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Logistics”的出现 “ 二 战 ” 期 间 , 美 国 首 先 采 取 了 后 勤 管 理 ( Logistics
Management)一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 从 此 , 后 勤 逐 渐 形 成 了 单 独 的 学 科 , 并 发 展 为 后 勤 工 程 ( Logistics Engineering ) 、 后 勤 管 理 ( Logistics Management ) 和 后 勤 分 配 (Logistics of Distribution)等。
当前,在物流学基础上形成了该学科的几个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物流管理学。它是以管理学理论为基础,提出物流管理的范畴,是
当前物流学科中最广泛的一类。 (2)物流技术学。它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研究各类物流技术、设备
和作业方法。 (3)企业物流学。它是从企业角度,探讨物流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4)社会物流学。这主要是从一国的整体上研究物流问题。 (5)国际物流学。主要是从经济国际化发展的角度探讨物流问题。 (6)理论物流学。这是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系统论、控制论
2.“黑大陆”理论的评价 所谓“黑大陆”主要是指人类尚未认识、尚未了解或开
发的领域。当人们发现在获得货物移动和储藏带来的直接利 益时,就形成了值得探究的新领域,一块未被开发的“黑大 陆”。
从某种意义上看,“黑大陆”学说是一种未来学的研究结 论,即探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2.2 物流冰山理论
1.“物流冰山”理论的起源 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潜心研
等理论为基础对物流的研究。 (7)应用物流学。主要是从实践和操作的角度,研究物流的各类定性
与定量的方法。 就本书而言,将物流学定位于经济管理学科范畴内进行研究。
2.物流学的研究对象 物流学的研究对象被确定为:研究物质资料在生产、流通、服务 过程中,分别以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直致报废品的不同形态, 所发生的时间、空间的特殊和共性变化及形成的一般规律。 通过对物流活动规律的探讨,可以创造物质资料的时间价值和空 间价值,有助于社会和企业最有效地完成资源的合理配置。
2.2 现代物流理论介绍
2.2.1 经济黑暗大陆理论 1.“黑大陆”理论的起源
1962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在《财富》 杂志上发表《经济的黑暗大陆》(The Economy’s Dark Continent) 一文,指出“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这是泛指流通领域。 而今,“黑大陆”说法现在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业创造更多更好的盈利机会。 (4)通过有效的物流服务,可以优化社会经济系统和整个国民经
济的运行,提高宏观经济的总效益。
2.2.4 物流的价值表现
物流活动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增值性的经济活动,也 是增加成本、增加环境负担的经济活动。 1.物流的时间价值
获得时间价值的方式有以下3种: (1)缩短时间创造价值。 (2)弥补时间创造价值 (3)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两大类: 其一,所收到的信息在趋势和事件方面不准确。 其二,有关订货的信息与客户的具体需求一旦产生误差,
处理误差将会增加物流成本。
1.4 物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物流学的研究对象 1.物流学的学科属性
从学科属性上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科学,从学科大类 上看,它是经济管理科学的新的重要分支。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 由于物流运作过程更多的表现为技术方法的应用,故应当属于工 程技术类学科。
1994年欧洲物流协会(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ELA)的定 义是:“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及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 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 的重新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 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消费者之间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正向 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供应物流。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回收物流。 ●废弃物物流。
3.按物流活动范围分类 (1)国际物流。 (2)国内物流。 (3)地区物流。 另外,还有绿色物流、军事物流、第三方物流、定制物 流、虚拟物流等分类,此不赘述。
1.2 物流的特征与作用
1.2.1 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 1.信息化 2.柔性化 3.标准化 4.自动化与智能化 5.最小化 6.增值性 1.2.2 物流的作用 1.物流是连接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 2.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 3.物流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 4.物流对经济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1.经济发展推进社会观念的转变 2.技术手段是现代物流的支撑 3.系统理论引导现代物流
2.1.2 现代物流与经济环境 ﹙参见教材P17﹚ 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本书以我国为例, 分析如何看待物流业发展的内因。
在现代物流的三大基础中,国内具备了建立现代物流技术设 施的能力,但系统管理手段尚不能真正应用,特别是现代物流观 念尚未形成。
第1章 现代物流学概述
1.1 物流的历史沿革
1.1.1 物流的起源 传统物流是以“Distribution”一词表示,今天所说的“物流”一 词是从日本传到我国的,已经演变成为“Logistics”。
1.“Distribution”的由来 “ Distribution” 一 词 最 早 出 现 于 美 国 ,1921 年 阿 奇 ·萧 ( Arch
我国《物流术语》中的定义是: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 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 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对现代物流的理解 现代物流不仅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货物时空移动,而且
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 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方面,全面、综合地提高经济效益的 问题。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
3.运输 运输是利用运输工具使货物在物流据点之间及社会范围内的流
动。
从物流系统来看,有三个因素对运输是十分重要的,即成本、速度和 一致性。
4.储存 货物流通中的储存是为了调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差而进行的。
5.流通加工 在流通过程中进行辅助性加工活动称为流通加工。
6.配送 配送被称为末端物流,经过配送环节的货物将脱离物流过程。
7.物流信息 物流信息指的是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各种信息。 物流质量与信息质量密切相关。信息质量的缺陷主要包括两大类: 其一,所收到的信息在趋势和事件方面不准确。 其二,有关订货的信息与客户的具体需求一旦产生误差,处理误差将会增加 物流成本。
7.物流信息 物流信息指的是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各种信息。 物流质量与信息质量密切相关。信息质量的缺陷主要包括
Logistics与Physical Distribution不同,在于Logistics已突破了商品 流通的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将物流、商流和生产三个 方面连接在一起,就能产生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3.我国物流概念的引入 物流一词在我国的使用,是源于日本。 我国使用“物流”一词始于1979年。当时我国物资工作者代 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 一 次 引 用 和 使 用 “ 物 流 ” 这 一 术 语 。 1988 年 台 湾 也 开 始 使 用 “物流”这一概念。
究物流成本时发现,就生产型企业而言,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是很 小的一部分,真正的主要部分是企业内部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基 于这个现实,提出了“物流冰山”说。
2.“物流冰山”理论的评价
“物流冰山”是对物流成本的一种形象比喻,其含义是人们 对物流成本的总体内容并没有完全掌握。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 所看到的物流费用只是其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潜藏在海面下的 冰山主体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2.物流的空间价值 空间价值的实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从集中生产地流向分散需求地所创造的价值。 (2)从分散生产地流向集中需求地所创造的价值。 (3)在低价值地生产流向高价值地需求所创造的场所价值。
物流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 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 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在电子商务时代,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 最小的综合成本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1.1.3 物流的一般分类 1.按物流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类 (1)宏观物流。 (2)微观物流。 2.按物流系统涵盖领域分类 (1)社会物流。 (2)企业物流。企业物流又可区分为以下具体的物流活动:
W.Shaw ) 在 《 市 场 流 通 中 的 若 干 问 题 》 ( Some Problem in Market Distribution ) 一 书 中 提 出 。 即 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 。
1935 年 , 美 国 销 售 协 会 最 早 对 “ 物 流 ” 进 行 了 定 义 “ 物 流 (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 是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
“物流冰山”确实说明了物流成本核算中的不足,造成这 种现象的 原因有三: (1)物流成本所涉及的领域广。 (2)物流成本所涉及的环节多。
。 (3)物流成本所涉及的科目杂
2.2.3 第三利润源泉理论
1.第三利润源泉的提出 “第三利润源”是日本的西泽修教授在1970年提出的,在其
著作《物流——降低成本的关键》一书中提出。 2.对“第三利润源泉”的评价
西泽修在论及“第三利润源泉”时提出,“二战”后日本经 济的发展是由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营销理论的应用 两个方面形成的两大利润源泉,而物流则形成了第三利润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