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零件图:学习零件图的基本表达方法
- 格式:pptx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19
五步看懂零件图首先本文主要是想给读者传达的是读零件图的常规的方法,谈不上什么技巧。
只要按照本文所说的去按部就班的操作就可以很轻松的读懂常见的机械图纸。
要想容易的看懂零件图就要多读一些零件图,装配图之类的慢慢提高自己的能力,技巧自然出来。
第一,从标题栏入手。
首先,看懂零件图,最先应该从标题栏入手,通过标题栏可以很方便的知道图纸所画的零件的材料、名称、数量以及比例。
再根据其材料和数量了解它属于哪类零件,从而分析出该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上的作用及制造方法。
第二,视图分析。
利用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分析想象出零件的内外的结构形状及各个结构的功能。
具体的说就是根据给出的视图,首先找到主视图,分析出各个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和表达方法。
例如选用视图和剖视图的意图、剖切面的位置及投影方向等,以此结合线面形体分析法分析出零件图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看清尺寸。
根据各个面的视图分析出零件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
然后分析出定位尺寸和定型尺寸以及各个部件之间的尺寸关系。
并且注意尺寸标注是否完整。
第四,弄懂技术要求。
接下来最后一步就是分析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技术要求,进一步分析整理零件各部分的形状和功能。
第五,综合归纳,想象整理。
将读懂的零件尺寸标注、形位公差、技术要求等多方面综合起来,想象出零件的完整形状。
这样就算是基本看懂了一张零件图。
当然有的复杂的图纸还需要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结合零件所在的装配图来分析想象出零件的形状。
结语:看图的过程是个深入理解的过程,需要我们多多练习,只有不断练习总结才能锻炼出很好的看图能力,这就不是一两篇文章所能解决的事了,需要读者自己多加实践!。
机械制图培训零件的表达方法引言机械制图是工程师在设计机械零件和组装机械系统时必备的技能。
在进行机械制图时,准确地表达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特征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机械制图中常用的表达方法,包括主视图、剖视图、截面视图和局部视图等。
主视图主视图是机械零件图纸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之一。
它通常显示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在绘制主视图时,应选择一个主平面作为基准面,并沿着此平面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将零件的外形投影。
通过在主视图中使用不同的线型和符号来表示不同的特征,例如用实线表示可见边界,用虚线表示隐藏边界,用圆形或方形表示螺纹孔和孔等等。
剖视图剖视图用来显示零件内部特征或复杂形状的部分。
在实际生产中,机械零件往往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这些结构很难通过主视图完整地表达。
通过绘制剖视图,可以清晰地展示零件的内部构造。
绘制剖视图时,首先确定剖面的位置和方向。
然后将剖面的轮廓投影到一个新的平面上,并用不同的线型和符号表示剖视图边界。
在剖视图中,应特别注意标注主要尺寸和特征,以确保准确的制造。
截面视图截面视图是一种特殊的视图,用来显示零件在某个特定平面上的横截面。
相比于主视图和剖视图,截面视图能更好地展示零件的内部结构和特征。
截面视图可以通过将零件在截面平面上切割并投影到新平面上来绘制。
在截面视图中,使用不同的线型和符号来表示截面边界以及切割的平面。
标注截面视图时,应确保准确地标示主要尺寸和特征。
局部视图局部视图用来显示零件特定部分的放大或缩小视图。
当零件的某个区域需要更详细的展示时,可以使用局部视图。
绘制局部视图时,首先确定需要放大或缩小的区域,并标明其边界。
然后将这个区域投影到一个新的平面上,并使用不同的线型和符号表示局部视图边界。
在标注局部视图时,应清晰地标示尺寸和特征。
结论机械制图是设计和制造机械零件的基础,准确地表达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特征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介绍了机械制图中常用的表达方法,包括主视图、剖视图、截面视图和局部视图。
机械零件图纸表达方法小编的话:各位朋友工作中要经常接触各类零件图纸,使用视图、剖视图、剖面图表示零件的内外结构;各部分的轮廓尺寸及转变,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这些图纸该如何读,看看你都读对了吗?▌ 正投影法投影时投影线都相互平行,投影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
1. 基本视图2. 向视图3. 局部视图4. 斜视图5. 剖视图1)全剖视图2)半剖视图3)局部剖视图4)阶梯剖5)旋转剖6. 断面图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在某处切断,只画出切断面形状的投影并画上规定的剖面符号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为断面。
▌识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首先看标题栏,概括了解零件看标题栏,了解零件名称、材料和比例等内容,从而大体了解零件的功用,从名称判断该零件属于哪一类零件。
从材料判断该零件大致的加工方法。
从比例判断该零件的实际大小,从而对零件有初步的了解。
(2)分析研究视图,想象结构形状看视图,分析零件各视图的配置及视图之间的关系,采用的表达方法和表达的内容,运用组合体的读图方法,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来读懂零件各部分的结构,想象出零件各部分的形状、相对位置及其作用。
(3)分析所有尺寸,弄清尺寸要求综合分析视图和形体,分析零件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然后从基准出发,以结构形状分析为线索,再了解各形体的定形和定位尺寸,弄清各个尺寸的作用,图形和尺寸表达的是零件的形状和大小,读图时应把视图、尺寸和形状结构三者结合起来分析。
(4)分析技术要求,综合看懂全图读图时应弄清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技术要求。
了解其代号含义。
必要时还要联系与该零件有关的零件一起分析。
零件的表达方法1视图1.1基本视图表达形状较为复杂的零件时,仅用主、俯、左三个视图可能不够用,因此,制图标准中规定,以正六面体的六个面为基本投影面,把零件放置在空的正六面体内,将零件分别向六个基准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1.投影规律六个基本视图要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2.位置关系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反映了零件的上下、左右和前后的位置关系。
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主、俯、左视图。
1.2向视图六个基本视图按规定对应的位置配置时,一律不标注视图的名称,如不按照对应位置配置时,则需要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字母。
这种位置可自由配置的视图称为向视图。
为了便于看图,视图一般只画出零件的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画出其不可见部分。
1.3斜视图将零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斜视图用来表达零件上倾斜结构的真实形状。
斜视图的画法和标注:(1)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配置并标注,必要时也可配置在其他适当位置。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将图形旋转,这时用旋转符号表示旋转方向,表示视图名称的文字写在旋转符号箭头端,允许将旋转角度注写在字母之后。
(2)斜视图一般只要求表达出倾斜表面的形状,因此,斜视图的断裂边界以波浪线表示。
1.4局部视图将零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它用于表达零件上的局部形状,而又没有必要画出整个基本视图的情况下。
局部视图的画法和标注:(1)局部视图可按照基本视图配置,也可按照向视图配置和标注。
(2)画局部视图时,视图断裂边界应以波浪线表示。
当所表示的局部结构是完整的,且轮廓线又成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
用波浪线作为断裂线时,波浪线不应超出断裂机件的轮廓线,应画在机件的实体上,不可画在中空处。
2剖视图2.1剖视图的概念假想用剖切面剖开零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可简称剖视。
采用剖视后,零件内部不可见轮廓成为可见,用粗实线画出,这样图形清晰,就便于看图和画图。
国家职业教育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零件图的识图方法和步骤
一、读零件图的目的
全面了解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材料及尺寸大小,弄清该零件制造、检验的技术要求及其加工过程,同时可学习别人的设计思想,以便互相交流。
二、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1、看标题栏
首先看标题栏,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等,并浏览全图,对零件有个概括了解,如:零件属什么类型,大致轮廓和结构等。
2、分析视图
根据视图布局,首先确定主视图,围绕主视图分析其它视图的配置。
对于剖视图、断面图要找到剖切位置及方向,对于局部视图和局部放大图要找到投影方向和部位,弄清楚各个图形彼此间的投影关系。
利用形体分析法,将零件按功能分解为主体、安装、联接等几个部分,然后明确每一部分在各个视图中的投影范围与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最后仔细分析每一部分的形状和作用。
3、分析尺寸
根据零件的形体结构,分析确定长、宽、高各方向的主要基准。
分析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找出各部分的定形和定位尺寸。
4、想象形状:
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将零件各部分逐个看懂,再根据其形状特征及位置关系综合起来想象整体形状。
5、搞清要求:
根据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技术要求中的文字说明,弄清零件的加工面有哪些,加工时应满足何精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