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和能复习(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39
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复习要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它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P124图16.1-2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⑤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1)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三)、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热与能复习题一、选择题1.甲、乙两质量相等,温度相同,把甲投入一杯热水中,平衡后水温降低10℃,取出甲(热量和水无损失),再把乙投入杯中,平稳后水温又降低了10℃,由此可知()A.甲的比热比乙大B.甲的比热比乙小C甲的比热与乙相等D.无法比较比热大小2.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3.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A B C D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甲丙两图B.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乙丙两图C.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乙丙两图D.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可以选择甲乙两图5.如图,是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被冲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灯中酒精的质量越大,酒精的热值越大B.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全部被试管中的水吸收C.试管中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D.橡皮塞被冲开的过程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6.小天用电热水壶将1千克20℃的水加热至70℃,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水=4.2×103J/(kg•℃)}.A.水吸收的热量为2.1×105J B.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C.水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减小 D.水的温度升高,它的比热容变大7.一个四冲程热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r/min,它1s完成了()A.30个冲程,做了30次功B.60个冲程,做了60次功C.120个冲程,做了30次功D.60个冲程,做了15次功8.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的三个冲程,缺少的一个冲程的名称及顺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吸气冲程,应在甲图之前B.压缩冲程,应在甲、乙图之间C.做功冲程,应在乙、丙图之间D.排气冲程,应在丙图之后9.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关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原理相同的演示实验图,表示汽油机利用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示意图对应正确的是()A.乙、丙B.甲、丁C.甲、丙D.乙、丁二、填空题10.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汽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的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给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现象.(3)汽油燃烧时的能量转化是.(4)汽油发动机是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性质.11.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汽油在气缸内燃烧时将能转化为能,如图甲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此时它正处在冲程,其能量转化情况与(选填“乙”或“丙”)图相同,如果此汽油机每秒内对外做功20次,则汽油机每秒内完成个冲程,飞轮的转速为r/min.12.老师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发现试管上方的小风车,开始不停地转动;由此引出以下问题,请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图1实验中能量转化方式与图2中汽油机的哪个冲程相同?(2)若某四冲程汽油机的功率为36千瓦,做功冲程每次对外做功800焦耳,则在1秒钟内该汽油机能完成个冲程,此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转/分.(3)如图3所示的是等质量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情况的图象.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两种液体中,选择液体作为汽车冷却液效果会更好.三、实验题13.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软木塞冲岀试管口。
热和能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 、0℃的冰没有内能C 、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2、下列所述的实验中,是通过做功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在饮料中放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 、划火柴,火柴燃烧C 、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D 、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3、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D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5、近年来,很多城市修建了许多人工湖,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 的性质来调节气候,若一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107kg ,水温升高2℃,则湖水吸收的热量是 J 。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 g ۰℃)]内能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和 的总和。
影响因素:同一物体,同一状态下,温度 ,内能就越大。
改变方法规律:物体吸热,内能 ;放热内能 。
条件:存在 。
实质:内能的 。
热传递 规律:对物体做功,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 。
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
做功比热容定义: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所吸收的热量。
单位:焦/(千克۰摄氏度),符号是 。
水的比热容:c 水= 。
吸热:Q 吸= 。
热量的计算放热:Q 放= 。
特点:与物质的 和 有关。
热机原理:把内能转化成 的装置。
内燃机 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
“热和能”要点复习指导“热和能”要点复习指导一、基础知识回顾1.机械能与内能的关系3•温度、内能、热量、做功之间的关系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越高,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就越大;但由于内能不但与温度有关,而且还与分子的数目、分子间作用力有关,故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由于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且二者对物体内能的改变还是等效的,所以物体内能的改变,可能是由于热传递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做功引起的。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的多少,是个过程量,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而内能是物体含有能的多少,它是状态量;热量与温度间存在不确定的关系,有的物体吸热(或放热)后,温度升高(或降低),有的物体吸热(或放热)后,温度不变(如品体熔化和凝固时);但热量与内能间有确定的对应关系,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做功与内能变化间也有不确定的关系,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也可能是使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但物体对外做功,有的会使自己的机械能减少,内能不变(如小球撞击小车后,球的机械能减少,内能却不变),有的却使物体的内能减少(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所以做功、传热与物体的内能、温度的变化大都存在不确定的关系,分辨时需要我们仔细确认。
二、实验与探究1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方法:欲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应该只让物质的种类发生变化,而控制其他的因索不变,所以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2)方案一:让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观察其温度的升高量是否和同,若温度的升高量一样,则说明它们的吸热本领相同;如果温度升高量不一样,则温度变化量小的吸热木领大,温度变化量大的吸热本领小。
(3)方案二:让两种物质的温度变化量和同,观察其吸收热量的多少,若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则它们的吸热木领相同;如果吸收的热量不一样,则吸热多的吸热本领大,吸热少的小的吸热本领小。
例题(2007 •扬州)为了比较水和沙了容热木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和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吋间的长短來表示物质(2)分析下表屮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吋,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沙了吸收的热量。
一、复习策略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10-10m)(2热运动: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内能为什么对于晶体来说,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会变?怎么变?温度不变,动能不变,但是势能会变化。
所以内能会变化。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就叫热量。
3、比热容及其计算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的,升高相同度数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比热容是一种特性,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①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②单位:J/(kg·℃)(意义)③应用:水的比热容最大④计算4、热机(内能的利用)p136①汽油机和柴油机b.内燃机每完成四个冲程时,做功一次,(曲轴)飞轮转动两周.②燃料的热值及效率a.Q放=mq=Vq(理想状况下:完全燃烧).b.内燃机效率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能量(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总保持不变.(理解能量守恒定律与节约能源之间的关系).二、典例剖析例1、(2005·黄冈市)晴天,几位大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中虚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A.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B.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顺风走C.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D.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迎风走解析:本题考查了与热现象相关的诸多知识.题中“晴天”表明了森林和土地在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地温度变化情况:森林与土地相比,湿度大,加上植物的水分蒸发也要吸热,因而温度升高较慢;空气的温度比土地处低;又由于热胀冷缩,热空气较易上升,森林的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就会从森林流向外界,故要走出森林应顺风走.应选A.答案:A例2、(2005·北京市)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双手因摩擦而发热B.用火烧水时水温升高C.锯木板时锯条发烫D.古人钻木取火解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而且两种方式在改变内能时是等效的,做功包括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对外做功,其中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热传递指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在以上各选项中,摩擦发热、锯条发烫和钻木取火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只有B选项用火烧水使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使水的内能增加.故应选B.答案:B例3、(2005·厦门市)中国幅员辽阔,相同纬度上内陆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其主要原因是()A.地势的高低不同B.水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C.日照的时间不同D.离太阳的远近不同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与比热容相关的知识.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相同.题中“在相同纬度上”的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实际上指明了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而区别在于沿海地区有大量的水存在,而内陆地区主要是干泥土.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大,所以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水的温度比干泥土升高或降低得少,故水的昼夜温差比干泥土温差改变小.故本题应选B.答案:B例4、(2005·大连市)如图所示,关于水和煤油内能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容器中水的内能大于乙容器中水的内能B.甲容器中水的内能小于乙容器中水的内能C.丙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大于丁容器中煤油的内能D.丙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小于丁容器中煤油的内能解析:本题考查了内能及内能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分子数目(即物体的质量)和温度(分子动能的标志).比较甲和乙可知,质量相同的水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比较丙和丁可知,温度相同的煤油质量越大,内能也越大.由此可知,正确的选项应为B和C.答案:BC例5、(2005·海南省)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运动的是()A.破镜不能圆B.显微镜下微生物到处移动C.灰尘在空中飞舞D.花香扑鼻解析: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动理论的重要内容,能够说明这一点的包括物体内分子的微观运动,比如扩散现象,而一些固体颗粒的运动则属于宏观运动,宏观运动并不能说明宏观物体内每个分子都在运动.比如灰尘在空中飞舞属宏观运动,它并不能说明构成灰尘内的每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运动.而显微镜下微生物的移动同样也不能说明构成微生物的分子都在不停运动.另外,惟一能用宏观运动证明微观运动的只有布朗运动,布朗运动中花粉颗粒的运动正好说明了水分子在不停地撞击花粉颗粒所至,因而可以说明水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本题A选项中破镜不能重圆主要说明了分子间距离较大,作用力太微弱.故本题答案应选D.花香扑鼻属扩散现象,说明花香分子在运动.答案:D例6、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也越快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分子动理论知识来判断各选项正确与否的能力.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粒子的一种运动,它跟物体的宏观运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运动.当物体静止速度为零时,分子的运动并未停止,所以A选项不正确.无论物体是固态、液态或气态,大量分子都是处于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状态,当液体凝固成固体时,分子运动并未停止,选项B不正确.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作用,当分子间距离小于一定的距离时,分子间斥力起主要作用,因此分子间距离不能被无限压缩,选项C也不正确.实验表明:物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增大,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D例7、关于做功、热传递和内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对物体做功一定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B.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C.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D.物体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可能升高解析:本题考查对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法的理解.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两者是等效的,选项B正确.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都具有内能,选项c正确.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而温度不变,故选项D也正确.对物体做功,如:克服摩擦、压缩物体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但若将物体举高对物体做功,其内能并没有增加.因此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可能增加,也可能不增加,故选项A错误.答案:A例8、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建成后,三峡水库区的气温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夏天将比原来下降2℃左右,而冬天将比原来升高2℃左右.请你解释发生这个现象的原因.解析:本题是密切联系我国建设实际,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试题,考查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这一特点在实际中的作用.水的比热大表明在质量相同,吸收热量相同时,水的温度升高的低.答案:水电站建成后,库区水量大大增加,因为水的比热比干泥土气砂石的大,夏天当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比干泥土、砂石的低,所以库区的气温较原来的有所下降.冬天当水和干泥土、砂石放出相同热量时,水降低的温度比干泥土、砂石降低的少,所以库区的气温较原来的有所升高.例9、焦炭的热值为3.0×l07J/kg,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完全燃烧________kg 的焦炭放出的热量能把200kg的水温度升高50℃.解析: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可用公式Q放=qm来计算.(q表示热值,m表示质量)有关热值与热量的计算总称为热学计算,计算过程中主要用Q放=qm与热量的计算公式,通过Q吸=Q放或Q吸=ηQ放(η为吸热的百分比)来进行解题.答案:由定义可知,热值就是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焦炭的热值为3.0×107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0×107J.200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热的热量:Q吸=c水m水△t水=4.2×103J/(kg·℃)×200kg×50℃=4.2×107J因为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吸=4.2×107J所以有例10、(2006·大连)小明猜想“液体的密度ρ越大,其比热容c也越大”.他查到了一些液体的密度值如下表:由于不知道表中各种液体之间比热容的大小关系,需要用实验方法得到.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温度计、细线、火柴、烧杯、秒表、天平和砝码(以上每一种器材数量足够、规格相同);火焰相同的酒精灯若干;密度表中所给出的各种液体足量.实验中,小明选取的三种液体分别是煤油、植物油和水.(1)请完成以下实验要求:a.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实验中你准备测量哪个物理量来间接知道液体的比热容大小?c.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是:液体的质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烧杯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都相等?(2)如果测量的结果与小明的猜想相矛盾,则测出的三个物理量大小关系会有很多种,请写出其中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小明选取煤油、酒精和水这三种液体做实验,会存在哪些问题?解析:(1)物质的比热容c大小虽然由物质种类决定,但由可知,在一定条件下,c的大小可以由Q、△t或m的大小体现.在实验中,Q的大小可以通过加热时间长短反映;由于温度变化大小和加热时间长短的改变容易实施;而要保持Q和△t 不变,改变m,不易操作.因此,在实验中,有两个方案:一是m相同,Q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测出温度变化,比较温度变化大小.温度变化越大,c越小;二是m 相同,△t相同,测出加热时间长短.加热时间越长,吸热越多,c越大.(2)要让三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现在酒精灯相同,则装置其他部分安装必须相同.如可以使用同一套装置,只换用不同烧杯和液体;或三个铁架上的烧杯摆放相同,确保加热时,相同时间内吸热相同.除了小明猜想外,还有“液体密度ρ越大,比热容c越小”;“液体密度ρ相同,比热容也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比热容相同”;“液体密度大小与比热容大小无关”等.表现出的测量的温度变化△t 或加热时间的关系就很多.(3)首先小明的猜想是“液体密度ρ越大,比热容c也越大”,酒精与煤油的密度相同无法进行比较;其次酒精的易蒸发、易燃烧无法用于实验.答案:(1)a.;b.可用“温度变化量△t”(也可以用“加热时间”);c.液体加热时间,保证吸热相同;d.用同一个装置加热烧杯或调整铁架台上放烧杯的铁圈的高度,使酒精灯的火焰与烧杯底部的距离相等.(2)△t煤油=△t植物油=△t水(t煤油=t植物油=t水)(注:只要不是△t煤油>△t植物油>△t水或t煤油<t 植物油<t水即可)(3)①煤油和酒精的密度相等;②酒精易燃,不能用火焰加热.例11、(2006·昆明)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温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具有的内能多B.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在内能转移的过程中,一定有热传递发生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对物体做了功解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可见物体的内能大小,不仅与分子的热运动有关,还与分子数目的多少和分子势能大小有关,而物体的温度越高时,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只说明分子动能较大.故选项A不正确.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离开热传递,说一个物体含热量的多少是错误的.故选项B不正确.做功、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上是相同的,宏观上表现为物体温度的变化或物态的变化,但做功和热传递的实质是不同的,做功是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而热传递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故选项C正确.答案:C。
热和能专题复习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
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见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豆豆:呵呵,我们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B.丁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呀,所以冰山也有内能C.豆豆:呵呵,我们嘴里呼出了好多“白汽”,这“白汽”就是传说中的水蒸气吧D.丁丁:我看到前几天我们堆的雪人变小了,是因为蒸发了吧答案:B解题思路: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误;B: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故B正确;C:白汽是嘴里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故C错误;D:雪人变小是一部分的雪变成了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内能2.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会感到手发热,放到暖气片上会感到手暖和,对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B.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C.前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D.前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答案:C解题思路:双手摩擦会感到手发热属于做功增加手的内能,放到暖气片上会感到暖和属于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故答案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改变内能的方法3.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A.2.1×103J/(kg•℃)B.4.2×103J/(kg•℃)C.1.2×103J/(kg•℃)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答案:A解题思路:由图象可知: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水温度升高60℃需要20min,物质甲温度升高60℃需要10min。
第十部分热和能一.知识网络二.练习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空气流动形成风 B.洒些香水使整个房间充满香味C.潮湿的地面变干 D.扫地时,灰尘四起2、糖放在热水中比放在冷水中溶解的快,主要因为温度高时()A.分子扩散运动加快 B.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少C.分子间距离增大 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大3、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
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静止在10米高处。
这两个冰块()A. 机械能一样大B. 乙的机械能大C. 内能一样大D. 乙的内能大4、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一定相同D.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6、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它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7、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的能量总是从()A.质量大的物体传到质量小的物体B.密度大的物体传到密度小的物体C.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D.比热大的物体传到比热小的物体8、下列事例中,用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 B.冬天晒太阳,人感到暖和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 D.烧红的铁块温度逐渐降低9、下述各种现象中,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A.锯条锯木头,锯条发烫B.擦划火柴,火柴头着火C.冬天对着手呵气,手变暖D.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图1 C .锯木材锯子发烫 D .钻木取火A .双手摩擦能发热B .烧水时水温升高10、 在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 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