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数字锁相环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25.00 KB
- 文档页数:7
锁相环实验报告引言在电子、通信和控制系统中,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反馈控制系统,用于提供稳定的频率和相位锁定。
本实验旨在探究锁相环的原理、结构和性能,并通过实际实验验证其工作原理。
锁相环原理锁相环是一种负反馈控制系统,通常由相频控振荡器(VCO)、相锁环比较器、波形整形电路和滤波器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不断调节VCO的频率,使其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的相位差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工作范围内。
实验目的1.了解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学习锁相环在频率和相位锁定中的应用;3.通过实际实验验证锁相环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1.锁相环实验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3.示波器;4.电压表;5.连接线等。
实验步骤搭建实验平台1.将锁相环实验台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和电压表连接;2.正确接入电源,打开锁相环实验台的电源开关; 3.确认各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
设置参考信号1.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作为参考信号;2.设置参考信号的频率和幅度。
调节锁相环参数1.调节锁相环的增益参数,观察VCO输出信号的变化;2.尝试不同的锁相环参数组合,观察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性。
改变输入信号1.改变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2.观察锁相环的相位锁定和频率锁定过程。
测量锁相环性能1.使用示波器观察锁相环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参考信号的波形;2.使用电压表测量VCO输出信号的频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在不同的锁相环参数设置下,VCO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与参考信号的变化情况不同。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分析锁相环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等性能。
结论锁相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和控制系统中的反馈控制系统。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锁相环的原理和结构,并通过实际实验验证了其工作原理。
锁相环具有稳定的频率和相位锁定能力,可以在信号处理和调节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模拟锁相环实验报告锁相环(PLL)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系统,它可以将输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与参考信号匹配,从而实现精确的信号同步和频率锁定。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锁相环的实验,了解PLL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并探究其在频率合成和时钟恢复等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实验原理1.1 PLL的基本原理PLL由相频比较器、环形控制器、振荡器和分频器等组成。
其基本原理如下:(1)将参考信号和输出信号输入相频比较器,得到误差信号;(2)将误差信号输入环形控制器,控制其输出的控制电压;(3)将控制电压输入振荡器,控制其输出的频率和相位;(4)将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通过分频器分频后反馈给相频比较器,形成闭环控制。
通过不断比较和修正,PLL可以使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与参考信号匹配,从而实现锁定。
1.2 实验器材本次实验采用的器材如下: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多路开关、振荡器、计数器等。
1.3 实验步骤(1)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波信号作为参考信号,通过示波器观测其频率和相位;(2)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方波信号作为输入信号,通过多路开关控制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值;(3)将输入信号和参考信号输入相频比较器,得到误差信号;(4)将误差信号输入环形控制器,控制其输出的控制电压;(5)将控制电压输入振荡器,控制其输出的频率和相位;(6)将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通过分频器分频后反馈给相频比较器,形成闭环控制;(7)通过计数器观测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调整环形控制器的参数,使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匹配。
二、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先设置参考信号的频率为1KHz,通过示波器观测其频率和相位,然后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方波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进行频率和幅值的调节,使其与参考信号匹配。
在调节的过程中,我们观测到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相位逐渐趋近于参考信号的频率和相位,最终实现了同步锁定。
然后,我们进一步测试了PLL在频率合成和时钟恢复等应用中的性能。
我们将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值进行变化,观测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锁相环实验报告
《锁相环实验报告》
锁相环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自动控制等领域。
本
实验旨在通过搭建锁相环系统,验证其在信号同步和抑制噪声方面的性能。
实验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锁相环模块、示波器等。
首先,我们将信号发生器
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作为输入信号,然后将其输入到锁相环模块中。
锁相环模
块通过比较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相位差,控制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同步。
最后,我们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锁相环输出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波形,并
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位关系和噪声抑制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锁相环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同步,且具
有良好的抑制噪声能力。
当输入信号频率发生变化时,锁相环系统能够迅速跟
随并调整输出信号,保持同步状态。
同时,锁相环系统还能够抑制输入信号中
的噪声,输出信号的波形更加稳定。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锁相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其在实
际应用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锁相环系统的同步性能和噪声抑制能力对于通信、电力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结果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
锁相环调频及锁相环调频发射与接收实验实验报告沈凯捷101180101锁相环调频实验一. 实验目的1.加深对锁相环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
2.掌握锁相环同步带、捕捉带的测试方法,增加对锁相环捕捉、跟踪和锁定等概念的理解。
3.掌握集成锁相环芯片NE564的使用方法和典型外部电路设计。
1.理解用锁相环实现调频的基本原理。
2.掌握NE564构成调频电路的原理和调试,测试方法。
二、实验使用仪器1.NE564锁相和调频实验板2.100MHz泰克双踪示波器3. FLUKE万用表4. 高频信号源5. 低频信号源三、实验内容1. 压控振荡器的测试。
2 . 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
3. 调频信号的产生和测量。
四、实验步骤1. 压控振荡器的测试(1)在实验箱主板上插上锁相环调频与测试电路实验模块。
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电源指标灯点亮。
(2)把跳线S1,S2,S5,S6,S7断开,S3,S4合上。
单独测试压控振荡器的自由振荡频率。
将双排开关S8的4端合上,此时8200pF 的固定电容接入12,13脚之间,用示波器观察TP2处的波形(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并测量此时的振荡频率。
调节滑动变阻器W1的值,观察振荡频率是否有变化,并思考原因。
然后调节可变电容CW ,观察振荡频率的变化范围,并记录。
将双排开关S8的3端合上,此时820pF 的固定电容接入12,13脚之间,用示波器观察TP2处的波形(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并测量此时的振荡频率。
调节滑动变阻器W1的值,观察振荡频率是否有变化,并思考原因。
然后调节可变电容CW ,观察振荡频率的变化范围,并记录。
将双排开关S8的2端合上,此时82pF 的固定电容接入12,13脚之间,用示波器观察TP2处的波形(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并测量此时的振荡频率。
调节滑动变阻器W1的值,观察振荡频率是否有变化,并思考原因。
然后调节可变电容CW ,观察振荡频率的变化范围,并记录。
将双排开关S8的1端合上,此时22pF 的固定电容接入12,13脚之间,用示波器观察TP2处的波形(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并测量此时的振荡频率。
感应加热电源全数字锁相环实验报告(3)江小宁(深圳市北辰亿科科技有限公司)一、 实验目的1. PWM 占空比的变化对电压电流相角的影响。
2. 改进设计方案。
二、 实验步骤1. 用matlab 算出相应频率对应的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2. 发出固定频率,同时改变同一路PWM 的占空比,用示波器测得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并记录。
3. 改变频率,重复2。
4. 发出固定频率,只改变同一路的一个PWM 波的占空比,用示波器测得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并记录。
5. 改变频率,重复4.6. 制作表格,对比相位差的变化。
三、 实验仪器a) FPGA 实验板。
b) 信号发生器。
c) 示波器。
d)霍尔电流传感器。
四、 实验数据R=51欧,L=4.7mH,C=59ns 谐振频率khz LCf 562.9210==π品质因数53.50==RLw Q 注:表中的“-”号表示电流超前电压的相角。
表中的相位差指的是进入鉴相器时的相位差,电压信号人为延时3.6us 。
表1 同时改变同一路的占空比时,相位差的变化表2 只改变同一路的其中一个pwm 的占空比时,相位差的变化五、 实验数据分析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占空比的减小,用示波器测得的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也随之减小,甚至出现电流超前电压,与理论相位差相差越来越大。
表1与表2对比可得,只改变一个pwm 波的占空比会比同时改变两个pwm 波的占空比对相位差产生的影响小一点,但还是有影响。
远离谐振频率的相角影响要比近谐振的小。
可能原因是IGBT 开通的时间过短,影响了电流的振荡,以及二极管续流。
六、 实验结论由于占空比改变,而频率不变频率 电压信号占空比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理论相位差 9.7khz46.1% 13.27° 9.3°38.3%-10.13° 11khz 45.6% 41.58° 57.35° 36.8%9.9°频率 电压信号占空比 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理论相位差 9.7khz 46.1% 38.3% 2.1° 9.3° 46.1% 34.4% -3.8° 11khz45.6% 36.8% 27.32° 57.35° 45.6%32.4%20.2°。
锁相环实验报告锁相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了解锁相环(PLL)的原理和应用,掌握PLL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以及了解PLL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1. PLL原理锁相环是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电路,由比例积分环节、相位检测器、低通滤波器和振荡器等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将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并通过反馈调整振荡频率,使得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同步。
2. PLL应用PLL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中,如频率合成器、时钟恢复器、数字调制解调器等。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1. 实验仪器: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
2. 实验元件:电阻、电容等。
四、实验步骤1. 搭建PLL电路并连接到示波器上。
2. 调节函数发生器输出正弦波作为参考信号,并将其输入到PLL电路中。
同时,在函数发生器上设置另一个正弦波作为输入信号,并将其连接到PLL电路中。
3. 调节PLL参数,包括比例积分系数和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等,使得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同步。
4. 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波形,记录下PLL参数的取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调节PLL参数,成功实现了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的同步,并在示波器上观察到了稳定的输出波形。
记录下了PLL参数的取值,如比例积分系数和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等。
2.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锁相环的原理和应用,并掌握了PLL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PLL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如时钟恢复、数字调制解调等。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成功地实现了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的同步,并掌握了PLL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同时也加深对于PLL在通信系统中应用的认识。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搭建电路时应注意接线正确性。
2. 在调节PLL参数时应注意逐步调整,避免过度调整导致系统失控。
3. 在观察示波器输出波形时应注意放大倍数和时间基准设置。
锁相实验心得(通用5篇)锁相实验心得篇1锁相实验是一种用于研究信号处理和系统同步的重要实验方法。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探讨了锁相环路的原理、设计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锁相环路的原理和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技能。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介绍了锁相环路的背景和意义。
作为一种常见的信号处理方法,锁相环路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通信、控制和测量等。
通过对其工作原理和特性的学习,我对锁相环路的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接着,我们详细讲解了锁相环路的原理和设计。
通过模拟仿真和实际电路搭建,我对锁相环路的性能和参数调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环路带宽、相位裕度等参数,以实现系统同步和稳定。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调试不成功、参数调整不当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同学讨论,我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这些问题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锁相环路的原理和设计,提高了我的实践技能。
通过本次实验,我收获颇丰。
我深刻理解了锁相环路的原理和设计,掌握了其应用技巧。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在实验中的不足之处,如对电路理论知识的欠缺、实验技能的提升等。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总之,本次实验让我对锁相环路的原理和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我的实践技能。
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相关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为未来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锁相实验心得篇2在进行锁相实验的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这次经历使我对信号处理和自动控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实验中,我首先根据实验要求,搭建了锁相实验的电路。
我仔细检查了电路连接,确保无误。
然后,我输入待测信号,并观察了实验结果。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我发现自己的实验技能有了显著提高。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调整电路参数时,我无法使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保持相位同步。
锁相环实验报告锁相环实验报告引言: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简称PLL)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系统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信号处理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搭建一个基本的锁相环电路,深入理解锁相环的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锁相环电路,实现对输入信号的频率、相位的跟踪和稳定。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学会设计和搭建基本的锁相环电路;3. 通过实验验证锁相环的频率和相位跟踪性能。
二、实验原理1. 锁相环的基本原理锁相环是一种反馈控制系统,由相位比较器、低通滤波器、电压控制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简称VCO)和分频器组成。
其基本原理如下:(1)相位比较器:将输入信号和VCO输出信号进行相位比较,输出相位误差信号;(2)低通滤波器:对相位误差信号进行滤波,得到控制量;(3)VCO:根据控制量调整输出频率,使其与输入信号保持相位同步;(4)分频器:将VCO输出信号分频后反馈给相位比较器,形成闭环控制。
2. 锁相环的应用锁相环广泛应用于频率合成、时钟恢复、频率/相位调制解调等领域。
例如,在通信系统中,锁相环常用于时钟恢复电路,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器材与元件准备(1)信号发生器:产生待测频率的正弦信号;(2)锁相环芯片:如CD4046、PLL565等;(3)电阻、电容等元件:用于搭建锁相环电路;(4)示波器:用于观测和分析实验结果。
2. 搭建锁相环电路根据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要求,设计和搭建一个简单的锁相环电路。
电路中包括相位比较器、低通滤波器、VCO和分频器等模块,并连接好电源和地线。
3. 实验操作步骤(1)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接入锁相环电路的输入端;(2)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锁相环的跟踪效果;(3)通过示波器观察锁相环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相位稳定性。
模拟锁相环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用锁相环构成的调频波解调原理。
2、 学习用集成锁相环构成的锁相解调电路。
二、实验内容1、 掌握锁相环锁相原理2、 掌握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三、 实验仪器1、 信号源 1块2、 频率计 1块3、 5 号板 1块4、 双踪示波器 1台四、锁相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1、 锁相环路的基本组成锁相环由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它由相位比较器PD 、低通滤波器LF 、压控振荡器VCO 三个部分组成一个闭合环路,输入信号为i υ(t),输出信号为o υ(t),反送至输入端。
下面逐一说明基本部件的作用。
图1 锁相环组成框图(1) 压控振荡器(VCO )VCO 是本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被控参数通常是其振荡频率,控制信号为加在VCO 上的电压,故称为压控振荡器,也就是一个电压-频率变换器,实际上还有一种电流-频率变换器,但习惯上仍称为压控振荡器。
(2) 鉴相器(PD )PD 是一个相位比较装置,用来检测输出信号o υ(t)与输入信号i υ(t)之间的相位差e ϕ(t),并把e ϕ(t)转化为电压()d t υ输出,()d t υ称为误差电压,通常()d t υ作为一直流分量或一低频交流量。
(3) 环路滤波器(LF )LF 作为一低通滤波电路,其作用是滤除因PD 的非线性而在()d t υ中产生的无用的组合频率分量及干扰,产生一个只反映e ϕ(t)大小的控制信号()c t υ。
按照反馈控制原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VCO 的频率发生变化使得与输入频率不相等,这必将使o υ(t)与i υ(t)的相位差e ϕ(t)发生变化,该相位差经过PD 转换成误差电压()d t υ,此误差电压经LF 滤波后得到()c t υ,由()c t υ去改变VCO 的振荡频率使其趋近于输入信号的频率,最后达到相等。
环路达到最后的这种状态就称为锁定状态,当然由于控制信号正比于相位差,即()()d e t t υϕ∝因此在锁定状态,e ϕ(t)不可能为零,换言之在锁定状态o υ (t)与i υ(t)仍存在相位差。
试验 6 CMOS 4046 锁相环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了解基于CMOS4046的锁相环。
阅读材料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锁相环的基本工作原理;第二部分是CD4046组成的锁相环元器件的取值范围,第三部分为试验内容,第4部分为试验预习。
1 锁相环的概念锁相环是一个带反馈环的控制回路,其中的压控振荡器可以输出一个信号,其频率将锁定在输入信号上。
锁相环被广泛使用,其中包括:调制解调,音频解码,时钟产生,自适应滤波,频率合成及电机速度控制等领域。
基本的锁相环有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压控振荡器、鉴相器和低通滤波器。
压控振荡器(VCO)输出频率与输入电压v o .成正比。
VCO 输入端的电压决定了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V osc 的频率f osc 。
VCO 的输出v osc 和周期性的输入信号v i 送到鉴相器的两个输入端。
当环路锁定到输入信号v i 以后,VCO 的输出信号v osc 频率f osc 将精确地与输入信号v i 的频率f i 相等,f osc = f i . (1)此时环路处于锁定状态。
鉴相器产生一个输出电压,它与输入信号和VCO 的相位差成正比。
鉴相器的输出电压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得到电压v o ,作为控制压控振荡器的输入电压。
PLL 的基本特性是压控振荡器的频率力图保持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f osc = f i ),即使输入信号的(翻译成中文)图1 基本锁相环回路的框图Figure 1: Block diagram of a basic phase-locked loop (PLL).频率在做变化。
假设锁相环处于锁定状态,输入信号的频率f i增大一点,则VCO的输出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将变大。
结果,滤波器的输出电压V0将增大,压控振荡器的输出频率f osc增加,直到与fi一致,这样就保持了PLL在锁定状态。
输入信号频率的最大可能的变化范围被称为锁相环的锁定范围。
如果开始的时候锁相环处于锁定状态,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得比允许的最小频率还要小的时候,或者变得比最大允许的频率还要大的时候,锁相环将不再能够保持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与输入频率一致,这时就称为失锁。
实验二数字锁相环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数字锁相环的基本概念
2. 熟悉数字锁相环与模拟锁相环的指标
3. 掌握全数字锁相环的设计
二.实验仪器
1.ZH5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一台
2.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
3.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
三.实验内容
3. 同步带宽测量:
增加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TPMZ03,TPMZ02两点波形失步前频率为62khz
降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TPMZ03,TPMZ02两点波形失步前频率为66.1khz
同步带:66.1-62=4.1(KHz)
4. 捕捉带测量
增加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TPMZ03,TPMZ02两点波形失步前频率为62.1khz
降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TPMZ03,TPMZ02两点波形失步前频率为66khz
捕捉带:66-62.1=3.9(KHz)
同步带略大于捕捉带
5. 调整信号脉冲观测
改变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观测TPMZ05点波形的变化规律。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锁相环倍频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内容1. 锁相环倍频器的基本原理锁相环倍频器是一种能够将输入信号频率进行整数倍放大的电路。
它主要由压控振荡器(VCO)、鉴相器(PD)、低通滤波器(LPF)和分频器组成。
当输入信号与VCO的输出信号之间存在相位差时,PD将这个相位差转换为误差电压,通过LPF滤波后,控制VCO的频率,使VCO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保持同步,从而达到倍频的目的。
2. 锁相环倍频器的设计(1)选择合适的VCO:根据输入信号的频率和所需的倍频次数,选择合适的VCO,确保VCO的频率范围满足设计要求。
(2)设计鉴相器:鉴相器的作用是检测输入信号与VCO输出信号的相位差,并将相位差转换为误差电压。
常用的鉴相器有乘法鉴相器和相位比较鉴相器。
(3)设计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误差电压中的高频分量,使其平滑,以便控制VCO的频率。
常用的低通滤波器有RC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
(4)设计分频器:分频器的作用是将VCO的输出信号进行分频,得到所需的倍频信号。
常用的分频器有数字分频器和模拟分频器。
3. 锁相环倍频器的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根据设计好的电路图,搭建锁相环倍频器实验电路。
(2)测试电路性能:使用示波器、频率计等仪器,测试电路的输出信号频率、相位噪声、频率稳定度等性能指标。
(3)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性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实训过程1. 实验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锁相环倍频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验技巧。
(2)熟悉实验设备和仪器,了解其性能和操作方法。
(3)设计实验电路图,列出所需元器件清单。
2. 搭建实验电路(1)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元器件。
(2)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电路安全可靠。
3. 测试电路性能(1)使用示波器观察VCO的输出信号波形,记录频率、相位噪声等数据。
电子实验二、锁相环的初步研究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认识并正确应用锁相环MCI4046B。
2.初步掌握锁相式数字频率合成技术。
3.掌握派冲吞食技术频率合成器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锁相环:基本锁相环电路由相位比较器、压控振荡器与低通滤波器联成的闭环频率反馈系统。
MCI4046B包含前二个单元,使用时应外接低通滤波器(阻、容元件),从而形成完整的锁相环。
其原理图如下:施加于相位比较器有二个信号:加于PHⅠ端的输入信号V1(t),经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V0(t)。
相位比较器输出信号为V e(t),正比于V1(t)和V0(t)的相位差,V e(t)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一个平均电压V d(t),这个电压控制压控振荡器(VCO)的频率变化,使输入与输出信号的频率之差不断减小,直到这个差值为0,这时称之为锁定。
当锁相环锁定时,能使输出信号频率跟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
锁定范围以f L表示,而锁相环能“捕捉”的输入信号频率称为捕捉范围,以f c表示。
锁相环在相位锁定的状况下,输入信号频率f1变化时,VCO输出频率f co 也跟着变化,并且严格保持一致,即f co=f1,这就是锁相环的环路跟踪。
压控振荡器的压控特性如图所示。
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从0向V DD变化时,振荡频率由f min向f max变化,电源电压V DD高,中心频率f0与最高振荡频率f max高。
电源电压一定时,中心频率f0、最高振荡频率f max、最低振荡频率f min的高低与振荡器外接振荡元件R1、R2、C1取值大小有关。
三、实验仪器MCI4046B锁相环、MCI4526B、MC14522B、MC14027B 4位二进制1/N计数器。
四、实验内容1.对MCI4046进行VOC压控特性的测量。
a.测量方法:按图1连接电阻电容调节电位器R,使VOC输入电压从0~V CC由小到大变化,测量输出频率f。
V CC最大值为5V。
b.作出f~VCIN曲线并分析之。
测量数据作出其图形:在上图中,可以看出琐相环的压控特性曲线,随着电压的增大琐相环的频率也随之增大。
锁相环实验报告1. 引言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简称PLL)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的相位同步。
在通信、控制、测量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锁相环电路并进行实验,深入了解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 实验设备和器材本实验所用设备和器材如下: - 函数发生器 - 直流稳压电源 - 射频信号源 - 锁相环芯片 - 示波器 - 电阻、电容等器件 - 连接线等3. 实验原理锁相环是由相位比较器、低通滤波器、控制电压产生电路和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组成。
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经过相位比较器进行比较,得到相位误差信号。
2.相位误差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得到控制电压。
3.控制电压经过控制电压产生电路产生驱动VCO的控制信号。
4.VCO根据控制信号输出频率可变的信号。
5.输出信号经过除频器和低通滤波器得到稳定的参考信号。
4. 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电路,将函数发生器作为输入信号源,射频信号源作为参考信号源,分别接入相位比较器的输入端和参考输入端。
将相位比较器的输出接入低通滤波器,再将低通滤波器的输出接入控制电压产生电路。
控制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接入VCO的控制信号输入端,VCO的输出信号接入除频器和低通滤波器,最后将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与相位比较器的输入相连。
2.将实验电路接通电源,调节函数发生器和射频信号源,使得函数发生器输出的波形为正弦波,在示波器上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
3.调节控制电压产生电路中的参数,观察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变化。
4.调节VCO的参数,观察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变化。
5.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5. 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操作,记录下实验数据,并进行结果分析。
可以观察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相位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锁相环的工作特性。
6.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3131实验五 全数字锁相环与位同步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数字锁相环工作原理以及微分整流型数~字锁相环的快速捕获原号理。
理。
2. 掌握用数字环提取位同步信号的原理及对信息代码的要求。
掌握用数字环提取位同步信号的原理及对信息代码的要求。
3. 掌握位同步器的同步建立时间、同步保持时间、位同步信号同步抖动等概念。
概念。
二、实验内容1. 观察数字环的失锁状态、锁定状态。
观察数字环的失锁状态、锁定状态。
2. 观察数字环锁定状态下位同步信号的相位抖动现象及相位抖动大小与固有频差、信息代码的关系。
有频差、信息代码的关系。
3. 观察数字环位同步器的同步保持时间与固有频差之间的关系。
观察数字环位同步器的同步保持时间与固有频差之间的关系。
三、基本原理位同步电路的原理框图、波形图和电路图分别如图5-25-2、图、图5-3和图5-4所示。
示。
一、位同步模块有以下测试点及输入输出点:一、位同步模块有以下测试点及输入输出点:· +5V+5V 电源输入点(电源输入点(33个)个) · S-IN基带信号输入、测试点(基带信号输入、测试点(22个)个) · BS-OUT位同步信号输出、测试点(位同步信号输出、测试点(22个)个) ·TST_1 TST_1 微分器输出测试点微分器输出测试点 ·TST_2 整流器输出测试点整流器输出测试点 ·TST_3 附加脉冲测试点附加脉冲测试点 ·TST_4 扣除脉冲测试点扣除脉冲测试点 二、图5-2中各单元与图5-3中元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中元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晶振晶振 X1X1:晶体;:晶体;:晶体; ·微分器微分器 U1A U1A::LF347 ·放大器放大器 U1D U1D::LF347 ·整流器整流器 U1B U1B、、U1C U1C::LF347 ·单稳电路单稳电路 U2U2、、U3U3::74LS123 ·分频器分频器 U4U4::EPM7064 · 门电路门电路 U4U4::EPM7064三、工作原理三、工作原理在本系统中采用的是微分整流型数字锁相环,在本系统中采用的是微分整流型数字锁相环,它主要由波形转换电路及数字它主要由波形转换电路及数字锁相器组成。
上图为锁定状态下,用示波器测量:上图为数字锁相环相位抖动特性测量TPMZ03 与TPMZ02的结果,看到两波形用示波器测量TPMZ02的结果:观察
的上升沿完全对齐。
到其上升沿较粗。
上图为待测点(TPMZ01)的输出时钟,上图为待测点(TPMZ02)的输出时钟,看到此时频率大小为55.56KHz 看到此时频率大小为15.87KHz
上图为待测点(TPMZ03)的输出时钟,上图为待测点(TPMZ04)的输出时钟,看到此时频率大小为55.56KHz 看到此时频率大小为15.87KHz
上图为待测点(TPMZ05)的输出时钟,上图为复位后,待测点TPMZ05的输出看到此时信号处于锁定状态波形
上图为有外部信号输入时,TPMZ02与上图为有外部信号输入时,由锁定到失TPMZ03测量结果,看到此时处于锁定锁状态下(f增大)TPM02与TPMZ03测状态,两波形上升沿对齐量结果,看到f=16.54KHz
上图为有外部信号输入时,由锁定到失上图为有外部信号输入时,由失锁定到锁锁状态下(f减小)TPM02与TPMZ03测定状态下(f增大)TPM02与TPMZ03测量结果,看到f=15.24KHz 量结果,看到f=16.54KHz
上图为有外部信号输入时,由失锁定到锁上图为有外部信号输入时,调整信号脉冲定状态下(f增大)TPM02与TPMZ03测测量结果,此时,将输入频率降低
量结果,看到f=15.53KHz
上图为有外部信号输入时,调整信号脉冲上图为有外部信号输入时,用示波器测量测量结果。
此时,将输入频率降低调整信号脉冲的结果。
(测试点TPMZ05)。
实验二数字锁相环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数字锁相环的基本概念
2. 熟悉数字锁相环与模拟锁相环的指标
3. 掌握全数字锁相环的设计
二.实验仪器
1.ZH5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一台
2.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
3.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
三.实验内容
3. 同步带宽测量:
增加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TPMZ03,TPMZ02两点波形失步前频率为62khz
降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TPMZ03,TPMZ02两点波形失步前频率为66.1khz
同步带:66.1-62=4.1(KHz)
4. 捕捉带测量
增加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TPMZ03,TPMZ02两点波形失步前频率为62.1khz
降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TPMZ03,TPMZ02两点波形失步前频率为66khz
捕捉带:66-62.1=3.9(KHz)
同步带略大于捕捉带
5. 调整信号脉冲观测
改变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观测TPMZ05点波形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