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四讲 王维 李白 杜甫..
- 格式:ppt
- 大小:272.50 KB
- 文档页数:27
《大学语文》复习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1、以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
A、《老子》B、《论语》C、《孟子》D、《荀子》2、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楚辞》B、《诗经》C、《古诗源》D、《古诗十九首》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出自()A、《论语》B、《孟子》C、《荀子》D、《老子》4、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左丘明5、“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是下列哪个思想家的话(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6、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庄子D、荀子7、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韩非子》8、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班固B、茅盾C、巴金D、鲁迅9、《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B、大雅C、颂D、小雅10、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A、清新淡雅B、豪放飘逸C、深婉华美D、沉郁顿挫11、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主张的作家是( )A、杜甫B、白居易C、辛弃疾D、韩愈1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A、《左传》B、《战国策》D、《春秋》13、李商隐《无题》中推已而及对方的一联是()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4、《山居秋暝》的主要抒情手法是()A、借景抒情B、借典故抒情C、借事抒情D、直抒胸臆15、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16、先秦时期一部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战国策》17、“忽如一夜春风起,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出自岑参的()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C、《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D、《天山雪歌》18、《石头记》是()的原名。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形式上丰富多样,情感丰富,思想深刻,更是对我国古代社会、历史、人文和自然风物的真实记录和表达。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四位诗人及其作品的价值。
1. 李白李白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他的诗作广泛涉及社会、历史、人文和自然风物,其中以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豪情壮志为主要特点。
在他的诗歌作品中,经常描绘醉酒仙乐,放浪形骸的情景,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个性。
他的代表作《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十载”的诗句,表达出他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2. 杜甫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篇广泛涉及社会、历史、人文和自然风物,以抒发对社会苦难和人民疾苦的关怀为主要特点。
他的代表作《登高》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古来征战几人回?长安一片月”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的思考和感怀。
3. 白居易白居易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以抒发对人生、自然和爱情的感悟和追求为主要特点。
他的代表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
4. 王维王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风物、山水田园和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为主要特点。
他的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中“天淡星稀深深月,海风吹我欲何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和友谊的情感。
总结回顾通过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这四位诗人及其作品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他们的诗作不仅在形式上丰富多样,情感丰富,思想深刻,更是对我国古代社会、历史、人文和自然风物的真实记录和表达。
他们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写出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许多精彩诗篇,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填空题(共80题)1.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____?2.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_____________。
3.《从军行》的作者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_____________。
4.《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诗、____________。
5.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诗人。
6.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_________》、《大学》和《中庸》。
7.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
”8.王维《山居秋暝》:“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
”9.杜甫《蜀相》:“三顾频繁天下计,________________。
”。
10.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_。
”11.《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_______。
”1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___________。
13.《战国策》是一部__________体史书。
14.《论语》是一部记录____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
15.《冯谖客孟尝君》选自《____________》。
16.《红楼梦》今传本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17.在晚唐诗坛上,____________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
18.赋是____________代形成的一种文体。
19.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_,悠悠我心”。
20.“茕茕子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_________》。
2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2.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___________描写两大类。
23.《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季氏是春秋时___________国的贵族。
24.苏轼《水调歌头》词:“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25.王昌龄《从军行》诗:“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
唐代文学教案(王维、李白、杜甫三部分)王志清第二章盛唐山水田园诗教学目的:了解山水田园诗在盛唐繁盛的原因,把握盛唐山水群落诗歌的艺术特点。
重点:王、孟山水诗风异同。
难点:山水诗与庄禅精神。
教学课时:6课时。
一、山水田园诗在盛唐繁盛的原因1、国力强盛。
盛唐五十年,太平盛世。
唐人郑綮《开天传信记》载云:“开元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
自开远门西行,亘地万余里,入河湟之赋税。
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
四方丰稔,百姓殷富,管户一千余万,米一斗三四文,丁壮之人,不识兵器。
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
奇瑞叠应,重译麇至,人情欣欣然,感登岱告成其事。
上犹惕励不已,为让者数四焉。
”盛极的大唐帝国声威远扬,百夷臣服、诸邦来朝。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可以想见那种光明璀璨、仪态万千的声威形势。
在大唐极盛时朝度过青少年时期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回忆起昔日的辉煌依然是一往情深的,其诗《忆昔》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宝。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东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百姓殷富,四方太平,国力极其强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中国农耕经济得到充分的发育,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高度发展,促进了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也相应发达起来,并通过各种渠道大规模地涌入城市。
商品经济的异常活跃,仓储丰裕,城市繁荣,交通便利,使长安、洛阳、开封及太原等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盛唐的盛世安定和繁荣给大多数地主文人提供了尽情享受人生的物质基础。
不但百官时兴筑建郊馆山池,成为“休沐”之所,连一般中小地主都有别业。
池园文会的集体吟咏与山程水驿之间的个人放歌共生。
每逢节假日,“所游地推曲江最胜……朝士词人有赋,日即流传京师。
当时倡酬之多,诗篇之盛,此亦其一助也。
李白王维杜甫诗歌风格比较李白王维杜甫诗歌风格比较李白王维杜甫诗歌风格有什么特点呢?关于李白王维杜甫诗歌风格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哪里?唐玄宗时代,大唐辉煌达到顶点,同时又是由盛转衰的开始。
经历了唐玄宗与杨玉环浪漫的歌舞升平,也遭遇过安史之乱的社会痛苦剧变。
个人命运在巨大的社会反差之中跌荡起伏,孕育了唐代三位伟大的诗人——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诗言志,诗的风格与人生境遇,自我心镜习习相印。
王,李,杜生活在同一时期,王维生于公元700年,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杜甫生于公元712年。
他们都追求功名,渴望在官场一展平生之志,李白官至翰林,待于玄宗左右;王维少年得志,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然而,他们又屡屡受挫,都遭遇过逮捕入狱之苦,李白还遭流放。
杜甫一生不得志,穷困撩倒,颠沛流离。
他们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压抑中度过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诗人心中的郁闷与悲愤催生了他们的作品,他们的诗歌多流淌着悲喜交加的矛盾之美,这正是诗人作品流芳百世的精华所在!三人所处时代相同,都有过悲喜的人生经历,然而,他们各自的思想修养与人生理念却各有不同。
王维研究佛学,心系禅机,诗,画,书法,音乐造诣颇深,他的诗有一种空灵,清新,深刻的简洁与透析;李白追求道家的飘逸自然与剑侠的豪爽,他的诗作流淌着仙气与浪漫;杜甫以儒家圣人为楷模,严谨自侓,他的诗作对仗工整,严谨。
这里,我们选取诗人们以相同题材为对象的作品,比较三人不同的诗歌风格。
在以送友为题的诗中,李白有《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毕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人在好友孟浩然登船远去时,表现的仿拂是神仙之间的交往,飘忽而来,乘鹤而去,远逝天际,渐无踪影。
没有凡人离别的悲伤,没有难分难舍的愁怅。
诗人面对滚滚东去的江水,望远去的白帆,陶醉其中,飘飘欲仙。
我们再比较王维送友诗作《渭城曲》,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学语文》精讲篇目第一讲《诗经》二首《郑风·溱洧》;《王风·黍离》第二讲楚辞一篇屈原《涉江》第三讲《论语》十则犁牛之子等励志好学类、君子之道类十则第四讲《礼记》、《大学》四则《学记》“玉不琢”;《礼运》“大道之行也,大下为公”《大学》“大学之道”;“君子慎独”第五讲阮籍、嵇康诗二首《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其十五》(息徒兰圃)第六讲李白诗二首《将进酒》;《登金陵凤凰台》第七讲杜甫诗二首《丽人行》;《曲江二首其一》(一片花飞减却春)第八讲苏轼诗词二首《和子由渑池怀旧》;《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第九讲李清照词二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第十讲辛弃疾词二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十一讲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游园惊梦”十二讲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十三讲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十四讲鲁迅《伤逝》《伤逝——涓生的手记》十五讲当代诗歌二首食指《相信未来》;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一讲《诗经》二首《郑风·溱洧》;《王风·黍离》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溱洧溱(zhēn)与洧(Wěi),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