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古典园林
- 格式:docx
- 大小:15.64 KB
- 文档页数:12
导游基础文化知识试卷第四章中国古代园林出卷人:金盈洁答卷人一.判断题(共20题,每题分,共30分。
)1.世界各国园林基本分为两类:一是19世纪以前的欧洲几何规则式园林;二是中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
2.中国古代园林充分体现了建筑美、人工美。
3.皇家园林专供帝王与宫室外戚休憩,表现了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4.北方类型园林也称“黄河类型”,以北京为代表;江南类型园林也称“扬子江类型”,以苏州为代表;岭南类型也称“广东类型”,代表有清辉园。
5.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是自然式园林。
6.魏晋南北朝时期式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点,私家园林逐渐增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7.亭榭是全园野境、画境、意境的汇集点。
8.叠山的石材主要有两种:一是浙江武康的花岗岩,称叠脚;二是太湖石,称收顶。
9.苏州四大历史名园是沧浪亭、网狮园、拙政园和留园。
10.中国古代园林重视饲养动物。
例如林浦养鹿放鹤。
1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组成要素是叠山、理水、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与刻石等等。
12.杭州西湖北面宝石山上的保叔塔,与南面重建的雷锋塔,是一组绝妙的对景。
13.任何园林内都有必须遮挡之物。
用山、石、花木加以掩盖和处理也可以成为一种美景这叫障景。
杭州花港观鱼东大门的雪松,就是障景的典范。
14.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江苏苏州拙政园、狮子林被称为我国的四大园林。
15.承德避暑山庄与1998年底,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6.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十二石斋现已废圮。
17.苏州的画家很多,号称“吴门四家”的有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
18.颐和园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19.普宁寺“大乘之阁”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我国最大的木雕佛像。
20.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是江南最大的太湖石。
二.单选题(共20 题,每题2分。
共40分。
)1.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阶段是在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2.属于“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是A.苏州拙政园B.绍兴沈园C.顺德的清辉园D.留园3.古典园林中将全园的野境、画境、意境汇集在一起的建筑是A.厅堂B.楼阁C.亭榭D.馆斋4.杭州拥有江南三大奇石中的A.瑞云峰B.绉云峰C.冠云峰D.玉玲珑5.建于北宋的沧浪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它的特色是A.以假山著称B.以对比、借景取胜C.未入园林先成景D.以竹为植物主景,四季假山别具特色6.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帝王宫苑是A.颐和园B.承德避暑山庄C.拙政园D.清辉园7.江南最大的太湖石是A.玉玲珑B.冠云峰C.绉云峰D.环秀山庄假山8.中国古典园林重在体现A.天人合一B.人文的力量C.建筑美人工美D.整齐一律9.江南类型园林的特征是A.略显局促B.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C.河湖圆石较少D.具有热带风光10.下列关于植物与寓意正确表述的是A.竹子—气节高尚B.松柏—坚强长寿C. 牡丹—洁净无暇D.紫薇—高官厚禄11.关于楼阁的是叙述错误的是A.是园林中的二类建筑B.用以储藏书画C.供读书用D.可以供佛12.西湖美景往往因为近处的盛开的桃花和倒挂的柳丝作为过渡景而显得更加生动。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世界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分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特点:规模相对较小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一、园林性质园林性质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自然属性:无论古今中外,园林都是表现美、创造美、实现美的景观艺术环境。
2、社会属性:古典园林是皇室贵族和高级僧侣们的奢侈品,是供少数富有阶层游憩、享乐的花园式和别墅庄园。
二、园林的功能园林最初的功能和园林的起源密切相关。
主要功能有:1、狩猎2、游玩3、观赏4、休憩5、祭祀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一、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二、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三、寺观园林各种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
另外还有:陵寝园林是为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
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中国古典园林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到19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一、生成期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
二、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三、全盛期相当于隋、唐。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第一节自然景观要素一、山岳风景景观山岳是构成大地景观的骨架,构成雄、险、奇、秀、幽、旷、深、奥等形象特征。
1.山峰:包括峰、峦、岭、崮、崖、岩、峭壁等不同的自然景象,因岩质不同而异彩纷呈。
山峰既是登高远眺的佳处,又表现出千姿百态的绝妙意境。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22.岩崖:由地壳升降、断裂风化面形成的悬崖危岩。
3.洞府:洞府构成了山腹地下的神奇世界,著名的咯斯特地形石灰岩溶洞,仿若地下水晶宫,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曼、石花、石床、云盆各种象形石光怪离奇;地下泉水,湍流更是神奇莫测。
4.溪涧与峡谷:涧峡是山岳风景中的重要因素,它与峰峦相反,以其切割深陷的地形、曲折迂回的溪流、湿润芬芳的花草而引人入胜。
5.火山口景观:火山活动所形成的火山口、火山锥、熔岩流台地、火山熔岩等。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36.高山景观:高山风景包括冰川世界,如云南的玉龙雪山,被成为我国冰川博物馆,高山冰塔林水晶世界景观,高山珍奇植物景观,如雪莲花、风毛菊、点地梅等。
7.古化石及地质奇观:古生物化石是地球生物史的见证者,是打开地球生命奥秘的钥匙,也是人类开发利用地质资源的依据。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4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5二、水域风景景观水是大地景观的血脉,是生物繁衍的条件。
水景是自然风景的重要因素,广义的水景包括江河、湖泊、池沼、泉水、瀑潭等。
1.泉水:泉是地下水的自然露头。
¾因水温不同而分:冷泉和温泉,包括中温泉、热泉、沸泉等;¾因表现形态不同而分:喷泉、涌泉、溢泉、间歇泉、爆炸泉等;¾从旅游资源角度分:饮泉、矿泉、酒泉、浴泉、蝴蝶泉;¾按不同成分分:单纯泉、硫酸盐泉、盐泉、矿泉等。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62.瀑布:瀑布是高山流水的精华所在,它的大小、形态各异,气势非凡。
所有山岳风景区几乎都有不同的瀑布景观,瀑布是人们造园的蓝本,以其飞舞的雄姿,使高山动色,使大地回声,给人们带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舒怀和享受。
精品文档第四章中国古典园林—园林的构景手法一、章节名称:《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法二、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常见构景手法,如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等,并且能够举例说明这些构景手法的不同,进而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观赏方法。
三、教学重点:添景、夹景、框景、漏景四、教学难点:添景与夹景的区别;框景与漏景的区别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举例讨论法六、学时分配:20 分钟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特点、分类及组成要素2 、提问:我们在游览一些古典园林时,有时在园林入口经常会看到一些假山,视线的两侧大而无挡的空旷之处,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这样的设计在园林设计中属于什么构景手段呢?(二)讲授新课1 、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2、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3、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精品文档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4、对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谢,可观赏堂、山、桥、树木……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檄,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已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5、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资料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5、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2、中国古代绘画4、中国古代科技成就1、中国古代书法3、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第二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1、楹联常识2、跟着诗词去旅行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3、中国的古塔2、中国的古桥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第四章中国古典园林1、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3、皇家园林——颐和园2、江南园林——拙政园第五章中国饮食文化2、中国的名茶1、中国的四大菜系第六章中国工艺美术中国的文房四宝第七章中国民族民俗4、蒙古族3、藏族2、满族1、汉族第八章中国旅游景观2、花岗岩名山1、钙华景观4、京杭大运河3、丹霞地貌名山第九章中国港澳台地区和主要客源国概况2、澳门4、英国6、德国5、法国1、香港3、台湾参考资料1、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书目:《史记》、四大名著、《丝绸之路》文章:龙应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史哲》记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南宋》、《本草中国》、《河西走廊》、《神秘的西夏》、《大汉帝国》2、第二章、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书目:《唐诗中的旅游》、《宋词中的旅游》3、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纪录片:《故宫100》、《世界遗产在中国》、《法门寺地宫》4、第四章、中国古典园林书目:陈从周《说园》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5、第五章、中国饮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老广的味道》、《味道云南》6、第六章、中国工艺美术书目:《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纪录片:《台北故宫》、《了不起的匠人》、《中国文房四宝》7、第七章、中国民族民俗纪录片:《穿在身上的中国》8、第八章、中国旅游景观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隐秘中国》、《大黄山》、《长江》、《塔里木河》、《这里是西藏》、《第三极》9、第九章、中国港澳台地区和主要客源国概况书目:《菊与刀》纪录片:《走遍世界》、《鸟瞰世界》10、第十章、中国共产党发展简史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辉煌成就书目:《邓小平时代》、《苦难辉煌》纪录片:《大国崛起》、《辉煌中国》、《忘不了邓小平》。
中国古典园林史全书笔记
第一章:历史渊源
中国古典园林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早的园林可追溯至中国古
代的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在古代,园林被视为人工构筑的山水之间的微缩世界,在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和谐统一。
古代园林常常由建筑、植物园、水池、石头、假山等元素构成,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第二章: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追求自然”、“守护水源”、“排景辞物”、“布
局对称”、“借景造境”等。
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园林主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
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园林美学的追求和对宇宙之美的探索。
第三章:代表性古典园林作品
中国古典园林有许多代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颐和园、拙政园、留园、潭
柘寺等。
这些园林作品不仅在建筑设计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传统,而且在植物配置、景观布局、文化内涵等方面也展现了深厚的古代艺术精髓。
第四章: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技艺和设计理念逐渐得到
传承和发展。
现代园林设计师们在借鉴古典园林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古代园林的精神和美学延续至今,为当代人们营造出更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底蕴,是中国园林建筑史上的重要篇章。
通过对古典园林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启迪,为当代园林设计和建筑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
第四章名词解释1.皇家园林[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研]答:“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苑、宫苑、苑囿、御苑等。
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的皇家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2.写意山水园[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研]答:“写意山水园”指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地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林,其特点是以山水为骨骼,以诗情画意为表现形式。
3.榭[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研]答:“榭”是中国园林建筑中依水架起的观景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四面敞开,平面形式比较自由,常于廊、台组合在一起。
平面通常为长方形,其临水一侧特别开敞,有时建筑物的四周都立着落地门窗,显得空透、畅达,屋顶常用卷棚歇山式样,檐角地平轻巧;檐下玲珑的挂落、柱间微曲的鹅项靠椅和各式门窗栏杆等,常为精美的木作工艺,既朴实自然,又简洁大方。
4.苑[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研]答:“苑”是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的一种园林。
大的苑广袤百里,拥有囿的传统内容,有天然植被,有野生或畜养的飞禽走兽,供帝王射猎行乐。
此外,还建有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用的宫室建筑群。
小的苑筑在宫中,只供居住、游乐,如汉建章宫的太液池、三神山,可称为内苑。
5.舫[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研]答:“舫”是仿照船的造型,在园林的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供人们游玩设宴、观赏水景,如苏州拙政园的“香洲”、北京颐和园的“清晏舫”等。
为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建筑,前后分作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后舱建二层楼房,供登高远眺。
6.陈从周[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研]答:“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室,自称梓翁。
浙江杭州人,闻名中国的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著有《说园》等。
7.艮岳[西南林业大学2012年研]答:“艮岳”是汉族古典园林建筑之一,属于中国宋代的著名宫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