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政治全册第3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第2框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教案鲁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三政治学习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有哪些?(中华文化的构成)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③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④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⑤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⑥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2.中华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什么?(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方面。
)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特点是什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5.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魂)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什么?(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重要作用是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7.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其具体体现,如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有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改革开放以来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2018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2018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7(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骤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初三政治关注国家的发展知识点总结发展是硬道理一、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党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基本路线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3、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二、“一个中心”是关键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经济、政治、国防、教育等,而经济建设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核心工程。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要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
4、为什么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1)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
(2)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
(3)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
(4)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
(5)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发展。
讲述春天的故事一、改革社会发展的动力 1、改革的时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闸门。
2、改革的领域:改革开放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
3、改革的必要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4、改革的成绩:通过改革①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②、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③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国家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
实际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举身边的事例说明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6、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改革: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也会涉及许多人的切身利益。
七上大钢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第一课:生命最宝贵1、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大自然?P4 2、人生命的独特性?P6 3、为什么要珍爱生命?P8 4、如何珍爱生命?P10 第二课: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1、什么是人生的意义?P14 2、为什么人的价值在于创造奉献?P14 3、如何创造人生的价值?P16 4、青春的意义?P18 5、如何使青春更美丽?P20 第二单元:走进新的学习生活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1、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P28 2、什么是良好的班集体?P31 3、如何处理同学间的关系?P33 4、正确认识自我的好处?P35 5、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P36 第四课:知识让人生更美丽1、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作用?)(学习的重要作用?)P38 2、青少年怎样适应社会的发展?P40 3、受教育对公民的重要作用?(教育的作用?)P42 4、受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P43 5、我们如何自觉享受受教育的权力,履行受教育的义务?P44 6、如何学会学习?P47 第三单元:相逢是首歌第五课:友情伴我同行1、为什么生活需要友情?(友情的作用)P57 2、闭锁心理及其影响?P59 3、如何消除闭锁心理,交到更多朋友?P60 4、怎样让友谊之树常青?P61 5、怎样做到平等、尊重、真诚(理解、宽容)?P62 6、交往应注意的问题?P63 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1、学生为什么要尊重老师?P66 2、如何尊敬我们的老师?P68 3、怎样与老师叫朋友?P69 4、什么是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及如何建立?P70 第四单元: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第七课:做自尊自信的人自尊为自强的意志坚强的七下大纲的生理变化?P10?P11男女交往的重要性与异性同学交往?P36明辨是非善恶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祖国的爱国的|讲文明懂礼貌的待竞争与合作体谅尊重P86在法律P107P110P114消费者所八下大纲集体的个人与集体的“团结就是力量理集体与个人的何为集体添光彩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怎样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P12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与社会生活P17从众心理?成亲社会行为?贡献?谦让的助人?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自然美的赏大自然之美?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表物种灭绝的产环境问题关爱大自然?生物多样性的善待大自然?样善待大自然?P44美化大自然?环保法律体系P49环境保护的要保护环境?样善待大自然?科技对现代科技“宪法是依法治国的走依法治国之路对公平的公平的样维护社会公平?是否承担责任的社会主义的为什么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人代会的人代会的基本路线的、(发展是党执政的第一要务)改革开放是对对外开放的要科教兴国?(:、、、、竞争与差距?差距带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创新的国科技措教育创新的一个创新型人才(第八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问题我国存在问题的影响?国资源形式现状?过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成就?、保护环境的法律?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的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4、民族精神的作用?P1035、怎样弘扬培育民族精神?P104(国家1、2、3、4青少年1、2、3、)6、先进文化的特点?P1057、(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8、青少年怎样弘扬培育民族精神?P1079、民族精神体现?P109第四单元:我们的未来不是梦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1、共同理想的特点及作用,内容?P1162、三步走内容?P1173、总体小康的特点?P118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P1195、为什么要艰苦奋斗?P1206、怎样艰苦奋斗?P123-124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1、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P1262、为了世界和平,青少年能做什么?P1263、世界发展潮流?P1274、世界发展趋势及影响?P1285、中国国际地位?P1296、中国对于政治,经济的作用?P1307、我国发展的机遇有哪些?P1318、中国面临的挑战?P1329、面对机遇和挑战该怎么做?P13210、开放的中国对我们有怎样的要求?P13311、怎样走向世界?P134第十二课:美好人生我选择1、如何择业?P1412、人才的含义?P1433、怎样成才?P1444、怎样实现人生价意义?P14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巨大作用。
能力目标:具有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知识目标: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知道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重点难点】重点: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难点:民族精神我传承。
自主学习生成问题一、民族精神生生不息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民族精神我传承1.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自由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公平公正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大大增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民族精神生生不息1.阅读教材第70页活动,用人物或事例说明对“中国的脊梁”的理解。
(1)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答:对中华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具有中华民族精神人物:战死的战士,就义的志士,工人、农民、教师等。
(2)请用具体的人物或事例加以说明。
答:①当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欺凌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奋起反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梁;②为保卫祖国的安全,无数远离自己的父母而守卫在祖国边陲的解放军战士,是民族的脊梁;③为了振兴祖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是民族的脊梁;④坚守自己的岗位,奋力拼搏的千百万工人,是民族的脊梁;⑤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民族的脊梁……2.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它既同我国传统美德相承接,又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相统一。
说一说: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答: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总结第一节民族精神耀中华一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1、中华民族精神形成:①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在数千年的奋斗中,中国人民以其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奏响了一曲曲民族精神的壮美旋律,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一起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2、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起了什么作用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有不同的表现:①国家危亡的革命战争时期表现为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②在人民生命财产受损时表现为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③在和平时期的日常工作学习中表现为爱岗敬业、勤奋进取、勇于创新。
④青少年:勤奋学习,练好本领、立志报国,振兴中华、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4、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等②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孔繁森精神;非典精神;航天精神等。
二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历史上:(如何理解)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①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改造了恶劣的生存环境,抵御了外来侵略,延续着伟大的中华文明。
②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到民族的解放和独立,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的初步繁荣昌盛。
2、现在:①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
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练习题一、选择题:1.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不断升温,新一轮“汉语热”在全球掀起,全球已有近百个国家的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很多外国人士都把具有良好的汉语水平作为今后生存竞争的优势。
这表明()①中华文化搏大精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②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④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2. 近期,经过精心译制的老挝语版的电视剧《木府风云》,在当地掀起了一阵中国风。
在此之前各种题材的中国电视剧也在国外开花,在好莱坞电影中也频繁现中国元素。
这些现象()①有利于宣扬我国的优秀文化,扩大国际影响力②体现了我国积极推行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③说明了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④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3. 为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入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的通知》,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深入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将学生日常节俭行为习惯养成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开展这项活动()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②让我们过苦日子、当苦行僧③是我国资源现状的发展要求④是践行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表现A ②④B ②③C ①③D ③④4. 清明期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网上祭扫。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在不断发展②低碳、文明的祭扫方式是时代进步的体现③网上祭扫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④网上祭扫也是尊重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5.2013年春节前夕,社会上发起了一场全国范围“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拒绝浪费,珍惜粮食”的“光盘行动”,得到大家的强烈响应。
“光盘行动”()①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②有利于形成珍惜资源的良好社会风尚③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④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分析探究题1.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中形成许多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传统节日,它既是人们聚会休息的好时光,更是民风民俗的大展示。
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九年级,意味着结束,更意味着开始。
回首过去,我们依依不舍;展望未来,我们满怀期待。
当下,未来,国家,世界,我们面对一个个新的课题。
升学,就业,需要我们做出理性选择;国家进步,世界安宁,需要我们承担责任。
我们,走向未来的少年,需要具备怎样的品格,才能不负时代的重托?第五课少年的担当少年强则国强。
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怀揣梦想,脚踏实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随着生活半径的扩大,我们的视野不断扩展。
我们心系祖国,胸怀世界,迈向未来,逐渐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第一框走向世界大舞台一、多彩世界中的我1.在父母的引导下,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迈出了探索世界的第一道门。
我们走出家门,步入学校,逐步融入社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2.世界是多彩的,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
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经历越来越多的事,遇见越来越多的人。
我们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中的人交往。
我们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3.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
我们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赢得尊重,获得成长力量。
面对困难时,我们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
我们一路历练、成熟,不断自我更新,逐渐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二、我为世界添光彩1.我们与丰富多彩的世界紧密相连,始终与这个世界彼此互动,同呼吸,共命运。
2.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所做的事情都有可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
我们要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3.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人们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
着眼未来,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难点“精讲”】一、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1.民族精神的时代性: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2.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知识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是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
民族性是指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长期历史积淀的产物。
时代性是指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先进性是指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过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而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
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