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细胞器(一轮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3.29 MB
- 文档页数:36
考点9 细胞的有丝分裂1.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有关B.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大C.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大D.细胞内细胞器种类的限制2.科学家用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能找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B.0~19.3 h为一个细胞周期,共计19.3 hC.21.3~38.6时段核DNA增加一倍D.19.3~21.3时段发生染色体平均分配3.如图甲、乙是某哺乳动物(含2N条染色体)的体细胞一个细胞周期过程曲线图,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或DNA的相对含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可能是DNA含量变化,乙图可能是染色体数目变化B.EF、CD段代表新细胞形成C.MN段与着丝粒分裂有关D.BC段只包含前期和中期,NE段包括后期4.下列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着丝粒的分裂,染色单体数目加倍B.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C.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可形成赤道板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中心体密切相关5.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A.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B.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C.着丝粒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核膜的消失和纺锤体的形成6. 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在细胞周期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a→b过程高尔基体活动活跃,有细胞板的形成B.b→c表示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复制过程C.c→d过程核膜逐渐解体 D.e时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7.如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丙、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乙、丙、丁中的a、b、c表示的含义相同)。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新人教版)课标要求1.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
2.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结构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考点一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质组成:细胞质基质(呈溶胶状)和细胞器。
2.植物细胞壁(1)主要成分:纤维素、果胶。
(2)功能: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3.细胞器(1)细胞器的分离方法:差速离心法。
(2)过程①将细胞膜破坏,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
②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
(3)细胞器的辨析(请根据图示填写各细胞器名称及功能)①溶酶体: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②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
③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的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
④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⑤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⑦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细胞所特有,是“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⑧液泡:内有细胞液,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4)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5)多角度比较各种细胞器4.细胞骨架(1)结构: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2)作用:维持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20世纪50年代中期,科学家观察到细胞里的一个新的专门“小隔间”包含消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的酶。
这个专门隔间被称作“溶酶体”,相当于降解细胞成分的工作站。
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讲走近细胞第2讲组成细胞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第3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4讲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输入与输出第5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第6讲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7讲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8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9讲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0讲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及其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1讲能量之源——光合作用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3讲细胞的增殖第14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第15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定律第16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7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8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第21讲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2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3讲染色体变异第24讲人类遗传病第25讲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26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27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8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9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第30讲免疫调节第31讲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第33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第34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第35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36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第37讲生态环境的保护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第1讲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第3讲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及DNA和蛋白质技术第4讲酶的研究与应用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1讲基因工程第2讲细胞工程第3讲胚胎工程第4讲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第5讲生态工程。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第9讲细胞的增殖]基础巩固1.由细胞形态判断,下列细胞中最可能连续分裂的是 ( )A B C D图K912.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真核细胞增殖才会有DNA的复制B.细胞增殖过程中都要形成纺锤体C.细胞增殖过程中都有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D.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异3.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有一种起调节作用的“START”基因选择性表达,请在图中指出“START”基因起作用的时期( )图K92A.ab B.fg C.de D.gh4.2012·济南调研在高倍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A. 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B. 细胞壁、细胞膜、核膜C. 染色体、赤道面、细胞膜D. 染色体、纺锤体、赤道面5.如图K93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图K93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解离后就染色C.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D.换成高倍显微镜观察时首先应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能力提升6.2012·揭阳三模如图K94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核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图K94A.细胞周期时长为14小时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Ⅰ段C.Ⅱ段可以看到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Ⅲ段7.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现有一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
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A.第1次 B.第2次C.第3次 D.第4次8.图K95中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