制(C)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D)与总需求曲线相交12、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的条件是(D)(A)产出水平由充分就业水平决定(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D)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13、假设长期存在“货币中性”,即货币存量的增加只会造成价格同比例增长,而不影响实际产出,那么总供给曲线的形态类似于(A)(A)古典情形(B)凯恩斯情形(C)向右上方倾斜(D)向右下方倾斜14、给定利润边际和劳动生产率不变,以下会造成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有(A)(A)原材料实际价格上涨(B)石油价格下降(C)实际工资水平下降(D)名义工资水平上升15、技术进步将会导致(A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第- 3 - 页共12 页(D)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16、AD-AS模型是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他改变的一个基本假设是(C)(A)投资由利率决定(B)货币需求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C)价格不变(D)充分就业17、假设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垂直线,减税将(B)(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18、假定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效应是(B)(A)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D)对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均无影响(三)辨析题1、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在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1) 这句话不正确(2)总需求曲线不仅反映了产品市场还反映了货币市场,表示的是在两个市场上同时实现均衡时价格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第三章计划第一节计划的构成与作用一、计划的概念与特点计划是组织策划与安排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方案的一种活动。
计划的基本特点(一)目的性:有明确目的和目标(二)主导性: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三)普遍性:一切有组织的活动都必须有计划(四)效果性:计划质量、成本令人满意(见下图)(五)可行性一项可行计划至少应满足:1、不与国家法律抵触,不严重损害公共利益;2、有实施计划的资源保证;3、获得执行计划的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4、有备用方案和应变措施。
二、计划的构成与分类三、计划的作用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指挥与协调的依据计划是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计划是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计划也是激励士气的手段计划同样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第二节计划的程序一、环境分析(一)组织与环境管理是一切组织活动必备的功能,其目标、方式、对象都是由组织内部因素决定的.任何一个组织的行为都不是孤立的,都要受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组织环境是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斯蒂芬·罗宾斯认为:环境是对组织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
(二)组织环境及环境因素的层次性分解1、环境的分类(1)一般环境(宏观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气候条件、时间、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等。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与组织活动相联系的各种社会条件和因素关系的总和。
主要是: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由决定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观念形态构成的影响组织活动的条件和因素总和。
通常学术界把下列内容视为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①人们的生活方式;②个人从其所在群体中继承的社会遗产;③思想、感情、宗教和信仰的活动方式;④积累起来的知识学习;⑤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⑥教育水平和方式;⑦伦理道德与价值标准;⑧行为方式;⑨历史的积淀。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是由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四个要素的总和构成。
第三章第三节海水的运动题组一海浪1.海水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①风浪②潮汐③洋流④波浪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2.引起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日、月等天体的引力B.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C.大气的运动D.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差异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是由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海岸发生的震级为9.2级的地震诱发的,死亡人数约为28万,是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海啸。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A.印度洋洋底大地震B.特大风暴潮C.海平面上升D.日、月对地球的引力4.下列对海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啸是海水的定期涨落现象B.海啸是一种波速很快的巨浪,往往破坏力巨大C.月球与太阳的引力是引起海啸的原动力D.由地震引起的海啸,由于速度很快,很难准确预报题组二潮汐5.关于潮汐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潮汐是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②潮汐是海水在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周期性涨落现象③潮汐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④我国沿海某潮汐电站,通常一天能发电两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地球公转、月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6.潮汐是海水在太阳与月球的引力作用下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一月中有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
两次大潮出现时月球在图中的位置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当大潮出现时,月相为( )①满月②新月③上弦月④下弦月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柳永一首《望海潮》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与之相伴,八月十八钱塘潮也成了千古绝胜。
但出乎意料的是,去年的八月十八潮,只在人们满怀期盼的眼神下“翻了几个筋斗”就草草收场离去。
去年的钱塘潮为40年来最小。
1995年,钱塘潮借助台风,潮差曾经达到了9米,这应该是历史上的最高纪录了。
去年的钱塘潮为何几乎“波澜不惊”?滚滚江水、万马奔腾的钱塘潮后人还能见到吗?围垦、架桥、修海塘、人类的这些改造活动对钱塘潮究竟有多大的影响?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盐类的水解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将①H+、②Cl-、③Al3+、④K+、⑤S2-、⑥OH-、⑦NO-3、⑧NH+4分别加入H2O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 ①③⑤⑦⑧B. ②④⑦C. ①⑥D. ②④⑥⑧2. 有关盐类的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B. 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 溶液一定不显中性D. 盐的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3. 0. 1 mol·L-1 Na2CO3溶液和0. 1 mol·L-1 NaHCO3溶液的pH的大小关系是()A. 前者大B. 相等C. 前者小D. 不能肯定4. (双选)下列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NaHCO3电离:NaHCO3===Na++HCO-3B. H3PO4电离:H3PO4===3H++PO-34C. NH+4水解:NH+4+H2O NH3·H2O+H+D. CO-23水解:CO-23+H2O H2CO3+2OH-5. 25 ℃时,浓度均为0. 2 mol·L-1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酸根阴离子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B. 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C. c(OH-)前者小于后者D. 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23)均增大*6. 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NaHSO4溶液和BaCl2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B溶液的pH相同,A、C溶液混合后溶液变浑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D溶液的pH<7B. C溶液中的溶质溶于水促进了水的电离C. 溶液A滴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产生气体D. 溶液B进行焰色反应呈黄色7.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A. Cl2+H2O H++Cl-+HClOB. NH+4+2H2O NH3·H2O+H3O+C. HS-+H+H2SD. HCO-3+H2O H3O++CO-23二、非选择题*8. 在Cl-、NH+4、HSO-4、Na+、HCO-3五种离子中,既不能电离又不能水解的离子是,只能水解不能电离的离子是,只能电离不能水解的离子是,既能电离又能水解的离子是。
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第1课时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1.跨膜运输的形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形式。
2.细胞对小分子或离子等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3.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但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
4.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
5.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一、基本概念1.自由扩散是指参与的简单扩散。
不需要载体蛋白2.协助扩散是指参与的扩散。
需要载体蛋白进出逆浓度细胞,不仅需要膜上3.主动运输是指物质载体蛋白。
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的参与,还需要4.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主要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进出细胞。
二、跨膜运输的结构基础[识图填空]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比较[填表]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2)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是被动运输的唯一共同点(×)(3)葡萄糖进入不同细胞的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4)物质进出细胞时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5)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物质通过胞吞、胞吐作用出入细胞的过程仅穿过一层膜(×)2.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右图所示,下列哪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与其相同( )A.O2B.H2O C.Cl-解析:选C 图中物质的运输消耗能量且逆浓度梯度,所以是主动运输,O2、H2O的运输是自由扩散,Cl-的运输是主动运输。
3.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
水分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解析:选B 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4.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进入细胞一定不需要载体B.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载体C.乙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D.乙运出细胞一定需要能量解析:选C 图中膜外甲浓度高、乙浓度低,膜内甲浓度低、乙浓度高,所以甲进入细胞不需要能量,运出细胞需要能量;乙进入细胞是低浓度到高浓度,则必然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协助,运出细胞不一定需要能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含答案)1.用湿布擦过的黑板,过一会儿就变干了,这一现象是AA.汽化B.凝固C.液化D.升华2.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BA.熔化吸热B.汽化吸热C.升华吸热D.液化放热3.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D A.液化B.沸腾C.凝固D.蒸发4.下列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CA.春天来了,冰封的河面解冻B.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C.秋天早晨,太阳出来后,学校操场边小草上的露珠不见了D.隆冬时节,洗好的衣服刚晾出来就结了冰5.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D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6.第四届平潭国际沙雕节上展出的沙雕,以沙和水为材料.沙雕展出时间越长,沙雕越“干燥”,这是因为沙雕中的水分发生了CA.液化B.升华C.蒸发D.熔化7.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ABC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8.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D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9.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DA.铁块变成铁水B.夏天从冰箱拿出的苹果“冒汗”C.霜的形成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不见了10.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CA.春天来了,冰封的河面解冻B.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C.秋天早晨,太阳出来后,学校操场边小草上的露珠不见了D.隆冬时节,洗好的衣服刚晾出来就结了冰11.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AA.液化现象B.熔化现象C.汽化现象D.凝华现象12.如图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中拍摄的晨雾照片。
第三节 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课程目标第1课时 扩散和渗透、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知识点一 扩散和渗透1.扩散和渗透(1)扩散①含义:分子或离子从__高__浓度处向__低__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②结果:分子或离子分布均匀,直到__平衡__。
此后分子或离子仍在继续运动,维持着平衡的状态。
(2)渗透①含义:一般来说,__水分子____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②方向:从水分子数相对较多(溶液浓度__低__)的一侧进入水分子数相对较少(溶液浓度__高__)的一侧。
【提醒】扩散使扩散分子分布均匀,此后通过分子继续运动维持平衡状态;但渗透平衡时,膜两侧不一定能够实现浓度平衡。
2.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用发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答案】不能。
不能。
有半透膜;膜两侧存在浓度差。
知识点二 活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1.实验原理(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和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具有__选择透过__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__细胞液__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3)细胞壁和细胞膜及其以内部分都有一定的伸缩性,且细胞膜及其以内部分的伸缩性较大。
2.实验步骤3.实验结论成熟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提醒】植物细胞不会吸水涨破,是因为细胞壁限制了植物细胞的过度膨胀。
质壁分离中的“质”指的是原生质层,“壁”指的是细胞壁,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小思考:当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的是什么液体?【答案】蔗糖溶液(外界溶液)。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渗透属于扩散,扩散也属于渗透。
(×)(2)因为动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所以动物细胞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3)只要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就能渗透吸水。
第三节水资源知能演练提升一、能力提升1.下面漫画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A.夏秋多,冬春少B.南方多,北方少C.夏秋少,冬春多D.南方少,北方多2.天津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有着多年来饮用咸水的历史,结束这一历史的著名工程是()A.引黄济青B.引黄入晋C.三峡工程D.引滦入津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A.从西向东减少B.东北多,西南少C.北多南少D.东多西少,南多北少4.平水带与多水带的分界线东段大致经过()A.长江一线B.秦岭—淮河一线C.大兴安岭—太行山脉一线D.南岭—淮河一线密云水库是北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饮用水源供应地。
目前,进京的“南水”七成用于自来水厂供水,基本替代了密云水库向城区供水。
完成第5~7题。
5.密云水库()A.周边工厂众多经济发达B.是北京主要的农业灌溉水源C.可发展为淡水鱼养殖基地D.可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6.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京杭运河的航运能力B.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C.治理华北地区的水污染问题D.加强南北方地区的文化交流7.为解决北京水资源短缺,我们应该()①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市民节水②迁移相关的耗水产业③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④发展节水农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读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我国的节水标志,每年3月22—28日为“中国水周”B.我国水资源丰富,可任意利用C.南方地区缺水严重D.我国水土资源配合协调9.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在农村推行“每户一个水窖”措施可以缓解()A.当地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B.当地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C.水污染D.浪费水的问题10.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配特点是()A.夏季多,冬季少,年际变化小B.冬夏季多,春秋季少,年际变化一般C.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年际变化大D.秋冬季少,春夏季多,全年降水均匀11.下列属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节水措施的是()①生活中一水多用②公共厕所水任其长流③发展节水农业④大量使用洗涤剂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二、探究创新12.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了题为“校园用水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性学习,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完成下列各题。
第三章幼儿园组织与制度管理第三节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实战演练一、单选题1.对幼儿园工作的各个方面具有约束力和一定的强制性,被称为幼儿园的“法”,指的是幼儿园的()。
A.规章制度B.管理方式C.组织设置D.领导层答案:A解析:对幼儿园工作的各个方面具有约束力和一定的强制性,被称为幼儿园的“法”,指的是幼儿园的规章制度。
2.幼儿园规章制度有着明确的目的要求,它表明这个组织提倡什么、禁止什么,应该怎样、不该怎样,这体现了规章制度的()。
A.协调作用B.制约作用C.指向作用D.调动作用答案:C解析:规章制度具有指向作用。
幼儿园规章制度有着明确的目的的要求,它表明这个组织提倡什么、禁止什么,它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3.规章制度要求幼儿园的各类人员既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又要协调配合,使各方面力量都有效地服务于共同的组织目标,这体现了规章制度的()。
A.协调作用B.制约作用C.指向作用D.凝聚作用答案:A解析:规章制度具有协调作用。
规章制度要求幼儿园的各类人员既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又要协调配合,使各方面力量都有效地服务于共同的组织目标。
4.幼儿园内部规章制定有时会给人以管人、卡人的错觉,实则不然,它们往往是针对特定方面的指导意见,告诉制度的执行者应该如何去做,做得好当然就不存在处罚的可能,相反通常还会有奖励,这体现了规章制度的()A.协调作用B.制约作用C.指向作用D.调动作用答案:D解析:选D。
4.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中,核心制度是()。
A.全园性制度B.岗位责任制C.考核与奖惩制度D.部门性制度答案:B解析:岗位责任制是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的核心。
5.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的核心是()。
A.全园性制度B.考核与奖惩制度C.部门性规章制度D.岗位责任制答案:D解析:岗位责任制是通过明确的规定,使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职责明晰化,并将它落实到具体负责人的一种制度。
[明确职责权限,各尽其职]岗位责任制是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的核心。
1.了解金属键的含义。
2.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
3.了解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4.了解金属晶体性质的一般特点。
细读教材记主干1.金属一般具有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以及优良的延展性。
2.金属键是指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
3.金属晶体中,原子之间以金属键相结合,金属键的强弱决定金属晶体的熔点和硬度。
4.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有两种放置方式:密置层和非密置层。
5.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里有四种堆积方式:简单立方堆积、体心立方堆积、六方最密堆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新知探究]1.概念: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3.本质: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共用,从而把所有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
4.金属键的强弱和对金属性质的影响(1)金属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价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价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反之,金属键越强。
(2)金属键越强,金属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名师点拨]金属键与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对点演练]1.下列有关金属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C.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D.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解析:选 B 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故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既包括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也存在金属阳离子之间及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金属的性质及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
2.(2016·六安高二检测)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镁的熔点高于金属铝B.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Li到Cs是逐渐升高的C.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D.金属镁的硬度大于金属钠解析:选D 因为镁离子所带2个正电荷,而铝离子带3个正电荷,所以镁的金属键比铝弱,所以镁的熔点低于金属铝,故A错误;碱金属都属于金属晶体,从Li到Cs金属阳离子半径增大,对外层电子束缚能力减弱,金属键减弱,所以熔沸点降低,故B错误;因为镁离子的半径比钙离子小,所以镁的金属键比钙强,则镁的硬度大于金属钙,故C错误;因为镁离子所带2个正电荷,而钠离子带1个正电荷,所以镁的金属键比钠强,则镁的硬度大于金属钠,故D正确。
一、单选题:1、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是()。
A、过境货物B、暂准进出口货物C、一般进出口货物D、保税加工货物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d本题分数: 1.33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2、纸质手册管理的保税加工货物,准予保税加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经批准可以申请延长,延长的最长期限原则上()。
A、1年;1年B、6个月;6个月C、3个月;6个月D、1年;6个月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本题分数: 1.33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3、纸质手册管理的保税加工货物,报核期限是在手册有效期到期之日起或最后一批成品出运后()内向海关报核。
A、15天B、25天C、30天D、60天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c本题分数: 1.33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4、电子帐册管理的保税加工报核期限,一般以()为1个报核周期。
A、1年B、180天C、60天D、30天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b本题分数: 1.33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5、采用纸制手册管理的保税加工货物,开展加工贸易的货物不需要领取许可证,不需要开设台帐,在办理合同备案阶段步骤正确的是()。
A、合同内容预录入——海关审核——审批合同——领取加工贸易登记手册B、审批合同——合同内容预录入——海关审核——领取加工贸易登记手册C、审批合同——海关审核——合同内容预录入——领取加工贸易登记手册D、领取加工贸易登记手册——合同内容预录入——海关审核——审批合同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b本题分数: 1.33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6、在加工贸易合同项下海关准予备案的料件,()保税。
A、85%料件保税,15%的料件不保税B、95%料件保税,5%的料件不保税C、不予D、100%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d本题分数: 1.33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7、某加工企业开展服装的加工贸易,该企业属于纸质手册管理模式,并且需开设台帐,该企业在领取加工贸易登记手册时,应凭()到海关领取。
A、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B、台帐登记通知单C、加工贸易登记手册D、银行保证金台帐开设联系单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b本题分数: 1.33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8、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内的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B、D类管理的企业不能开展加工贸易C、C类管理的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需设立台帐并交付保证金D、AA类管理的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一律实行的是不转,即不设台帐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d本题分数: 1.33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参见教材101页的表格。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工贸易串料需向海关提交书面申请B、经营企业因加工出口产品急需申请本企业内部进行料件串换的,不需要向海关提出申请C、保税料件之间、保税料件和进口非保税料件之间的串换须符合同品种、同规格、同数量的条件D、经海关批准,经营企业因保税料件和征税料件之间发生串换,串换下来同等数量的保税料件,由企业自行处置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b本题分数: 1.33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需向海关提交书面申请。
10、天津某企业(海关B类管理),由境外免费提供4000美元的拉链用于服装加工贸易,该批拉链合同备案的手续应当是()。
A、不设台帐,免领《登记手册》B、不设台帐,申领《登记手册C、半实转,申领《登记手册》D、半实转,免领《登记手册》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本题分数: 1.33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本题进口的料件是拉链,属于78种辅料的一种,且金额在5000美元以下,参见教材104页。
AA类、A类、B类企业实行的管理都是“不转/免册”。
11、某实行纸质手册管理模式的B类管理的企业,对外签订进口4000美元棉花(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生产出口服装垫肩的加工贸易合同,合同备案的手续应当是()。
A、不设台帐,申领《登记手册》B、不设台帐,不申领《登记手册》C、设台帐,实转,申领《登记手册》D、设台帐,空转,申领《登记手册》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本题分数: 1.33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本题进口的料件是棉花,不属于78种客供服装辅料。
因此不按5000美元以下的78种客供服装辅料的相关规定来办理。
AA类、A类、B类管理,进口料件金额在1万美元以下的可以不设台账。
实行的是不转/领册。
12、下列关于保税加工货物监管的叙述正确的是()A. 保税加工货物边角料经批准内销,海关按规定免征缓税利息B. 海关联网管理针对大型企业,建立电子账册,以合同为单元进行管理C. 加工贸易企业在向海关办理合同备案前,应当向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合同审批手续,凭“经营范围批准证书”向海关办理合同备案。
D. 珠海园区采用的是非物理围网的监管模式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本题分数: 1.33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13、天津某加工贸易经营企业(B类管理企业)进口12590美元的涤纶长丝,委托河北廊坊某加工企业(A类管理企业)加工袜子后返销出口。
该异地加工贸易的银行保证金台账应当:A. 由经营企业到所在地银行设台账,半实转B. 由加工企业到所在地银行设台账,空转C. 由经营企业到加工企业所在地银行设台账,半实转D. 由加工企业到经营企业所在地银行设台账,空转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c本题分数: 1.33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二、多选题:14、海关批准货物保税的原则是()。
A、合法经营B、复运出境C、可以监管D、企业必须是A类企业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 b, c本题分数: 2.67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15、下列属于海关对保税货物监管的基本特征的是()。
A、备案保税B、纳税暂缓C、监管延伸D、核销结关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 b, c, d本题分数: 2.67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16、采用纸制手册管理的保税加工货物,关于合同备案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A、合同备案指加工贸易企业持合法的加工贸易合同,到主管海关备案,申请保税并领取加工贸易登记手册或其他准予备案凭证的行为B、海关受理备案的加工贸易合同必须合法有效C、加工贸易合同是否合法有效的标志主要是商务主管部门合同审批是否通过,以及合同所涉及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国家管制商品是否获得许可D、经商务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并由商务主管部门核发“加工贸易登记手册”,应视为合法有效的合同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 b, c本题分数: 2.67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经商务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并获得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和必需的许可证件的加工贸易合同,应视为合法有效的合同。
“加工贸易登记手册”不是由商务主管部门核发(商务主管部门核发的是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加工贸易登记手册”由海关核发,海关对符合规定的加工贸易合同,予以备案,并核发“加工贸易登记手册”。
17、某加工企业与外商签订了一份来料加工合同,该厂报关员到海关办理该批合同的备案手续时,下列属于应当向海关提交的单证资料的是()A、“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和“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和生产能力证明”B、加工贸易合同或合同副本C、加工贸易合同备案申请表及企业加工合同备案呈报表D、为确定单耗和损耗率所需的有关资料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 b, c, d本题分数: 2.67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18、保证金台账制度的实施与加工贸易项目(商品)的类别及加工贸易企业的类别有密切的联系,按照现行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由境外厂商提供的辅料,金额在10000美元及以下的加工贸易合同,由AA类、A类企业或B类企业经营,保证金台账为“不转”B、东部地区AA类、A类、B类企业,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时,台帐制度为半实转C、A类企业,开展限制类、允许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时,台帐制度为空转D、AA类企业,开展允许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时,台帐制度为不转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 c, d本题分数: 2.67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A参见教材100页。
B错,参见教材101页,台账制度今年有变化。
19、合同备案变更情况时,符合下列哪些条件的合同,可以直接到海关和银行办理变更手续,不需经商务部门审批()。
A、贸易性质不变B、商品品种不变C、合同变更金额小于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D、延长不超过3个月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 b, c, d本题分数: 2.67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20、下列贸易形式中,属于加工贸易的是()。
A、来料加工B、来料养殖C、进料加工D、出料加工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 c本题分数: 2.67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07年考题。
21、以下有关加工贸易单耗、净耗、工艺损耗以及损耗率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单耗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加工条件下加工单位成品所耗用的料件量,单耗包括净耗和工艺损耗,单耗=净耗/(1-工艺损耗率)B、净耗是指在加工后,料件通过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反应存在或者转化到单位成品中的量C、工艺损耗是指因加工工艺原因,料件在正常加工过程中除净耗外所必须耗用,不能存在或者转化到成品中的量,但不包括无形损耗D、工艺损耗率,是指工艺损耗占所耗用料件的百分比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 b, d本题分数: 2.67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工艺损耗是指因加工工艺原因,料件在正常加工过程中除净耗外所必须耗用,不能存在或者转化到成品中的量,包括有型耗损和无形损耗。
22、关于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的税收征管措施,下列哪一项符合现行规定()。
A、准予保税的加工贸易料件的进口,暂缓纳税B、全部使用进口料件生产而得的成品出口时,不征收关税C、生产成品出口时,部分使用进口料件生产,则按海关核定的比例征收出口关税D、加工贸易出口未锻铝按一般贸易出口货物从量计征出口关税A B C D你的答案:标准答案:a, b, c本题分数: 2.67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错误所以你的得分为0 分解析:D应按从价税征收,不是按从量税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