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 格式:ppt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25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2)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崔晓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监测技术,是除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外的第六个基本生命体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已规定P ET CO2为麻醉期间的基本监测指标之一。
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且使用简便,对判断肺通气、血流变化及代谢变化等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随着传感分析、微电脑等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相互渗透,利用监测仪连续无创测定P ET CO2已在麻醉、ICU、呼吸、急诊等科室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生理原理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呼气时排出体外,在产生、运输和排出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发生障碍,均可使CO2在体内潴留或排出过多,并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O2)、肺泡通气量(VA)和肺血流灌注量三者共同影响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ACO2)。
CO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肺泡和动脉血CO2很快完全平衡,且无明显心肺疾病的患者V/Q比值正常,最后呼出的气体应为肺泡气,一定程度上,P ET CO2≈PACO2≈PaCO2,所以临床上可通过测定P ET CO2反映paCO2的变化。
正常P ET CO2为5%,而1%CO2约等于11Kpa(7.5mmHg),因此,相当于5KPa(38mmHg)。
物理原理CO2监测仪可根据不同的物理原理测定呼气末CO2,包括红外线分析仪、质谱仪、拉曼散分析仪、声光分光镜和化学CO2指示器等,而最常用的CO2监测仪是根据红外线吸收光谱的原理设计而成的,因CO2能吸收特殊波长的红外线(4.3μm),当呼吸气体经过红外线传感器时,红外线光源的光束透过气体样本,光束量衰减,且衰减程度与CO2浓度呈正比。
红外线检测器测得红外线的光束量,最后经过微电脑处理获得P ET CO2或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C ET CO2),以数字(mmHg或kPa及%)和CO2图形显示。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团体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监测和医疗检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理指标,在临床诊断和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和统一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方法和标准,相关国际组织和专家学者联合制定了一系列的监测团体标准,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
一、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概述1.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意义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生理监测手段,通过监测呼吸系统中的二氧化碳分压值,可以间接反映患者的呼吸功能、通气情况、代谢状态、循环情况等,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还可用于监测麻醉患者的呼吸深度和频率,指导呼吸机的调节,保护患者免受呼吸机相关的损伤。
2.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方法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血气分析仪、无创呼吸机等。
其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监测设备,它能够实时监测患者呼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值,为临床医生和护士提供重要的生理参数。
二、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团体标准为了促进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维护患者的权益和安全,相关国际组织和专家学者制定了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团体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标准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是用于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主要设备,其性能和精度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团体标准中对监测仪的设备性能、精度、稳定性、校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监测仪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2. 操作标准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操作规范对于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监测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掌握正确的监测技术和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监测,避免操作不当和人为因素对监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02 )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
PETC02监测的原理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在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02 )和肺通气量(VA)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02)即PETCO2=VCO2 X 0.863/VA,0.863是气体容量转换成压力的常数。
C0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
肺泡和动脉C02完全平衡,最后呼出的气体应为肺泡气,正常人PETC02疋PAC02疋paC02,但在病理状态下,肺泡通气/肺血流(V/Q)及交流(Qs/Qt )的变化,PETC02就不能代表paC02。
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测定有红外线法,质谱仪法和比色法三种,临床________ 的方式分为旁流型和主流型两类。
(1)呼气中出现二氧化碳:表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循环后从肺排出。
(2 )吸气中无二氧化碳:表示通气环路功能正常,无重吸入。
(3 )呼气时二氧化碳上升和平台波:快速上升的二氧化碳波形反映呼气初期气量足,而接近水平的平台波反映正常的呼气气流和不同部位的肺泡几乎同步排空。
(4)PETC02为定量指标,正常情况下应稍低于PETC02 。
应用及意义(一)监测通气功能无明显心肺疾病的患者V/Q比值正常。
一定程度上PETC02可以反映PaC02。
正常PETC02 为5%,而1%C02 约等于11Kpa (7.5mmHg ),因此,PETC02 为5Kpa (38mmHg )通气功能有改变时,PETC02接近PAC02和PaC02,故PETC02逐渐增高是反映通气不足,是非常迅速、敏感的指标,而特异性一般。
呼气末CO2监测技术【适应证】
主要应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气末CO
2的监测可间接反映动脉血CO
2
分压的
水平。
【操作方法及程序】
一般分为主流式与旁流式。
1.首先将CO
2
传感器定标。
2.将CO
2
测量设置为“开”。
3.将CO
2
测量窗传感器接头连接在接近人工气道侧的呼吸机管路上(主流式)。
或在接近人工气道侧呼吸机管路上连接带有侧孔的细管通过负压吸出气道内的
气体到CO
2
传感器进行测定(旁流式)。
4.将CO
2
传感器按箭头所示方向安装在测量窗上。
5.应注意观察潮气末CO
2
波形的变化以观察其数值的准确性。
【注意事项】
1.更换呼吸机或长时间不用CO
2监测功能时,在使用前要重新定标(打开CO
2
定标
功能键,取下CO
2
传感器放置在呼吸机侧方的定标架上,点击开始,定标成功后
取下CO
2传感器重新与CO
2
测量窗相连。
也可以在空气中定标,方法同前,但应
注意不要朝传感器方向呼气。
2.当通气或血流受影响时均会影响数值的准确性,故在开始检测时同时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以了解与PaCO
2
的关系。
3.影响ETCO
2
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呼吸机管路避免漏气,气管插管囊周围避免漏气。
(2)发热、代谢率加快等CO
2产生增加时ETCO
2
偏高。
(3)低体温、低灌注、失血、肺栓塞时ETCO
2
偏低。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
●PETCO2监测的原理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在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O2)和肺通气量(V A)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即PETCO2=VCO2×0.863/V A,0.863是气体容量转换成压力的常数。
CO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
肺泡和动脉CO2完全平衡,最后呼出的气体应为肺泡气,正常人PETCO2≈PACO2≈paCO2,但在病理状态下,肺泡通气/肺血流(V/Q)及交流(Qs/Qt)的变化,PETCO2就不能代表paCO2。
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测定有红外线法,质谱仪法和比色法三种,临床常用的红外线法又根据气体采样的方式分为旁流型和主流型两类。
(1)呼气中出现二氧化碳:表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循环后从肺排出。
(2)吸气中无二氧化碳:表示通气环路功能正常,无重吸入。
(3)呼气时二氧化碳上升和平台波:快速上升的二氧化碳波形反映呼气初期气量足,而接近水平的平台波反映正常的呼气气流和不同部位的肺泡几乎同步排空。
(4)PETCO2为定量指标,正常情况下应稍低于PETCO2 。
●应用及意义(一)监测通气功能无明显心肺疾病的患者V/Q比值正常。
一定程度上PETCO2可以反映PaCO2。
正常PETCO2为5%,而1%CO2约等于11Kpa(7.5mmHg),因此,PETCO2为5Kpa (38mmHg)通气功能有改变时,PETCO2接近PACO2和PaCO2,故PETCO2逐渐增高是反映通气不足,是非常迅速、敏感的指标,而特异性一般。
当PETCO2与PaCO2存在差值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下降,由于通气不足的临床表现不敏感,也无特异性,故PETCO2波形的辅助诊断价值较高[3]。
呼气末二氧化碳呼气末CO2浓度或分压(ETCO2)的监测可反映肺通气,还可反映肺血流。
在无明显心肺疾患且V/Q比值正常时。
ETCO2可反映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正常ETCO2为5%相当于5KPa(38mmHg)。
监测的适应征1、麻醉机和呼吸机的安全应用。
2、各类呼吸功能不全。
3、心肺复苏。
4、严重休克。
5、心力衰竭和肺梗死。
6、确定全麻气管内插管的位置。
二、临床评估使用呼吸机及麻醉时,根据ETCO2测量来调节通气量,保持ETCO2接近术前水平。
监测及其波形还可确定气管导管是否在气道内。
而对于正在进行机械通气者,如发生了漏气、导管扭曲、气管阻塞等故障时,可立即出现ETCO2数字及形态改变和报警,及时发现和处理。
连续监测对安全撤离机械通气,提供了依据。
而恶性高热、体温升高、静注大量NaHCO3等可CO2使产量增加,ETCO2增高,波幅变大,休克、心跳骤停及肺空气栓塞或血栓梗死时,肺血流减少可使CO2深度迅即下降至零。
ETCO2也有助于判断心肺复苏的有效性。
ETCO2过低需排除过度通气等因素。
测定ETCO2的原理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曲线的问世,是使用无创技术监测肺功能,特别是肺通气功能的又一大进步,使在床边连续、定量监测病人成为可能,尤其是为麻醉病人、ICU、呼吸科进行呼吸支持和呼吸管理提供明确指标。
在呼吸过程中将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相应时间一一对应描图,即可得到所谓的二氧化碳曲线,标准曲线分为四部分,分别为上升支、肺泡平台、下降支、基线。
呼气从上升支P点开始经Q一直至R点,QR之间代表肺泡平台(亦称峰相),R点为肺泡平台峰值,这点代表呼气末(又称潮气末)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支开始即意味着吸气开始,随着新鲜气体的吸入,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回到基线。
所以,P.Q.R为呼气相,R.S.P为吸气相。
可将曲线与基线之间的面积类比为二氧化碳排出量。
最常用的方法是红外线吸收光谱技术,是基于红外光通过检测气样时,其吸收率与二氧化碳浓度相关的原理(CO2主要吸收波长为4260nm的红外光),反应迅速,测定方便。
临床护理: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2.观察患者的呼吸型态、氧合情况及血气分析结果。
(二)操作要点。
1连接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模块与监护仪,正确连接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传感器与人工气道。
2.校正零点,测压,记录。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及家属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四)注意事项。
1.每次使用前均要对仪器进行零点调定。
2.采用旁流型二氧化碳监测仪时要用专用的硬质采样管。
3.连续监测时间过长,需定时重新调零。
4.应及时去除二氧化碳监测窗中的冷凝水。
5.注意影响二氧化碳监测的因素如:二氧化碳产量、
肺换气量、肺血流灌注及机械故障。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临床意思江西省万年县中医院335500桂治民随着近年监测技术和监测器械的发展,呼气末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麻醉、术中监测、ICU重症监护病房的呼吸监测中。
利用呼气末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连续监测每一呼吸周期中呼末二氧化碳分压,记录二氧化碳图形,显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具有无创、简便、迅速等优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能较准确地反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结合图形变化对判断通气不当、气管导管误入食管、麻醉机械或呼吸器机械故障,早期诊断恶性高热及肺动脉栓塞等具有特殊临床意义。
一、仪器和检查方法:呼气末二氧化碳分析仪有三种:红外线分析仪、质谱分析仪和拉曼散射分析仪。
根据采样方式又分为两类:主流分析仪(1)。
主流分析仪直接将传感器探头连接在气管导管或面罩与呼吸回路之间测定,探头作为呼吸回路的一部分。
旁流分析仪则通过一根采样管不断从气道抽取小量气体至分析仪测定。
(2)仪器通过指针偏移或数字显示呼吸周期中PCO2变化及峰值(即PETCO2),记录器记录二氧化碳波形,超出预置上,下限值即发出了声光报警。
仪器使用前要求校正预热。
二、PETCO2和PO2之间的关系:正常生理状况下PETCO2和PaO2之间的关系,组织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由体循环静脉经肺动脉弥散到肺泡气而后随呼气排出(3)。
其弥散方向取决于PCO2的高低,PaO2反映有血流灌注肺泡PCO2的平均值,其中包括解剖动静脉分流。
影响气体弥散的各项因素包括Vd/Vt,Va/Vq,Qd/Qt以及肺顺应性等,均影响PACO2和PaCO2之间的梯度(A-DCO2)但由于C02的弥散速度比氧快20倍梯度差极小,两者很接近或几乎相等。
(4)PETCO2系采取气终未部分气体PCO2,它反映所有通气肺泡PCO2的平均值,所以理想的肺泡气受到肺泡死腔气受到肺泡死腔气的稀释。
正常人肺泡死腔量很小,因此PETCO2=PACO2=PaCO2,据此临床以PETCO2来估计PaCO2经过对照测定心肺功能正常病人的PaCO2和PETCO2两者差值为0.10+0.36KPa,证明PETCO2确实能准确反映PaCO2。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现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Monitoring,ETCO2)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监测手段,可以利用呼吸末期的二氧化碳含量来反映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该技术已经在急救科、麻醉科、心肺复苏、手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ETCO2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一、ETCO2监测技术概述ETCO2监测技术基于呼吸气体的组成和流量变化,可测量患者呼出的呼气末总量二氧化碳的分压。
在肺泡和血液之间,存在着不断的二氧化碳扩散。
呼吸末期的二氧化碳分压越高,说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压也越高。
因此,ETCO2监测可以用来反映患者的代谢状态和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ETCO2监测技术的监测设备主要包括呼末二氧化碳分析仪、呼吸回路、呼气口氧气混合器等。
呼末二氧化碳分析仪会将呼气过程中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含量进行实时测量,从而得到ETCO2的数值。
其优点是监测过程无创、无痛。
同时,通过ETCO2监测结果,医护人员可以及时调整患者的呼吸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
二、ETCO2在急救科中的应用急救科是ETCO2监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急诊科、ICU 和其他急救场合,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监测可以用来判断呼吸道堵塞、呼吸衰竭和有效循环等情况。
此外,ETCO2监测还可以用来评估人工通气是否正确,判断人工通气的质量,检测呼吸道的阻塞程度以及是否产生气胸等。
三、ETCO2在麻醉中的应用麻醉过程中,气管插管和人工通气是常用的麻醉方法,而ETCO2监测技术则可以用来评估呼吸道的通畅性和通气质量。
麻醉过程中医生会选择一种适当的麻醉深度,从而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常。
ETCO2监测可以用来检测呼吸中枢的功能状态,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呼吸异常。
此外,ETCO2监测还可以用来确定气体交换的程度,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更加精确的麻醉管理。
四、ETCO2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心脏停止跳动时,身体组织无法获得氧气和营养,而ETCO2的监测可以用来评估心肺复苏过程中的气体交换情况。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操作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呼吸功能监测已经成为临床诊疗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过去几十年来,人们对呼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也称为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测量和监测越来越重视。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是指在呼气末端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压力。
通过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获得许多有关患者呼吸功能和肺部状况的重要信息。
一、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意义呼末二氧化碳分压是反映肺泡通气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人体正常呼吸会自然地排出二氧化碳。
通过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可以判断肺泡通气功能是否正常。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异常值可能提示呼吸系统疾病的存在,如肺气肿、哮喘等。
此外,呼末二氧化碳分压还可以用于监测和评估机械通气的效果。
二、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测量方法目前常用的测量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方法是利用呼吸道末端二氧化碳探头。
该探头可以通过嵌入式传感器测量出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值,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护仪或数据记录器中进行记录和分析。
此外,一些便携式的二氧化碳监测仪也可以用于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监测。
三、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临床应用1.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麻醉中的应用在麻醉过程中,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判断患者的通气情况,以及呼吸道是否通畅。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波形还可以用来判断气道漏气、误吸等情况的发生。
2.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急救和复苏中的应用在急救和复苏过程中,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监测可以提供有关心肺复苏效果和气道通畅性的重要信息。
当患者心脏骤停时,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持续低值可能提示循环复苏效果差,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3.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升高可能意味着通气不足或肺泡通气异常。
四、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证呼吸道通畅: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准确性受到呼吸道通畅性的影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概念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是指在呼气末,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分压值。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会通过呼吸将新鲜空气中的氧气吸入,同时将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通过测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可以对肺功能和气体交换进行评估,帮助医生判断呼吸系统的状况以及一些潜在的疾病。
了解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概念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识。
二氧化碳是生物体代谢产生的一种废气,它由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并运输到肺部,最终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呼吸中,新鲜空气中的氧气会被吸入到肺泡中与血液发生气体交换,血液将氧气带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进行代谢,同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带回肺泡,最终呼出体外。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的测量是通过一种称为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的方法,常用的设备是二氧化碳监测仪。
在呼气末,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可以通过监测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来间接测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这个数值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或千帕(kPa)为单位来表示。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大约在35到45mmHg之间。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测量可以提供一些有关呼吸系统状况的重要信息。
首先,它可以用来评估肺功能。
肺是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的主要器官,通过测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可以了解到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否正常。
当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高时,可能意味着呼出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排空,可能是由于肺部的通气功能受损。
另外,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测量还可以评估通气和血流的匹配情况,帮助判断肺血流与通气之间的平衡是否良好。
其次,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测量可以用于评估一些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例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肺泡通气不足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通过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可以了解到患者呼吸功能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现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已经被认为是除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外的第六个基本生命体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已规定PETCO2为麻醉期间的基本监测指标之一。
近年来,随着传感分析、微电脑等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相互渗透,利用监测仪连续无创测定PETCO2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PETCO2和二氧化碳(CO2)曲线图对判断肺通气和血流变化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
因此,PETCO2在临床麻醉、心肺脑复苏、麻醉后恢复室(PACU)、ICU、院前急救等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就PETCO2的监测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最常用的CO2监测仪是根据红外线吸收光谱的原理设计而成的,用以测定呼吸气体中的CO2浓度。
当呼吸气体经过红外线传感器时,红外线光源的光束透过气体样本,并由红外线检测器测定红外线的光束量,因CO2能吸收特殊波长的红外线(4.3μm),光束量衰减程度与CO2浓度呈正比。
最后经过微电脑处理获得PETCO2或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CETCO2),以数字(mmHg或kPa及%)和CO2图形显示。
根据气体的采样方法不同,CO2监测仪有旁流型( side stream) 和主流型(main stream) 两种:旁流型是由有流量调节的抽气泵把气体样本送至红外线测量室,气流速度为20~300ml/min,所需气体量小、测量敏感度高和反应快(85ms)。
旁流型和主流型相比,旁流型不需要密闭的呼吸回路,因此可用于镇痛或镇静病人的呼吸监测中,监测病人自主呼吸时CO2浓度。
主流型是将红外线传感器直接连接于气管导管接头上,使呼吸气体直接与传感器接触。
因此,主流型仅能用于气管插管的病人,不能用于自主呼吸病人的监测。
质普仪法虽然能同时监测病人呼出气体中成分含量,反应快,能连续监测,但该仪器价格昂贵,难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比色法是以探测器的色泽变化来确定CETCO2和判断导管是否在气管内,当有胃液或其他酸性物质接触后探测器上色泽不能复原,是一种简便有用的方法,但其精确性还需接受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