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液晶显示屏设计书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36
LCD液晶拼接显示墙系统技术文件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二一年四月目录第 章 方案概述 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的先进性 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的扩展性 系统的集成性 中达☹液晶拼接显示墙技术优势 壃 嬫 敍 ✌ 稻 最新三星 ✋液晶面板 超薄窄边箱体单元设计 最新第二代单元箱体设计 精致美观的铝合金型材支架 先进的内置图像信号处理技术 工作状态☹☜指示屏 独特的延时开机功能 领先的外置拼接控制器系统 任意的拼接形式 个性化的系统方案第 章 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组成 显示墙安装尺寸 显示墙安装效果 系统结构示意图 系统显示功能 视频信号显示 计算机和工作站 ☝信号显示 多种信号混合显示 全屏显示 系统软硬件设备特点及技术规格 ☹显示单元 ✞♓♦♓☐⏹☠图像拼接控制器 ✌ 銦 夘 ☝ 吱 砨 2.4.5VisionDWCS大屏幕管理软件 (19)第3章工程施工管理 (26)3.1工程项目管理 (26)3.2工程实施管理 (27)3.2.1工程进度计划 (27)3.2.2设计联络计划 (27)3.2.3包装/发货计划 (28)3.2.4工程验收计划 (28)第4章工程环境要求 (29)4.1对供电系统的要求 (29)4.2对接地系统的要求 (29)4.3Q=396069AB6骶U DZ (29)4.4 (29)4.5 (29)4.6对装修的要求 (29)4.7对消防系统的要求 (30)4.8对照明系统的要求 (30)第5章售后服务及培训 (30)5.1售后服务承诺 (30)5.2技术培训 (32)5.2.1培训课程 (32)5.2.2培训地点 (33)5.2.3培训级别 (33)5.2.4技术培训 (35)1.1系统设计原则41.1.1系统的先进性41.1.2系统的可靠性41.1.3系统的扩展性51.1.4系统的集成性51.2中达LCD液晶拼接显示墙技术优势51.2.1最新三星DID液晶面板61.2.2超薄窄边箱体单元设计61.2.3最新第二代单元箱体设计61.2.4精致美观的铝合金型材支架71.2.5先进的内置图像信号处理技术71.2.6工作状态LED指示屏71.2.7独特的延时开机功能81.2.8领先的外置拼接控制器系统81.2.9任意的拼接形式81.2.10个性化的系统方案8第2章系统设计方案92.1系统组成92.2显示墙安装尺寸102.1显示墙安装效果102.2系统结构示意图102.3系统显示功能102.3.1视频信号显示102.3.2计算机和工作站RGB信号显示102.3.3多种信号混合显示102.3.4全屏显示102.4系统软硬件设备特点及技术规格112.4.1LW-5580显示单元112.4.2VisionCON图像拼接控制器142.4.3VisionDWCS大屏幕管理软件19第3章工程施工管理263.1工程项目管理263.2工程实施管理273.2.1工程进度计划273.2.2设计联络计划273.2.3包装/发货计划283.2.4工程验收计划28第4章工程环境要求294.1对供电系统的要求294.2对接地系统的要求294.3对装修的要求294.4对消防系统的要求304.5对照明系统的要求30第5章售后服务及培训305.1售后服务承诺305.2技术培训325.2.1培训课程325.2.2培训地点335.2.3培训级别335.2.4技术培训35第1章方案概述1.1 系统设计原则1.1.1系统的先进性本设计方案提供的中达电通LCD液晶大屏幕显示系统采用了多项业内最先进技术:LW 液晶显示单元在行业内率先采用DID专业液晶面板;LW显示单元内置图像处理模块在不需要外部图像拼接控制系统的情况下支持硬件处理的RGB信号和视频信号直通显示、画中画显示及M×N方式放大显示,达到业内先进水平。
LCD液晶显示设计液晶显示屏(LCD)是一种常见的扁平面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中。
它以其低功耗、高对比度、高亮度和可读性等特点成为首选的显示解决方案。
1.像素结构像素是液晶显示屏的最小显示单元。
常见的液晶显示屏像素结构有TN(Twisted Nematic)、IPS(In-Plane Switching)、VA(Vertical Alignment)和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等。
每种像素结构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像素结构。
2.液晶材料液晶材料是液晶显示屏的核心组件,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显示效果。
常见的液晶材料有TN液晶、IPS液晶和VA液晶等。
不同的液晶材料有不同的反应时间、对比度和可视角度等特点,需要根据显示要求选择适合的液晶材料。
3.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是液晶显示屏的控制核心,负责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和调节电场的强弱来实现灰度和颜色的变化。
常见的驱动电路有简单驱动电路(Simple Matrix Driver)、均衡驱动电路(Active Matrix Driver)和多段驱动电路(Segment Driver)等。
不同的驱动电路有不同的驱动方式和响应速度,需要根据显示要求选择合适的驱动电路。
4.背光源背光源是液晶显示屏显示效果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背光源有CCFL(冷阴极灯管)、LED(发光二极管)和OLED等。
背光源的亮度和色温影响到显示屏的整体亮度和颜色表现,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背光源。
在设计LCD液晶显示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尺寸和分辨率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液晶显示屏的尺寸和分辨率。
考虑显示效果和成本因素,选择合适的尺寸和分辨率。
2.可视角度液晶显示屏的可视角度是指从不同角度观察时显示效果的稳定性。
设计时需要考虑用户的观看习惯和操作场景,选择具有较大可视角度的液晶显示屏。
3.反应时间液晶显示屏的反应时间指的是液晶分子从一个状态变换到另一个状态所需的时间。
ICS31.120CCS M74团体标准T/XXX XXXX—XXXXTFT-LCD液晶显示模组TFT-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技术要求 (1)5试验方法 (2)6检验规则 (2)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4)8使用说明书 (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星源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FT-LCD液晶显示模组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TFT-LCD液晶显示模组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检验方法、运输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TFT-LCD液晶显示模组的生产制造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存图示标志GB/T4943.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SJ/T10730VCD视盘机通用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液晶显示模组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外加电压使液晶分子取向改变,以调制过液晶面板的强光度,产生灰度或彩色图像的显示器件。
3.2LCD显示器LCD display经过特殊处理方法,将接收到的信息(如视频信号或计算机的二进制数字编码信号等)经过液晶显示屏幕显示,供人阅读的图形输出设备。
自动化专业综合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报告系别:机电与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0902学号:20091184077学生姓名:王威指导教师:李川香(课程设计时间:2012 年月日——2012年月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目录1 课程设计目的 (2)2 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3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2)3.1 系统软、硬件功能设定(分工方案) (2)3.2 系统硬件电路介绍 (2)3.2.1 系统硬件电路框图 (6)3.2.2 LCD显示基本原理 (7)3.2.3 接线方法 (7)3.2.4 管脚应用说明 (7)3.3 系统软件介绍 (8)3.3.1 系统软件流程 (9)3.3.2 读写操作时序 (11)3.3.3 液晶显示模块指令系统 (13)3.3.4 指令应用说明 (14)3.4 系统软、硬调试过程 (16)4.总结 (16)参考文献 (17)附录 (18)1 课程设计目的通过电路结构选择、控制方式选择、参数计算、器件选型、硬件制作及软件编程调试等训练切实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实际动手和创新能力,将自动化专业知识进行整合,融会贯通。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设计题目:LCD显示器显示界面的设计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最终都是要通过信息显示来实现人、机交换,而信息的显示依赖于各种显示器件的应用,由于液晶显示器(LCD)具有低工作电压、微功耗、显示灵活、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在电子计算器、智能化仪器仪表、手机、掌上电脑等等领域应用极为广泛。
(1)了解128X64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结构、电路特性、软件特性、接口应用技术等;(2)在(1)基础上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液晶显示界面的任意开发;如:要求每位同学在液晶(LCD)上显示自己的学号(数字)、姓名(中文)等;(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中要求有主程序流程图、关键子程序流程图及应用系统硬件电路图;(4)总结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LANETCO液晶拼接解决方案46”超窄边液晶拼接大屏幕显示系统技术方案LANETCO液晶拼接解决方案目录第一章前言 (3)第二章公司概况 (4)第三章方案设计 (4)3.1设计依据 (4)3.2设计原则 (5)3.3 系统规格 (7)3.4 创新前维护设计 (8)3.5系统功能 (10)3.5.1 LCD拼接墙显示功能 (10)第四章主要产品介绍 (12)4.1屏幕结构子系统: (12)4.2 LT-M2000 IP流媒体图像拼接控制器 (15)第五章液晶拼接墙控制软件介绍 (20)第六章系统环境设计及要求 (25)6.1安装要求 (25)6.2操作控制台(室)装修及设备位置要求 (25)6.3光线要求 (25)6.4走线及线槽要求 (25)6.5空调要求 (26)6.6供电电源 (26)6.7系统环境 (26)第七章售后服务 (27)第八章部分工程案例 (28)第一章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结合视频,音频和通信等领域的多媒体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信息的可视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关注。
液晶拼接显示墙,是当今最实用、最可靠、最经济的大屏幕终端显示设备。
它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各种显示墙的耗材、灼伤、维护困难等缺陷,为方便、全面、实时地显示各系统视频信息,特别是远程实时指挥、调度、监控、教学等长期半固定画面显示工程应用提供了最好的大屏幕显示系统。
本方案提供的液晶拼接大屏幕显示系统是根据用户需求专门设计的。
它将国际最卓越的液晶高清晰度数码显示技术、液晶窄缝拼接技术、多屏图像处理技术、信号切换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应用综合为一体,形成一个拥有高清晰度、高稳定性、高智能化控制、操作方法先进的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
通过这套液晶大屏幕显示系统可以实现对生产、调度系统计算机图像和视频图像信息的综合显示,形成一套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信息显示管理控制系统,满足生产、调度监控的各种需要,并完全取代现有的模拟屏,为监控、管理提供一个交互式的灵活系统,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会议、生产、调度工作。
STM32单片机对TFTLCD的驱动设计STM32单片机对TFTLCD(TFT液晶屏)的驱动设计是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液晶显示技术。
TFTLCD是一种高分辨率、高色彩鲜艳的显示技术,常用于嵌入式设备的显示界面。
在设计STM32单片机对TFTLCD的驱动时,需要考虑到单片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设计。
一、硬件设计:1.接口设计:根据TFTLCD的规格书,确定TFTLCD的接口类型(如SPI、RGB等),然后根据接口类型选择合适的引脚来连接TFTLCD与STM32单片机。
2.时钟设计:TFTLCD需要一个稳定的时钟信号来提供时序控制,可以使用STM32单片机的定时器来生成时钟信号。
3.电源设计:TFTLCD需要一定的电压供应,可以通过外部的电源模块提供合适的电压给TFTLCD。
二、软件设计:1.初始化:在驱动设计的开始阶段,需要初始化TFTLCD的相关参数,如分辨率、颜色格式等。
2.数据传输:根据TFTLCD的接口类型,使用合适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如果是SPI接口,可以使用STM32的SPI外设来传输数据;如果是RGB接口,可以通过GPIO口来控制数据线的高低电平。
3.显示控制:通过向TFTLCD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来实现对显示内容的控制,如清屏、画点、画线、显示图像等。
4.刷新机制:TFTLCD的驱动需要实现刷新机制,即在TFTLCD的刷新周期内,不断向TFTLCD发送新的数据。
可以使用双缓冲机制,先将数据写入一个缓冲区,再将缓冲区的数据一次性发送给TFTLCD,以提高刷新效率。
在STM32单片机对TFTLCD的驱动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TFTLCD型号和规格书来进行具体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每个TFTLCD的驱动设计都是独特的,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来进行设计。
同时,也需要根据单片机的性能和资源来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确保驱动的效率和稳定性。
总结来说,STM32单片机对TFTLCD的驱动设计需要同时考虑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tft-lcd原理与设计
TFT-LCD(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液晶显示技术,它使用了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作为电流控制开关来激活液晶分子,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TFT-LCD 的设计和原理如下:
1. 像素(Pixel):TFT-LCD显示屏是由许多微小的像素组成的。
每个像素由红、绿、蓝三个子像素组成,可以通过控制这三个子像素的亮度来显示不同颜色。
2. 色彩混合:每个子像素可以通过改变透过的光的颜色和强度来显示不同的颜色。
通过控制红、绿、蓝三个子像素的亮度,可以实现各种色彩的混合。
3. 薄膜晶体管阵列(TFT Array):每个像素都有一个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它位于液晶分子和电流源之间。
当电流经过薄膜晶体管时,它会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改变光的透过性。
4. 透明导电层:液晶屏的上下两侧分别涂有透明导电层,上层导电层是固定的,下层导电层可以通过控制电压的方式改变,用于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
5. 液晶分子:液晶分子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两种排列方式:平行排列和垂直排列。
液晶分子在没有电场作用下是有序排列的,当电场作用于液晶分
子时,它们会改变排列方式从而改变光的透过性。
6. 控制信号:通过控制薄膜晶体管和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电流,可以产生控制信号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控制光的透过性。
这些控制信号由显示控制器产生并发送给液晶显示屏。
总的来说,TFT-LCD显示屏通过控制薄膜晶体管和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电流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和透过性,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大屏幕液晶拼接显示系统技术方案设计书xxxxx有限公司目录第1章系统方案设计 (1)1.1 系统基本概述 (1)1.2 系统设计标准 (4)第2章系统设计原则 (6)2.1 系统的先进性 (6)2.2 系统的可靠性 (6)2.3 系统的经济性 (7)2.4 系统的统一性 (7)2.5 系统的实用性 (7)2.6 系统的协调性 (7)2.7 系统的开放性 (8)2.8 系统的显示工艺及效果 (8)第3章系统组成 (9)3.1 系统组成 (9)3.2 显示屏幕整体尺寸图 (10)3.3 显示屏幕系统拓扑图 (11)3.4 拼接显示系统说明 (12)3.5 系统能实现的功能 (12)3.5.1 在LCD屏幕Video信号显示 (12)3.5.2 在LCD上显示PC和RGB信号 (13)3.5.3 信号的叠加接入显示模式 (14)3.5.4 支持Dual Link信号在LCD屏上显示 (14)3.5.5 窗口在LCD显示屏幕上进行多种模式显示 (15)第4章主要设备性能指标和技术优势 (19)4.1 BR-VP2000产品介绍 (19)4.2 VP2000产品技术特点 (20)4.2.1 纯硬件架构 (20)4.2.2 模块化设计 (20)4.2.3 多种输出接口 (20)4.2.4 支持自定义输出分辨率 (20)4.2.5 支持多种信号输入 (20)4.2.6 支持超高分辨率信号接入 (21)4.2.7 画面同步显示 (21)I4.2.8 支持冗余电源配置 (21)4.2.9 DVI/RGB信号具有多种显示功能 (21)4.2.10 支持双链接信号的接入 (21)4.2.11 支持多个插槽配置 (21)4.2.12 标准化、网络化的结构 (22)4.2.13 多通道信号实时并行处理 (22)4.2.14 PC信号和VIDEO信号叠加 (22)4.2.15 安全性、稳定性好 (23)4.2.16 灵活多样的控制方式 (23)4.2.17 良好的散热效果 (23)4.3 BR-SLCD46产品介绍 (24)4.3.1 产品简介 (24)4.3.2 技术特点 (25)4.3.3 显示屏幕技术特点说明 (25)4.3.4 技术参数 (29)4.4 拼接软件技术特点说明 (30)4.4.1 Wall Control简介 (30)4.4.2 Wall Control软件主要功能 (30)4.4.3 Wall Control软件技术优势 (31)4.4.4 Wall Control软件功能 (34)第5章系统环境设计和安装维护方式要求 (40)5.1 屏幕支持多种安装方式 (40)5.2 安装维护通道要求 (40)5.3 地面要求 (40)5.4 装修要求 (40)5.5 供电系统要求 (41)5.6 接地系统要求 (41)5.7 环境温度要求 (42)5.8 照明系统要求 (42)5.9 消防要求 (43)II第1章系统方案设计1.1系统基本概述本方案建议书将针对当前LCD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的具体需求进行功能设计,系统中的LCD显示屏幕以及图像处理系统将采用知名品牌,最终完成图像采集、数据处理、大屏幕显示的目标,使整个系统成为一套高亮度、高分辨率、高清晰度、高智能化控制、操作先进的LCD大屏幕显示系统。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学生实验报告学院:机电工程专业: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3、芯片时序表:4、LCD数据存储器地址LCD内置了DDRAM,用来寄存待显示的字符代码。
其地址与屏幕的对应关系如下:也就意味着想要在LCD1602的第一行第一列显示一个“A”字符,就要向DDRAM的00H地址写入“A”,但是在实际写入时,还必须将00H加上80H,即0X80+0X00。
以此类推,如果想要在LCD1602的第二行的第二列显示字符内容,则实际写入地址应该为0X80+0X41。
5、1602LCD的一般初始化(复位)过程(1) 延时15ms。
(2) 写指令38H(不检测忙信号)。
(3) 延时5ms。
(4) 写指令38H(不检测忙信号)。
(5) 延时5ms。
(6) 写指令38H(不检测忙信号)。
(7) 以后每次写指令、读/写数据操作均需要检测忙信号。
(8) 写指令38H:显示模式设置。
(9) 写指令08H:显示关闭。
(10) 写指令01H:显示清屏。
(11) 写指令06H:显示光标移动设置。
(12) 写指令0CH:显示开及光标设置。
6、LCD1602与单片机直接连接典型示意图如图8.1所示。
图8.1 LCD1602液晶显示。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用Proteus设计一LCD1602液晶显示接口电路。
参考实验指导书上的参考程序,编写程序,实现字符的静态显示。
显示字符为:第一行:“姓名全拼(居中)”,第二行:“专业全拼+学号(后3位)”。
将LCD显示截图以及相应的程序保存在下方。
#include<reg51.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uchar code table[]=" xuzhulin ";uchar code table1[]="zidonghua 031";sbit lcden=P2^7;sbit lcdrw=P2^6;sbit lcdrs=P2^5;uchar num;for(num=0;num<12;num++){write_data(table[num]); //写数据,LCD的第一行显示delay(200);}write_com(0x02); //光标返回write_com(0x80+0x40); //设置数据地址指针,LCD第二行显示for(num=0;num<16;num++){write_data(table1[num]);delay(200);}while(1);}}2、在上一题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外部中断,实现不同内容的显示。
LCD液晶拼接显示墙系统技术文件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二二年四月目录第1章方案概述 (5)1.1系统设计原则 (5)1.1.1系统的先进性 (5)1.1.2系统的可靠性 (5)1.1.3系统的扩展性 (6)1.1.4系统的集成性 (7)1.2中达LCD液晶拼接显示墙技术优势 (7)1.2.1最新三星DID液晶面板 (7)1.2.2超薄窄边箱体单元设计 (8)1.2.3最新第二代单元箱体设计 (9)1.2.4精致美观的铝合金型材支架 (9)1.2.5先进的内置图像信号处理技术 (10)1.2.6工作状态LED指示屏 (11)1.2.7独特的延时开机功能 (11)1.2.8领先的外置拼接控制器系统 (11)1.2.9任意的拼接形式 (12)1.2.10个性化的系统方案 (12)第2章系统设计方案 (13)2.1系统组成 (13)2.2显示墙安装尺寸 (14)2.1显示墙安装效果 (15)2.2系统结构示意图 (16)2.3系统显示功能 (16)2.3.1视频信号显示 (16)2.3.2计算机和工作站RGB信号显示 (17)2.3.3多种信号混合显示 (18)2.3.4全屏显示 (18)2.4系统软硬件设备特点及技术规格 (19)2.4.1LW-5580显示单元 (19)2.4.2VisionCON图像拼接控制器 (23)2.4.3VisionDWCS大屏幕管理软件 (31)第3章工程施工管理 (51)3.1工程项目管理 (51)3.2工程实施管理 (52)3.2.1工程进度计划 (52)3.2.2设计联络计划 (53)3.2.3包装/发货计划 (53)3.2.4工程验收计划 (54)第4章工程环境要求 (55)4.1对供电系统的要求 (55)4.2对接地系统的要求 (55)4.3对装修的要求 (56)4.4对消防系统的要求 (56)4.5对照明系统的要求 (56)第5章售后服务及培训 (57)5.1售后服务承诺 (57)5.2技术培训 (59)5.2.1培训课程 (59)5.2.2培训地点 (60)5.2.3培训级别 (60)5.2.4技术培训 (62)第1章方案概述1.1系统设计原则1.1.1系统的先进性本设计方案提供的中达电通LCD液晶大屏幕显示系统采用了多项业内最先进技术:LW 液晶显示单元在行业内率先采用DID专业液晶面板;LW显示单元内置图像处理模块在不需要外部图像拼接控制系统的情况下支持硬件处理的RGB信号和视频信号直通显示、画中画显示及M×N方式放大显示,达到业内先进水平。
目录1、设计题目2、设计要求及实现功能3、硬件电路原路图4、软件流程图5、程序代码6、实验结果7、实验总结8、参考文献一、设计题目题目三:液晶LCD显示二、设计要求及实现功能要求:用实验台上的16列*1行的字符LCD显示器显示两屏字符:Welcome!Design By 姓名实现功能:编写完程序后,运行时可以在LCD字符显示器上显示:Welcome!Design By 姓名三、硬件电路原理图字符LCD 模块是一种专用显示字符、数字或符号的液晶显示模块。
这种模块每一个符号由5×7、5×8 或5×11 的点阵像素排列组成的,字符间隔为一个点距,行间隔为一个行距,模块本身附有显示驱动控制电路,可以与单片机的I/O 口线直接连接,使用方便。
目前广泛使用的字符LCD 模块其显示驱动控制电路多是HD44780 或兼容品,其接口信号、操作指令相同。
本实验选用的字符LCD 模块是香港精电公司生产的规格为16×1 的字符LCD 模块,可以在一行上显示16 个字符。
该模块与8051 单片机I/O 口线直接连接的电路如图1所示。
字符LCD模块的接口信号:①GND、VCC:电源,VCC=+5V。
②Vee:液晶显示对比度调节电压输入。
可以通过调节LCD 左上角的多圈电位器RW2 来调节。
③DB7~ DB0:数据总线,三态。
用于与模块之间传送信息。
这里连接P1.0~P1.7。
以下3 个信号为控制信号:④RS:寄存器选择信号,输入。
这里连接P3.3(INT1)。
模块中有两类寄存器,一类是指令寄存器,用于写入指令;另一类是数据寄存器,用于写入的数据。
RS=0,选择指令寄存器。
RS=1,选择数据寄存器。
⑤R/W :读/写信号,输入。
这里连接P3.4(T0)。
R/W =1,读操作;R/W =0,写操作⑥E:使能信号,输入。
模块的读/写控制信号。
这里连接P3.5(T1)。
读操作时,E 为高电平时,模块的数据或状态输出至DB7~DB0 上,供单片机读取;写操作时,E 信号的下降沿将单片机送至数据总线上的数据或指令写入模块中。
显示屏方案设计及技术参数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显示屏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庭娱乐、商业展示、工业控制还是医疗设备等领域,都能看到显示屏的身影。
而一个优秀的显示屏方案设计不仅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还要对各项技术参数有深入的了解和精准的把握。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显示屏方案设计的要点以及相关的技术参数。
一、显示屏的类型选择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显示屏类型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屏(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LED)、等离子显示屏(PDP)和电子纸显示屏(EPD)等。
1、液晶显示屏(LCD)LCD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显示屏类型之一。
它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来实现图像的显示,具有成本低、分辨率高、色彩鲜艳等优点。
但LCD 显示屏存在视角有限、对比度相对较低、响应时间较长等缺点。
2、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LED)OLED 显示屏则具有自发光、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视角广等优点,能够提供更加出色的图像质量。
然而,OLED 显示屏的成本较高,寿命相对较短。
3、等离子显示屏(PDP)PDP 显示屏在过去曾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能耗高、分辨率提升困难等问题,目前已逐渐被淘汰。
4、电子纸显示屏(EPD)EPD 主要用于电子书、电子标签等低功耗、长时间显示静态内容的场景,具有超低功耗、阳光下可读性好等特点,但刷新率较低,不适合显示动态图像。
在选择显示屏类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综合考虑。
例如,对于手机、电脑等需要高分辨率和色彩表现的设备,OLED 或LCD 显示屏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而对于电子阅读器等注重续航和阅读体验的设备,EPD 则更为合适。
二、显示屏的尺寸和分辨率显示屏的尺寸和分辨率是影响显示效果的重要因素。
尺寸越大,能够提供的视觉体验越广阔;而分辨率越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就越好。
常见的显示屏尺寸从几英寸到几十英寸不等,例如手机屏幕通常在5 7 英寸之间,电脑显示器一般在 19 32 英寸,而电视屏幕则可以达到55 英寸以上。
《CPLD/FPGA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128X64液晶显示程序设计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1001班学生姓名:訚鹏学号:20101181021同组学生:秦佩指导教师:吴莉20 13 年 10 月 14 日至20 13 年 10 月 25 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制128X64液晶显示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摘要 (3)1.课程设计的目的 (4)2.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4)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4)3.1课程设计原理 (4)3.2课程设计相关图 (5)3.3课程设计程序 (6)3.4课程设计的结果 (14)3.5课程设计的波形仿真 (15)4.课程设计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5)5.课程设计总结 (17)摘要在硬件电子电路设计领域中,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已成为主要的设计手段,而VHDL语言是EDA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即从系统总体出发,自上至下地将设计任务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最后将各功能模块连接形成顶层模块,完成系统硬件的整体设计。
本课设主要是基于FPGA的128X64的液晶显示控制器。
控制部分采用VHDL语言编写,主体程序采用状态机作为主要控制方式。
关键字:VHDL,状态机,128641 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对液晶屏的安装调试,需学习掌握:(1)液晶屏显示文字的整体设计流程。
(2)Quartus2软件的调试方法及相关工具的使用。
(3)液晶屏LCD12864的使用方法。
(4)各种常见元器件的选择及使用。
2 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题目描述:频率计的设计制作要求:用VHDL编程控制LCD12864显示的频率计。
(1)用LCD12864显示“频率及姓名”等内容。
(2)显示过程:实验板通电开机后,下载运行之后,LCD显示器显示“频率及姓名”,本组成员等内容。
(3)熟悉单片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调测方法。
软硬件安装调测完成后根据系统的工作原理、过程、测试数据及遇到的问题与处理情况、体会等完成课设报告。
LD128E(T)楼层显示器设计说明书
介绍:
LD128E(T)楼层显示器是配合我公司生产的E/EN系列火灾报警控制器使用的一种中文显示器,外观新颖、体积小、重量轻。
该显示器大多用于各楼层服务台或各防火分区的值班室,当火灾发生时,LD128E(T)火灾显示盘可以及时准确地将本显示器设定的显示范围内的火警信号显示出来。
经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按照GB17429-1998《火灾显示盘通用技术条件》、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型式检验和审核,符合要求。
功能:
★二总线,有极性,占一个地址点。
★全中文LCD液晶屏显示,可直观显示火警发生的部位及有关火警信息。
★显示范围及内容由显示盘自身设定,每台显示盘可设置四段显示范围,每台显示盘最多可显示128个故障信息和128个火警信息,可以跨回路显示。
★可以设为通显模式,显示火警及故障。
主要技术指标:
外形与结构尺寸图:
端子图:
参考资料:
LD128E(T)火灾显示盘:/products-22.html
钮。
LCD液晶显示屏设计书一、设计的目的1.学习液晶显示的编程方法,了解液晶显示模块的工作原理。
掌握液晶显示模块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
2.学习和了解微型打印机模块的工作原理。
掌握微型打印机模块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
二、设计的题目和要求编程实现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且实现打印双行中文汉字“XX大学 XX学院”。
三、设计报告的容3.1、总体实验功能要求设计并实现程序:1、在点阵式LCD模块上双行显示“XX大学 XX学院”。
2、打印机双行打印“大学信息学院”字样。
3.2、实现方案1、LCD液晶显示屏模块在点阵式LCD模块上双行显示“XX大学 XX学院”:硬件接口接口协议为请求/应答(REQ/BUSY)握手方式。
应答 BUSY 高电平(BUSY =1)表示 OCMJ 忙于部处理,不能接收用户命令;BUSY 低电平(BUSY =0)表示 OCMJ空闲,等待接收用户命令。
发送命令到 OCMJ 可在 BUSY =0 后的任意时刻开始,先把用户命令的当前字节放到数据线上,接着发高电平 REQ 信号(REQ =1)通知 OCMJ 请求处理当前数据线上的命令或数据。
OCMJ 模块在收到外部的 REQ 高电平信号后立即读取数据线上的命令或数据,同时将应答线 BUSY 变为高电平,表明模块已收到数据并正在忙于对此数据的部处理,此时,用户对模块的写操作已经完成,用户可以撤消数据线上的信号并可作模块显示以外的其他工作,也可不断地查询应答线 BUSY 是否为低(BUSY =0?),如果BUSY =0,表明模块对用户的写操作已经执行完毕。
可以再送下一个数据。
如向模块发出一个完整的显示汉字的命令,包括坐标及汉字代码在共需 5 个字节,模块在接收到最后一个字节后才开始执行整个命令的部操作,因此,最后一个字节的应答BUSY 高电平(BUSY =1)持续时间较长,具体的时序图和时间参数说明查阅相关手册。
2. 点阵打印机模块打印机双行打印“大学信息学院”字样:进纸按钮:按下时,自动进纸。
启动/停止按钮:向上时,启动打印;向下时,停止打印。
设计实现流程框图如下:3.3、实验模块CPU挂箱对象挂箱接口挂箱CPU模块(80C31)点阵式LCD 模块针式微型打印机模块8251/8255扩展模块 8051CPU模块3.4、系统定义定义CPU挂箱上的K1平推开关为打印机控制开关3.5、实验连线LCD显示模块用串口电缆将串口(DB9)与计算机的COM1相连有关LCD屏显模块的连线1、用导线将 PA.0(CPU模块) 与 DB0(LCD模块) 相连2、用导线将 PA.1(CPU模块) 与DB1(LCD模块) 相连3、用导线将 PA.2(CPU模块) 与DB2(LCD模块) 相连4、用导线将 PA.3(CPU模块) 与DB3(LCD模块) 相连5、用导线将 PA.4(CPU模块) 与DB4(LCD模块) 相连6、用导线将 PA.5(CPU模块) 与DB5(LCD模块) 相连7、用导线将 PA.6(CPU模块) 与DB6(LCD模块) 相连8、用导线将 PA.7(CPU模块) 与DB7(LCD模块) 相连9、用导线将 PC7(CPU模块) 与BUSY(LCD模块) 相连10、用导线将 PC0(CPU模块) 与REQ(LCD模块) 相连片选信号CS8255 选择 CS0。
针式微型打印机模块有关打印机模块的连线1、用导线将 P1.0(CPU模块) 与RESET(PRINTER模块) 相连2、用导线将 P1.1(CPU模块) 与TIMEDETECT(PRINTER模块) 相连3、用导线将 P1.2(CPU模块) 与PRINTPOWER(PRINTER模块) 相连4、用导线将 P1.3(CPU模块) 与PSA(PRINTER模块) 相连5、用导线将 P1.4(CPU模块) 与PSB(PRINTER模块) 相连6、用导线将 P1.5(CPU模块) 与PSC(PRINTER模块) 相连7、用导线将 P1.6(CPU模块) 与PSD(PRINTER模块) 相连8、用导线将 P1.7(CPU模块) 与K1(CPU挂箱) 相连3.6、实验现象观察与调试1、首先检查连线,保证连线正确,然后给系统加电。
2、上位机运行8051的上位机程序,系统连接正常后,打开试验程序WXDYJJLCDKZ.ASM经编译、连接后,全速运行程序(根据需要可单步运行、单步跟踪、设置断点)。
3、LCD显示模块:程序全速运行后,在LCD模块显示“大学信息学院”。
4、打印:打印机模块上有一个进纸按钮:按下时,自动进纸。
K1是启动/停止按钮:向上时,启动打印;向下时,停止打印。
打印出两行字“大学信息学院”。
四、结论8255扩展模块是一种常用的可编程并行 I/O 接口芯片,片有 PA、PB、PC 三个 8 位可编程双向通用扩展I/O 口。
控制线控制8255的读、写、复位及片选等:RD:读控制线,低电平有效,当其为低电平时,CPU对 8255 进行读操作,此时 8255相应口为输入口。
WR:写控制线,低电平有效,当其为低电平时,CPU输出数据或命令到8255端口,此时8255相应口为输出口。
RESET:复位端,高电平有效。
当其为高电平时,8255部寄存器全部清零,24 条I/O 口线为高阻态。
CS:片选端,低电平有效。
当其为低电平时,CPU选中此 8255芯片。
通过CPU模块的控制LCD、打印机模块,使其发挥相应的功能,完成CPU 控制的总功能。
五、参考文献[1] 迎新,等. 单片机初级教程[M]..航空航天大学,2000.[2] 何立民. 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配置与接口技术[M] ..航空航天大学,1990.[3] 孟利利 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实验课程报告《微型打印机及LCD控制实验》,2011.附录:程序代码;correctCSEG AT 4000H LJMP STARTCSEG AT 4100HSTART: MOV P1, #0FFH START1: MOV 20H, #00H MOV 21H, #00H MOV 50H,20H LCALL DELAY100M MOV R5,#08HMOV R6,#90HMOV R7,#2MOV R1,#0JNB P1.7,PRINT603LJMP START1PRINT603: MOV A,20HJB ACC.0,PRINT51CLR P1.2PRINT50: LCALL PRINTLINEMOV R7,#33HDJNZ R5,PRINT50NOPSETB P1.2LCALL DELAY100MMOV R5,#8CLR P1.2PRINT51: LCALL PRINTLINEMOV R7,#33HDJNZ R5,PRINT51NOPSETB P1.2LCALL DELAY100MMOV R5,#7CLR P1.2 PRINT52: LCALL PRINTLINEMOV R7,#33HDJNZ R5,PRINT52NOPSETB P1.2LCALL DELAY100MLJMP START100DELAY100M: MOV R6, #40 ;60ms DEL1: MOV R7, #250DEL2: NOPNOPDJNZ R7, DEL2DJNZ R6, DEL1RETWAIT: CLR AMOV C,P1.1RLC AMOV 41H,AMOV 50H,AXRL A,40HJZ WAITMOV 40H,41HMOV 50H,41HRETPRINTLINE: NOPJNB P1.0,PRINTLINE MOV R2, #60HMOV R3,#00H CLR AMOV C,P1.1RLC AMOV 40H,AMOV 50H,40H LCALL WAITPRINT300: MOV DPTR,#TABLE11 LCALL PRINT1MOV DPTR,#TABLE12 LCALL PRINT2MOV DPTR,#TABLE13 LCALL PRINT3MOV DPTR,#TABLE14 LCALL PRINT4INC R3MOV A,R3CJNE A,#8,PRINT300 MOV R3,#0INC R1DEC R7MOV A,R2JNZ PRINT300NOPRETPRINT1: MOV A,R3JNZ PRINT400MOV A, R1MOVC A, A+DPTRMOV 43H,APRINT400: MOV A,43HJNB ACC.7, PRINT111 CLR P1.3LCALL WAITSETB P1.3LJMP PRINT311PRINT111: LCALL WAIT PRINT311: MOV A,43HRL AMOV 43H,AMOV 50H,43HRETPRINT2: DEC R2MOV A,R3JNZ PRINT401MOV A,R1MOVC A,A+DPTRMOV 44H,APRINT401: MOV A,44HJNB ACC.7,PRINT11CLR P1.4LCALL WAITSETB P1.4LJMP PRINT312 PRINT11: LCALL WAIT PRINT312: MOV A,44HRL AMOV 44H,AMOV 50H,44H RETPRINT3: DEC R2MOV A,R3JNZ PRINT402 MOV A,R1MOVC A,A+DPTRMOV 45H,APRINT402: MOV A,45HJNB ACC.7,PRINT21 CLR P1.5LCALL WAITSETB P1.5LJMP PRINT313PRINT21: LCALL WAITPRINT313: MOV A,45HRL AMOV 45H,AMOV 50H,45HRETPRINT4: DEC R2MOV A,R3JNZ PRINT403MOV A,R1MOVC A,A+DPTRMOV 46H,APRINT403: MOV A,46HJNB ACC.7,PRINTEND CLR P1.6LCALL WAITSETB P1.6LJMP PRINT314PRINTEND: LCALL WAITPRINT314: MOV A,46HRL AMOV 46H,AMOV 50H,46HDEC R2INC R7RETTABLE12: DB 00H,00H,00H,00H,00H,00H,10H,00H,00H,0CH,00H,78H,04H,1FH,80H,04HDB10H,00H,00H,90H,00H,01H,10H,00H,21H,10H,00H,32H,10H,0CH,12H,1FHDB0F0H,12H,10H,40H,04H,10H,40H,04H,10H,40H,04H,30H,40H,08H,30H,40H DB78H,20H,40H,18H,20H,40H,18H,60H,40H,18H,40H,40H,18H,80H,40H,19HDB 00H,40H,02H,00H,40H,00H,00H,00HTABLE11: DB 00H,00H,00H,00H,00H,00H,03H,86H,00H,01H,06H,00H,01H,0CH,00H,31HDB08H,08H,31H,0FH,0FCH,11H,10H,00H,11H,12H,00H,11H,21H,80H,11H,40H DB0C0H,11H,80H,40H,11H,00H,08H,11H,1FH,0FCH,11H,11H,88H,11H,11H,88HDB11H,11H,88H,31H,11H,88H,31H,11H,88H,21H,11H,88H,01H,1FH,0F8H,01H DB 10H,08H,01H,10H,08H,02H,00H,00HTABLE13: DB00H,00H,00H,00H,00H,00H,00H,18H,00H,00H,10H,00H,00H,10H,00H,00H10H,00H,00H,10H,00H,00H,10H,0CH,3FH,0FFH,0FEH,00H,10H,00H,00H,18 HDB00H,00H,18H,00H,00H,34H,00H,00H,34H,00H,00H,22H,00H,00H,22H,00H DB00H,41H,00H,00H,0C1H,80H,00H,80H,0C0H,01H,00H,60H,02H,00H,38H,0C HDB 00H,1CH,30H,00H,08H,00H,00H,00HTABLE14: DB00H,00H,00H,00H,00H,00H,04H,20H,60H,02H,10H,40H,03H,18H,0C0H,01H DB18H,80H,01H,11H,00H,10H,02H,0CH,1FH,0FDH,0FEH,10H,00H,18H,30H,00 HDB0A0H,27H,0FFH,0C0H,00H,03H,00H,00H,04H,00H,00H,18H,00H,00H,18H,1 8H3FH,0FFH,0E0H,00H,18H,00H,00H,18H,00H,00H,18H,00H,00H,18H,00H,00 HDB 0F8H,00H,00H,30H,00H,00H,00H,00HSTART100: MOV 20H, #00HMOV 21H, #00HMOV 50H,20HLCALL DELAY200MMOV R5,#08HMOV R6,#90HMOV R7,#2MOV R1,#0JNB P1.7,PRINT6032LJMP START1PRINT6032: MOV A,20HJB ACC.0,PRINT512CLR P1.2PRINT502: LCALL PRINTLINE2MOV R7,#33HDJNZ R5,PRINT502NOPSETB P1.2LCALL DELAY200MMOV R5,#8CLR P1.2 PRINT512: LCALL PRINTLINE2MOV R7,#33HDJNZ R5,PRINT512NOPSETB P1.2LCALL DELAY200MMOV R5,#7CLR P1.2 PRINT522: LCALL PRINTLINE2MOV R7,#33HDJNZ R5,PRINT522NOPSETB P1.2LCALL DELAY200MLJMP START1DELAY200M: MOV R6, #40 ;60ms DEL12: MOV R7, #250DEL22: NOPNOPDJNZ R7, DEL22 DJNZ R6, DEL12 RETWAIT2: CLR AMOV C,P1.1RLC AMOV 41H,AMOV 50H,AXRL A,40HJZ WAIT2MOV 40H,41HMOV 50H,41HRETPRINTLINE2: NOPJNB P1.0,PRINTLINE2MOV R2, #60HMOV R3,#00HCLR AMOV C,P1.1RLC AMOV 40H,AMOV 50H,40HLCALL WAITPRINT3002: MOV DPTR,#TABLE21 LCALL PRINT12MOV DPTR,#TABLE22 LCALL PRINT22MOV DPTR,#TABLE23 LCALL PRINT32MOV DPTR,#TABLE24 LCALL PRINT42INC R3MOV A,R3CJNE A,#8,PRINT3002 MOV R3,#0INC R1DEC R7MOV A,R2JNZ PRINT3002NOPRETJNZ PRINT4002MOV A, R1MOVC A, A+DPTRMOV 43H,APRINT4002: MOV A,43HJNB ACC.7, PRINT1112 CLR P1.3LCALL WAITSETB P1.3LJMP PRINT3112PRINT1112: LCALL WAITPRINT3112: MOV A,43HRL AMOV 43H,ARETPRINT22: DEC R2MOV A,R3JNZ PRINT4012MOV A,R1MOVC A,A+DPTRMOV 44H,APRINT4012: MOV A,44HJNB ACC.7,PRINT112 CLR P1.4LCALL WAITSETB P1.4LJMP PRINT3122PRINT112: LCALL WAIT PRINT3122: MOV A,44HRL AMOV 44H,AMOV 50H,44HRETPRINT32: DEC R2MOV A,R3JNZ PRINT4022MOV A,R1MOVC A,A+DPTRMOV 45H,APRINT4022: MOV A,45HJNB ACC.7,PRINT212CLR P1.5LCALL WAITSETB P1.5LJMP PRINT3132PRINT212: LCALL WAITPRINT3132: MOV A,45HRL AMOV 45H,AMOV 50H,45H RETPRINT42: DEC R2MOV A,R3JNZ PRINT4032 MOV A,R1MOVC A,A+DPTRMOV 46H,APRINT4032: MOV A,46HJNB ACC.7,PRINTEND2 CLR P1.6LCALL WAITSETB P1.6LJMP PRINT3142PRINTEND2: LCALL WAITPRINT3142: MOV A,46HRL AMOV 46H,AMOV 50H,46HDEC R2INC R7TABLE23: DB 00H,00H,00H,00H,00H,00H,10H,00H,00H,0CH,00H,78H,04H,1FH,80H,04HDB10H,00H,00H,90H,00H,01H,10H,00H,21H,10H,00H,32H,10H,0CH,12H,1FHDB0F0H,12H,10H,40H,04H,10H,40H,04H,10H,40H,04H,30H,40H,08H,30H,40H DB78H,20H,40H,18H,20H,40H,18H,60H,40H,18H,40H,40H,18H,80H,40H,19HDB 00H,40H,02H,00H,40H,00H,00H,00HTABLE24: DB 00H,00H,00H,00H,00H,00H,03H,86H,00H,01H,06H,00H,01H,0CH,00H,31HDB08H,08H,31H,0FH,0FCH,11H,10H,00H,11H,12H,00H,11H,21H,80H,11H,40H0C0H,11H,80H,40H,11H,00H,08H,11H,1FH,0FCH,11H,11H,88H,11H,11H,88 HDB11H,11H,88H,31H,11H,88H,31H,11H,88H,21H,11H,88H,01H,1FH,0F8H,01H DB 10H,08H,01H,10H,08H,02H,00H,00HTABLE22: DB00H,00H,00H,00H,00H,00H,00H,18H,00H,00H,10H,00H,00H,10H,00H,00H DB10H,00H,00H,10H,00H,00H,10H,0CH,3FH,0FFH,0FEH,00H,10H,00H,00H,18 HDB00H,00H,18H,00H,00H,34H,00H,00H,34H,00H,00H,22H,00H,00H,22H,00H DB00H,41H,00H,00H,0C1H,80H,00H,80H,0C0H,01H,00H,60H,02H,00H,38H,0C HDB 00H,1CH,30H,00H,08H,00H,00H,00HTABLE21: DB00H,00H,00H,00H,00H,00H,04H,20H,60H,02H,10H,40H,03H,18H,0C0H,01HDB18H,80H,01H,11H,00H,10H,02H,0CH,1FH,0FDH,0FEH,10H,00H,18H,30H,00HDB0A0H,27H,0FFH,0C0H,00H,03H,00H,00H,04H,00H,00H,18H,00H,00H,18H,18HDB3FH,0FFH,0E0H,00H,18H,00H,00H,18H,00H,00H,18H,00H,00H,18H,00H,00HDB 0F8H,00H,00H,30H,00H,00H,00H,00H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