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2015年度质控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14.20 KB
- 文档页数:5
放射科质控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放射科作为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承担了放射诊断和治疗的任务。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放射科质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我所在医院放射科的质控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工作进展1. 设备质控在放射科的日常工作中,我们重视设备的质量控制。
定期对X射线机、CT机、核磁共振仪等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准确性。
同时,也重视设备保养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操作规程质控在放射科中,操作规程的质量对影像诊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对每个步骤进行规范和标准化。
定期组织培训,确保放射技师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流程,并对其进行考核和监督。
同时,我们还注重提升技师的专业水平,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培训,使其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态度。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意识不足尽管我们在质控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技师对质控的重要性意识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加强对技师的知识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对质控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完善质控指标目前,我们的质控指标还有待完善和细化。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参考相关标准和指南,对质控指标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完善。
同时,也将密切关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及时更新质控指标,确保质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加强沟通与合作放射科作为一个团队协作的科室,我们意识到加强沟通与合作是推进质控工作的关键。
我们将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及时了解临床需求和医生的意见,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服务。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内部团队的协作,建立更有效的工作机制,共同完成质控工作的任务。
四、成果与展望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放射科的质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们设备的使用寿命有所延长,质检合格率得到了提高,放射技师的操作规范性也有所提高。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质控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准确的放射诊断服务。
第1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在医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过去的一年,我科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我科年度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科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1. 完善规章制度:我科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科室工作有序开展。
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科室工作效率。
2. 提升服务质量:我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需求,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3. 强化团队建设:加强科室内部沟通与协作,提高团队凝聚力。
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
二、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诊断水平1. 设备维护与保养: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对设备故障及时进行维修,降低故障率。
2. 技术创新与应用:关注医学新技术、新方法,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诊断水平。
3. 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诊断报告准确可靠。
三、加强科研与教学,提升科室影响力1. 科研成果: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室科研水平。
本年度,我科共发表学术论文X篇,其中SCI论文X篇。
2. 教学工作:加强医学生、进修生、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提高科室教学水平。
本年度,我科共培养实习生X名,进修生X名。
3. 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科室影响力。
四、加强安全与防护,保障患者健康1. 设备安全: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放射防护:加强放射防护培训,提高员工防护意识。
严格执行放射防护标准,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健康。
3. 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提高科室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总结:过去的一年,我科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目标,不断提升科室管理水平,为医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2篇一、引言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科在医院诊疗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一篇、放射科2015年工作总结放射科医生工作业绩总结放射科2015年工作总结2015年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年来放射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全体人员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使各级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
全体人员同心同德圆满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科室管理科室不断完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全体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并有严格的奖惩制度。
科室各种资料管理有条有序,资料完整。
各种设备仪器均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修。
二、努力钻研业务科室全体人员积极参加院、科内及院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坚持每天早读片制度,着重讨论疑难片的诊断,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诊断水平。
三、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
全科人员文明礼貌服务,时刻为别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不与病人争吵,做到耐心解释,尽量提前为病人发放诊断报告,满足病人的需求。
全体人员严格执行医院的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互学互尊,团结协作。
四、把好质量关,提高经济效益1、全年接诊人次64669人次,4029人次,增长率5%。
2、全年经济收入29100960元,增长1812670元,增长率4%。
3、全年人员经费支出677430.52元,增长1246052元,增长率2%。
4、全年卫生材料支出2180850元,下降300510元,下降率12%。
5、全年总支出15890264元,增长1003472元,增长率7%。
全年收入增长与与支出增长基本持平。
五、存在问题放射科医生工作业绩总结1、个别医生报告书写不规范、不细心,有漏、误诊现象。
2、摄片质量不高,部分体位不够标准,有责任因素、技术因素、设备因素。
3、部分医生服务态度较差,随意性较大,显示不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放射影像科2015年质控总结本年度质控小组共进行质控活动12次,主要针对图像质量、报告单书写质量、技师对操作规范的掌握应用、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等进行检查和质控,X线诊断符合率及CT/MR 诊断符合率也将纳入统计分析范围。
召开质控小组会议12次,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具体内容如下:1、抽取DR272301-272400,DR272401-272500,DR272501-272551X线片,检查X线片图像质量,分析影响因素。
2、随机抽取X线诊断报告单100份(DR273901—DR274000),检查报告单一般项目书写、征象描述和诊断意见等内容3、现场跟踪检查胸片摄影操作规范;4、检查急诊X线照片质量,片号DR313101-DR313200,检查X线片图像质量并分析影响因素;5、检查设备维护和保养情况;6、召开科室质量管理与安全小组会议12次;一、主要质控指标完成情况大型X线机照片检查阳性率:58.3%,大型X线机照片检查甲片率:47.7%,大型X线机检查诊断符合率:74.2%,MRI检查阳性率:96.7%,MRI检查诊断符合率:93.75%。
CT 检查阳性率:91.7%,CT检查诊断符合率:85.75%。
二、质控指标完成情况分析(重点图像质量、诊断符合率)(一)各项工作量完成情况(二)图像质量评价1)、整体影响因素统计:门急诊、住院图像甲片率分别为:59.9%、40.0%。
总之:甲片率较低的原因1)、住院病人甲片率较低,影响了整体甲片率。
2)、技师责任心不强,摆位不正,占门诊非甲片因素37.3%。
3)、病人不配合造成的体位不正,北院所占比例较大,考虑为小儿胸片肩胛骨因素影响。
4)、半透光异物占22.9%,是影响甲片率的第二大原因。
三)、改进措施:1)、加强技师责任心,甲片率与绩效挂钩,加大奖惩力度。
2)、小儿胸片评价标准去除肩胛骨影响因素。
3)、照片时尽量去除衣物。
(三)、诊断符合率评价一)、质控指标完成情况大型X线机检查诊断符合率与诊断不符合对照:CT/MRI检查诊断符合率与诊断不符合对照:二)、诊断不符合原因分析:大型X线机检查诊断符合率分析:本月共随访普放37例住院病历,其中2例出院时尚未确诊(要求出院),4例未随访到结果,在随访到结果的31例病历中,23例X线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符合,诊断符合率为74.2%;误诊8例,其中5例为MR检查,3例为泌尿系造影。
放射年度科质控总结引言放射科作为医院科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医疗检查和诊断责任。
为了保证放射科的工作质量和病人的安全,科室定期进行科质控制。
本文旨在对放射年度科质控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科质控概述科质控制是放射科管理和病例诊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制定合理的规范和程序,确保放射科的工作质量、精确性和安全性。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严格按照科质控制要求进行了各项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科室的运行达到最佳状态。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提高放射科的质量,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科质控制。
设备维护和校准放射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确保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非常重要。
在本年度内,我们按照设备厂家的要求,制定了设备维护和校准计划,并确保按时执行。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保证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人员培训和技术评估放射科的医师和技术人员是放射诊断的核心力量。
为了保证医师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我们组织了定期的培训和技术评估活动。
通过培训和评估,我们提高了放射科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各项放射检查工作。
质量评估和反馈我们定期进行科室内部的质量评估和反馈。
通过定期的例会和讨论,我们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
同时,我们也接受来自患者和其他科室的质量评估和反馈,以了解病人的需求和科室在医疗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质量指标监测为了监测放射科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质量指标,如图像质量评估、放射照射剂量监测等。
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结果分析通过以上的质控措施,我们得出了以下一些结果:设备性能和图像质量提高通过定期的设备维护和校准,我们保证了放射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图像质量。
患者在接受放射检查时,获得了更准确、清晰的影像,提高了诊断的可信度。
人员技术水平提升通过培训和评估,放射科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
放射科质控年终总结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一年里,我作为放射科的质控人员,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机遇。
通过跟团队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各项质控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在年底的时刻,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总结一下我们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
首先,我们在质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们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质控体系,包括检查设备、制定操作规范、培训职工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有效地减少了误诊率,并提高了放射科的工作质量。
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了外部质控活动,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了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技术水平。
其次,我们在科研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们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为临床提供了更精确的诊断依据,也为学术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科研工作,为放射科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了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我们组织了内部学术讲座,邀请了专家学者为我们讲解最新的放射科技术和研究进展。
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了各类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与同行进行了交流和互动。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也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面对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完善放射科的质控工作,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团队合作,不断学习和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同事们的支持和合作,在过去一年里,大家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为放射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的一年里,我期待着与大家共同努力,再创佳绩!谢谢大家!。
第1篇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转眼间,一年一度的放射年度考核又如期而至。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院领导和科室同事的关心与支持下,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现将我的放射年度考核工作总结如下:一、思想政治方面我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
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严守职业道德,努力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二、业务水平方面1. 专业技术能力: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认真学习了放射学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通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培训,我掌握了CT、MRI、X光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操作要领,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影像诊断服务。
2. 诊断准确率:在临床工作中,我严谨对待每一例病例,不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我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
3. 团队协作:我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我积极与临床医生沟通,共同探讨病例,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
同时,我还主动参与科室业务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科室的整体业务水平。
三、工作态度方面1. 严谨负责:在放射检查过程中,我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安全。
2. 病人至上:我始终将病人放在第一位,关心患者的病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3. 乐于助人:在工作中,我积极帮助同事解决问题,共同提高科室的凝聚力。
四、工作成果方面1. 学术成果: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为科室的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2. 优质服务:我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得到了患者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放射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放射科2015年第一季度质量控制报告在2015年第一季度,放射科全体科室人员严格遵守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把医疗影像检查技术质量和影像诊断报告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接受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检查监督。
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科,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落实整改。
本季度放射科质量管理会议讨论2015年放射科质量控制工作规划、更新大型医疗设备、详查申请单,认真仔细阅片、停用3.0T核磁和1.5核磁加班工作维护保养等问题, 2015年放射科要陆续更换大型设备,高端CT以及 3.0T 核磁,都会给技术质量以及报告质量带来挑战,要提前做好部署,精研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好适应新设备的质控报告,3.0T核磁停用,1.5T核磁要替代,就要采取晚上加班的方法解决,给技师排加班,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同时要注意1.5T核磁的维护,防止运行故障以及影响图像质量的技术问题,加大保养力度,争取到新机器安装,正常运行,对于申请单要求技师检查前仔细阅读,防止出现检查与临床需求不相符的情况,有问题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确定检查技术和部位,医生在出诊断报告前要仔细查看申请单,以评定检查技术是否合格,以及患者临床病史,防止出现诊断报告与病史不相符,令患者不满意。
要求各种检查图像努力达到优质的图像标准:适当的影像密度;组织影像层次分明,有良好的清晰对比度;摄影体位正确;无技术操作缺陷。
本季度:甲片率≥90%;废片率≤3%(随机抽查)影像诊断报告是临床诊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记录和总结,它能对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写报告规范化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本专业管理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病变影像能客观确切地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书写报告要求如实地描写影像的表现,并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提出比较客观的诊断意见,它对疾病的诊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放射科质控制工作总结一、质控制度与流程在放射科质控制工作中,我们首先建立健全了完善的质控制度。
这些制度包括放射设备操作规程、图像质量控制标准、放射防护规定等,确保了放射科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同时,我们还优化了质控流程,从患者登记、设备校准、图像采集到图像分析、报告出具,每一步都严格遵循既定流程,以减少人为错误,提高诊断准确率。
二、质控设备与技术在质控设备与技术方面,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放射设备,如数字化X 线摄影机、CT扫描仪、MRI机等,这些设备不仅提高了图像质量,还降低了辐射剂量,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同时,我们还注重设备的维护和校准,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测试,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技术方面,我们积极引进新技术,如图像后处理技术、三维重建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图像的质量,还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信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质控数据分析与应用在质控数据分析与应用方面,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质控数据库,对每一次的放射检查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设备的性能状况、医生的操作水平、图像的质量情况等,为质量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同时,我们还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对医生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了医生的技术水平和诊断能力。
四、辐射安全与防护在辐射安全与防护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安全。
我们加强了放射设备的屏蔽和防护设施的建设,减少了辐射泄漏的可能性。
同时,我们还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辐射安全培训,提高了他们的辐射防护意识和能力。
五、质量改进与创新在质量改进与创新方面,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质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寻求改进和创新的方法。
我们通过持续改进设备性能、优化操作流程、提高医生技术水平等措施,不断提高放射科的工作质量。
同时,我们还鼓励医护人员提出创新性的建议和方案,为放射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团队协作与沟通方面,我们注重培养医护人员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放射影像科2015年(1—11月)医疗质量与安全小结一、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1.我科全年核心制度贯彻执行良好。
2.坚持每天晨阅片(疑难病例讨论、典型病例学习、先进技术及前沿知识学习等多种形式).3.坚持病例随访、总结.4.认真做好三甲医院复审迎检工作。
二、影像诊断及技术质量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影像诊断阳性率及与手术符合率2.阳性率不够高及误诊原因分析(1)影像表现不典型。
(2)对该病例的影像学表现认识不足,需总结经验。
(3)异病同影,未能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4)未对患者的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造成误诊.(5)个别病例没有特征,诊断较困难.(6)对少见病的影像表现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学习和鉴别诊断.(7)对影像学特征观察不仔细,造成误诊.(8)诊断医师自身相关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9)在检查过程中由于技师未完全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造成图像质量差,影响诊断.(10)开单医师水平有差距,对影像检查适应症的把握不够准确。
3.整改措施(1)每位医师对自己诊断错误的病例进行学习、分析,查找原因,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2)加强对少见病、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的学习,认真总结经验,提高诊断质量.(3)科室质控小组分析诊断错误的原因;组织全科室医师进行学习,共同认识和提高。
(4)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严格控制检查的适应症。
三、对照“三甲”标准中放射科主要质控指标的完成情况的分析及改进1.质量与安全指标完成情况2.质量管理及医德医风考核分析(1)科室各项三甲指标均达标,说明设备运行良好,诊断阳性率及手术符合率达标。
(2)医德医风及三基三严目前尚未进行,计划年底(12月份完成)。
个别患者对科室提出意见:报告的及时性,登记窗口工作人员的态度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医疗质量安全与质量控制,也要不断努力,提高服务意识、有耐心、细心、责任心做好日常工作,做到让病人放心、满意。
第1篇一、前言2023年,我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这一核心,积极开展放射科年度质控工作。
现将本年度质控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1. 提高医疗质量本年度,我科以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操作流程、强化人员培训等措施,确保医疗质量稳步提升。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严格执行医疗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2)加强病例讨论,提高诊断准确率。
(3)加强影像诊断报告质量监控,确保报告准确、规范。
2. 提升患者满意度本年度,我科以提升患者满意度为出发点,积极开展以下工作:(1)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2)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3)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3. 加强人才培养本年度,我科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通过以下措施提升科室整体素质:(1)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2)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
(3)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2)部分设备老化,影响工作效率。
(3)患者流量较大,高峰时段存在排队现象。
2. 改进措施(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2)积极争取设备更新,提高工作效率。
(3)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三、展望2024年,我科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为目标,不断加强科室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1. 深入推进医疗质量提升,确保医疗安全。
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室整体素质。
3. 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4. 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提升科室核心竞争力。
总之,我科将以此次年度质控总结为契机,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2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放射科全体医护人员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科室主任的带领下,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不断加强科室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放射科质控工作总结尊敬的领导、同事们:首先,我要对过去一段时间在放射科的质控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感谢和钦佩。
在质控工作中,我们始终秉持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了放射科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一、工作概述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放射科共开展了大量的放射诊疗工作,涉及到X光摄影、CT、MRI等多个诊疗项目。
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设备校验、图像质量评价、操作程序规范、辐射防护等多个方面的质控工作。
二、设备校验及维护为确保放射设备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我们定期进行设备校验和维护工作。
校验内容涵盖设备的机械稳定性、输出剂量准确性、图像分辨能力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三、图像质量评价图像质量是放射科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着医生对患者进行准确诊断的能力。
我们定期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包括对曝光剂量、图像分辨率、噪声和对比度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通过这些评价工作,我们能够及时调整操作参数,提高图像质量,为医生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影像诊断。
四、操作程序规范放射科工作需要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准确诊断。
我们对每一个操作步骤进行详细的规范,包括患者准备、设备操作、防护措施等。
通过培训和考核,我们保证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并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工作。
五、辐射防护作为放射科工作者,辐射防护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们坚持遵循“先预防、再防护”的原则,严格执行辐射防护规程。
从设备辐射防护到个体辐射防护,我们做到了全方位的保护措施。
通过辐射防护设备的使用、防护用品的佩戴和辐射监测等措施,将辐射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
六、持续改进质控工作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我们始终保持着持续改进的精神。
我们通过定期的工作评估和质量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放射科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目标和要求,积极开展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工作。
现将放射科一年来的质控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概述1. 组织架构放射科成立了质量管理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科室质量管理的全面工作。
质量管理控制小组成员包括医师、技师、护士等,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和监督。
2. 质量控制措施(1)加强人员培训: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操作、医疗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2)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3)完善设备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加强信息管理:规范病历书写,提高报告准确率。
二、主要工作成果1. 报告准确率显著提高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规范操作流程,报告准确率从去年的85%提高到了95%,有效降低了误诊和漏诊率。
2. 设备故障率降低加强设备维护保养,设备故障率从去年的15%降低到了5%,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3. 患者满意度提升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从去年的80%提高到了90%。
4. 质量控制意识增强全体医务人员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对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医务人员对质量控制的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
(2)部分设备老化,需要更新换代。
(3)部分环节还存在安全隐患。
2. 改进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2)加大设备更新力度,提高设备性能。
(3)强化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四、总结过去的一年,放射科在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放射科工作年终总结质量控制病人放心近年来,放射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其工作需求和责任日益增加。
为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放射科积极加强质量控制,并不断改进工作流程。
在这篇年终总结中,我将重点介绍放射科在质量控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挑战。
一、设备维护与校准放射科以患者为中心,为保障病人的放心,积极进行设备的维护与校准工作。
我们定期对放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同时,为了保证设备的准确性,我们进行定期的校准,并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确保成像结果的精准度。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设备故障对病人诊断和治疗的影响,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影像质量控制作为放射科的核心工作之一,影像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我们注重在各个环节中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影像采集、处理、诊断和报告等。
在影像采集方面,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在影像处理过程中,我们使用先进的图像处理软件,确保影像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在影像诊断和报告方面,我们依靠专业医师团队,准确评估病人的病情,提供高质量的诊断结果和报告。
通过这些质量控制措施,我们为病人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三、辐射防护辐射防护是放射科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为了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我们始终坚持严格的辐射防护措施。
我们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设备,包括护目镜、铅衣和护士帽等,确保人员在高辐射环境下的安全。
同时,我们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的意识,降低可能的辐射风险。
四、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为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我们积极进行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工作。
我们定期进行影像质量评估,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数据比对和经验分享,发现并改进潜在问题。
同时,我们通过与其他临床科室的良好沟通合作,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协同效应。
我们重视听取病人的反馈和建议,并及时采取措施改进服务质量。
五、患者关怀放射科的使命是服务于病人,为其提供安全、高效、舒适的医疗体验。
放射影像科2015年质控总结本年度质控小组共进行质控活动12次,主要针对图像质量、报告单书写质量、技师对操作规范的掌握应用、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等进行检查和质控,X线诊断符合率及CT/MR诊断符合率也将纳入统计分析范围;召开质控小组会议12次,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具体内容如下:1、抽取DR272301-272400,DR272401-272500,DR272501-272551X线片,检查X线片图像质量,分析影响因素;2、随机抽取X线诊断报告单100份DR273901—DR274000,检查报告单一般项目书写、征象描述和诊断意见等内容3、现场跟踪检查胸片摄影操作规范;4、检查急诊X线照片质量,片号DR313101-DR313200,检查X线片图像质量并分析影响因素;5、检查设备维护和保养情况;6、召开科室质量管理与安全小组会议12次;一、主要质控指标完成情况大型X线机照片检查阳性率:58.3%,大型X线机照片检查甲片率:47.7%,大型X线机检查诊断符合率:74.2%,MRI检查阳性率:96.7%,MRI检查诊断符合率:93.75%;CT 检查阳性率:91.7%,CT检查诊断符合率:85.75%;二、质控指标完成情况分析重点图像质量、诊断符合率一各项工作量完成情况二图像质量评价1、整体影响因素统计:2)、我科门急诊、住院图像甲片率分别为:59.9%、40.0%;总之:甲片率较低的原因1)、住院病人甲片率较低,影响了整体甲片率;2)、技师责任心不强,摆位不正,占门诊非甲片因素37.3%;3)、病人不配合造成的体位不正,北院所占比例较大,考虑为小儿胸片肩胛骨因素影响;4)、半透光异物占22.9%,是影响甲片率的第二大原因;三、改进措施:1)、加强技师责任心,甲片率与绩效挂钩,加大奖惩力度;2)、小儿胸片评价标准去除肩胛骨影响因素;3)、照片时尽量去除衣物;三、诊断符合率评价一、质控指标完成情况大型X线机检查诊断符合率与诊断不符合对照:CT/MRI检查诊断符合率与诊断不符合对照:二、诊断不符合原因分析:大型X线机检查诊断符合率分析:本月共随访普放37例住院病历,其中2例出院时尚未确诊要求出院,4例未随访到结果,在随访到结果的31例病历中,23例X线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符合,诊断符合率为74.2%;误诊8例,其中5例为MR检查,3例为泌尿系造影; 1)、误诊体现在MRI、泌尿系造影检查上;2)、医生因素:对疾病的认识及经验不足;3)、设备因素:不适合或检查不充分,该做进一步检查的一定要做全,IVP效果不理想时建议改作CTU检查;4、疾病的不典型因素;三、改进措施:1、对MR要加强认识,进一步掌握其影像表现,应与B超、临床紧密结合;典型者可以考虑诊断某种疾病;2、阅片时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全面观察,防范漏诊;必要时进一步检查,提高诊断符合率;四、质控活动改进措施:一、加强技术操作规范、报告书写规范、危急值管理制度、设备管理、放射防护及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全体职工的执行力,养成规范工作的自觉性和习惯;二、医务部检查存在问题进行追踪:1、放射诊疗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法人已经更正;2、检查结果上传到PACS无具体时间,无法与报告单时间确定2小时内发报告的问题,经核实,登记时间不代表患者检查时间,以S上传PACS时间为准进行发报告时刻的追踪;3、科室人员基本信息已重新归档、整理;三、2016年放射影像科质控计划:1、针对2015年度质控检查出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追踪检查;2、组织学习医院核心制度;3、组织学习科室诊疗指南;4、组织学习消防安全知识;5、组织学习院级应知应会;6、检查X线、CT/MRI申请单、报告单质量;7、对X线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制定个人甲片率与绩效挂钩实施方案;8、每月召开质控科室质控小组会议2次;9、组织科室业务讲座不低于12次;10、组织科室疑难病例讨论12次;11、为迎接三甲评审做好安排,确保不丢分,争取好成绩;2016-2-5。
放射科质控工作总结作为放射科的一名工作人员,质控工作是我们每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质控工作,我们可以保证放射科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患者接受到准确、安全的检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取得了一些成绩。
下面就我所在放射科质控工作进行总结:1.设备维护保养方面首先,放射科的设备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工具,只有设备正常运行,我们才能保证患者的检查质量。
因此,我们每天都会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检查设备的各项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的稳定性。
2.辐射安全管理方面辐射安全是我们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我们定期检查工作区域的辐射防护设施,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我们坚持使用个人防护装备,规范操作流程,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在工作中,我们还定期进行辐射剂量监测,确保工作环境的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3.影像质量控制方面影像质量是影响诊断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定期对影像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测试,检查影像的清晰度、对比度等指标。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影像采集,确保影像的质量符合临床要求。
同时,我们还定期开展医生会诊、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方法。
4.质控记录及数据分析方面质控工作还包括对工作过程的记录和数据分析。
我们每天坚持对质控工作进行记录,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辐射安全记录、影像质量控制记录等。
同时,我们定期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5.继续教育培训方面放射科的技术不断更新,我们要保持学习的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我们每年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学习最新的医学影像技术,掌握最新的质控方法。
通过培训,我们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放射科质控工作对我们的工作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保证放射科的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安全的医疗服务。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一名放射科医生,始终秉持着敬业、负责、创新的工作态度,在临床诊断、科研教学、科室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二、工作内容及成果1. 临床诊断工作(1)严格执行临床诊断规范,提高诊断准确率。
在过去的一年中,共完成各类放射检查近万例,诊断准确率达到98%以上。
(2)积极参与疑难病例讨论,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及时的诊断意见。
针对部分疑难病例,主动与临床医生沟通,共同探讨治疗方案。
(3)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诊断水平。
如:开展CT血管成像(CTA)、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等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依据。
2. 科研教学工作(1)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在过去的一年中,共参与科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
(2)担任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临床研究。
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科研能力,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
(3)参加学术会议,交流学术成果。
在过去的一年中,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5次,进行学术交流10余次。
3. 科室管理工作(1)加强科室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制定和完善了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科室工作有序开展。
(2)关心关爱同事,营造和谐科室氛围。
积极参与科室活动,关心同事生活,为科室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3)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积极参与多学科会诊,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三、不足与改进1. 不足(1)在部分病例的诊断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
(2)在科研方面,成果数量和质量仍有待提高。
(3)在科室管理方面,对部分细节问题关注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2. 改进措施(1)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诊断水平。
通过阅读文献、参加学术会议、请教专家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知识。
(2)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
放射影像科2015年质控总结
本年度质控小组共进行质控活动12次,主要针对图像质量、报告单书写质量、技师对操作规范的掌握应用、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等进行检查和质控,X线诊断符合率及CT/MR诊断符合率也将纳入统计分析范围。
召开质控小组会议12次,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具体内容如下:
1、抽取DR272301-272400,DR272401-272500,DR272501-272551X线片,检
查X线片图像质量,分析影响因素。
2、随机抽取X线诊断报告单100份(DR273901—DR274000),检查报告单一
般项目书写、征象描述和诊断意见等内容
3、现场跟踪检查胸片摄影操作规范;
4、检查急诊X线照片质量,片号DR313101-DR313200,检查X线片图像质
量并分析影响因素;
5、检查设备维护和保养情况;
6、召开科室质量管理与安全小组会议12次;
一、主要质控指标完成情况
大型X线机照片检查阳性率:%,
大型X线机照片检查甲片率:%,
大型X线机检查诊断符合率:%,
MRI检查阳性率:%,
MRI检查诊断符合率:%。
CT 检查阳性率:%,
CT检查诊断符合率:%。
二、质控指标完成情况分析(重点图像质量、诊断符合率)
(一)各项工作量完成情况
(二)图像质量评价1)、整体影响因素统计:
2)、我科门急诊、住院图像甲片率分别为:%、%。
总之:甲片率较低的原因
1)、住院病人甲片率较低,影响了整体甲片率。
2)、技师责任心不强,摆位不正,占门诊非甲片因素%。
3)、病人不配合造成的体位不正,北院所占比例较大,考虑为小儿胸片肩胛骨因素影响。
4)、半透光异物占%,是影响甲片率的第二大原因。
三)、改进措施:
1)、加强技师责任心,甲片率与绩效挂钩,加大奖惩力度。
2)、小儿胸片评价标准去除肩胛骨影响因素。
3)、照片时尽量去除衣物。
(三)、诊断符合率评价
一)、质控指标完成情况
大型X线机检查诊断符合率与诊断不符合对照:
CT/MRI检查诊断符合率与诊断不符合对照:
二)、诊断不符合原因分析:
大型X线机检查诊断符合率分析:本月共随访普放37例住院病历,其中2例出院时尚未确诊(要求出院),4例未随访到结果,在随访到结果的31例病历中,23例X线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符合,诊断符合率为%;误诊8例,其中5例为MR检查,3例为泌尿系造影。
1)、误诊体现在MRI、泌尿系造影检查上。
2)、医生因素:对疾病的认识及经验不足。
3)、设备因素:不适合或检查不充分,该做进一步检查的一定要做全,IVP效果不理想时建议改作CTU检查。
4)、疾病的不典型因素。
三)、改进措施:
1)、对MR要加强认识,进一步掌握其影像表现,应与B超、临床紧密结合;典型者可以考虑诊断某种疾病。
2)、阅片时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全面观察,防范漏诊;必要时进一步检查,提高诊断符合率。
(四)、质控活动改进措施:
一)、加强技术操作规范、报告书写规范、危急值管理制度、设备管理、放射防护及安全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全体职工的执行力,养成规范工作的自觉性和习惯。
二)、医务部检查存在问题进行追踪:
1)、《放射诊疗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法人已经更正;
2)、检查结果上传到PACS无具体时间,无法与报告单时间确定2小时内发报告的问题,经核实,登记时间不代表患者检查时间,以S 上传PACS时间为准进行发报告时刻的追踪;
3)、科室人员基本信息已重新归档、整理。
三、2016年放射影像科质控计划:
1、针对2015年度质控检查出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追踪检查;
2、组织学习医院核心制度;
3、组织学习科室诊疗指南;
4、组织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5、组织学习院级应知应会;
6、检查X线、CT/MRI申请单、报告单质量;
7、对X线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制定个人甲片率与绩效挂钩实施方
案;
8、每月召开质控科室质控小组会议2次;
9、组织科室业务讲座不低于12次;
10、组织科室疑难病例讨论12次。
11、为迎接三甲评审做好安排,确保不丢分,争取好成绩。
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