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升初句式转换
- 格式:doc
- 大小:21.32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技巧总复习一、直接引述改成间接转述在说话与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即改成第三者转述.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是直接引语.直接引用改间接引用,是将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改成转述语句. 例: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第三者转述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一般的说来,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变化:1、标点变化.要将表示直接叙述的冒号改为逗号.2、人称变化.要将直接叙述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为“他” “我们”改为“他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3、文字变化.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原则:第一,不改变原句的意思;第二,句子通顺,无语病. 如果想把说话人的语气、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写得有声有色,就用直接叙述;如果只需要表达说话的内容,就用间接叙述.例:①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你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直接叙述)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他是温家宝爷爷,让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间接叙述)②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要向导得想想办法.(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要向导想想办法.(间接叙述)两种句式相比较,可以看出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所表达的内容完全相同.只是用直接叙述的方式表达,更能彰现说话人当时的语感、情态,使人物形象更具体生动,用间接叙述的方式来写,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表达,读来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例: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②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陈述句)看着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怎能不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呢?(反问句)反问句改陈述句要注意三点:1、词语的变化.如果反问句是肯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反问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肯定的意思改为否定的意思.2、标点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将问号改为句号.3、语气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去掉疑问词.陈述句改反问句与之相反:1、词语的变化:如果陈述句是肯定的意思:可加入疑问词“难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陈述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加入疑问词“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否定的意思改为肯定.2、标点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一定要将句号改为问号.3、语气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要添加疑问词.如果添加的是“难道……不……”或“难道……”则疑问词为“吗”;如果添加的是“怎能……不……” 或“怎能……”,则疑问词为“呢”.三、双重否定句和陈述句的转换(一)双重否定句(1)定义双重否定就是有两个否定词,即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一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例如:“他不是不来”意思是他要来的.“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不得不就是双重否定,这句话的原意为:我承认那个本是我的.(2)双重否定的两种形式:1、由两个不构成.如: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2、由一个反问词(难道,怎能等)加一个不组成,构成反问句.但也是双重否定句.注:确定句子到底是肯或否,先数一下有几个否定词.偶数个否定词,句意为肯;奇数个否定词,句意为否.表示否定的词大概有:未、非、否、莫、不等等.(二)陈述句变双重否定句方法1:先找出句子的中心,即主谓宾部分,在动词前面加上或改为“不得不,不能不……”或两个否定词之类的词语,使其变为双重否定句,但是最后一定要检查一下,不要改变句子原来的本意.方法2:用前面讲过的把陈述句变反问句的四,把字句与被字句(一)转换方法:“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二)举例分析(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把字句、被字句)[分析]陈述句变“把”字句时,将宾语调到主语后加“把”字,谓语放在句子末尾.变“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加“被”字.[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2)我把那本课外书读完了.(变为被字句)[分析]“把”字句变为“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删把加被字.[答案]那本课外书被我读完了(被字句)另: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例如: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把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被字句)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是: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2、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3、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五、扩句和缩句(一)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基础知识句式转换归纳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如:直接→间接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
(好处:生动、形象)八、直接叙述与转述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2024年小升初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对于____年小升初语文考试,考查句式转换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帮助您更好地备考。
一、主从复合句转换为简单句1. 主句作状语主从复合句:因为下雨,他没有去打篮球。
简单句:下雨了,他没有去打篮球。
2. 主句作目的状语主从复合句: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她每天都很努力学习。
简单句:她每天都很努力学习,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
3. 主句作结果状语主从复合句:他很努力地学习,所以考试考得很好。
简单句:他很努力地学习,考试考得很好。
二、简单句转换为主从复合句1. 用“因为/由于/既然/如果”引导原因状语从句简单句:他很努力学习。
主从复合句:因为他很努力学习,所以考试考得很好。
2. 用“因为/由于/既然/如果”引导条件状语从句简单句:明天下雨。
主从复合句:如果明天下雨,我就不去打篮球了。
3. 用“当/一旦”引导时间状语从句简单句:你来了。
主从复合句:当你来了,我们就出发。
三、主谓宾句型转换为主语从句主谓宾句型: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
主语从句:我觉得这个故事是很有趣的。
四、祈使句转换为陈述句祈使句:请你不要乱抛垃圾。
陈述句:你不要乱抛垃圾。
练习:1. 把下面的主句变为原因状语从句他们队员训练很扎实。
2. 把下面的主句变为目的状语从句我每天学习很努力。
3. 把下面的简单句变为主谓宾句型我们看了一场电影。
4. 把下面的祈使句变为陈述句请把书放在桌子上。
参考答案:1. 因为他们队员训练很扎实。
2. 我每天学习很努力,为了取得好成绩。
3. 我们看一场电影。
4. 你把书放在桌子上。
小升初专项复习句式转换语文六年级下册对于六年级的同学们来说,小升初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而语文中的句式转换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好它对于提高语文成绩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咱们就系统地来复习一下句式转换。
一、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表达一个观点的句子,语气比较平稳。
反问句则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语气更为强烈。
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上反问词,如“难道”“怎么”等。
2、把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者把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3、在句末加上“吗”“呢”等疑问词,并把句号改为问号。
例如:“这是伟大的奇观。
”改为反问句就是“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过来,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如下:1、去掉反问词。
2、把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者把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3、去掉句末的“吗”“呢”等疑问词,并把问号改为句号。
比如:“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改为陈述句就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二、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把字句是用“把”字将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前面,表示主动的意思。
被字句则是用“被”字将动作的对象放在句子前面,表示被动的意思。
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时,要将“把”字后的对象提到句子前面,并加上“被”字。
例如:“他把书拿走了。
”改为被字句就是“书被他拿走了。
”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时,要将“被”字后的对象放到“把”字后面。
比如:“杯子被小明打破了。
”改为把字句就是“小明把杯子打破了。
”三、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的转换双重否定句是用两个否定词来表达肯定的意思,语气比陈述句更加强烈。
将陈述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时,要加上两个否定词,如“不得不”“不能不”“非……不可”等。
例如:“他是一个好学生。
”改为双重否定句就是“他不能不是一个好学生。
”双重否定句改为陈述句时,要去掉两个否定词,使句子恢复肯定的意思。
比如:“我非把这道题做出来不可。
”改为陈述句就是“我一定要把这道题做出来。
小初语文各种句式转换技巧第一部分:四种常见句子类型(一)陈述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型,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句末用句号。
如:我参加了一场钢琴比赛。
(二)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中有疑问词,带有疑问语气,句末用问号。
如:为什么你不想去上学?(三)祈使句:向别人提出要求、请求,或命令、劝告、叮嘱、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的句型。
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
如:加油站附近,请勿吸烟!(四)感叹句:是指带有强烈的感情的句子,它表示快乐、惊讶、激动、愤怒等强烈的感情,句末用感叹号。
如:这家的炸鸡太好吃了!第二部分:常见变换句式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类型句子,意思基本不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扩句和缩句1.扩句,又称扩写。
顾名思义,是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一些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形象。
例:太阳升起。
【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
扩句时要注意:①.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②.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2.缩句,和扩句相反,就是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长句子,去掉修饰性的词语,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使句子更加简洁,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缩句的技巧要点:①.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
例:迷人的玫瑰花吐露着醉人的芬芳。
这个例句只要去掉“迷人的”和“醉人的”这两个修饰玫瑰花和芬芳的词语就可以了,缩句为“玫瑰花吐露着芬芳。
”※有时句子里的“的”字会隐含起来,要注意。
②.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
例: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
此句在去掉'古老的'同时,还要去掉“地”字前修饰入睡的“沉沉地”,缩句为“威尼斯入睡了”。
③.去掉“得”字后面的词语。
例:调皮的小姑娘高兴得跳起来。
“得”字后面的“跳起来”是表示高兴的程度,应该删去。
④.去掉表示数量的词语。
2024年小升初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句式转换是小升初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考察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对语法知识的理解。
下面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句式转换题型,并提供了练习题,希望对小升初的考生有所帮助。
一、主谓转换1. 改为否定句:原句:小华喜欢唱歌。
转换:小华不喜欢唱歌。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否定句。
1) 我喜欢吃水果。
2) 他喜欢运动。
3) 她喜欢读书。
2. 改为一般疑问句:原句:他们写作业。
转换:他们写作业吗?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一般疑问句。
1) 你喜欢看书。
2) 她会弹钢琴。
3) 他们去游泳了。
3. 改为特殊疑问句:原句:他喜欢什么颜色?转换:问他喜欢什么颜色。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特殊疑问句。
1) 他读什么书?2) 你住在哪里?3) 她什么时候去上学?二、主语转换1. 改为单数形式:原句:他们是学生。
转换:他是学生。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单数形式。
1) 他们是学生。
2) 我们是朋友。
3) 它们是鸟。
2. 改为复数形式:原句:这是一只鞋子。
转换:这是两只鞋子。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复数形式。
1) 这是一本书。
2) 那是一台电脑。
3) 这是一条小河。
三、宾语转换1. 改为宾语从句:原句:他说他会来。
转换:他说他会来。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宾语从句。
1) 他告诉我他喜欢篮球。
2) 她说她会帮助你。
3) 我告诉他我会去看他演出。
2. 改为动名词作宾语:原句:他喜欢打篮球。
转换:他喜欢打篮球。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动名词作宾语。
1) 她喜欢弹钢琴。
2) 他喜欢看电视。
3) 我喜欢吃水果。
四、谓宾补转换1. 改为形容词作宾语补足语:原句:他们选举他为班长。
转换:他们选举他为班长。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形容词作宾语补足语。
1) 他们评为我是优秀学生。
2) 她选举她为班长。
3) 我们称他为勇敢的士兵。
2. 改为副词作宾语补足语:原句:他们将会选举他为班长。
转换:他们将会选举他为班长。
练习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副词作宾语补足语。
2024年小升初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一、基本句型的转换1. 主谓结构的转换:将主语和谓语的位置互换。
例:小明爱读书。
→ 读书是小明爱的。
2. 并列句的转换:将两个并列句合并成一个复合句。
例:小明喜欢运动,小红喜欢画画。
→ 小明喜欢运动,因为小红喜欢画画。
3. 定语从句的转换:将定语从句改写成独立句。
例:我喜欢的小说是《红楼梦》。
→ 《红楼梦》是我喜欢的小说。
二、句型的扩展1. 主谓宾结构的扩展:在宾语之后添加补充信息。
例:我看到了一只小鸟。
→ 我看到了一只在树上飞翔的小鸟。
2. 被动语态的扩展:在被动句中添加主动语态的结构。
例:电影票被他买了。
→ 他买了电影票。
3. 比喻句的扩展:在比喻句中增加比喻的细节。
例:她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
→ 她的眼睛像一颗闪烁着明亮光芒的星星。
三、语法句式的转换1. 将陈述句转为疑问句:将陈述句的主谓语序调换,加上疑问词或助动词。
例:你喜欢篮球。
→ 你喜欢不喜欢篮球?2. 将疑问句转为陈述句:将疑问句的主谓语序调换。
例:你喜欢游泳吗?→ 你不喜欢游泳。
3. 将陈述句转为祈使句:将陈述句的主谓语序调换。
例:你去买食物。
→去买食物吧!四、句型转换练习1. 她是一位优秀的学生。
2. 我捡到了一个钱包。
3. 这个问题非常困难。
4. 他正在做作业。
5. 他昨天在操场上跑步。
6. 这是我的书。
7. 他没有去看电影。
8. 你会游泳吗?9. 这个问题他回答正确了。
10. 小明喜欢吃苹果,小红喜欢吃橙子。
答案:1. 一位优秀的学生是她。
2. 一个钱包被我捡到了。
3. 这非常困难的问题。
4. 做作业是他正在做的。
5. 昨天跑步是他在操场上跑的。
6. 我的书是这本。
7. 没有去看电影的是他。
8. 你会不会游泳?9. 他回答这个问题是正确的。
10. 小明喜欢吃苹果,因为小红喜欢吃橙子。
小升初语文(完整版)句式变换专项练习附答案一、初中语文试卷句式变换1.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解说:这一句冒号使用正确。
B. 这道理听起来不错,可是你应该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解说: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C.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解说:划线的依次是形容词和数量词。
D. 星光灿烂眷恋祖国心情放松都市精灵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想起去年的紫薇花,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到底是什么让她们如此衰()败,仿佛气数已尽,难道她们的存在也只是为了那一场花事?花事已过,她们就自觉完成了“使命”,不再重复昨日的风华决代。
紫薇花呀紫薇花,倘()若如此,你岂不是我的知己,可是我又怎么忍心看你如此zāo蹋自己,是天灾,还是人为,你倒是给我一点启示呀!花开无语,花落有期,花开花落皆有时。
花开了,理应感激,花落的时候,也无需惋惜。
花事如此,人事又何尝不是如此?(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衰(________)败倘(________)若zāo(________)蹋(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划线的句子中,有一处标点称号使用不当,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4)将文中“花事如此,人事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句改为陈述句。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者对描画的物件,必须要有深入的研究,有严格的选择、充沛的感情、高度的加工。
绝不能把描写物件变成说明性的图解或地理志,使观者看了suǒ然无味、无动于zhōng,这样当然谈不上什么意境。
没有意境或意境不鲜明,绝对创作不出引人入胜的山水画。
意境的创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在画水墨山水时,感觉到自己就像进入战场,在枪林弹雨中。
因为画在宣纸上不能涂改,所以一点疏乎差错都不行。
每一笔都要解决形象问题,感情问题,远近虚实、笔墨浓淡等问题。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技巧总复习
一、直接引述改成间接转述
在说话与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即改成第三者转述.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是直接引语.直接引用改间接引用,是将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改成转述语句. 例: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第三者转述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
一般的说来,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变化:
1、标点变化.要将表示直接叙述的冒号改为逗号.
2、人称变化.要将直接叙述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为“他” “我们”改为“他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
3、文字变化.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原则:第一,不改变原句的意思;第二,句子通顺,无语病. 如果想把说话人的语气、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写得有声有色,就用直接叙述;如果只需要表达说话的内容,就用间接叙述.
例:①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你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直接叙述)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他是温家宝爷爷,让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间接叙述)
②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要向导得想想办法.(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要向导想想办法.(间接叙述)两种句式相比较,可以看出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所表达的内容完全相同.只是用直接叙述的方式表达,更能彰现说话人当时的语感、情态,使人物形象更具体生动,用间接叙述的方式来写,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表达,读来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
例: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
②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陈述句)看着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怎能不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呢?(反问句)反问句改陈述句要注意三点:
1、词语的变化.如果反问句是肯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反问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肯定的意思改为否定的意思.
2、标点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将问号改为句号.
3、语气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去掉疑问词.
陈述句改反问句与之相反:
1、词语的变化:如果陈述句是肯定的意思:可加入疑问词“难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陈述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加入疑问词“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否定的意思改为肯定.
2、标点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一定要将句号改为问号.
3、语气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要添加疑问词.如果添加的是“难道……不……”或“难道……”则疑问词为“吗”;如果添加的是“怎能……不……” 或“怎能……”,则疑问词为“呢”.
三、双重否定句和陈述句的转换
(一)双重否定句
(1)定义双重否定就是有两个否定词,即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一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例如:“他不是不来”意思是他要来的.“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不得不就
是双重否定,这句话的原意为:我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2)双重否定的两种形式:1、由两个不构成.如: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2、由一个反问词(难道,怎能等)加一个不组成,构成反问句.但也是双重否定句.
注:确定句子到底是肯或否,先数一下有几个否定词.偶数个否定词,句意为肯;奇数个否定词,句意为否.表示否定的词大概有:未、非、否、莫、不等等.
(二)陈述句变双重否定句
方法1:先找出句子的中心,即主谓宾部分,在动词前面加上或改为“不得不,不能不……”或两个否定词之类的词语,使其变为双重否定句,但是最后一定要检查一下,不要改变句子原来的本意.
方法2:用前面讲过的把陈述句变反问句的
四,把字句与被字句
(一)转换方法: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二)举例分析
(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把字句、被字句)
[分析]陈述句变“把”字句时,将宾语调到主语后加“把”字,谓语放在句子末尾.变“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加“被”字.
[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2)我把那本课外书读完了.(变为被字句)
[分析]“把”字句变为“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删把加被字.
[答案]那本课外书被我读完了(被字句)
另:
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例如: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把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被字句)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是: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2、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3、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五、扩句和缩句
(一)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扩句的基本步骤: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
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①老班长钓鱼。
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老班长在草地的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
(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
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老班长?在什么地方?怎样地钓鱼?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②我看着这一幕。
瘦小的我呆呆地看着这感人的一幕。
(扩句)
扩句的注意事项:1、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
2、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二)缩句就是给句子去掉枝叶,即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缩句的基本步骤: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
3、找到“的、地、得”,去除“的、地”以及前面的词语,去除“得”以及后面的词语。
4、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例①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我思念着启蒙老师们。
(缩句)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②都江堰是两千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建的一条大堤。
都江堰是大堤。
(缩句)
③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进。
我和同伴们前进。
(缩句)
④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做出的“第五大贡献”。
杂交水稻是“第五大贡献”。
(缩句)
缩句的注意事项: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
2、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缩句后的句子不能保留“的、地、得”,但可以保留“着、了、过”。
4、句子中的专用词不能去掉。
如:“启蒙老师们”,“第五大贡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