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公开课常见气体的制备与净化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7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专题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并能熟练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能正确选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来制备气体。
(3)了解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气体制取、收集方法以及净化方法的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拓展知识空间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气体制取、收集、干燥、净化等方法的复习,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气体的制取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万能瓶的使用;气体的干燥和除杂。
教学过程: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初中化学
分别可以制取那些气体?(
生回答后出示。
反应时不需加热
思考,讨论,完成学案中的“
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就是反应容器试管的体积较
法。
1.排水法(丙):不易溶于水、
还可以还有哪些收获?。
九年级化学《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收集》专题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4.养成务实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复习重难点】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复习过程】气体药品反应原理O2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考点二实验装置考点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氧气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收集方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检验方法验满方法考点四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净化原则:干燥原则【链接中考】已知Mg能在CO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现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请回答下列问题:2(1) 制备二氧化碳的下列发生装置中,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与停止”的是______。
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①②④⑤D .③ (2)对CO 2进行净化、干燥,并进行Mg 在CO 2中燃烧的探究实验。
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仪器接口的字母):( )( )接( )( )接( )( )接( )( )(3)实验开始时,在点燃酒精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先通入CO 2,待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出现__________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以上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实验中,镁粉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下图是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气体制各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其中装置C 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
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 的作用____________,装置D 中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常用气体制备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气体的制备方法,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培养
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氢气、氧气、氯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及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难点:氯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硫酸、锌、烧瓶、试管、碳酸氢钠、稀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铵、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等实验器材和试剂。
教学过程:
1. 氢气的制备及实验操作技巧
a. 实验操作:在烧瓶中放入适量的锌片,加入盖子后,通过试管将稀盐酸滴入烧瓶中,
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b. 实验方法:将氢气通过水中进行收集,用火柴点燃氢气,观察氢气的燃烧现象。
2. 氧气的制备及实验操作技巧
a. 实验操作:在烧瓶中放入碳酸氢钠,加入烧热过的氢氧化钠,通入氧气,观察气体生
成情况。
b. 实验方法:将氧气通过水中进行收集,用燃烧的木条点燃氧气,观察氧气的燃烧现象。
3. 氯气的制备及实验操作技巧
a. 实验操作:在烧瓶中放入氯化铵,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b. 实验方法:将氯气通过水中进行收集,用火柴点燃氯气,观察氯气的燃烧现象。
4. 二氧化碳的制备及实验操作技巧
a. 实验操作:在烧瓶中放入碳酸氢钠,加入稀盐酸,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b. 实验方法:将二氧化碳通过水中进行收集,用火柴点燃一根蜡烛后,将蜡烛熄灭后的
烟团与二氧化碳气体接触,观察烟团的变化。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常用气体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对氢气、氧气、氯气、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
《常见气体的制取和净化》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 通过复习会根据气体的反应原理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及净化装置。
2. 通过仪器的组装和选择,学会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3. 通过学习气体的制取、净化方法,培养我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逐步养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及净化装置。
多功能瓶的使用难点:多功能瓶的使用、气密性检查。
教学过程: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复习气体的制取和净化。
出示中考试题分析,总结考点。
出示目标。
出示复习提纲。
学生依据提纲师友互助复习。
环节二:教师引领考点一:气体发生装置教师:出示常见气体发生装置学生:总结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
各装置的优点。
考点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教师:出示常见气体发生装置学生:总结检查常见气密性的方法。
教师总结:一是为热法(手捂法)二是注水法。
第二步:典例解析1、【2017 莱芜25、(2)】B 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装入药品前,可用注射器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如下:从长颈漏斗加水至没过漏斗下端,将注射器与d 相连,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甲同学用内部带有多孔隔板的C 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你认为用C 装置代替B 装置的优点是;C中多孔隔板合适的位置是处(选填“a”或“b”),不适宜用作多孔隔板的材料是(选填编号)。
①铜片②塑料③铁④石墨考点三:气体的收集装置教师:出示气体收集装置。
学生:总结气体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典例解析2.(2015 呼和浩特修改)请你选择合适的装置,组装一套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
考点四:气体净化1. 净化气体要先除去其它气体,最后除水。
2. 除杂试剂不能与所需气体发生反应,也不能引进新的气体典例解析3、(2017 莱芜)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组装A 装置时,固定试管应在放置酒精灯之(选填“前”“后”)进行。
常见气体的制取、净化、收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气体的制备和收集
2、能正确选用两类制气装置来制备气体
3、能正确选用排水法,向下排气法,向上排气法来收集气体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制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综合性较强的实验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选择让学生体会实验装置使用的灵活性和合理性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2、在实验装置的设计、选择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
2、综合性气体制备实验的设计。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归纳、练习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实验的重要性引入,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归纳、总结了如何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后引导学生对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进行进一步的评价、改进,这样既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也不会使学生因为复习旧有知识而感到枯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对与制取气体实验密切相关的尾气处理装置和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方法进行总结,以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
初中化学气体制备净化教案主题:化学气体制备净化目标:1. 了解化学气体的制备方法2. 了解化学气体的净化方法3. 掌握化学实验中气体的正确处理方法教学步骤:一、介绍化学气体的制备方法1.1 通过电解水制氢气:将一定量的水倒入电解槽中,通电进行电解,通过观察产生氢气气泡的现象,让学生理解氢气的制备方法。
1.2 通过加热硫酸铜(II)晶体制氧气:将一定量的硫酸铜(II)晶体加热,产生气体使学生观察到氧气的制备方法。
二、介绍化学气体的净化方法2.1 使用分液漏斗: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分液漏斗,去除其中悬浮的液体杂质。
2.2 使用干燥管: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干燥管,去除其中的水蒸气杂质。
三、实验演示3.1 实验一:制备氢气并净化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电解槽中,通电进行电解。
2. 收集氢气气泡。
3. 将氢气通过分液漏斗和干燥管净化。
4. 观察净化前后氢气的清洁程度。
3.2 实验二:制备氧气并净化实验步骤:1. 加热硫酸铜(II)晶体,观察产生氧气气体。
2. 收集氧气气体。
3. 将氧气通过分液漏斗和干燥管净化。
4. 观察净化前后氧气的清洁程度。
四、讨论与总结4.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气体制备和净化的重要性。
4.2 引导学生总结化学气体的制备和净化方法,强化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五、作业5.1 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探讨化学气体的其他净化方法。
5.2 让学生撰写一份实验报告,总结本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气体的制备和净化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气体的制取、净化、检验及转化》导学案
《气体的制取、净化、检验及转化》导学案
【复习目标】
1. 掌握常见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制备的原理;
2.能依据反应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制气装置。
3.能依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集气方法。
4.知道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能根据气体的性质对气体进行简单的净化与转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
2. 气体的检验与除杂。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气体名称氧气二氧化碳氢气
制取气体的
原理(写出
反应方程
式)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2)小结: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练习: A、B、C、D、E、F六种装置如下图,将实验室制取O2、H2和CO2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填入下表中
制取的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4)当堂检测:硫化氢(H
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
2
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
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
②若用C装置收集H2S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和净化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和类型,并会根据气体的反应原理选择发生装置。
2、掌握常见气体:O2、CO2、H2、H2O、CO、的检验方法和作为杂质气体时的净化方法。
3、通过仪器的组装和选择,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4、通过学习气体的制取、检验和净化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前置性学习】一、气体的制取学习指导: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药品→反应原理→收集方法→使用仪器→实验步骤→验满方法或检验方法→注意事项。
知识回顾:学习指导:将不纯气体中杂质气体除去从而得到较纯净气体的过程叫气体的净化。
若选用的试剂是液体,这个过程叫气体的洗涤(简称:洗气)注意:吸收的气体只能吸收杂质气体,不能吸收待净化的气体你能总结吗?学习指导:用干燥剂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的过程称为气体干燥。
1、常见气体干燥剂:(1)浓硫酸(酸性):不能干燥气体(2)碱石灰(碱性):不能干燥气体(3)无水氯化钙(中性):2、所用装置A.洗气瓶B.球形干燥管 C.U形干燥管D.加热装置注意:选择吸收装置时,要注意进、出气体导管的连接方法,若用“洗气瓶”,要注意“长进短出”,若用干燥管要注意“大进小出”。
先除去气体中含有的其他杂质,干燥除去水蒸气的操作放在最后。
四、气体的检验例1、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2)A 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 气体的发生装置,B 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 、 、 气体的发生装置。
(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 和 ) 在实验室抽取CO 2的实验装置中,F 装置相对于B 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3) 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 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
(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 、 、 ) 知者加速:(5)实验室通过多种反应可以得到NH 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2NH 4Cl(固)+Ca(OH)2(固) ==== CaCl 2+2NH 3↑ +2H 2O你将选择上图中的 作为实验室收集NH 3的装置。
《常见气体制取和净化》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复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氧气、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明确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会按照实验要求灵活选择实验仪器并组装装置。
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比较,学会正确评价实验装置和对装置进行改进。
3、掌握根据气体性质选择气体净化和干燥装置。
4、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梳理实验室气体制取和净化的基本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学会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并能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学以致用。
2、通过气体制取、收集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的改进,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中找规律,规律中体验成功,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1.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2.气体干燥和净化。
三、教学难点:气体制备时仪器选择、设计实验方案,并对气体收集方法进行探索和对气体进行干燥与净化,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归纳、练习五、教学准备:学案、多媒体(一体机)、平板、多功能瓶、简易启普发生器六、教学时数:1 课时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图片,供学生选择。
你会选择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吗?为什么这样选择?1、如图所示装置中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填装置的代表符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择。
2、若是用右图收集氨气,进气口为你能用上面的仪器组装多少套制取氧气的装置?试试看组装的装置越多越好。
最常用的液体干燥剂是什么验满净化装置干燥装置存储方法。
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备和净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O2、CO2、H2的实验室制法。
2.掌握常见的气体净化方法。
3.掌握常见气体的检验能力目标: 1会确定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即在什么实验条件下(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选择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2.会确定制取气体时应采用的实验装置3.会确定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教学重点:1、O2、CO2、H2的实验室制法。
2.掌握常见的气体净化方法。
教学难点:气体的净化教学方法:归纳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 O2、CO2、H2实验室制取方法对比气体氧气(O2)氢气(H2) 二氧化碳(CO2)药品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②高锰酸钾③双氧水和二氧化锰锌与稀硫酸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固液常温型:固固加热型:固液常温型(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固液常温型:收集方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排水法(不溶于水)或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向上排空气法(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点燃,罩干而冷的小烧杯,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考点二:气体的净化与干燥1.气体的净化选择气体吸收剂的原则是所选吸收剂只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与被提纯的物质不反应,也不产生新的杂质。
多种气体杂质共存时,要注意试剂的选择和除杂质的顺序,一般水蒸气最后除去。
选择“洗气瓶”等吸收装置,不仅要注意药品的名称,还要注意“长进短出”的原则,干燥管要“大进小出”。
常见的气体杂质的吸收剂见下表:2.气体的干燥选用干躁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干燥剂的性质确定,其原则是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
常见的气体的干燥剂的选择见演示文稿二、典型例题分析(见演示文稿)三、专题训练----历年典型中考习题(见演示文稿)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完成。
布置作业:.。
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学习目标】:1、能正确选择发生装置和采集装置。
2、掌握常有气体、常有混淆气体的净化和查验。
3、知道基本装置的连结方法。
【课前】达成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NaOH + CO2 =Ca(OH)2 + CO2 =AgNO3+HCl=CO+CuO==H2+CuO=【课中】一、气体的制取abFG问题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是什么?( 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制取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采集装置是[ 变式一 ] :实验室用FeS(固体)和H2SO4在常温下反响制取气大,能溶于水的有毒气体。
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H2S 气体。
在往常状况下,) b5E2RGbCAPH2S 是一种密度比空A B C D p1EanqFDPw[ 变式二 ] :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快速反响而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
在实验室中,采集NO时可采用的集气方法() DXDiTa9E3dA.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 C .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二、气体的净化问题二:用上述装置采集的CO2纯净吗?可能会混有什么气体?怎样查验?混有气体查验试剂装置AB C[变式一 ]:⑴要查验某混淆气体中能否有CO2应怎样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
RTCrpUDGiT⑵要查验某混淆气体中能否有H2O应怎样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
5PCzVD7HxA⑶要查验某混淆气体中能否有CO应怎样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 。
jLBHrnAILg⑷要查验某混淆气体中能否有H 应怎样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 。
xHAQX74J0X2[ 变式二 ]:⑴要查验某混淆气体中能否有CO2和 H2O应怎样操作 ? __________________ 。
LDAYtRyKfE⑵要查验某混淆气体中能否有CO2、 CO应怎样操作 ? __________________ 。
专题复习之
常见气体的制取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借助思维导图,复习巩固实验题目有关知识点;
2、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复习,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3、通过迁移训练,掌握知识的运用技巧。
【学习重点】
复习化学实验知识
活动一知识回顾重构记忆1、写出以下常见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制备O2、CO2、H2的化学方程式:
3、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A B C D E F G
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A或B);
②D装置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
③E和F装置相对D装置的优点;
④G装置的特点。
4、净化:
5、收集装置的选择:
气体
药品发生装置类
型
收集方法验证方法验满方法O2K2MnO4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
型
CO2
H2
6、尾气处理
棉花
活动二实战演练攻克考点
例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一些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仪器的名称:
①;②。
(2)实验室KMnO4制取O2:
①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装置(填编号);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出现现象时证明O2已收集满;
④能用该装置中方法收集O2的原因;
⑤O2收集满后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
A.先将导管移出集气瓶口B.先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稀盐酸制取CO2:
①乙同学用B装置稀盐酸制取CO2,并验证其性质,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用稀硫酸替代稀盐酸制取CO2的原因;
③若要验证生成的气体是CO2,则烧杯中应加入,化学方程式为;
④若要验证CO2是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则烧杯中应加入,化学方程式为
;
⑤若用D装置代替B装置中制取装置,优点是。
若用E装置代替B装置中制取装置,优点是;
(4)气体性质研究:
①丙同学想用C装置制取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
②用最简单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下列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验气:用图1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2,瓶中应盛,气体从端进入;(2)洗气:用图1除去O2中的水蒸气,瓶中应盛,气体从端进入;(3)用图1集气:
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进入;
排水法收集H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进入;
排空气法收集O2时,气体从端进入;
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从端进入;
(4)要用图1测量气体体积,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测量时瓶内先装满水,图1 图2
气体从端通入,该法适用于测量______ _气体(填化学式)的体积。
(5)若用图2收集并测量CO2气体的体积,需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有或没有)影响。
例3:下列是中学常见仪器,请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1)在常温下,用Na2SO3固体和稀硫酸制取SO2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由于SO2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所以应用_ 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
(2)实验室中,CH4可由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CH4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3)通常情况下,乙烯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为1.256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将导致;用排水法收集乙烯时,待导气管口出现才开始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H2S气体,在通常情况下H2S
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
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若用E装置收集H2S,气体从(a或b)端
进入。
实验结束后剩余的硫化氢气体应该用溶液来吸收.
(5)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制取并收集N2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
是;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6)经查资料可知,NH3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来制取NH3,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若用E装置收集H2S,气体从(a或b)端进入。
多余的NH3用(填试剂名称)吸收。
处理尾气通常有以下四种方法,其中用来吸收NH3的装置是(填序号),原因是。
例4:(2017广西贺州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木
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6。
实验时,a中的固
体由黑色变红色,b中的试管内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
发生如下反应:Cu2O+H2SO4= Cu+CuSO4+H2O。
【提出问题】已知实验后a中的红色固体含有单质铜,是否还含有氧化亚铜(Cu2O)呢?【实验验证】取a中的红色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溶液,试管中出现,证明固体中确实含有Cu2O。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CO2 猜想二:CO 猜想三:
【提出质疑】甲同学认为猜想二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验证猜想】乙同学将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的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中,黑色固体变红,证明猜想是正确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反思】兴趣小组认为图6装置不够完善,为了防止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应该把图6
装置中的b.部分装置
....换成下列装置(填字母序号)。
A B C D
活动三疯狂化学勇攀高峰
1、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A.对装置①,双手移去后,导管中水面高于烧杯内水面
B.对装置②,长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保持不变
C.对装置③,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D.对装置④,上下移动a管后,a、b两端液面仍相平
2、实验室制取氨气,常采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它的密度比空气小,是制取氮肥的一种基本原料。
试确定制取氨气的装置。
C A D
B
3、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他的实验桌上摆有如下用品。
(1)根据以上用品,你认为小明要做的实验是 ,小明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_________;所缺药品是____。
(2)写出制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a ~e)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_________,其中操作有误的是_________。
(4)小明在整理桌面时,发现一支底部打破的试管,他不但没有扔掉,而是设计成如图A 装置。
他的设计具有哪些优点: 。
4、下图是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气体制各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其中装置C 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
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装置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装置D 中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为 。
(4)该套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应在装置E
后放置燃着的酒精灯处理尾气。
这样
做,的原因是 。
5、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研究高炉炼铁的化学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已知HCOOH CO ↑+H2O ,根据该反应制取CO ,A 处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2)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装置B 内所盛放的试剂是 ;E 装置的作用
为 ; (3)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填“A ”或“C ”)的热源;反应后C 装置的现象是 ,D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待硬质粗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CO 的目的是 ;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
改进的方法为 。
浓H 2SO 4
△ a b c A B C D E
澄清石灰水 碱石灰 氧化铁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