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2015年第一季度质控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20.81 KB
- 文档页数:4
医院感染质控第一季度总结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收治、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医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质控是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院感染质控第一季度总结是对该季度内医院感染质控工作的总结,旨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质控工作提供依据。
二、工作内容1. 定期巡查医院感染质控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医院感染隐患排查巡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消毒灭菌情况等。
2. 统计分析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体分布等情况的分析,为进一步制定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3. 审核报告对医院感染相关报告进行审核,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4. 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医院感染质控相关培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5. 制定措施根据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三、工作成果1. 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通过医院感染质控工作的持续推进,医院感染发生率有所下降,为提高医院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提高通过定期的培训教育和巡查工作,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进一步提高。
3. 医院感染质控工作得到了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医院感染质控工作的推进不断受到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1. 医院感染数据统计不够精准在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中,发现存在一些数据统计不够精准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强化医院感染数据统计工作。
2.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不够强在巡查工作中发现,部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意识不够强,存在不规范洗手、戴手套等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教育。
感染性疾病科工作总结感染性疾病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承担着预防、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任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该科的一名医生,积极努力地开展工作,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下面是我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一、疾病防控工作疾病防控是感染性疾病科的核心工作之一。
过去一年,我主动学习和了解了最新的疾病防控技术和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会议,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科室的防控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工作,确保患者在科室得到的是安全的医疗服务。
二、临床工作在临床工作中,我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主动与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沟通和协作,确保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
在诊疗过程中,我注重细节,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力求给予患者更多的安慰和关怀。
同时,我也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遵守医嘱,时刻保持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科研工作科研工作是感染性疾病科医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与科室的其他医生合作,共同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发表了多篇论文和科研成果。
同时,我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深入研究了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提高了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四、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名医生,我始终认为教育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了科室的培训计划,并有幸担任一些培训课程的讲师。
我分享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同时也倾听了其他医生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分享和交流,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也帮助了其他医生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五、自我总结与展望通过过去一年的工作,我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成绩。
作为一名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学习和更新科研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治疗患者的水平。
我会更加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用心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建议。
第一季度感控工作总结科室英文回答:Infection Control in the First Quarter: Department Summary.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year has been a challenging one for infection control. The department has been working diligently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spread of infection, and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a number of areas.Hand Hygiene.Hand hygien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s for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infection. The department has implemented a number of initiatives to improve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including:Providing hand sanitizer dispensers throughout the department.Educating staff on the importance of hand hygiene.Monitoring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and providing feedback to staff.As a result of these initiatives,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Isolation Precautions.Isolation precautions are used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infection from patients who are infected or suspected of being infected. The department has implemented a number of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to ensure that isolation precautions are followed correctly. These include:Providing clear guidelines on when isolation precautions are required.Training staff on how to implement isolation precautions.Monitoring compliance with isolation precautions.As a result of these efforts, isolation precautions have been followed correctly in a high percentage of cases.Environmental Cleaning.Environmental cleaning is another important measure for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infection. The department has implemented a number of measures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cleaning, including: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of cleaning.Using disinfectant cleaners that are effective against a wide range of microorganisms.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cleaning compliance and providing feedback to staff.As a result of these efforts, environmental cleaning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Surveillance.Surveillance is essential for detecting and controlling infection outbreaks. The department has implemented a number of surveillance systems to monitor for infection outbreaks, including:Active surveillance for specific infections.Passive surveillance for all infections.Outbreak investigation and response.As a result of these efforts, the department has been able to detect and control a number of infection outbreaks early on.Education.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fection control.The department has implemented a number of educational programs to provide staff wit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y nee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infection. These programs include:In-service training on infection control topics.Online modules on infection control.Grand rounds presentations on infection control.As a result of these efforts, staff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infection control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The infection control department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a number of areas during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year. The department is committed to continuing its effort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spread of infection.中文回答:第一季度感控工作总结科室。
第一季度科室感控管理工作小结范文我要强调的是,虽然我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和一些可能的讨论点,但我无法保证这个框架在1200字的限制内完全满足你的需求。
由于这是一个文本生成模型,所以它可能会有一些不自然的地方,或者在某些地方缺乏深度或详细性。
我会尽力提供最详细的信息,但请理解这可能不会像人工写作那样完美。
那么,让我们开始吧。
一、科室感控管理工作概述
第一季度是我们科室感控管理工作的关键时期。
我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人员流动性大、工作强度高、环境复杂等。
我们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管理策略与实践
2.1 预防为主
在我们的工作中,预防始终是首要任务。
我们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感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我们也加强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2 加强监测
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我们实施了全面的风险评估,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监测系统。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我们能够迅速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2.3 强化执行力度
对于已经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我们严格执行,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按照标准进行。
我们也定期对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三、效果评估与展望
3.1 成果展示
通过我们的努力,科室的感控管理工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感染率下降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提高了,这都是我们工作的最好证明。
3.2 未来展望
虽然我们在过去的季度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们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继续加强感控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2篇)一、引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季度,我院紧紧围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第一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开展情况(一)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1. 成立了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修订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学习和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3. 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二)培训与教育1. 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参加了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消毒隔离技术、手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培训,使医护人员掌握了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2. 开展了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竞赛活动,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医护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3. 利用医院内部网络、宣传栏等形式,定期向全院医护人员宣传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营造了良好的医院感染防控氛围。
(三)消毒隔离与环境卫生1. 加强了对医院各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定期对各科室的消毒隔离措施进行检查和指导,确保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到位。
2. 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制度,对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
3. 加强了对医院环境卫生的管理,定期对医院的病房、走廊、厕所等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医院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4. 开展了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定期对医院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进行微生物监测,及时发现和消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督查小结(2015年第一季度)一、亮点:各科室都能认真执行常规消毒隔离制度二、存在的问题:1、院感病例监测:个别医生不能及时填写医院感染调查表.2、手卫生方面:个别医生不能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和指征,有的科室速干手消毒剂开启后未及时标注日期。
3、医疗废物管理:门诊生活垃圾中混有一次性口罩.4、环境卫生学:本季度环境卫生学监测中,四病区治疗室台面菌落数超标.5、传染病管理:三病区查出开放式结核一人.三、原因分析:1、春天,住院患者多,特别是开发式病房,病人周转快,医生不能及时填写医院感染调查表。
2、医生没有按时参加手卫生培训,有的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用品管理规范不熟悉。
3、门诊诊室较多,医疗垃圾箱在治疗室,不方面,导致医务人员随手放入生活垃圾中。
4、四病区采样前期未按要求擦拭治疗室台面。
5、开放式结核患者以前患有结核,由于长期住院,营养缺乏,导致结核复发。
四、整改措施:1、经常深入病房检查,督促医生及时填写医院感染调查表2、加强对医生手卫生知识的培训,经常提问、考核,提高医生洗手的依从性。
3、门诊监控人员与总务科协调,购买医疗垃圾箱,正在改进中.4、四病区认真做好治疗室的常规消毒工作。
5、结核患者已被转入五病区隔离治疗,要求各病区做好对长期住院患者传染病的筛查工作,有异常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以免造成医院感染。
五、动态评价:再次进行追踪检查,医院感染调查表基本按时完成,门诊医疗垃圾管理已规范,医生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和洗手的依从性有所改进,但仍未达到要求,仍需加强培训和学习,是持续质量改进督查的内容。
医务科与院感科已联合制定长期住院患者病情筛查制度下发,希望各科室认真执行。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工作总结第一季度已经结束,在这一季度中,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院感染委员会的领导下,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要求,积极完成了各项工作。
在此,我对本季度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开展情况1. 医院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兼职人员克服了许多困难,工作认真负责,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2. 医院感染管理能按照标准进行各项工作,每年有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检查工作有记录。
3. 各种登记本规范记录,高压消毒物品有记录,消毒包内有指示卡监测、包外有指示胶带监测。
4. 医疗废弃物处理有记录,一次性用品用后送污物室有记录。
换药室、检查室、治疗室、冲洗室配置脚踩式医用污物桶。
各科室统一使用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袋。
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目标要求1. 医院感染发病率:<8%2. 医院感染漏报率:<20%3. 一类手术切口感染率:<0.5%4.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5. 环境卫生学监测总合格率:100%6. 手卫生依从率逐步提高,洗手方法正确率:>95%7. 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50%8. 医院感染暴发数为0三、具体实施措施(一)深化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的三级管理职能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2次,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进行部署、检查评估,对医院感染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形成决议,并监督执行。
2.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具体任务。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1. 病历监测:控制感染率并减少漏报。
2. 环境监测方面:对门诊环境、空气、衣物、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定期监测。
3. 消毒灭菌监测:每日对全科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监测;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监测,并执行照射小时数登记,定期更换,以确保消毒质量。
每周对我科使用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自查。
感染性疾病科2015年第一季度科室质管工作总结一、科室月度工作开展情况(一)工作量完成情况1.门诊:共接诊2661人,其中初诊1419人,复诊1242人,肝病专家门诊接诊703人,总收入元。
2.病房:入院患者119人,出院113人,自动出院11人,床位周转率次,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天数天,平均住院费用元,总收入.15元。
(二)质量安全管理会议本月9号开展质控会议,质管组长李玉生,成员张玉红、王小清、刘海燕参加。
(三)业务培训1.本月共开展业务知识培训7次,分别为流行性出血热、爱博拉出血热诊疗指南、侵袭性真菌监测和革兰阴性菌检测在感染科的应用、猩红热、肝脏常见疾病的CT、MR诊断、干扰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处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布氏杆菌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
2.护理人员根据科室收治病人情况和自身对于知识需求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如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布氏杆菌病、肝脏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发病机理、护理措施等,初步定于4月初进行第一季度理论知识考试。
3.本季度全科进行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演练1次,通过本次应急预案的演练,使大家对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进行掌握与再学习,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同时也保证消防安全。
4.本季度每月进行应急预案演练1次,分别为上消化道出血、小儿高热惊厥、过敏性休克、病人发生跌倒、H7N9,通过这些应急预案的演练,使大家了解科室常见的突发状况的处理流程,同时提高科室人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四)质量控制指标完成情况1.门诊:门诊药品比%,门诊基药比-,门诊预约情况未统计,见表1。
表1.第一季度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项目1月2月3月总计门诊量952 651 1058 2661总收入(元)药品比% % % %2.病房:药品比重%,抗菌药物使用率%,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学标本送检率100%,院感发生率0,甲级病案率、传染病报告率100%。
附表1表1.第一季度感染性疾病科病房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项目出院人数入院人次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总费用一日平均费用一次平均费用药品比(%)1月40 412月32 283月41 50总计113 119表2.第一季度感染性疾病科病房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表3.第一季度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质控指标目标值第1季度平均值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风险评估符合率100% 0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符合率100% %危重患者风险评估率100% 100%患者病情评估率100% 100%患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100% %重点环节交接落实率100% %仪器设备规范操作合格率100% 10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100%在岗人员参加分层培训覆盖率/考核合格率100% 100%二、存在问题科室自查(一)医疗1.住院病历打印不及时,部分化验单未记录。
第一季度科室感控管理工作小结范文一、前言嗨,亲们!新年伊始,我们科室的小伙伴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工作。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们科室的感控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第一季度的感控管理工作小结,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为我们的科室争光添彩!二、第一部分:工作总结1.1 严格遵守感控管理制度在过去的一个季度里,我们科室的小伙伴们严格遵守感控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对科室进行了全面消毒,确保了患者和员工的健康安全。
我们还加强了对感控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大家的感控意识。
1.2 落实感控措施我们科室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非常好,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落实各项感控措施。
比如,我们在门诊、病房等重点区域设置了专门的隔离区,对发热病人进行隔离观察;在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加强了消毒工作,确保了大家的生活环境卫生。
1.3 加强感控培训为了提高大家的感控能力,我们科室定期组织感控培训活动,让大家了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掌握感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培训,大家的感控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我们科室的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第二部分:工作亮点2.1 创新感控管理方式在过去的一个季度里,我们科室的小伙伴们不断创新感控管理方式,将传统的感控管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比如,我们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科室的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我们还引入了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对员工和患者的出入管理的智能化。
2.2 强化团队协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科室的小伙伴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大家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正是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取得如此好的工作成果。
2.3 提升服务质量在过去的一个季度里,我们科室的小伙伴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我们在诊疗过程中,注重患者的感受,努力为患者提供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我们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关心员工的生活,为大家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工作小结集合3篇第一篇:第一季度医院感染工作小结在第一季度的医院感染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在医院各科室加强了感染预防的培训和宣传工作。
通过开展培训课程,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宣传栏和宣传册的发布,向患者和家属普及了感染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醒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医疗器械和注意个人卫生。
其次,我们加强了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定期对各个科室的病房、手术室和走廊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减少了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我们还安装了空气消毒器和紫外线灯,进一步提高了空气质量和医院的整体卫生水平。
第三,我们加强了对医疗器械和耗材的管理和维护。
每一个医疗器械和耗材都有专门的标识和记录,可以追溯到具体的使用人员和使用时间。
此外,我们加强了对器械的清洗和消毒工作,确保每一件使用过的器械都经过充分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虽然在第一季度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医务人员在个人卫生和消毒操作上存在一定的不规范行为,需要加强培训和监督。
此外,一些患者和家属对感染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综上所述,第一季度的医院感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感染预防意识,确保医院的安全和健康。
第二篇:第一季度医院感染工作小结在第一季度的医院感染工作中,我们注重了感染预防的各个方面,包括培训和宣传、环境清洁和消毒、医疗器械管理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在医院各科室开展了感染预防的培训和宣传工作。
通过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我们向医务人员讲解了感染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强调了个人卫生和消毒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利用宣传栏和宣传册,向患者和家属宣传了感染预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些培训和宣传活动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感染预防意识。
其次,我们加强了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感染性疾病科2015年第一季度质控总结感染性疾病科2015年第一季度护理质控总结分析一、科室季度护理工作开展情况1.本季度全科进行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演练1次,通过本次应急预案的演练,使大家对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进行掌握与再学习,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同时也保证消防安全。
2.本季度每月针对科室收治病人情况进行护理查房一次,通过进行护理查房,在原有基础上对科室疾病基本知识的加深学习,进一步掌握更深层次知识,使大家对相关疾病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提高为患者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
3.本季度每月进行应急预案演练1次,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科室人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4.本季度在质控会议上,针对2014年度的护理缺陷进行整改,使科室护理质量、绩效考核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使科室护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科室护理质控指标情况本月质控小组从病区管理、临床护理服务、护理文书、消毒隔离等方面进行了检查,结果如下:表1.第1季度感染性疾病科病房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质控指标目标值第1季度平均值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风险评估符合率100% 0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符合率100% 98.3%危重患者风险评估率100% 100%患者病情评估率100% 100%患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100% 96.7%重点环节交接落实率100% 90.6%仪器设备规范操作合格率100% 10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100%在岗人员参加分层培训覆盖率/考核合格率100% 100%三、存在的问题科室自查2015年1-3月份各小组护理质量情况比较,如图1可知,病区管理组、临床护理服务组存在问题较多,病区管理组与临床护理服务组问题存在如表2示。
3.血糖仪未能及时质控。
4.护士对饮食、疾病知识、各种悬挂标示等健康宣教落实不到位。
5.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时患者有效者身份识落实不到位。
6.患者不知晓口服药物的注意事项,护士宣教不到位及口服药未看服到口。
护理部督导1.21床(陆福萍)体温单4pm血压未测量。
一季度院感工作总结第一篇:一季度院感工作总结一季度院感工作总结1.一月份院感科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院感知识讲座培训,重点讲解了手卫生制度、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规范处置、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高了大家对院感知识的认识。
2.每月对全院重点科室进行环境卫生学检测,以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每月对全院所有出院病例进行抗生素统计,对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时上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4.针对手术室层流净化环境卫生学检测不合格情况,深入科室查找原因,及时向分管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快对手术室层流净化的维修。
5.为防止重症监护室病人发生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联合医务科、护理部深入科室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现场指导,采取控制措施,提高大家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6.一季度有10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分别对其伤口进行规范消毒处置,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时进行跟踪随访。
7.选派两名护士参加了高压蒸汽灭菌锅的培训,并取得了上岗资格。
8针对我院医务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院感科制定了职业暴露的工作流程,并下发给各科室进行学习,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医院领导知识院感工作,并为临床一线人员购置了护目镜。
9.6月1日迎接了济南市卫生监督所的监督检查,下一步院感科将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处理;逐步落实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进行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大家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及时做好重点科室的监测,确保医疗安全。
第二篇:一季度院感总结2012年一季度ICU院感总结自从2012年1月11日我院旧住院大楼改造完毕,ICU重新开始运营。
一、一季度我科在院感方面开展了如下工作:1、每月对ICU的空气进行细菌培养、医务人员的手、物表和消毒液进行采样培养,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ICU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2、对每一位新入住ICU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肛拭子、咽拭子、定植菌筛查。
医院感染第一季度总结一、总体情况我院感染控制团队在第一季度积极开展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对医院内感染病例的监测和分析,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抗生素滥用现象仍然存在,感染监测和报告不够及时、准确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感染情况分析1. 感染监测情况在第一季度,我院对各科室的感染病例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和报告。
通过监测发现,医院内感染的病例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中,手术部门和重症监护室是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主要原因是手术患者的免疫力较低,易受感染。
2. 病原体分布情况我院常见的感染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其中,革兰阴性菌属于常见的致病菌,尤其是耐药菌株的检出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此外,由于患者免疫力下降,真菌感染的病例也有所增加。
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等,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三、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防控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我院感染控制团队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等。
在感染监测方面,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感染疫情,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员工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加强了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了感染控制和管理水平。
另外,也对医疗设备进行了清洁消毒和定期维护,做到设备干净、安全。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防控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抗生素的滥用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很多医师在治疗患者时未能遵循抗生素应用指南,导致了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此外,感染监测和报告工作仍然不够及时和准确,一些病例未能及时发现和报告,加重了医院的感染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认识和运用。
感染性疾病科2015年第一季度护理质控总结分析一、科室季度护理工作开展情况1.本季度全科进行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演练1次,通过本次应急预案的演练,使大家对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进行掌握与再学习,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同时也保证消防安全。
2.本季度每月针对科室收治病人情况进行护理查房一次,通过进行护理查房,在原有基础上对科室疾病基本知识的加深学习,进一步掌握更深层次知识,使大家对相关疾病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提高为患者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
3.本季度每月进行应急预案演练1次,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科室人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4.本季度在质控会议上,针对2014年度的护理缺陷进行整改,使科室护理质量、绩效考核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使科室护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科室护理质控指标情况本月质控小组从病区管理、临床护理服务、护理文书、消毒隔离等方面进行了检查,结果如下:表1.第1季度感染性疾病科病房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质控指标目标值第1季度平均值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风险评估符合率100% 0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符合率100% 98.3%危重患者风险评估率100% 100%患者病情评估率100% 100%患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100% 96.7%重点环节交接落实率100% 90.6%仪器设备规范操作合格率100% 10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100%在岗人员参加分层培训覆盖率/考核合格率100% 100%三、存在的问题科室自查2015年1-3月份各小组护理质量情况比较,如图1可知,病区管理组、临床护理服务组存在问题较多,病区管理组与临床护理服务组问题存在如表2示。
图1.2015年1-3月份各组护理质量自查得分情况比较表2. 病区管理组和临床护理服务组各项目第一季度平均扣分情况(分)组别项目扣分(分)病区管理组病区环境 1.125病区安全0.375药品及仪器设备 2.67药品管理0.75抢救车0.625临床护理服务组病情观察0.125医嘱执行及护理措施落实 1.13生活照顾0.13健康教育0.75病人安全 2.3危重患者护理0存在问题:1.物品及仪器设备未能及时交接、保养记录。
医院感染第一季度总结一、感染监测与报告本季度我院感染监测工作认真、及时,各科室对患者感染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报告。
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完善和监测人员的敬业精神是感染控制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
另外,及时准确的感染监测与报告也给予了管理者及时制定改进措施的反馈。
但是也要发现监测不足、报告不及时等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善。
二、医院感染率本季度我院医院感染率相对较低,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增长趋势。
针对常见且易发医院感染的部位和类型,我们结合临床实践制定控制策略,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灭菌制度、加强高危患者的防控,以及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管理培训等。
我们也将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感染的高发季节和高发人群,加强相关感染控制措施。
三、传染病防控本季度我院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传染病事件,但是仍然存在新发传染病病例。
我们加强了传染病防控的工作力度,包括完善传染病病例登记和报告制度、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等。
此外,我们还完善了传染病防控的应急预案,并进行了相关的应急演练和检查工作。
我们也针对常见的传染病制定了相应的防控策略。
四、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
本季度,我们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的力度,包括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理等。
我们也加强了对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另外,我们也加强了废物处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五、医护人员感染管理医护人员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源之一。
本季度我们加强了医护人员感染管理的工作,包括对医护人员的健康监测、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以及加强医护人员的健康保护。
我们也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确保他们的个人安全。
六、感染控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本季度,我们加强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感染控制知识的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材料、利用医院内部媒体等多种形式,我们加强了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感染控制知识的宣传教育。
感染性疾病科2015年第一季度护理质控总结分析
一、科室季度护理工作开展情况
1.本季度全科进行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演练1次,通过本次应急预案的演练,
使大家对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进行掌握与再学习,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同时也保
证消防安全。
2.本季度每月针对科室收治病人情况进行护理查房一次,通过进行护理查房,
在原有基础上对科室疾病基本知识的加深学习,进一步掌握更深层次知识,使大
家对相关疾病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提高为患者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
3.本季度每月进行应急预案演练1次,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科室人员
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4.本季度在质控会议上,针对2014年度的护理缺陷进行整改,使科室护理
质量、绩效考核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使科室护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科室护理质控指标情况
本月质控小组从病区管理、临床护理服务、护理文书、消毒隔离等方面进行
了检查,结果如下:
表1.第1季度感染性疾病科病房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
质控指标目标值第1季度平均值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风险评估符合率100% 0
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符合率100% 98.3%
危重患者风险评估率100% 100%
患者病情评估率100% 100%
患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100% 96.7%
重点环节交接落实率100% 90.6%
仪器设备规范操作合格率100% 100%
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100%
在岗人员参加分层培训覆盖率/考核合格率100% 100%
三、存在的问题
科室自查
2015年1-3月份各小组护理质量情况比较,如图1可知,病区管理组、临床护
理服务组存在问题较多,病区管理组与临床护理服务组问题存在如表2示。
图1.2015年1-3月份各组护理质量自查得分情况比较表2. 病区管理组和临床护理服务组各项目第一季度平均扣分情况(分)
组别项目扣分(分)病区管理组病区环境 1.125
病区安全0.375
药品及仪器设备 2.67
药品管理0.75
抢救车0.625
临床护理服务组病情观察0.125
医嘱执行及护理措施落实 1.13
生活照顾0.13
健康教育0.75
病人安全 2.3
危重患者护理0
存在问题:
1.物品及仪器设备未能及时交接、保养记录。
2.病房卫生间卫生打扫不彻底,患者反映厕所气味大,保洁人员处理不及时,不满情绪较高。
3.血糖仪未能及时质控。
4.护士对饮食、疾病知识、各种悬挂标示等健康宣教落实不到位。
5.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时患者有效者身份识落实不到位。
6.患者不知晓口服药物的注意事项,护士宣教不到位及口服药未看服到口。
护理部督导
1.21床(陆福萍)体温单4pm血压未测量。
2.25床(贾吉康)口服药布洛芬执行后未签字。
3.刘桂彬体温记录单漏记8:00血压。
院感科
1.抢救室一瓶速干手消毒剂过期。
四、原因分析
1.各班未严格按照交接班制度落实交接班工作,未对物品及仪器设备按时交接、
保养,工作职责分配不清。
2.病人较少,卫生员更换频繁,替班人员打扫卫生不彻底,另外责任护士监管力度不够,没能及时督促卫生员进行病房清洁。
3.部分护士对血糖仪质控标准不熟悉,未了解保证仪器设备处于安全备用状态对患者病情掌握的重要性。
4.护士对科室疾病相关基本知识掌握不全面或者未利用日常工作时间对患者进
行健康宣教,未认识到健康宣教对满足患者疾病知识需求的重要性。
5.部分护士不了解如何进行有效身份识别,未意识到有效身份识别对医疗安全的
重要性。
6.护士与患者或家属的未进行有效沟通,并且护士的“看服到口”意识不强,未
认识到药物治疗对患者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7.医生医嘱更改未及时通知护理人员,导致护理人员未及时更改护理执行单。
8.部分护士不能严格按照核心制度操作,未认识到核心制度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9部分护士工作未养成良好工作习惯,未列好工作清单。
10.工作区域环境分工不明确,公共部分易忽视,对抢救室等区域物品未及时检
查。
五、整改措施
1.护理质控会议上,护士长对护理分工再次进行明确,责任到人,确定第一责任
人与第二责任人,确保科室工作有秩序的进行。
有总务护士时,总务护士负责物
品交接及仪器设备保养;无总务护士时,主班护士负责。
2.与总务科进行沟通,及时确定卫生员人员,保证科室病房环境清洁;责任护士加强监管力度,实施督导卫生员工作。
3.对血糖仪质控标准进行再次学习,使护理人员了解仪器设备处于安全备用状态
对患者病情掌握的重要性。
4.利用业余时间,对科室相关疾病知识进行学习,加强对患者健康宣教,满足患
者需求,提高病人满意度。
5.利用周四质控会议时间,对有效身份识别进行培训,制定科室的模板,使科室
执行单签名统一化,让每个人了解有效身份识别对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性。
6.加强护士“看服到口”意识,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做到“看服到口”;加强
护士健康宣教的意识,通过各种学习形式丰富健康宣教的内容,从而使患者能更
好的掌握相关健康教育知识。
7.在科室质控会议上,与医疗人员进行沟通,确保每次医嘱更改及时通知护理人员,确保医嘱执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8.对核心制度进行再次学习,每周对一个核心制度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导,若问题严重者,加大处罚力度。
9.要求每个护理人员根据自己工作习惯制定相应班次的工作表,每次上班前列好工作清单,培养大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保证工作质量。
10.质控会议上,对各个区域进行重新划分,责以负责抢救室,保证抢救室物品及房间清洁,责二负责治疗室,主班负责护士站、护士长办公室卫生,确保大家有个美好的工作环境。
六、效果评价
1.护理文书组:(1)生命体征及时完善,整改有效。
(2)医嘱能得到及时执行,确保有效性。
2.核心制度落实情况较前好转,整改有效。
七、下季度质控工作计划
1.病区管理组:(1)仪器设备交接、保养及时性。
(2)病区环境卫生情况。
2.临床护理服务组:(1)有效身份识别有效性。
(2)健康宣教落实情况。
感染性疾病区护理组
二〇一五年四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