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电路化简节点法(万能法)含实物图复习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150.00 KB
- 文档页数:4
(完整版)高中物理电路简化(3)将各个电路元件对号入座,画出规范的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
例谈综合法简化电路一、简化电路的具体方法1支路电流法:电流是分析电路的核心。
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走向,经各电阻外电路巡行一周至电源的负极,凡是电流无分叉地依次流过的电阻均为串联,凡是电流有分叉地依次流过的电阻均为并联。
例1:试判断图1中三灯的连接方式。
图1【解析】由图1可以看出,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在A 点分成三部分。
一部分流过灯部分流过灯L3,然后在B 点汇合流入电源的负极,从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此三灯并联。
【题后小结】支路电流法,关键是看电路中哪些点有电流分叉。
此法在解决复杂电路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 .等电势法:将已知电路中各节点(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叉点,称为节点)编号,按电势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用1、2、3 数码标出来(接于电源正极的节点电势最高,接于电源负极的节点电势最低,等电势的节点用同一数码)。
然后按电势的高低将各节点重新排布,再将各元件跨接到相对应的两节点之间,即可画出等效电路。
例2:判断图2各电阻的连接方式。
【解析】(1)将节点标号,四个节点分另怖上 1、2。
(2)将各个节点沿电流的流向依次排在一条直线上。
L1, 一部分流过灯 L2,图3(4)从等效电路图可判断,四个电阻是并联关系。
【题后小结】等电势法,关键是找各等势点。
在解复杂电路问题时,需综合以上两法的优点。
二、综合法:支路电流法与等电势法的综合。
注意点:(1)给相同的节点编号。
(2)电流的流向:由高电势点流向低电势点(等势点间无电流),每个节点流入电流之和等于流出电流之和。
例3:由5个1Q电阻连成的如图4所示的电路,导线的电阻不计,贝U A、B间的等效电阻为__________ Q o【策略】采用综合法,设A点接电源正极,B点接电源负极,将图示电路中的节点找出,凡是用导线相连的节点可认为是同一节点,然后按电流从A端流入,从B端流出的原则来分析电流经过电路时的各电阻连接形式就表现出来了。
关于物理简化电路图的方法讲解初中物理简化电路图的方法讲解关于物理学中电路图的内容讲解,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电路图其实就是看看串联还是并联。
第1步:所有电压表以及它左右两边直至节点的导线遮去不看。
第2步:寻找有没有其他节点,如果有再看两两节点之间的东西,比如电流表测什么电流(与之串联)之类的。
(电源到节点的电阻或者电流表是在干路上的,这点要明白,先用铅笔描干路)第3步:复查,重新走一遍电路,还是电压表遮掉。
第4步:看电压表两端导线“抱”着哪(几)个用电器或者电阻,就是测哪个的电压。
结束。
(PS. 这都是我当初学电路初探时候的心得,但愿对你有用)希望上面对物理中电路图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
初二物理电路图分析方法讲解下面是对电流流向法的知识讲解,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学习。
电流流向法电流流向法,就是从电源的正极开始,到电源的负极结束,顺着电流的方向,连接电路,或分析电路的方法。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判断一个电路是纯串联还是纯并联,还是混联。
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用其他颜色(如:红色)的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画出电流的流向(如图1所示),电流没有分支,此电路为串联电路。
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开始,画出电流的流向,电流出现了三个分支,分别经过三个电阻,故此电路为并联电路。
又如图3所示的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开始,画出电流的流向,电流经过开关S、灯泡S3后,分为两支,上面的一支经过灯泡L1、电阻,下面的一支经过灯泡L2、电流表A2,两分支电流汇合后又经过电流表A1,回到电源的.负极。
故此电路是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混联电路。
由此分析可知,开关S、灯泡L3和电流表A1串在干路上,上面的支路中灯泡L1和电阻串联,下面的支路灯泡L2和电流表A2串联,两支路之间为并联。
电流表A1测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下面的支路经过灯泡L2中的电流。
用电流流向法分析电路,电路的连接情况、元件仪表工作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专题一:等效电路图的画法电路化简原则①无电流的支路化简时可去除;②凡用导线直接连接的各点的电势必相等(包括用不计电阻的电流表连接的点)③等电势的各点化简时可合并;④凡接在同样两个等势点上的电器为并联关系。
⑤在外电路,沿着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⑥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变形;⑦理想电流表可认为短路,理想电压表可认为断路;⑧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一、简化电路的具体方法1.支路电流法:电流是分析电路的核心。
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走向,经各电阻外电路巡行一周至电源的负极,凡是电流无分叉地依次流过的电阻均为串联,凡是电流有分叉地依次流过的电阻均为并联。
例1:试判断图1中三灯的连接方式。
2.等电势法:将已知电路中各节点(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叉点,称为节点)编号,按电势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用1、2、3……数码标出来(接于电源正极的节点电势最高,接于电源负极的节点电势最低,等电势的节点用同一数码)。
然后按电势的高低将各节点重新排布,再将各元件跨接到相对应的两节点之间,即可画出等效电路。
例2:判断图2各电阻的连接方式。
【解析】(1)将节点标号,四个节点分别标上1、2。
(2)将各个节点沿电流的流向依次排在一条直线上。
(3)将各个电路元件对号入座,画出规范的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
(4)从等效电路图可判断,四个电阻是并联关系。
【题后小结】等电势法,关键是找各等势点。
在解复杂电路问题时,需综合以上两法的优点。
二、综合法:支路电流法与等电势法的综合。
注意点:(1)给相同的节点编号。
(2)电流的流向:由高电势点流向低电势点(等势点间无电流),每个节点流入电流之和等于流出电流之和。
例3:由5个1Ω电阻连成的如图4所示的电路,导线的电阻不计,则A、B间的等效电阻为_______Ω。
【策略】采用综合法,设A点接电源正极,B点接电源负极,将图示电路中的节点找出,凡是用导线相连的节点可认为是同一节点,然后按电流从A端流入,从B端流出的原则来分析电流经过电路时的各电阻连接形式就表现出来了。
电路图简化的方法——标号法口诀分为两部分,标号和画图:1、标号:电路每个节点编号,标号遵循以下原则(1) 从正极开始标1(2) 导线连通的节点标同样的数字(3) 沿着导线过一个用电器,数字+1(4) 到遇到电源负极为止(5) 要求所有点的标号要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负极的标号2、画图(1) 在平面上画出节点号(2) 根据原图画出节点之间的用电器或电表(3) 整理,美化3、注意事项(1) 当用电器两端标号不等时,电流从小标号点到大标号点,因为小标号更接近正极(2) 当用电器两端标号相等时,相当于一根导线接在用电器两端,因此用电器短路没有电流。
典型例题:1、首先进行标号,我们的标号用红色数字表示,从电源正极出来a点标1,同样在一条导线上的b、d点也标1;检查所有该标1的都标了,那就过一个电阻吧!例如从b点过到c点,这样c点标2。
同一导线上的e、f、g点都标2,这样我们就发现已经到电源负极了!标号结束!2、进入第二步画图阶段,先画出节点号1,2,其中1节点电源正极,2节点接电源负极,如右图3、然后在原图中查找每个电阻两端的节点标号,放到简化图中对应标号之间,我们看到R1、R2、R3都在1、2点之间,所以把它们仨依次连接在1、2点之间,就形成了下图的并联电路附:画电路图注意的的几点先分析电路,不用着急连电源,先找那些用电器和电表是并联的,找哪些是串联的,最后连总电路。
但是要注意一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不要接反了,否则的话要扣分的。
1.首先从正极出发,然后回到负极.2.遇到复杂的电路图,先按照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的画法一点一点分解.3.要注意画的导线不能够交叉.4.注意电流表和电路表的区别.5,画完电路图后,自己按照正极出发的方向,走一遍,看看行不行.6.重点注意电表要从正接线柱到负接线柱7.注意电路是否会短路练习:1、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闭合S、S2、S3,断开S1则L1与L2并联B 闭合S、S1、S2,断开S3 则L1、L2并联C 闭合S、S1、S3,断开S2则L1、L2并联D 闭合S、S2,断开S1、S3,则L1、L2并联2、在左图一电学黑箱面板上有两灯泡M和N以及三个接线柱A、B、C,盒内有电源,并以导线在盒内将灯、接线柱、电源相连,今在盒外的导线将A、B两接线柱相连M、N均不发光;若用导线将B、C两接线柱相连,则灯N发光而M不发光,若用导线将A、C两接线柱相连,则灯M发光而N不发光,根据上面结果将盒内电路图画出来.3、4、5、6、如图所示,有带风叶的小电动机一只,电热丝一段,开关两只(S1,S2),插头一只,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可以连接成一个有冷、热两档风的电吹风电路.要求:只闭合S1时吹冷风,只闭合S2时既无风又不发热,同时闭合S1、S2 时吹热风,请你用笔画线作导线,按要求将图中元件连接起来.。
电路识别是初中物理电学的重点之一。
很多同学在学电学之初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电"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么,电脑、电话、电视这些玩意儿天天挂在嘴边,早~就想知道什么是“电”了,这把真要解开电的奥秘了!好兴奋~!电学一开始,果然不负重望,老师一个劲儿的做实验,一会摩擦玻璃棒,一会摩擦橡胶棒,然后又搬来一个带金属箔的"小闹钟",上课就是看热闹,很开心;在加上这部分的考试作业主要考知识点,尽考些玻璃棒、橡胶棒都带什么电,是排斥还是吸引等鹦鹉学舌的问题,小case~。
上课又热闹看,下课作业不难,还能学知识,总体感觉电学真是8错。
可惜好景不长,进入电流电路后,初中物理三大猛药之一——电学的糖衣吃完了,开始动真格的了。
电学的各难点中,打前锋的就是电路识别,课上讲的很简单,电路就串联、并联就两种,看上去很清纯~。
但实际做题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儿,无数出题老师们殚精竭虑、前仆后继,把原本清纯可爱的串并联电路,设计成错综复杂电路怪物,再掺和进去电表和变阻器,使得电路的复杂度达到极致,不少同学学到这杯具了,之前的兴奋劲儿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做错题的郁闷和对电路怪物的恐惧,更要命的是,过不了电路识别这一关,接下来的电学都得杯具:电路识别错,后面的计算判断都是无用功。
因此吧里同学跑上来求电路识别方法者层出不穷。
电路识别虽然是有些难度,但还是有章可循的,电路识别相关的包括二部分:电路图简化以及电路图、实物图互化。
这次我先介绍一个简化电路图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标号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学、练练就会、便于记忆,而且适用于所有电路,是居家旅行、特别是简化电路的杀手锏。
我朋友的孩子上学期初二学电学,概念啥的都没问题,但是就认不出复杂电路图,所以电学习题一做就错,班里都倒数了。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她妈妈请我去给她单独辅导一下,教给她一个识别电路的法子,当场学会,练习几道后就明白了,期末考试物理从70多提升到92。
B
R 3R 1R 2
R 4A 2A 1A 图3-14
请两个学生分别画出这两个等效电路图.师生共同分析,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
[例3]在例2中,若电阻R 1=10Ω,R 2=3Ω,R 3=6Ω,R 4=4Ω,电源电压U=24V 不变,则:(1)如果在ab 间接入一只理想电压表,它的读数为多少?
(2)如果在ab 间接入一只理想电流表,它的读数又为多少? 先由学生计算,后师生共同总结.
解:(1)若在ab 间接入一只理想电压表,如图1所示,可知电压表的读数为C 、D 间的电压与B 、D 间的电压之和,先算出电路的总电阻为8Ω,则电路的总电流为I=U/R=24/8=3(A ), 此即为流过R 2的电流;而流过R 3的电流由分流关系知:I 3 = I/2 = 1.5A ,故电压表的读数为 U CB = U CD + U DB = I 3R 3 + IR 2 = 18(V )
(2)如果在ab 间接入一只理想电流表,如图2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流过R 3、R 4的电流之和.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3Ω, 则电路的总电流为 I = U/R = 24/3 = 8(A );
流过R 1的电流I 1 = 2A ;
流过R 3的电流I 3 = 2/3A ;
流过R 4的电流I 4 = 6A ;
故电流表的读数为:I A = I 3 + I 4 = 6.67A .
[例4]、图3-14中,R 1=1,R 2=8,
R 3=8,R 4=4,A 、B 间电压为3V ,求电流表A 1、A 2的读数各是多少?
四、布置作业:。
简单的电路化简方法之节点法电路化简的步骤如下:1.首先寻找节点。
何谓节点,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汇交点,称为节点.借助节点排列的规范化来作出等效电路的方法,称为节点法,如图,我们可以找到6个节点。
2。
节点编号。
编号是要注意,电源的正极(或负极)编1号,负极(或正极)编最后一个号。
如果发现两个节点间有导线或者电流表连接,那么这两个节点编为同一号。
如果是电流表在同一号节点间的,需要记住表两端接的电阻号。
3.重新连线。
重新连线应在草稿纸上完成,首先在纸上同一线上画上4个点并编上号,点间距离最好大一点,,然后依次从电路中找到节点之间的电阻或者电表画在四个点间。
为了避免漏画,可以画一个从图上标出一个,直到原电路图上的仪器全都画到了图上为止。
如图。
A 1A 3VA 2R 1R 2R 34. 转化为规范化电路图。
相信做完上一步后,您已经可以看出电路的组成了,如果发现点与点之间有断开的情况,只要将点适当的移位就可。
关于这道题的规范化电路图,在此就省略吧。
练习1.画出等效电路图2.画出等效电路图3.当闭合开关S 0、S 1,断开开关S 2时 当闭合开关S 2,断开开关S 0、S 1时V 2V 1AR 1R 2P S图12SVAL 1 L 2 S 0S 1S 2R 3R 4图394.当S 1、、S 2 均闭合且滑片P 滑到a 端时 当S 1、S 2 均断开且滑片P 在a 端时5.当闭合开关S 1,断开开关S 2和S 3, 当闭合开关S 1、S 2,断开S 3时 当闭合开关S 3,断开S 1 、S 2时6.当S 1、S 2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a 端时 当S 1、S 2都断开,滑片P 在b 端时7.只闭合开关3S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最左端时 只断开开关1S ,滑片P 移至最右端时 只闭合开关1S ,滑片P 在最右端时a VA 1A 2S 1S 2R 2R 1Lb图25 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中点M ,且只闭合开关S 1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B 端,断开开关S 1,闭合开关S 2时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A 端,闭合开关S 1和开关S 2时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B 端,只闭合S 2时 滑片P 在B 端,开关都断开时 当滑片在A 端,只闭合S 1时。
化简电路方法
节点法。
基本上
都可以解决。
那么,就拿这个题来说吧:
具体步骤如下:
1)找出所有线路的交点(节点),并标注1234。
需要注意,所有直接用导线连接的节点,都可以标注为一个节点序号。
2)草稿纸上铅笔画一直线,上边每隔一段距离写上1234。
3)从原图中取出一个元件,然后看看它的两个脚分别是什么序号,那么就把这个元件画在直线旁边,两个脚分别连接到对应的序号上去。
4)继续(3)的步骤,把全部元件都接到直线上应有的序号上,不漏不重复(为此,可以每次取出一个元件,就在原图的元件上画个叉)。
5)把直线擦掉。
6)整理顺溜线路,横平竖直,就得到化简好的电路图。
电路识别是初中物理电学的重点之一。
很多同学在学电学之初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电"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么,电脑、电话、电视这些玩意儿天天挂在嘴边,早~就想知道什么是“电”了,这把真要解开电的奥秘了!好兴奋~!电学一开始,果然不负重望,老师一个劲儿的做实验,一会摩擦玻璃棒,一会摩擦橡胶棒,然后又搬来一个带金属箔的"小闹钟",上课就是看热闹,很开心;在加上这部分的考试作业主要考知识点,尽考些玻璃棒、橡胶棒都带什么电,是排斥还是吸引等鹦鹉学舌的问题,小case~。
上课又热闹看,下课作业不难,还能学知识,总体感觉电学真是8错。
可惜好景不长,进入电流电路后,初中物理三大猛药之一——电学的糖衣吃完了,开始动真格的了。
电学的各难点中,打前锋的就是电路识别,课上讲的很简单,电路就串联、并联就两种,看上去很清纯~。
但实际做题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儿,无数出题老师们殚精竭虑、前仆后继,把原本清纯可爱的串并联电路,设计成错综复杂电路怪物,再掺和进去电表和变阻器,使得电路的复杂度达到极致,不少同学学到这杯具了,之前的兴奋劲儿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做错题的郁闷和对电路怪物的恐惧,更要命的是,过不了电路识别这一关,接下来的电学都得杯具:电路识别错,后面的计算判断都是无用功。
因此吧里同学跑上来求电路识别方法者层出不穷。
电路识别虽然是有些难度,但还是有章可循的,电路识别相关的包括二部分:电路图简化以及电路图、实物图互化。
这次我先介绍一个简化电路图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标号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学、练练就会、便于记忆,而且适用于所有电路,是居家旅行、特别是简化电路的杀手锏。
我朋友的孩子上学期初二学电学,概念啥的都没问题,但是就认不出复杂电路图,所以电学习题一做就错,班里都倒数了。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她妈妈请我去给她单独辅导一下,教给她一个识别电路的法子,当场学会,练习几道后就明白了,期末考试物理从70多提升到92。
简化电路有妙法欧阳光明(2021.03.07)把非直观直流电路转化成等效直流电路的过程叫简化电路。
简化电路有妙法,现举例供同学们赏析。
例1: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R1 =1Ω,R2=2Ω,R3=3Ω,R4=6Ω,电源电动势E=6V,电源内阻不计。
当电键S接通后,求通过电阻R1上的电流强度I。
当电键S接通后,计算通过R1上的电流强度I,首先须把图1所示的电路简化成等效电路后,再进行计算。
简化电路的具体方法分下面几个步骤:1 找出交节点,并标上序号在电路中,凡是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电学元件连接在一起的点都叫交节点,然后把同一交节点用虚线括起来,并标上序号,如图2中所示的a,b,c,d等点。
序号的前后顺序,按电势的高低进行排列。
(如果电路中无电源,求某一电路某两点间的电阻时,可假设其中一点为高电势,另一点为低电势。
)2 连接电路从电势较高的a点到电势较低的d点沿某一个回路,通过一个个交节点把电路中的部分电学元件连接起来。
如:从a点开始连接电阻R1,电阻R1连接b点,b点连接电阻R4,电阻R4连接c点,c点连接电键S,电键S连接d点。
如图3所示。
复杂电路的简化方法一. “拆除法”突破短路障碍短路往往是因开关闭合后,使用电器(或电阻)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而造成的,初学者难以识别。
图1即为常见的短路模型。
一根导线直接接在用电器的两端,电阻R被短路。
既然电阻R上没有电流通过,故可将电阻从电路中“拆除”,拆除后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图1图2二. “分断法”突破滑动变阻器的障碍较复杂的电路图中,常通过移动变阻器上的滑片来改变自身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从而影响我们对电路作出明确的判断。
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路的一般情况如图3所示。
若如图4示的接法,同学们就难以判断。
此时可将滑动变阻器看作是在滑片P处“断开”,把其分成AP和PB两个部分,即等效成图5的电路,其中PB部分被短路。
当P从左至右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AP部分逐渐变大;反之,AP部分逐渐变小。
节点法化简电路金题试做经典题目你来挑战例.如图所示,A、B两端连接电压为U的直流电源,电阻R1、R2、R3、R4阻值各不相同,求电路中的总电流大小I。
名师点拨【问题识别】电路中有多个电阻或用电器连接起来却不清楚其串并联关系时,需要对其进行简化以便分析。
【方法提炼】简化电路第一步:等效法电流表看作导线;电压表、电容器看作断路,与电容器、电压表串联的电阻视为导线。
简化电路第二步:节点法(也称为等势点法)同一根导线上的两点电势相同;节点标字母,再按电势由大到小在节点处标数字;画一条线,按电势高低重新排列元件。
【补充说明】1.如果导线上(节点之间)没有用电器(开关、电流表除外),那么导线上的各点可以看作是一个点,可以任意合并、分开、增减。
2.节点处的字母不必须标,标字母主要是为防止漏掉节点,如果感觉加上字母太乱,可以只标数字。
3.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节点所标数字一定为1,与负极相连的节点所标数字一定为该电路最大。
金题点睛课堂思维妙解点睛1234【解析】题中没有指出正负极,设A连接正极,则先标出节点ABCD;A和D由同一导线连接,C和B由同一导线连接,则A和D电势相同,C和B电势相同;从正极向负极由小到大标数字,电势相同处标同一数字,如下图所示:根据此图简化电路,画一条线,两端为两极,按序标数字,将电阻填入对应的数字之间,得下图:因为AB之间的电压为U,所以电路的总电流为123412341111()U U U UUR R R R R R R R+++=+++如图所示,A、B两端连接电压为U的直流电源,电阻R1、R2、R3、R4阻值各不相同,求电路中的总电流大小I。
强化训练 即学即练 举一反三1. 五个1Ω的电阻连成如图所示电路,导线电阻不计。
则A 、B 间的等效电阻是多少?【答案】0.5Ω 【解析】设A 接正极,B 接负极,按电势由高到低标数字如图所示根据此图简化电路,数字1、2、3按序排开,将对应电阻填入对应数字之间,如下图所示每个电阻的阻值都为1Ω,所以计算得AB 间的等效电阻为0.5Ω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个电阻发生故障,使电流表A 的读数变大,电压表V 的读数变大,灯泡L 的亮度变暗,关于故障判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能是R 1短路B .可能是R 2断路C .可能是R 3短路D .可能是R 4短路 【答案】D 【解析】按电势由高到低标数字如图所示根据此图简化电路,数字1、2、3按序排开,将对应元件填入对应数字之间,如下图所示由电路元件各物理量动态变化的规律“串反并同”可知,只有当R 4短路时,电流表A 的读数变大,电压表V 的读数变大,灯泡L 的亮度变暗。
电路简化的原则和方法简化电路是高中学生应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也是物理学习的一个难点。
在很多情况下,将复杂电路简化是解题的关键。
只有掌握这一技能,才能利用串、并联的基本特点对电路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计算。
在电路的简化中要把握以下四条原则:(1)电阻不计的导线可以伸长、缩短或者弯曲,电路中同一条导线的两端可以看成是一点;(2)等势点间的电阻可以从电路中去掉,等势点也可以合并成一点;(3)对于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通常都忽略把它们接入电路后对原电路的影响,即把电流表的内阻视为 R A= 0,把电压表的内阻视为 R V=∞;另外有些情况下,则又要考虑它们对电路的影响 ,这时则应把它们当成接在电路中的具有某一阻值 (既不是零,也不是无限大 )的电阻来看待;(4)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起隔直作用,所以含有电容器的支路不构成直流电的通路,而电容器却可以带电使两板间有某一电势差。
在把握以上原则的同时,通常采用的有两种简化的方法。
一、电流流向法依据电流的流动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节点处判定电流的走向,从而确定电阻的连接方式。
例 1 、电流表 A 1和 A2的示数分别为 1A 和2A ,若将 R3和 R4两电电阻互换位置 ,则两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试求通过电阻 R1的电流强度多大?析与解:忽略电流表的电阻,假定电流从R1流入,到节点 B 分为两个支路:一是经电流表 A 1到 D 节点后,又分为两支路,分别经 R3和 R4流向 E;二是经 R2到 C 再经电流表 A2到E。
由此图 1 甲的电路可等效变换为图乙,由图乙可见,电流表 A 1显示的电流的电阻 R3 中的电流 I3与电阻 R4中的电流 I4之和的电流表 A 2显示的流是电阻 R2中的电流 I2与电阻R 中的电流 I之和 ,依题中所给数据有:图 1 33I3+ I4=1A, I 2+ I3=2A;又由题述有 R3与 R4互换位置两表示数不变,即应有 R3和 R4中的电流应相等,故 I3=I4由上三式联立解得 I3=I4=0.5A, I2=1.5A。
简单的电路化简方法之节点法
电路化简的步骤如下:
1.首先寻找节点。
何谓节点,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汇交点,称为节点.借助节点排列的规范化来作出等效电路的方法,称为节点法,如图,我们可以找到6个节点。
2。
节点编号。
编号是要注意,电源的正极(或负极)编1号,负极(或正极)编最后一个号。
如果发现两个节点间有导线或者电流表连接,那么这两个节点编为同一号。
如果是电流表在同一号节点间的,需要记住表两端接的电阻号。
3.重新连线。
重新连线应在草稿纸上完成,首先在纸上同一线上画上4个点并编上号,点间距离最好大一点,,然后依次从电路中找到节点之间的电阻或者电表画在四个点间。
为了避免漏画,可以画一个从图上标出一个,直到原电路图上的仪器全都画到了图上为止。
如图。
A 1
A 3
V
A 2
R 1
R 2
R 3
4. 转化为规范化电路图。
相信做完上一步后,您已经可以看出电路的组成了,如
果发现点与点之间有断开的情况,只要将点适当的移位就可。
关于这道题的规范化电路图,在此就省略吧。
练习
1.画出等效电路图
2.画出等效电路图
3.当闭合开关S 0、S 1,断开开关S 2时 当闭合开关S 2,断开开关S 0、S 1时
V 2
V 1
A
R 1
R 2
P S
图12
S
V
A
L 1 L 2 S 0
S 1
S 2
R 3
R 4
图39
4.当S 1、、S 2 均闭合且滑片P 滑到a 端时 当S 1、S 2 均断开且滑片P 在a 端时
5.当闭合开关S 1,断开开关S 2和S 3, 当闭合开关S 1、S 2,断开S 3时 当闭合开关S 3,断开S 1 、S 2时
6.当S 1、S 2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a 端时 当S 1、S 2都断开,滑片P 在b 端时
7.只闭合开关3S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最左端时 只断开开关1S ,滑片P 移至最右端时 只闭合开关1S ,滑片P 在最右端时
a V
A 1
A 2
S 1
S 2
R 2
R 1
L
b
图
25 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中点M ,且只闭合开关S 1时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B 端,断开开关S 1,闭合开关S 2时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A 端,闭合开关S 1和开关S 2时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B 端,只闭合S 2时 滑片P 在B 端,开关都断开时 当滑片在A 端,只闭合S 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