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花门3d模型制作
- 格式:doc
- 大小:5.91 MB
- 文档页数:25
3DsMax制作立体鲜花1、进入3dmax,点击文件/重置,重置系统至初始状态。
在工具栏上用鼠标右键单击“选择并移动”按钮,设置X、Y、Z的值为0,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模型的初始坐标在原点,进入创建命令面板,单击建立几何体,单击长方体钮,在前视图中创建一个平面,参数如下:长:48,宽:18,长度分段:10,宽度分段为6,制作的面长宽可以自定,一开始如果比例不合适,后面还可以改正,如下图所示。
2、在平面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转换为→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这样我们就将平面变成了可编辑的多边形。
3、在工具栏上用鼠标右键单击选择并移动按钮,设置X、Y、Z的值为0,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模型的初始坐标在原点。
激活前视图,进入:修改→可编辑多边形的点的次物体层级中,先使用移动和缩放工具调整点如图所示的形状。
4、在左视图中调整点的位置,选择中间两边的点,在左视图中向左下方拖动调整,在调整的时候最好对照着透视图边调边找感觉,注意线条要尽量的流畅,这一步很关键,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调整的时候最好是一个点一个点的调整,调整后的形状如下图所示。
5、在修改命令面板中,进入细分曲面选项中,在显示项下设置迭代次数为2,然后勾选使用NURMS细分,看一下效果,如下图所示。
6、在视图中观察一下模型的比例,如果模型比例不合适尽量多调几次。
返回到物体层级中,在顶视图中使用选择并移动工具沿着Y轴向上移动花瓣,离开原点一段距离,注意千万不要太远,如下图所示。
7、下面我们来调整坐标轴,以使物体的轴心归零。
单击层次命令面板,单击仅影响轴按钮,将坐标轴归零,即在屏幕下方的坐标轴窗口中都输入0,如下图所示。
8、关闭轴心控制的开关按钮,然后在顶视图中使用阵列工作复制花瓣:在菜单中选择工具 陈列,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旋转钮,设置角度为360度,在对象类型栏中点选实例项,在陈列维度中设置1D数量为5,如下图所示。
9、选择最初的花瓣,在左视图中调整其位置,使他们之间靠得更近些,要尽量避免交叉,如果有交叉,那么我们可以调整最初的花瓣,最终调整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3ds max制作3D魔幻玄异《海底神庙》场景导言至今,我已经从事了四年左右的3D场景工作,但是一直忙于工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却很少。
基本上,我要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空下来做点个人作品。
平时有空就练习一下场景的绘画,因为我认为这对3D场景的制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个场景里Matte-painting的成分要居多一些,本来是想做全3D的,但是一想到这么大的工程量就头痛,如果仅仅是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做的话,估计得做上一个月。
所以我选择用3D建基本模型,在Photoshop中Matte-painting材质纹理和气氛效果。
这样可以比较快地出效果,不会因为间断性的长时间制作失去兴致。
其实我觉得制作过程中,主要就是要不断的把握住自己感觉的方向,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条不紊地做出一副好的作品。
真正的制作时间大概20小时左右,更多的时间是花在了思考上,思考怎么样去营造一个既合理又不可思议的场景环境。
虽然最终那种让人“不可思议”的效果没有达到……不过我相信自己已经尽力表达了我想要表达的东西了。
教程思路1.建模型2.渲染3.PS合成一. 建模型在画几张凌乱的草图后,就开始动手建模型。
最初就是想做一个宫殿或着神庙之类的建筑,具体是在森林中,高山上,峡谷里,还是天空上,都没有确定。
做这个的前提是,有一个魔法世界的感觉,脑海里要时刻有这是一个魔法世界的念头。
后来我发现草图有点鱼的外形元素,于是就决定做成海底的环境,因为自己不熟悉海底的场景环境制作,所以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挑战。
接下来,在造型的设计上,我就会有意地朝这方面贴合。
实际上,与生物模型的创建相比,场景模型的创建没有什么难度,难度在于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设计思路,这样做起来才会比较顺手。
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就会发现即使懂得很多建模的技巧,在真正面对作品时,却总是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因为需要留较大的空间给后期的合成,所以模型就粗略地点到就好。
然后再布置一些简单的灯光。
二.渲染在这幅作品中,我使用的是VRAY渲染器。
中国古代建筑文华源远流长,古代建筑长久不衰。
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很多公司喜欢古建筑,喜欢用古建筑文化盖房做装饰。
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不同,其内容复杂,变化多样。
使很多爱好古建的朋友感觉画古建筑效果图无从下手。
今天我就以一个“小型垂花门”为例,讲一下古建筑效果图的表现方法。
垂花门本身是北京四合院建筑中的二道门,一般都是二进四合院以上级别的院落才有的。
因为外观效果很漂亮,所以现代的很饭店、餐厅等门脸建筑,都是以垂花门做外装饰。
(如图1-1所示)图1-1首先打开3Dmax7.0中文版(实在点,英文的俺看着费尽)确认好工作环境及尺寸单位。
(如有CAD 尺寸图最好,如果没有就只能自己计算尺寸了。
)确定好工作环境后,准备我们的垂花门的制作。
图1-2先长方体画个台明。
并输入相应尺寸(笔者以4000mm*2000mm*450mm为例)然后编辑材质,有条件的最好能贴图,懒得贴就暂时画个灰色的台明好了。
然后用线工具画台阶形状,并挤出成体。
如图所1-3示。
调整好位置后继续。
图1-3先画柱子。
我比较方形梅花柱同样的用线画挤出的方法。
首先先用矩形工具画一个正方形,尺寸设为180*180mm。
然后编辑样条线,编辑成图1-4中所表示的形状。
挤出高度为实际的柱高2600mm,不过如果是新手可以比实际尺寸的稍微高点,到时候画完了如果不合适好调整。
材质编辑为深红色。
然后把它移动到X:-1500 Y:1000 Z:0。
再复制到另外一边一个。
(注意:古建效果图一定要注意细节,因为里面有很多细节的东西,如果都不注意的话,出来后的整体效果会差很多。
)图1-4然后画前面的两个垂柱。
垂柱不用画,把先前画好的两跟柱子复制到前面,然后变短一点就好了。
复制出两根相同的柱子后,把柱高(挤出的尺寸)改成800。
移动到X-1500 Y-400 Z1800的位置。
两边一边一个。
接着画柱头。
创建一个180*180*180的正方体。
移动到相应的位置(X-1500 Y-400 Z1580),画好后,添加点简单的图案。
清式垂花门水彩渲染练习
一.目的要求:
在掌握水彩渲染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临摹形态复杂、材质较多的建筑正投影立面,同时学习色彩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规水彩渲染中的如下技法:
1.学习和掌握接近自然天空的深色天空退晕渲染画法;
2.学习和掌握正常光影、明暗(包括阴影、反射、高光、反高光)、冷暖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方法;
3.学习和初步掌握不同材料质感的水彩画法;
4.学习小面积配景画法。
二.图纸要求:
1. 临摹教材《建筑初步》附图9——清式垂花门;
2. 图纸大小:700X500mm水彩纸绘制;
3. 毛笔绘图。
三.绘图步骤:
1. 仔细阅读教材《建筑初步》P160~P163;
2. 定出绘图范围,绘制底稿(可以用铅笔把样图拓在图纸上避免使用橡皮);
3. 作小样分析,调配足够的颜料;
4. 渲染:
Ⅰ. 分大面(铺底色,分开天空与建筑);
Ⅱ. 分小面(前亮后暗、前暖后冷);
Ⅲ. 画阴影(上浅下深、上暖下冷);
Ⅳ. 做质感;
Ⅴ. 画配景。
5. 最后调整各部分的素描关系,色彩关系,使其完整、统一。
四.评图依据:
1. 完整绘制范图所提供的图形;
2. 色相选择适当,素描关系,色彩关系正确;
3. 退晕色度变化均匀、靠线准确,图面不同部位深浅协调统一;
4. 图面整洁。
垂花门介绍文案垂花门,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建筑门式,又称悬山门或者吊梁门。
它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门式,通常用于府邸、寺庙和贵族宅邸等地方,并且它的雕刻艺术与建筑工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垂花门的特点在于门楣下悬挂着两根装饰线条的横木,从而形成门楼比常规门楼更加丰富和精致的造型。
垂花门的构造和设计有很多讲究,它不仅具备结构牢固、稳定耐用等基本特点,还需要充分考虑到人在通过门楼时的视觉和美感体验,从而让门楼成为整个建筑的一个亮点。
垂花门充满了中国文化的韵味和艺术美感,它在外观设计上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如精致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梁柱结构等。
垂花门在文化意义上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代表了对于家庭、宗族和社会关系的一种表达和尊重,反映了传统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下面是关于垂花门的20条介绍,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个神奇而美丽的建筑门式:1. 垂花门的门楼是一种自然形态的构造,其悬挂的横木代表四季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
2. 垂花门通常用于宅邸和寺庙等场所,内部多为神龛和佛像等重要之物,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文化意义。
3. 在传统中国的建筑风格中,垂花门是一种重要的门式,曾经广泛应用于清朝皇帝的宫殿和贵族家庭的住宅。
4. 垂花门的半圆形门拱象征“天圆地方”,外加上门楣下的两根悬挂横木,代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 垂花门的外形布局十分规整,分为门楼、门框和门扇三部分,每个部分均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造型。
6. 垂花门的门楼和门框多采用木结构,用于形成门扇的材料则一般为竹子或者竹编材料。
7. 建造垂花门的工艺和技术相当复杂,需要考虑环境和气候等因素,确保门楼具备极佳的稳定性和整体音响效果。
8. 垂花门是传统中国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筑最能代表东方文化特色的建筑之一。
9. 垂花门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门式,还代表着对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尊重和追寻。
1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垂花门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福气和幸福的到来,成为人们庆祝节日和重要日子的重要场所。
我的独立柱担梁式垂花门模型制作过程四在制作下槛的时候,我还没有制作垂花门的底座;一直到制作完走马板、短抱框、上槛,并安装了之后,才想起要做个底座,以便将已经制作好的部分安装到位,使以后的制作安装能按部就班的进行。
在制作底座之前,为了使下槛和抱鼓石组装后尺寸不变,就在下槛的两端制作了燕尾榫,在抱鼓石相应的位置上刻了燕尾槽,下槛和抱鼓石组装后就相对固定了。
而在实际当中不是这样的。
实际安装中,我觉得可能是先铺设地面,再定位、安装和固定抱鼓石(抱鼓石内侧在下槛和抱框的位置刻有直槽,下端没有燕尾槽。
我在北京看过一些抱鼓石实物,并拍摄了照片,都是刻的直榫槽),再在两个抱鼓石之间的下槛位置的刻槽之间安装下槛(下槛两端没有燕尾榫),同时在下槛门框位置的下方安装门枕石,然后将下槛向下打靠,下槛就安装固定了,门枕石也安装定位了;之后再在下槛上立门柱,装抱框、门框、中槛等其它零件。
另外,独立柱担梁式垂花门对门的宽度是有限制的,即在门打开的时候,当门开到90°时,其门边与罩面枋的内侧要有一些间隙,如果门制作的尺寸过宽,就会由于罩面枋的阻挡而不能顺畅打开;这样,门就要重新改得窄一些,走马板和腰枋也要重新制作等,会带来一系列的修改问题。
我在画图和制作时由于考虑不周,门的宽度过宽,在连笼枋、花板、罩面枋、麻叶抱头梁、随梁、穿插枋等安装好,将门打开时,门被罩面枋挡住了,不能正常打开,方才发现门做的宽了。
原因是没有考虑周到和仔细计算,也没有画这部分的俯视图,自己觉得门宽一点好看,就仅凭自己的想象决定了门的宽度,结果门做的宽了;最后导致下槛、中槛、联楹、余塞板、腰枋都重新找材料制作,原来的改都没法改,全部作废了;只有门是利用原来的材料,将上下抹头、横橧、面板改窄了,重新组装完成的。
所以,在制作时,门的宽度要仔细计算,并画俯视图辅助验证后,再决定门的宽度,决定门框的位置,并推算出腰枋和余塞板的尺寸。
接上次的制作安装。
这是荷叶墩、随檩枋、角背、燕尾枋。
古建筑最美的一道门——垂花门,详介其种类与构造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此垂花门。
垂花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它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
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
如果您喜欢古建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请关注作者头条号“古建筑设计师”后面长期更新中国传统文化建筑,如果您有古建筑设计项目,寺庙施工图设计,寺院设计规划项目,祠堂项目设计及施工请关注并私信作者!垂花门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功能的建筑,在中国古建筑中占着重要位置,我国传统的住宅、府邸、园林、寺观以及言殿建筑群中,都有它的独特地位。
垂花门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优美的建筑外形,各种垂花门既有精巧华丽的共性,又因所处具体位置和功能上的差别而具有多种构造形式。
垂花门的构造艺术和技巧是古建传统技术宝库中的重要内容。
因此,研究垂花门的种类、构造及其在造型、装饰等方面的规律和技艺,继承这方面的宝贵遗产,对保护和维修文物古迹,建造新的古建风景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垂花门在古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府邸、宅院建筑中,垂花门一般作为二门,位于建筑群的中轴线上。
在二、三进院落的中小型四合院中,垂花门一般位于倒座与正房之间,两侧与看面墙连接,把院子分隔为内宅和外宅。
在前面有厅房(过厅)的较大型四合院中,垂花门则常位于过厅与正房之间,其作用同样是将院落分成内外宅。
在中国传统住宅中,厅房、倒座一般属外宅建筑,正房厢房、后罩房为内宅,这样,垂花门在住宅建筑中就成为分隔内外宅的重要标志。
在住宅垂花门的前后两排柱上,分别装有槛框,安装攒边门和镜面板门(即屏门)。
在通常情况下,前面的搬边门是开启的。
为了選免大门开启而造成中轴线上建筑的暴露,装在里排柱间的屏门就起了遮挡作用。
屏门一般为四扇,除有重大礼仪(如婚丧大事)外,平时不启。
这样就把内外院截然分成两个互不干扰的空间,造成内宅安谧宁静的气氛。
Alphacam2017教程之3d挑角门型的做法详解一、挑角门型简介挑角门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门型,广泛应用于膜压橱柜门中,见下图,它的特点就是在门的表面形成一个尖角,没有任何圆弧,这种门型深受国内外用户喜爱。
欲高效地制作这种门型,必须采用V型刀,常见的V型刀角度为90度,120度,150度,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定制非标准角度的V型刀。
二、在CDM中制作挑角门型的步骤1)首先单击菜单栏上的CDM,点击“CDM橱柜”,打开CDM主界面,如下页图,选择中间仅有一个矩形内框的图形,在有的软件里可能是其他名称,请选择时注意,只要内容相近即可,在这里是那个“Single Panel Square”,选择它并在其上右键单击,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并单击“新建类型向导”,见下页图,在出现的CDM类型创建向导对话框中输入CDM门型名称“3d挑角培训1”(这个是任意起的名字,只要是原来的门型库里没有的名字,都可以使用),设计者和注释可以不用写内容,直接点前进进入下一步;这样就会看到创建方式的对话框,如下图,选择默认的“编辑定义加工参数”,点前进即可;接下来选择加工类型,如下图,选择第二项“3D雕刻”,点前进;这样就进入了“路径偏置量及下刀点”选择对话框,如下图;因为这是第一个路径(operation),往往不需要进行任何偏移,所以在所选图形加工边,选择中,选择第一个也是默认的“中心或不改变”,下刀点选择“拐角或端点”,点击前进,进入刀具方向和加工边的选择,这里选择顺时针,内部和右边(因为挑角是在图形线的内部进行),如下图,然后点前进。
这样就跳转到了刀具选择界面,找到对应的刀具,比如”T12V120”,在其上双击;这样就会跳转到图形界面,当光标在图形界面内移动时,会有一个刀具的轮廓图形跟随光标一起移动,下面的提示是“这把刀吗?<ENTER>=确定,<ESC>=放弃”,如果在图形界面上任意位置左键单击,就等于选择了这把刀,并会自动跳转到下一步;如果发现选错了刀具,可以点“Esc”或者右键单击,重新返回上一步进行选择。
阿巴赛教您制作艺术镂空模型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很有艺术感的镂空模型。
这样的模型既很美观,又很节省材料。
图1 镂空模型现在阿巴赛就来教大家怎么由一个模型得到这种镂空的效果(如图2)。
图2 镂空效果展示需要的工具原料:MeshLab软件、ZBrush软件、Cura软件、测试模型Cat.obj。
讲解之前我们先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次制作过程中使用到的几个软件。
MeshLab(提取密码:nsnt )是个开源免费的3D网格处理软件,它主要用于编辑修复模型,具有简化、细分、光滑、采样、清理、重建等功能。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这里看到最详细介绍。
ZBrush(提取密码:nghq )是一款高精度笔刷式雕刻软件,建模过程就像玩橡皮泥一样,利用拉,捏,推,扭等操作来对几何进行编辑,生成任意的高度复杂和丰富的几何细节(如怪兽的复杂表面细节)。
详细介绍请点击这里。
Cura是一款3D打印的切片软件,主要功能是对模型进行切片处理,最后生成3D打印机能识别的gcode格式直接进行打印。
阿巴赛提供了Cura的简体中文版下载,需要的朋友请自行下载。
接下来我们一步一步地教大家如何制作这种漂亮的镂空效果,图文并茂哦。
【Step 1】:MeshLab导入模型双击打开MeshLab软件,点击菜单栏【File】-【Import Mesh】导入准备好的模型cat.obj。
导入之后,单击拖拽鼠标左键旋转视图,滚动鼠标滚轮缩放视图,单击拖拽鼠标滚轮平移视图。
图3 MeshLab导入模型【Step 2】:细分模型在界面下方的状态栏,可以看到该模型的点数和面数。
为了让模型有更好的镂空效果,我们先对模型进行细分。
点击菜单栏【Filters】-【Remeshing,Simplification and Reconstruction】-【Subdicision Surfaces:Loop】,弹出参数设置对话框。
我们将迭代次数(Iterations)改为1,点击应用(Apply);再将边的阈值(Edge Threshold)变小为原来的一般,再点击应用(Apply);重复操作直到点数达到一二十万左右。
3d雕花模型制作教程制作3D雕花模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和手工技巧。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教程,帮助你了解如何制作3D雕花模型。
第一步:确定设计思路在开始制作之前,你需要明确你想要制作的雕花模型的样式和设计。
可以通过参考其他的雕花作品或者自己创作来确定一个理想的雕花设计。
第二步:准备3D建模软件为了制作3D雕花模型,你需要使用一款适合的3D建模软件,例如Blender、Rhino、ZBrush等。
选择一款你熟悉或者愿意学习的软件,并进行安装。
第三步:建立基本模型打开建模软件后,选择一个适合的建模工具,例如多边形建模或者曲面建模工具,开始建立基本模型。
根据设计思路,使用基本的几何体(例如立方体、球体)或者通过绘制曲线来建立基本轮廓。
第四步:细化模型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开始逐渐细化模型的细节。
可以使用各种工具来变形、拉伸、放大等,来使模型更加逼真。
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实际雕花的特点来调整模型的形态和细节,尽量保持模型和实际对象的相似。
第五步:添加纹理和颜色当模型细节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开始给模型添加纹理和颜色。
可以使用贴图或者材质球来给模型增加细节和真实感。
根据雕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纹理和颜色,并平衡它们的比例和亮度,使模型更加逼真。
第六步:调整光照和渲染为了使模型和效果更加真实,需要调整光照和渲染设置。
可以添加适当的灯光来增加阴影和反射,使模型有更好的光照效果。
此外,选择适当的渲染设置,如分辨率、采样率和阴影效果等,使最终的渲染图像更加细致和清晰。
第七步:导出和打印完成模型的设计和渲染后,就可以将模型导出为适当格式的文件,以便后续加工和打印。
选择合适的文件格式,如STL、OBJ、PLY等,并调整导出设置,确保模型的质量和精度。
然后,可以使用3D打印机将模型打印出来。
第八步:处理和修饰打印出来的3D雕花模型可能还需要进行一些处理和修饰,以使其更加完美。
可以使用手工工具和砂纸打磨模型的边缘和细节,去除可能存在的瑕疵和不平整。
中国古代建筑文华源远流长,古代建筑长久不衰。
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很多公司喜欢古建筑,喜欢用古建筑文化盖房做装饰。
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不同,其内容复杂,变化多样。
使很多爱好古建的朋友感觉画古建筑效果图无从下手。
今天我就以一个“小型垂花门”为例,讲一下古建筑效果图的表现方法。
垂花门本身是北京四合院建筑中的二道门,一般都是二进四合院以上级别的院落才有的。
因为外观效果很漂亮,所以现代的很饭店、餐厅等门脸建筑,都是以垂花门做外装饰。
(如图1-1所示)图1-1首先打开3Dmax7.0中文版(实在点,英文的俺看着费尽)确认好工作环境及尺寸单位。
(如有CAD 尺寸图最好,如果没有就只能自己计算尺寸了。
)确定好工作环境后,准备我们的垂花门的制作。
图1-2先长方体画个台明。
并输入相应尺寸(笔者以4000mm*2000mm*450mm为例)然后编辑材质,有条件的最好能贴图,懒得贴就暂时画个灰色的台明好了。
然后用线工具画台阶形状,并挤出成体。
如图所1-3示。
调整好位置后继续。
图1-3先画柱子。
我比较方形梅花柱同样的用线画挤出的方法。
首先先用矩形工具画一个正方形,尺寸设为180*180mm。
然后编辑样条线,编辑成图1-4中所表示的形状。
挤出高度为实际的柱高2600mm,不过如果是新手可以比实际尺寸的稍微高点,到时候画完了如果不合适好调整。
材质编辑为深红色。
然后把它移动到X:-1500 Y:1000 Z:0。
再复制到另外一边一个。
(注意:古建效果图一定要注意细节,因为里面有很多细节的东西,如果都不注意的话,出来后的整体效果会差很多。
)图1-4然后画前面的两个垂柱。
垂柱不用画,把先前画好的两跟柱子复制到前面,然后变短一点就好了。
复制出两根相同的柱子后,把柱高(挤出的尺寸)改成800。
移动到X-1500 Y-400 Z1800的位置。
两边一边一个。
接着画柱头。
创建一个180*180*180的正方体。
移动到相应的位置(X-1500 Y-400 Z1580),画好后,添加点简单的图案。
这里提示,可以直接找材质贴图,也可以画些简单的图案。
再画个矩形,连接垂柱与柱头。
贴上材质。
结果图1-5如所示。
图1-5柱子画完了。
该画结构了。
首先是梁,就是俗称的“房陀”。
在顶视图画个长方体,尺寸为:1700*220*280位置为:X-1500 Y240 Z2600。
贴深红材质,垂柱一方的陀头贴博古贴图(如果没有可去本人空间/zhaoly0228中下载)画完后令一边也复制一个。
结果如图1-6所示。
图1-6画正面的结构檩三件:圆檩、垫板、枋子及花板和下枋。
用线工具在左立面画檩三件的剖面,效果图如1-7所示。
然后挤出3000,移动到正中间的位置。
贴檩三件材质,并编辑UVW贴图坐标。
结果如图1-8。
还有下面的花板、下枋和雀替。
花板用平面表示,并贴图。
下枋画长方体贴图。
雀替也用平面表示,贴雀替材质,并贴透明材质。
(本人的材质有限,没有太好的材质请大家见谅。
)其中花板尺寸为:564*200,下枋尺寸为3000*180*100,雀替尺寸为750*220。
画好结果图如1-9所示。
图1-7图1-8图1-9画好了正面,还要画侧面。
侧面画法基本上与正面相同,不过要把檩三件改成一个上枋子,雀替改成骑马雀替。
记得两边都要画。
如图1-10所示。
一个垂花门的下半部分就画好了。
图1-10然后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项目就是画椽子檩中以内的椽子是不可见的,可以省略不画。
以外的椽子分别是飞椽和檐椽。
从檩中开始算,飞缘出檐长度比檐椽长度出檐为1:2。
檐椽出檐长度等于柱高的的十分之二。
由于我们先头画的柱高定为2600mm,所以得檐椽出檐为520mm,飞椽出檐260mm。
椽径等于檐柱径的三分之一,可得为60mm。
但考虑到60mm似乎小了点,此垂花门为室外装饰用,所以可适当放大椽径,定为80*90mm。
由此,画长方体,并渲染深绿色材质,椽子头渲染万字材质。
复制成两根椽子(一根檐椽,一跟飞椽)移动到相应位置位置如图1-11。
然后按椽档为95左右的距离复制若干。
图如1-12。
(小知识,垂花门为悬山式建筑,侧出椽数应为四椽四档距离,如图1-13讲解。
)这下椽子做好了,可以上瓦了吧。
上瓦之前别忘了还要加个连檐啊~就要个红色的80mm高连檐吧。
这才可以上瓦了。
如图1-14。
图1-11图1-12图1-13图1-14终于开始上瓦了。
先画筒瓦画个弧线,弧线的尺寸要按举架和步架计算了。
咱这就算是三檩的建筑,步架实际应该是檐柱径的4-5倍,可现在咱们是按1400mm计算的,按六举架计算(就算实际是五举,也别按五举,要不效果不好,会显得瓦面太平了,会影响效果。
效果图有所夸张是正常的。
)举加就是840mm。
这样尺寸就出来了如图1-15所示。
(注意:囊就代表就是就是瓦的弧度。
不要画得太短,更不要画直的,否则及其影响美观。
)画好这条弧之后复制出来一条做备用,因为这条弧要有很多地方用到。
然后在正立面上画个45mm半径的圆。
(黑活3号筒瓦宽90mm板瓦70mm)(注意:有时候画大规模的效果图,不要拘泥于尺寸,筒瓦尺寸应适当放大,以加强美观。
)然后用弧放样。
这样一个有囊的筒瓦就出来了。
然后画板瓦。
再复制出一个刚才的弧,编辑样条线如图1-16所示形状。
画好后挤出数量为100,分段为4。
去看正立面吧,编辑网格的点,把中间的三个分段的点全部往下面拉一点,以确保板瓦是个弧形的,而不是直的。
但不要拉太多了。
调整好位置。
再画勾头和滴水。
勾头可以画个平面圆贴图,滴水画个平面贴图。
很多人喜欢看这个的。
懒得画可以直接画个滴水的形状放上去。
如图1-17所示。
图1-15图1-16图1-17这样,瓦已经画好了,从左边开始复制若干,一直复制到右边。
最好是成组后一起复制。
(注意,两边应该是筒瓦,不是板瓦)如果尺寸有偏差,可以选中所有的瓦,用缩放工具调整。
并加上深灰色材质。
如果是琉璃的就加黄色发红的材质就好了。
最后效果如图1-18所示。
图1-18不要着急,咱们离成功还有一段距离呢。
先画了博缝板吧。
复制一个刚才画瓦用的那条弧,(PS:我都说了这条弧要用很多次,你要没复制就重画一个吧。
)编辑样条线,如图1-19所示。
编辑好后挤出90mm。
再画上面的钉帽(梅花钉)。
画个圆,复制就好了,看图有说明。
博缝板画好了。
记得两这各放一个,如图1-20所示。
图1-19图1-20这时候就差脊没画了。
脊分为正脊和垂脊。
正脊就是最上面平着安装的脊,垂脊就是侧面由上到下的脊。
黑活带兽的正脊类似琉璃的正脊,也可用从上到下:扣脊筒瓦-正通脊-压档条-正当沟。
如果需要加高做法,可以正通脊下面添加群色条。
(详见中国古建筑瓦石营造法)垂脊分为兽前脊与兽后脊,区分的位置在垂兽处。
垂兽之前为兽前脊,垂兽之后为兽后脊。
兽前脊结构与正脊类似,分别为扣脊筒瓦-斜通脊-压档条-斜档沟。
兽前脊因为要放小兽所以要比兽后脊矮一点,可以把斜通脊改成三连砖,或其它(详细见中国古建筑瓦石营造法)。
黑活瓦的小兽从前往后一般为:仙人-天马-海马-狮子四个足够了。
琉璃小兽从前往后一次为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垂花门就放四个就好了)。
其实画脊还是很麻烦的,那也得画啊~~先用线工具画好正脊剖面,然后挤出到跟瓦一边长。
如图1-21所示。
(拉伸之前复制出一个来,一会兽前脊就不用再画了。
)画垂脊的时候先找到画瓦时候用的那条弧线,再复制出来一条(PS:真晕,这条弧复制N多回了。
)编辑样条线如图1-22所示。
画好了线就放样吧。
然后把兽前脊高出来的部分布尔掉就好了。
(看你用3D的技术了~要布尔不出来就放两次样吧~哈哈哈)结果如图1-23所示。
调好颜色,先别着急一边一个,还得画小兽呢。
图1-21图1-22图1-23小兽的画法:可以先画个平面,然后贴图,再把透明的区域做透明贴图。
接着用线围着不透明区域边缘画一圈再拉伸100-200左右。
再把先前做好的平面贴图复制到两边,就算做好了。
如果有技术好,建议手动画。
把画好的小兽放到它的位置上。
如图1-24所示。
(注意:你画的不是太和殿,别放一堆小兽)图1-24快要收尾了,画铃铛排山吧。
跟画筒瓦板瓦的方法类似,不过不用画成弧形了。
图如1-25所示,如果你能找到这个弧型的中点,你可以阵列一堆,如果找不到,那就只能画好一个再一个个复制了。
呵呵。
我就一个个复制的....~O~最后了,把侧面能露出里面位置的地方封起来,看看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修改一下。
行了。
图1-26背面的墙和背景我就不画了。
大家应该会画的,我就不多费口舌了。
保存好,如果将来要画个类似的垂花门,直接合并了就好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