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石虎塘船闸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6
石虎塘泄水闸施工期调度运行方式研究摘要:石虎塘航电枢纽是江西省赣江中游的一座大型航电枢纽工程,其23孔泄水闸布置在河床中部,采用底流消能,设计挡水高度10.3m。
按照工程施工组织进度计划安排,二期工程施工期间,一期已建7孔泄水闸的调度运行方式既要满足施工期的施工导流需要,又要满足施工期通航及已具备发电条件的机组临时发电需要。
本文介绍已建的一期泄水闸在二期施工期间的调度方案和运行方式。
关键词:调度运行方式水闸石虎塘施工期Abstract: ShiHu pond navigation-power junction of jiangxi province is a large middle ganjiang avionics hub project, its 23 hole in central river discharge locks layout, low flow can disappear, design block water height 10.3 m.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schedule,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eriod, a period already built seven holes of gate scheduling operation mode discharge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construction diversion during the need, and to meet the navigation during and already has power of the conditions of the temporary needed to generate power uni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irst phase of the already built in the second period discharge gate during the period of construction scheduling solution and operation mode.Keywords: scheduling operation mode ShiHu gate during the pond1. 概述江西省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位于赣江中游泰和县城公路桥下游26km的石虎塘村附近,为赣江赣州以下河段六级开发方案中的第三个梯级,是一座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效益的Ⅱ等大(2)型航电枢纽工程。
赣江岸线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利用规划研究马学明摘要: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层次的要求,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岸线保护的要求,开展河道岸线开发利用和保护总体规划分析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文章对赣江河道岸线资源进行了确定,对现状开发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按照岸线功能区划分的依据及方法,进行了岸线功能区划分,并提出了赣江岸线利用与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岸线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赣江P748 文献标志码:A :2095-2945(2017)29-0178-02赣江是江西省第一大河流,发源于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洋地乡石寮岽,流域面积81478km2,主河道长823km,赣江(赣州以下)干流岸线长度1300.52km(含左右岸),岸线资源丰富。
河道岸线是有限的宝贵资源,如何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管理好河道岸线资源,调整已利用岸线,开发新岸线,扩充岸线利用的内容,提高岸线利用的价值,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层次的要求,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岸线保护的要求,开展河道岸线开发利用和保护总体规划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 岸线资源的确定本文岸线是指能较好的反应岸线的开发利用属性的某一特定流量或水位时水流与岸边的交线。
其确定方法为:(1)赣江赣州至新干段岸线均为水库库区岸线,涉及到的枢纽工程包括万安、石虎塘、峡江和新干枢纽,岸线以移民迁移线来代表;(2)赣江新干以下平原河道和沿线各河段岸线以造床流量对应的水位与岸边的交线来代表,经分析计算,新干至外洲河段岸线采用平滩水位16.30~28.01m来代表,外洲至吴城河段采用14.81~16.30m来代表;(3)由上述方法确定的岸線沿水流方向起伏弯曲较大时,应进行适当的平顺调整,并注意各河段之间的衔接。
按照以上岸线划定的方法,采用赣江1∶5000水下地形图量算,赣江(赣州以下)岸线总长度1300.52km(含左右岸)。
2 岸线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岸线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目前,规划范围内现状已开发利用岸线总长约112.6km,岸线利用率8.6%。
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下游航道肠梗阻治理措施作者:吴斌来源:《中国水运》2015年第01期摘 ;要:本文介绍了赣江航道规划、航道建设情况,对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下游航道肠梗阻施工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赣江渠化工程 ;航道肠梗阻 ;治理措施随着赣江渠化工程的逐步开展,赣江吉安段现已建成万安水电站、江西石虎塘航电枢纽。
在建的峡江水利枢纽已接近尾声,即将开工建设新干枢纽,规划建设井冈山水电站。
届时,赣江吉安段三级航道将全线贯通,原来仅可航行300吨级船舶的航道将升级为1000吨级。
但各枢纽库尾与另一枢纽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渠化连接,这些区段便成为赣江吉安段三级航道全线贯通的肠梗阻。
赣江航道的不断发展,迫切面临解决这个问题。
赣江概况赣江是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的第一大河流,流域面积占江西省总面积的一半。
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3°30′~116°40′、北纬24°29′~29°11′之间。
流域东部与抚河分界,东南部以武夷山脉与福建省分界,南部连广东省,西部接湖南省,西北部与修河支流潦河分界,北部通鄱阳湖在湖口连长江。
赣江自河源至吴城全长780km。
万安以上为上游,长350km,河宽200m~600m,穿越山地和丘陵,地势较高,河床质多粗沙和卵砾石,部分河段为礁石,枯水平均比降0.32‰,属山区性河流;万安至樟树为中游,长263km,河宽一般600m~900m,跨越吉泰盆地,两岸台地丘陵相间,沿河两岸多为沙壤土组成的台地,长期受水流冲刷,岸线崩塌河床拓宽,枯水河面宽浅,枯水期平均比降0.16‰;下游樟树至吴城,长167km,流经冲积平原,地势较低,两岸筑有圩堤,属平原河流,河床质多中、粗沙,枯水平均比降0.07‰,河宽约1000余米。
吴城至湖口属鄱阳湖区,长81km,枯水平均比降0.047‰,吴城以下20km的褚溪河口是鄱阳湖五河来水的总汇口。
赣江规划根据1998年交通部、水利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内河航道技术等级的批复》、《江西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和《江西省内河船型标准化发展纲要》,赣江赣州至湖口606km航道规划实施目标是:结合赣江干流的水资源综合梯级开发,并辅以必要的航道整治措施,2020年前使赣江干流赣州至南昌450km航段达到Ⅲ级航道标准,南昌至湖口156km航段达到Ⅱ级航道标准。
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设计优化与验证黄明红;殷娟【摘要】结合石虎塘航电枢纽水工整体模型试验的数据资料,优化并验证了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泄洪闸的泄洪能力、闸下消能防冲效果、电站取水防沙条件以及船闸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并从水力学角度验证了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经优化后的枢纽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期刊名称】《广东水利水电》【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5页(P42-45,61)【关键词】石虎塘;设计优化;泄洪闸;消能;船闸【作者】黄明红;殷娟【作者单位】江西省港航管理局界牌航电枢纽管理处,江西鹰潭335001;广东珠荣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53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是一座以改善航运条件为主,兼顾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对于从根本改善赣江的通航条件、充分发挥赣江的航运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1-3]。
石虎塘坝址处河面开阔,河道走势呈“S”形,坝址左岸岸坡平缓,高漫滩与宽阔的Ⅱ级阶地交错分布,右岸与低山岗丘相连接,分布有较为宽阔的Ⅰ级、Ⅱ级阶地。
坝址处为河床主河槽,右岸为凹岸,左岸为凸岸,靠右岸河床较低,左岸河床相对较高。
枢纽建筑物坝顶总长为1 645.7 m,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为左岸土坝、船闸、泄水闸、电站主副厂房、右岸连接坝段和右岸土坝。
再往右依次布置有23孔泄水闸、6台机组厂房坝段、鱼道,两岸均采用土石坝段与岸坡连接。
上、下游引航道与泄水闸之间由分水墙隔开,上引航道通过直线段接1 000 m圆弧半径与上游主航道衔接,下引航道直线穿过河岸的高漫滩与左岸主航道相衔接。
本工程总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设计方案中拦河闸坝坝顶高程为66.0 m,均采用宽顶堰堰型,每闸孔净宽为20.0 m,中墩和边墩厚为3.0 m,顺水流方向长为31.8 m,堰顶高程为46.7 m。
闸室下游接消力池,消力池长为37.5 m,池深为3.7 m,消力池顶板高程为43.0 m。
文献综述模板一、引言通过再次阅读《航道工程学》,我对水运规划及其在国民经济的用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水运(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是交通运输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现代工农业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国际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业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组成。
目前,世界上凡是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国家,其水运也都比较发达。
例如美国、德国、荷兰和俄罗斯等国,基本上都已建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内河航道网。
绝大多数天然河流对水运的发展不利,因此河流渠化是促进水运事业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
目前世界船闸是使船舶通过航道中有集中水位落差河段的一种通航建筑物.主要由闸室、闸首、输水系统和引航道等组成。
采用集中输水系统的船闸,其输水系统设在闸首;采用分散输水系统的船闸,在闸室内设有输水廊道系统。
在引航道内设有导航建筑物和靠船建筑物。
其工作原理是船闸通过输水系统调整闸室内的水位,使其与上游水位或下游水位齐平,船舶便能从上(下游驶往下(上游。
二、船闸的输水系统为了充分了解船闸的输水系统以及各项水力计算,查阅了《渠化工程学》、《航道工程学》、《船闸设计》、《岳池县富流滩电航工程船闸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力学》等专著的相关部分内容.船闸输水系统(filling and emptying system of navigation lock是为船闸闸室灌水和泄水的设施;由进水口、输水廊道、阀门段、出水口及消能工等构成。
输水系统按灌泄水方式可分为集中输水系统和分散输水系统两大基本类型。
输水系统类型的选择主要根据作用在船闸上的水头的大小、要求的输水时间的长短以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当作用在船闸上的水头较大、要求的输水时间较短时,宜采用分散输水系统,否则采用集中输水系统。
随着航运和水利建设的发展,为适应作用在船闸上水头增大的要求,趋向采用灌泄水时间短、船闸停泊条件好的分散输水系统.在已建船闸中,美国基本上采用分散输水系统。
赣江石虎塘船闸输水系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设计资料. (1)(1)规划航道等级 (1)(2)货运量 (1)(3)通航情况 (1)(4)代表船型 (1)(5)水文气象资料 (2)(6)坝址水位流量关系 (2)(7)地质、地貌 (3)(8)地形资料 (3)第二章船闸总体设计 (4)2.1船闸及引航道在枢纽中的布置 (5)2.1.1船闸及引航道总平面布置 (5)2.1.2口门区的防沙及水流条件要求 (6)2.1.3引航道平面形状与尺寸 (7)2.2船闸型式选择 (8)2.2.1船闸的线数和级数 (8)2.2.2船闸建设规模及标准 (8)2.3船闸的平面尺寸及各部高程 (8)2.3.1闸室有效长度 (9)2.3.2闸室有效宽度 (9)2.3.4船闸最小过水断面的断面系数 (10)2.3.5根据设计资料进行过闸船舶组合 (10)2.3.6船闸及闸门各部位高程 (11)2.4船闸通过能力计算 (12)2.4.1船舶过闸时间 (12)2.4.2通过能力验证 (14)2.5船闸耗水量计算 (15)2.5.1单级船闸单向一次过闸的用水量 (15)2.5.2单级船闸双向一次过闸的用水量 (16)2.5.3在单向过闸和双向过闸机会均等情况下,一次过闸用水量采用单、双向过闸用水量的均值: (16)2.5.4闸阀门漏水量 (17)2.5.5船闸一天内平均耗水量 (17)第三章输水系统型式选择及水力计算 (18)3.1船闸输水系统选择 (19)3.1.1集中式输水和分散式输水型式选择 (19)3.2输水系统水力计算 (20)3.2.1初步确定输水闸门处廊道断面尺寸 (20)3.3输水廊道布置 (21)3.3.1布置原则 (21)3.3.2输水系统布置内容 (21)3.4局部阻力系数和流量系数计算 (23)3.4.1灌水段计算 (23)3.4.2泄水段计算 (35)3.5输水阀门后廊道的水力条件复核 (44)3.5.1阀门后压力计算 (44)3.6引航道内船舶的停泊条件 (46)第四章闸阀门及启闭机型式的选择 (47)4.1闸门型式的选择及尺寸的确定 (47)4.1.1闸门型式的选择 (47)4.2阀门型式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49)4.3闸首尺寸及布置 (49)4.3.1闸首长度 (49)4.3.2闸首宽度 (50)4.3.3底板厚度和门塘深度 (51)4.4启闭机型式的选择 (51)4.4.1人字闸门 (51)4.4.2事故检修门 (51)4.4.3阀门 (51)第五章船闸结构初步设计 (52)5.1结构初步选型 (52)5.1.1船闸结构选型 (52)5.1.2基本情况 (54)5.2混凝土重力式 (54)5.2.1混凝土重力式闸墙断面尺寸及墙后回填布置 (54)5.2.2低水位时闸墙荷载计算 (56)5.2.3检修水位闸墙荷载计算 (69)5.3钢筋混凝土悬臂式闸墙 (83)5.3.1钢筋混凝土悬臂式闸墙断面尺寸及墙后布置 (83)5.3.2钢筋混凝土悬臂式闸墙低水位时闸墙荷载计算 (85)5.3.3检修时期荷载计算 (94)5.4方案比选 (104)第六章闸墙结构的技术设计 (105)6.1高水位时情况计算 (105)6.1.1自重 (106)6.1.2土压力 (107)6.1.3其他荷载 (110)6.1.4荷载及其效应汇总 (112)6.1.5高水位运用情况的各项验算 (114)6.2运用低水位进行验算 (121)6.2.1前趾1-1截面验算 (121)6.2.2后趾2-2截面验算 (123)6.2.3截面3-3验算 (125)6.3检修水位运用情况 (126)6.3.1前趾1-1截面验算 (127)6.3.2后趾2-2截面验算 (128)6.3.3截面3-3验算 (129)结论 (131)总结 (132)致谢 (133)参考文献 (134)第一章设计资料(1)规划航道等级本船闸近期设计航道等级为VI 级,远期设计航道等级为IV 级。
文献综述一、引言通过阅读《渠化工程》、《航道工程学》以及《船闸与升船机设计》,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水利枢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人类为了综合利用水力资源,在河流上拦河筑坝,截断天然河道,利用在大坝上游形成的水库,拦蓄洪水以防洪;利用集中的水位落差以发电;同时根据河流航运规划的要求,为解决船舶(队)克服集中水位落差,在水利枢纽上修建通航建筑物,利用上游淹没原来的航道内的碍航险滩增加航道的通航尺度,以及利用在水库中积蓄的水量调节枯水期下游河道内的水位,解决原来航道水深不足的问题,扩大河流的运输能力,提高运营的效率和航行的安全度,以发挥工程的航运效益,促进河流航运和沿岸国民经济的发展。
船闸在河道上作为用以克服水位落差的一种工程措施,在世界水利工程建设史上早有记载。
其主要由闸首、闸室、输水系统、引航道、导航和靠船建筑物及相应的设备组成。
采用集中输水系统的船闸,其输水系统设在闸首;采用分散输水系统的船闸,在闸室内设有输水廊道系统。
在引航道内设有导航建筑物和靠船建筑物。
其工作原理是船闸通过输水系统调整闸室内的水位,使其与上游水位或下游水位齐平,船舶便能从上(下)游驶往下(上)游。
而在日后,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还会有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1)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和航运事业的发展,在水利工程中兴建的通航建筑物日益增多。
与在运河上修建建筑物相比,大、中兴水利枢纽上通航建筑物的建设,将是我国今后通航建筑物建设的主要对象。
(2)随着河道的梯级开发,天然河流逐步渠化,通航条件得到改善,河道的通过能力逐步提高,河道的通航效益充分发挥,航道尺度标准化、过坝船舶(队)大型化的进程将逐步加快。
(3)为适应水利枢纽高水头的特点,随着船闸水力学研究工作的发展,船闸设计水头的日益提高,多级的低水头船闸趋于为单级的高水头船闸或提升高度较大的升船机所代替,高水头通航建筑物建设将日益增多。
(4)随着通航建筑物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通航建筑物运行管理工作的内容相对增加,通航建筑物工程运行管理的安全可靠性和效率将更加得到重视,通航建筑物的监控将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逐步实现自动性。
二、船闸输水系统为了有一个对船闸输水系统以及各项水力计算的深刻了解,查阅了《渠化工程》、《航道工程学》、《船闸与升船机设计》、《中等水头船闸输水系统选型分析探讨》、《广西郁江老口航运枢纽船闸输水系统布置》、《关于船闸输水系统型式选择标准的探讨》等文献的相关内容。
船闸输水系统(filling and emptying system of ship locks)是借以从上游向闸室内充水和从闸室向下游泄水,控制船舶(队)在闸室内升降以克服枢纽上、下游水位落差的重要措施,是决定船闸运行安全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船闸输水系统的充、泄水时间,闸室内的停泊条件和廊道、阀门机器启闭机械设备工作的安全可靠性,是评价船闸输水系统技术水平的十分重要的指标,三者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
输水系统主要水力学指标的好坏,是船闸工程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输水系统类型的选择主要根据作用在船闸上的水头的大小、要求的输水时间的长短以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当作用在船闸上的水头较大、要求的输水时间较短时,宜采用分散输水系统,否则采用集中输水系统。
随着我国内河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进程的不断加快,船闸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航运开发必然成为天然河流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中低水头船闸较多倾向于采用短廊道集中输水系统,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我国有近1000座船闸,其中仅有20多座12m以上的高水头船闸采用分散输水系统,其余的船闸均采用集中输水系统。
而在国外,诸如欧美等国,要求输水系统尽量缩短灌、泄水时间,提高船闸过闸效率,即使在3-10m的低水头船闸也均采用分散输水系统。
国内船闸采用集中输水系统主要出于以下原因:(1)原先我国内河行业发展偏缓,船闸尺度较小,对缩短船闸灌泄水时间要求不高;(2)单纯从工程造价角度出发,认为短廊道集中输水闸室结构简单,造价节省。
伴随着近些年我国船闸水头增高,分散输水系统开始逐步地运用于各大水利枢纽比如三峡、葛洲坝、草街、贵港等等,其中葛洲坝3座船闸的输水系统设计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号和2号船闸的输水水体和最大流量均是世界最大的,而三峡输水系统更是创了多项世界纪录。
输水系统水力指标是船闸是否能正常运行的关键。
在船闸总体布置设计基本完成后,应根据闸室输水时间、船闸停泊条件以及船闸安全运行的条件要求进行水力计算,提出输水系统各主要部分的尺寸和布置,并反复验算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确定灌、泄水方式。
由于输水系统的设计及水力计算比较复杂,通过阅读《赣江石虎塘航运枢纽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模型试验》、《引江济汉通航工程进口高石碑船闸输水系统布置》、《局部分散输水系统的水力特性与应用》、《江西赣江石虎塘航运枢纽船闸输水系统布置、水力特性分析和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等对输水系统模型试验有了初步的了解。
根据具体模型的观测结果提出多种改进方案,然后对每种方案进行模型试验,比较,通过各方面的对比选出一种相对合理的方案。
在输水廊道的布置要满足规范规定的各项指标,同时必须使闸室内有良好的停泊条件。
例如在《融江麻石船闸输水系统改造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中指出:通过对麻石船闸的现场考察和原方案试验结果分析,麻石船闸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船闸的输水系统布置不尽合理,尤其阀门的开敞式布置型式是导致空气进入闸室的主要原因;(2)闸室伸缩缝开裂,加剧了廊道掺气的危害性,进一步恶化了停泊条件。
要解决麻石船闸现存的问题,仅仅采用封堵伸缩缝裂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不让空气进入闸室。
避免输水阀门和廊道的掺气,可以设法在空气进入闸室以前将其排除,可以采用的办法例如,(1)改变输水上阀门的止水方式,即将上止水门改为门后止水;(2)降低工作阀门高程至闸室起始水深以下。
三、船闸结构及计算船闸闸室是由上、下闸首和两侧闸墙环绕而形成的空间,是船闸实现其调整水位、升降船舶、使船舶克服航道上集中水位落差的结构。
由闸室墙和闸底构成,为保证过闸船舶能随闸室水面安全地升降和可靠地停泊,闸室中设有系船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
船闸闸室结构分为斜坡式和直立式,其中近代通常使用的均为直立式,其中直立式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两大类,两侧闸墙和底板浇筑在一起的是整体式,闸墙和闸底分别设置的为分离式结构。
土基上的分离式闸室结构的闸墙可分为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板桩式和地下连续墙等型式,其中重力式、悬臂式和扶壁式为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型式。
岩基上的分离式闸室结构常用的型式有重力式、衬砌式和混合式。
土基上的分离式闸室,大多采用带有横撑格梁的透水底板,比较经济,但只适用于水头比较小,地基对渗透变形不敏感的情况。
当水头较大,地基为粉砂、细砂或淤泥的闸室,则采用双铰式不透水或采用整体式结构。
对于整体式闸室结构主要适用于地基情况较差的情况,但其计算较为繁琐。
船闸闸首是将闸室和上、下游航道分隔开的挡水建筑物,其上一般设有输水廊道、闸门、阀门、闸阀门启闭机械及其相应的设备等,以调整闸室内水位升降,使船舶通过船闸,克服水位落差。
闸首由墩墙和底板构成。
闸首结构按其受力状态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在土基上为避免由于边墩不均匀沉降而影响闸门正常工作,一般采用整体式闸首结构;岩基上的闸首则常采用分离式结构。
当岩石较完整时,可不设底板,只有当岩石裂隙较多或岩石较软弱时,方加设底板或护板,必要时也可采用整体式结构。
根据赣江石虎塘船闸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船闸与升船机设计》中介绍的重力式结构的特点,我选用分离的素混凝土重力式结构。
重力式闸墙是靠自重维持稳定,但是地基反力不均匀且较大,对地基承载能力要求比较大,只适用于较好的地基,对于软弱地基,要采用重力式则必须对地基采取工程措施,改善受力状态或增强地基强度。
对于闸室结构的计算,我在手算的过程中参阅了《土力学》、《船闸与升船机设计》、《航道工程学》、《渠化工程》、《港口航道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等多本资料。
对整个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
四、船闸设计应满足的运用要求《船闸设计》中对船闸设计提出了多方面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船闸总体布置要满足运行要求船闸总体布置的优劣是船闸运用中保证安全通畅的关键。
在选择闸(坝)址和进行水利枢纽总体布置时,应按照满足通航条件的要求,优选船闸位置和船闸总体布置,并妥善处理与相邻建筑物的关系,如运行调度关系、引航道尺度、引航道与原航道的链接、通航水流条件与相邻建筑物的衔接等方面均能满足船舶的安全、迅速和通畅的过闸的要求。
对位于多泥沙河流上的船闸,预计引航道可能发生淤积影响通航时,应有防淤、冲淤和清淤措施,以达到设计规定的引航道标准尺度。
2、船闸规模尺度应满足运量河船队原队过闸要求船闸规模尺度应满足和设计水平年内客、货运量通过设计船队一次过闸的要求。
位于运量大和重要的通航河流上的水利枢纽,或将来扩建较困难的枢纽,则应同时修建双线船闸,以保航运不断。
高水头枢纽,在技术上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单级船闸,以提高船闸通过能力河减少船舶过闸时间。
若因技术条件限制,不能建单级船闸,可考虑采用设中间渠道的单级船闸,若建连续多级船闸,应充分研究其通过能力,如不能满足通过设计水平年的客、货运量的要求,则宜建多级双线船闸。
3、船闸各部分要相互协调为了充分发挥船闸的能力和效益,降低工程造价,船闸各部分,包括闸首、闸室、引航道、导航和靠船建筑物、闸门和启闭机以及附属设施等都要配套和调,形成统一的生产能力,避免顾此失彼,导致过闸船舶在引航道堵塞,延长过闸时间,船闸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4、对船闸输水系统设计的要求船闸输水系统是保证船舶安全过闸的关键环节之一,是运用最频繁的一个工作系统,由闸室水力系统、进水和泄水系统及阀门等组成。
要求这个系统在船闸灌水或泄水时,闸室及上、下游引航道有良好的水力条件,保证过闸船舶在闸室停泊和上、下游引航道中行驶或停靠时不受影响,为了加快船舶过闸,增大船舶通过能力,船闸灌、泄水时间应尽量短,一般条件下,低水头船闸不超过4~8min,中水头船闸不超过8~10min,高水头船闸不超过10~15min。
选择船闸输水系统时,避免只注意闸室水力系统和停泊条件,忽视上、下游引航道水力系统和停泊及航行条件的倾向,对高水头船闸十分重视闸门门型及工作条件,采取一切可靠的措施,解决闸门的震动和气蚀问题。
5、船闸建筑物要安全可靠船闸闸首、闸室、导航和靠船等建筑物的布置和选型,要根据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做多方案比较优化,使建成后安全可靠和便于检修,满足船闸过闸要求。
6、对船闸闸门、启闭机械和控制系统的要求船闸工作闸门是船闸运用中启闭最频繁,上闸首工作闸门是枢纽前缘的挡水设备,下闸首和多级船闸中间闸门是闸室的挡水设备,与输水系统协同工作,调整闸室水位分别与上游或下游水位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