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企业识别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18
【企业背景】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
1994年以来,中粮集团一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中粮集团成立于1949年,成立之初是内外贸兼营的贸易公司,后专营粮食进出口业务。
从1992年到2004年,中粮集团进入了全面改革、多样化发展阶段,由单一外贸公司向产业化转型,在管理上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
1992年以来,中粮加快食用油、葡萄酒、麦芽、面粉、大米、饮料、巧克力、金属包装等生产加工业务以及地产开发、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逐步由传统外贸代理公司向以实业为基础、综合化经营的跨国公司转型。
1999年上半年开始,中粮对企业进行重组、改制并在香港整体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中粮的全球化经营。
通过全面的产业整合、架构调整和价值重塑。
2005年以来,集团资产规模成倍增长,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速路。
2009年,面对国内外新的市场环境和经营形势,中粮集团秉承企业社会责任,开启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新篇章。
中粮历史沿革:1952年,中粮集团的前身——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组建。
1953年,中国粮谷出口公司和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合并为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
1961年,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
1965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
1998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2004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更名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1958年生于山东滨州,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系,1987年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
1987年加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曾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华润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华润北京置地有限公司主席;2004年12月起任中国粮油食品(集团)公司董事长。
中粮集团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一)文化转型原因:全产业链要求,大量的兼并收购(并购中粮屯河、蒙牛集团,接收中谷集团等等)现象:并购企业与中粮集团原有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中粮集团在文化整合的道路上充满荆棘。
解决办法:推进统一的品牌文化建设,成立了品牌管理部门,设计统一的VI系统(VI(Visual Identity)系统:即视觉识别系统,它是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
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符号,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
在VI设计中,视觉识别设计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公众接受,具有重要意义。
),提出了“自然之源、重塑你我”的理念,在所有的粮油中都打上“中粮”的标志。
分析:同一品牌“中粮”容易带来的问题:品牌认知混乱;品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产业协同原因:全产业链要求“纵向一体化”,但产业链庞大。
中粮的业务共涉及食品、电商、地产、金融等六大门类,近20种子行业,相当之“全”。
现象:各个业务都是分立的实体公司,都有有不同的利益追求,战线长,协同的难度高。
解决办法:成立自己的财务公司,并设立自己的金融事业部。
分析:对于中粮而言,多产业链的整合和运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
“全产业链”模式需要各大产业链条实现均衡发展,不能此强彼弱、分化明显,需要在从农产品原料到终端消费品过程中各个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实行有效的控制,形成强大的整体竞争力。
【战线过长,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成本、资源、品牌)】(三)财务之难原因:全产业链要求,一系列的并购决策。
现象:中粮的资产负债率在逐步增加,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time interest earned ratio),又称已获利息倍数,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在逐步降低,集团资金流动性不足。
解决办法:发行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是指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即由国内各家银行购买不向社会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年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企业背景】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
1994年以来,中粮集团一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中粮集团成立于1949年,成立之初是内外贸兼营的贸易公司,后专营粮食进出口业务。
从1992年到2004年,中粮集团进入了全面改革、多样化发展阶段,由单一外贸公司向产业化转型,在管理上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
1992年以来,中粮加快食用油、葡萄酒、麦芽、面粉、大米、饮料、巧克力、金属包装等生产加工业务以及地产开发、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逐步由传统外贸代理公司向以实业为基础、综合化经营的跨国公司转型。
1999年上半年开始,中粮对企业进行重组、改制并在香港整体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中粮的全球化经营。
通过全面的产业整合、架构调整和价值重塑。
2005年以来,集团资产规模成倍增长,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速路。
2009年,面对国内外新的市场环境和经营形势,中粮集团秉承企业社会责任,开启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新篇章。
中粮历史沿革:1952年,中粮集团的前身——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组建。
1953年,中国粮谷出口公司和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合并为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
1961年,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
1965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
1998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2004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更名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1958年生于山东滨州,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系,1987年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
1987年加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曾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华润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华润北京置地有限公司主席;2004年12月起任中国粮油食品(集团)公司董事长。
来源:与非网ams社区更多的分享案例还请移步下载压缩包,地址:倾力奉献!RFID经典应用案例分享~/module/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 d=450文中结合了世界各地的实际使用案例,图文并茂~UP主目前整理了70个案例,还在更新中,我会持续关注~~当做开拓眼界也是很好的一个选择~~~案例001 RFID助力中百集团全面实现智能物流货架商品清一色使用电子价签,天花板上RF(射频)无线信号不停闪烁,店员手持智能终端设备,瞄准价签感应区,一键操作就将某商品价格修改完成。
5月15日晚,记者在武汉市水果湖步行街的“生活剧场超市”目睹了这样一幕。
据了解,生活剧场电子价签是中百集团试行智能物流第一阶段的项目之一,已投入使用近一年时间。
电子价签“省心省时省力”市民购物赞不绝口图为:生活剧场工作人员使用手持智能终端演示操作2013年,中百集团与中瑞思创合作,引进ESL 电子价签系统,确定以进口食品为主的高端消费品超市——生活剧场作为试点。
“电子价签的使用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
”生活剧场超市的毛经理说。
生活剧场安装电子价签系统后,人力成本和价格管理时间均下降20%-30%。
据统计,纸质标签丢失率为2%,差误率在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五,而电子价签变价错误率为0.00001%。
“以往纸质的标签会出现更新不及时的现象,有顾客就投诉。
如今,面对产品信息一目了然的电子标价,顾客满意度提高,购物更舒适。
有人笑言‘这是过未来生活的节奏’。
”毛经理介绍。
接着他补充说,在德国电子价签在各个超市应用非常普遍,就连购物车也是投币使用的信息化工具。
“这与科技化水平和国民素质有很大关联,中国超市的智能化发展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这位有十多年超市工作经验的“老兵”感叹道。
中百智能物流迈出第二步RFID 将应用于进销存各环节2013年12月前,中百集团已完成电子商务B2B 平台改造、中百仓储水果湖生活剧场电子标签的使用和物流公司RFID 测试选型,并制定出具体作业流程和方案,这些都是该集团智能物流计划实施的第一步。
中粮集团(COFCO)品牌市场营销策划展示1.1 概述中粮集团简介R成立于1952年地点:北京R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在地产、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也卓有成绩。
R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横跨农产品、食品、酒店、地产等众多领域。
R1994年以来,一直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
R致力于利用不断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贡献于人类社会的繁荣。
R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4家香港上市公司,3家内地上市公司。
中粮集团旗下品牌↑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以及大悦城ShoppingMall、亚龙湾度假区、凯莱酒店、雪莲羊绒、中茶茶叶、中英人寿保险农村金融服务等等,诸多品牌的产品与服务组合,塑造了中粮集团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
中粮集团发展的三个阶段↑中粮集团发展历程图↑20RR年2月28日,中粮集团收购全球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Nidera51%的股权。
大大加快了中粮从我国粮食央企发展为全球粮油市场骨干力量的步伐。
1.2品牌logo新标识由扬特品牌识别咨询公司设计,为立体六角形,取自太阳耀光的形状。
图标主体由天、地、生命三部分组成,充分表达了中粮“尊重自然规律,善用自然的力量,致力于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自然之源,塑造自己,塑造生活,塑造人类社会”的品牌理念。
具体解读:标志上部代表广阔的天空,也象征人类更广阔的未来及中粮发展和上升的空间。
阳光耀眼夺目,发射出无穷的光、热和力,它代表自然的力量,也象征中粮的市场影响力和愉悦的企业文化。
标志的下部代表丰收的土地,在阳光普照下充满盎然生机。
土地的肥沃与积淀因阳光的照耀而愈发鲜活,象征中粮的深厚底蕴、中粮人的宽广胸怀和满腔热情。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成立于1949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最初的粮油食品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建设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利用不断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贡献于民众生活的富足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中粮从粮油食品贸易、加工起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至种植养殖、物流储运、食品原料加工、生物质能源、品牌食品生产销售以及地产酒店、金融服务等领域,在各个环节上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最大化价值,并以此回报全体客户、股东和员工。
通过日益完善的产业链条,中粮形成了诸多品牌产品与服务组合: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香雪面粉、五谷道场方便面、悦活果汁、蒙牛乳制品、大悦城Shopping Mall、亚龙湾度假区、雪莲羊绒、中茶茶叶、金融保险等。
这些品牌与服务铸就了中粮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旗下拥有中国食品(00506.HK)、中粮控股(00606.HK)、蒙牛乳业(02319.HK)、中粮包装(00906.HK)四家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中粮屯河(600737.SH)、中粮地产(000031.SZ)和中粮生化(000930.SZ)三家内地上市公司。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中粮不断加强与全球业务伙伴在农产品、粮油食品、番茄果蔬、饮料、酒业、糖业、饲料、肉食以及生物质能源、地产酒店、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凭借其良好的经营业绩,中粮持续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集团使命:我们奉献营养健康的食品和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建立行业领导地位,使客户、股东、员工价值最大化。
奉献: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境界。
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服务:是中粮需要奉献的具体内容,是各方对中粮的要求,是中粮必须要实现的经营任务。
CI原理与实务专业班级:市场营销0901班姓名:xxx学号:xxxxxx中粮集团品牌形象设计关于中粮: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
1994年以来,中粮集团一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中粮历史沿革:1952年,中粮集团的前身——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组建。
1953年,中国粮谷出口公司和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合并为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
1961年,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
1965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
1998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2004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更名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成立于1949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最初的粮油食品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建设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利用不断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贡献于民众生活的富足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中粮从粮油食品贸易、加工起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至种植养殖、物流储运、食品原料加工、生物质能源、品牌食品生产销售以及地产酒店、金融服务等领域,在各个环节上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最大化价值,并以此回报全体客户、股东和员工。
通过日益完善的产业链条,中粮形成了诸多品牌产品与服务组合: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香雪面粉、五谷道场方便面、悦活果汁、蒙牛乳制品、大悦城Shopping Mall、亚龙湾度假区、雪莲羊绒、中茶茶叶、金融保险等。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中粮贸易安徽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中粮贸易安徽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中粮贸易安徽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仓储业-装卸搬运资质空产品服务空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品牌构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在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中,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素和策略。
一、品牌定位和核心价值观中粮集团作为全球率先的食品企业集团,其品牌定位应以“健康、安全、可持续”为核心,强调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健康可靠的食品产品。
中粮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应环绕着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展开。
二、品牌识别系统中粮集团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品牌识别系统,包括标志、标志颜色、字体和标语等。
这些元素应该在所有的产品和宣传材料中得到统一和一致的运用,以增强品牌的可识别性和记忆性。
三、品牌传播与推广中粮集团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品牌传播与推广。
这包括广告、公关活动、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等。
通过这些渠道,中粮集团可以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和产品的特点,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品牌扩展与多元化中粮集团可以考虑通过品牌扩展和多元化发展来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例如,可以通过推出新品类的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同时保持品牌的一致性和品质标准。
五、品牌合作与联盟中粮集团可以与其他知名品牌进行合作与联盟,共同推动品牌的发展和市场拓展。
通过与其他行业的优秀企业合作,中粮集团可以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和资源优势,实现品牌的互补与共赢。
六、品牌管理与监测中粮集团需要建立完善的品牌管理与监测机制,及时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满意度。
通过定期的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反馈,中粮集团可以及时调整品牌策略和提升品牌形象,以保持竞争优势。
七、国际化品牌战略中粮集团作为全球率先的食品企业集团,应该积极推进国际化品牌战略。
通过进军国际市场,中粮集团可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同时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总结而言,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需要从品牌定位、品牌识别系统、品牌传播与推广、品牌扩展与多元化、品牌合作与联盟、品牌管理与监测以及国际化品牌战略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规划。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资产,对于中粮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品牌构建和品牌战略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和品牌战略,包括品牌的定义、品牌构建的步骤和中粮集团的品牌战略。
一、品牌的定义品牌是企业在市场中的形象和声誉,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和评价。
品牌不仅仅是企业的标识,更是企业的价值和信誉的体现。
中粮集团作为一家知名的食品企业,其品牌在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品牌构建的步骤品牌构建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 品牌定位:确定中粮集团品牌在市场中的定位,包括目标市场、目标消费者和核心竞争力。
中粮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是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品牌历史等方面。
2. 品牌识别:设计中粮集团的品牌标识,包括企业标志、标志字体、标志颜色等。
品牌标识应该能够清晰地传达中粮集团的核心价值和特点。
3. 品牌传播: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传播中粮集团的品牌形象和故事。
可以利用广告、宣传活动、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品牌传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4. 品牌管理: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包括品牌形象管理、品牌声誉管理、品牌危机管理等。
中粮集团需要不断监控和维护品牌形象,确保品牌在市场中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中粮集团的品牌战略中粮集团作为一家大型食品企业,其品牌战略需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以下是中粮集团的品牌战略:1. 多品牌战略:中粮集团拥有多个品牌,包括“中粮”、“福临门”、“金龙鱼”等。
这些品牌在市场中有不同的定位和目标消费者,中粮集团通过多品牌战略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 创新驱动战略:中粮集团注重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来提升品牌竞争力。
例如,中粮集团推出了一系列健康食品,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
3. 国际化战略:中粮集团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品牌国际化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中粮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将中国优质食品带到世界各地。
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一、品牌构建1. 品牌定位中粮集团作为全球率先的综合食品企业,其品牌定位应以“健康、安全、可持续”为核心价值,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安全、营养丰富的食品和服务。
2. 品牌形象中粮集团的品牌形象应注重现代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元素,以展现企业的实力和创新能力。
标志性的企业标识应该简洁、易于识别,并与品牌定位相一致。
3. 品牌文化中粮集团的品牌文化应以“健康、责任、创新、共赢”为核心价值观,以此塑造企业的形象和价值观,并在内部和外部传播中得到体现。
4. 品牌传播中粮集团应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介进行品牌传播,包括广告、公关活动、社交媒体等。
传播内容应突出品牌的核心价值和优势,以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二、品牌战略1. 市场定位中粮集团应根据不同产品和市场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市场定位策略。
例如,对于高端市场,可以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创新性;对于大众市场,可以注重产品的价格和便利性。
2. 产品策略中粮集团应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并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还应注重产品的包装设计和营销策略,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渠道策略中粮集团应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下零售、电子商务等。
同时,还应与合作火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扩大销售网络和提升产品的可及性。
4. 品牌合作中粮集团可以与其他知名品牌进行合作,通过共同推出联合品牌产品,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合作火伴可以是其他食品企业、零售商或者相关行业的企业。
5. 品牌扩张中粮集团可以考虑通过并购、战略投资等方式进行品牌扩张,以增强品牌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扩张可以涉及到新的产品类别、新的市场领域等。
6. 品牌维护中粮集团应注重品牌的维护和管理,包括保护品牌的知识产权、处理消费者投诉、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
同时,还应定期评估品牌的市场表现和声誉,及时调整品牌战略。
总结:中粮集团的品牌构建与品牌战略应以健康、安全、可持续为核心价值,通过品牌定位、形象、文化和传播来打造品牌形象。
中粮集团忠良文化制定企业文化目标明确文化建设重点中粮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之初,就把企业文化当作中粮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其功能定位为服务企业战略转型。
中粮战略转型不仅对经理人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思维方式也需要随之做出转变,与此同时,战略转型过程中的重组并购企业对团队融合和文化整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企业内部中青年群体比重加大也亟需找到新的沟通语言和方式。
针对这些新形势、新挑战,中粮把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为忠良,即高境界做人、专业化做事,培育又忠又良的中粮职业经理人。
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确定为职业化和人性化。
中粮集团认为,职业化就是要在中粮内部弘扬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职业经理人精神,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本位意识,将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转化为更为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打造国企的忠、良兼备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人性化是指在文化建设中,要将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中粮强调战略的起点是客户而非财物,管理的起点是员工而非制度、流程,投资的起点是股东而非项目,一切工作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忠良文化的整体建设思路都体现出浓厚的人性关怀。
中粮集团推进忠文化建设,主要是在集团内部普及忠于职守、忠于股东的放牛娃文化,鼓励坦率真诚、自然本色、处以公心的阳光文化,倡导相互协同、相互分享、相互欣赏和相互包容的团队文化,树立高境界,不碰高压线的两高文化等,从而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精神修养;中粮集团推进良文化建设,主要是向经理人强调要把股东托付的财产管好、经营好,为股东创造更大的财富。
构建文化核心架构充实企业文化内涵在找准了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后,中粮集团认为文化建设首先要构建一个核心架构,这个架构应包括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面。
物质层面建设,中粮主要抓价值观外化的各种具体形式,包括统一中粮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办公环境与宣传物品、群体性活动、仪式和内部流行语等;行为层面建设,中粮主要抓中粮价值观在经理人和员工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上的表现,主要通过行动学习法、团队工作法、五步组合论(选好经理人、组建团队、制定发展战略、执行战略并形成核心竞争力、考核评价经理人)等工作方法创新以及新的制度、流程制定,使员工中形成统一的组织行为;精神层面建设,中粮主要抓集团使命、愿景、战略、企业精神、品牌信仰等意识方面的认同与内化。
【企业背景】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
1994年以来,中粮集团一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中粮集团成立于1949年,成立之初是内外贸兼营的贸易公司,后专营粮食进出口业务。
从1992年到2004年,中粮集团进入了全面改革、多样化发展阶段,由单一外贸公司向产业化转型,在管理上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
1992年以来,中粮加快食用油、葡萄酒、麦芽、面粉、大米、饮料、巧克力、金属包装等生产加工业务以及地产开发、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逐步由传统外贸代理公司向以实业为基础、综合化经营的跨国公司转型。
1999年上半年开始,中粮对企业进行重组、改制并在香港整体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中粮的全球化经营。
通过全面的产业整合、架构调整和价值重塑。
2005年以来,集团资产规模成倍增长,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速路。
2009年,面对国内外新的市场环境和经营形势,中粮集团秉承企业社会责任,开启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新篇章。
中粮历史沿革:1952年,中粮集团的前身——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组建。
1953年,中国粮谷出口公司和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合并为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
1961年,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
1965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
1998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2004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更名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1958年生于山东滨州,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系,1987年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
1987年加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曾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华润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华润北京置地有限公司主席;2004年12月起任中国粮油食品(集团)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