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下1-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生物切片实验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11.95 KB
- 文档页数:1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资料:第6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一)背景和目标本单元继续指导学生观察生物的细胞。
细胞学说是在很多科学家对各种生物做大量的观察,获得了许多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的。
要让学生建立“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概念,也需要观察较多的生物细胞,仅仅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是不够的。
所以本单元继续指导学生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四)教学建议1.关于观察器材和工具。
本课活动成功进行的关键是观察器材和工具,因此准备足够的显微镜和观察材料是很重要的。
显微镜最好是一组有一台。
条件好的学校可以每二人一台。
观察材料比较理想的是洋葱,其他的如新鲜的葱皮、蒜皮也可以。
2.关于制作及观察方法的指导。
对洋葱表皮切片的制作,以及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虽然教科书中已有图和文字的介绍,除了让学生自己阅读领会外,教师要加强指导,讲清方法、要领,还应进行演示。
在剥洋葱表皮时,洋葱内表皮最容易弄丢,而我们要观察的恰好是内表皮,因此要提醒学生小心。
在分组观察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对不能正确调焦以至看不清物像的组给予帮助。
学生不能看到图像的主要原因常常是标本没有放在载物台中央正对物镜,或是不耐心调焦。
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但是观察活动的前提。
因此需要加强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在教师指导下基本会操作。
但不必要求学生记住,也不应作为评价的内容。
3.关于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
在观察活动中,要提醒学生对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的结果进行对比。
因此,洋葱表皮的装片可以每组制作三份,便于学生的对比观察,或者每组保留几块洋葱皮不制成装片,用来作为肉眼、放大镜观察的材料。
洋葱表皮完整的细胞构造(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液泡等),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不要求学生掌握,也不要求他们在观察活动中都能观察到,更不需要他们能描述洋葱表皮是由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组成。
但是教师应鼓励学生仔细观察,以求有更多的发现。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1663年,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他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已经死亡的细胞)。
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
一、制作洋葱表皮玻片。
1、制作洋葱表皮玻片的原因。
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对较厚不便于观察的物体,需要制作玻片。
2、制作洋葱表皮玻片。
实验方法:演示法。
实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镊子、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
实验步骤:a、取标本:先将洋葱鳞茎纵向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注意不要弄掉内表皮,在内表皮上用小刀轻轻划“井”字,用镊子撕取“井”字中间的表皮。
b、制作显微镜玻片。
①在一个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滴)②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展)③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即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盖)④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
(染)⑤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吸)二、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简单说来可以概括为这样几步,即: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具体步骤如下:①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②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③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直到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④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2~3厘米。
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的通光孔的中央。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⑥从目镜往下看,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清晰地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尽可能地看清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