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危险源清单(1)
- 格式:doc
- 大小:813.50 KB
- 文档页数:47
机械行业危险源清单
危险源控制措施解读
A:改进工艺、设备、技术、材料和作业环境,提高“物”的安全可靠性
B: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管理
C:遵守法律、法规、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D: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能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E: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工作
F: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风险级别划分
危险源的风险分为四个级别:
完美DOC格式
1级:高风险(D=240及以上)
2级:较高风险(D=120—240)
3级:较低风险(D=90)
4级:低风险(D=45—90)
5级:轻微风险(D=45以下)
完美DOC格式
完美DOC格式
完美DOC格式
完美DOC格式
完美DOC格式
完美DOC格式
完美DOC格式
完美DOC格式
完美DOC格式
完美DOC格式
完美DOC格式
完美DOC格式
完美DOC格式
完美DOC格式
完美DOC格式。
机械加工危险源清单机械加工是一项需要高度警惕的工作,有大量危险源存在,需要员工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防范和应对。
本文将介绍机械加工危险源清单,属于机械加工工作中常见的危险源清单,有助于员工掌握危险源,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一、机械设备的危险源清单1.旋转件、切削刀具等的运转部位。
特别是当运转部件不完整或受损、保护机构不满足市场要求或使用不当时,对工人造成极大危害。
2.移动机械部件,如传动机构、导轨、拉杆等。
如果员工与之接触,极容易引起皮肤、身体的伤害。
3.浓咖啡和干式离合器内部文物,刃磨器内部粉尘都可能对员工造成呼吸系统影响,并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4.省力磨床、分度头、协调钻床工在使用时,如果不按操作规程进行,会导致操作失误,造成工人生命财产损失。
5.设备的电气部分,如继电器、程序控制器、电源和接线等,若失去使用效果和受到雷击、敲击等影响造成一定危险。
二、环境条件的危险源清单1.机器设备或机械元件产生的噪声和震动对听觉和神经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2.在机器设备加工上,可能会产生较大量的粉尘、烟雾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过敏反应均有危害可能。
3.机器设备加工能产生高温、高压、高液位、高速等现象,若操作人员遵守不当会给操作员带来不安全感。
4.机器设备的操作区域之间或操作区域与通道之间的距离较近。
5.对设备进行调整和检查,必须关闭电源、锁定切换装置,标明锁上备用设备。
三、作业程序的危险源清单1.需要充分了解操作理论的程序规范和手册才能进行机械加工操作。
2.操作过程中需要确定可调碰撞区域,标记碰撞区域,以保障连续操作不会引起碰撞。
3.进行机械加工操作前,必须确定其切削液把手是否可以正常起动、观察防火系统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4.在启动电机加工前必须对设备的液压、液力传动装置检查所有设备的接线是否良好。
5.操作过程中应在操作区域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注意事项通知。
四、人员操作的危险源清单1.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外观低风险防护物料,并根据操作对象和规程使用防护具和地点。
机械设备危险源清单
1. 概述
本清单旨在识别和记录机械设备中的危险源,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以下是机械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的清单。
2. 机械设备危险源清单
2.1 电气危险源
- 电路短路风险
- 电击风险
- 线缆老化风险
- 机械设备过热风险
2.2 运动部件危险源
- 旋转部件夹损伤风险
- 链条或皮带断裂风险
- 运动部件速度过快风险
- 倒转或反冲风险
2.3 压力危险源
- 高压风险
- 液体泄漏风险
- 气体泄漏风险
- 高温压力爆炸风险
2.4 操作危险源
- 操作不当风险
- 操作误操作风险
- 操作不符合规程风险- 抛离物飞溅风险
2.5 机械结构危险源- 材料损坏风险
- 机械结构疲劳风险- 曲柄机构失效风险- 管道泄漏风险
2.6 其他危险源
- 机械设备噪声风险
- 机械设备震动风险
- 机械设备放射性风险
- 环境污染风险
3. 相关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上述危险源,应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
具体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
- 提供充足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
- 培训操作人员正确和安全地使用机械设备
- 引入技术和工程措施,减少危险源风险
- 建立紧急救援计划和预防措施
4. 总结
机械设备危险源清单提供了一份有助于识别和控制机械设备中危险源的清单。
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降低事故风险,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请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本清单,并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更新和审查。
机械行业重大危险源概述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机械行业已成为现代化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机械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险源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重点探讨机械行业中的重大危险源,以及如何防范和应对这些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机械行业中的重大危险源主要包括:1. 机械设备本身的危险机械设备具有高速旋转、高温高压、高强度等特点,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维护或更换,就会导致机械故障,从而发生意外伤害。
2. 机械设备所涉及到的电气安全机械设备本身所涉及到的电气安全也是机械行业中的重大危险源之一。
在使用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过程中,要注意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尤其是遇到电器故障,必须要有专业技能的人员来进行处理。
3. 工作环境及人员安全机械行业是一个复杂的生产环境,工人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危险,拖车翻车、内部机械意外启动以及安全阀门失灵等事故都会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从而影响整个生产流程。
防范与应对措施1. 加强设备保养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是避免机械故障和事故的有效措施。
要遵循设备的规定使用寿命、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更换磨损、过期或失效的部件和元器件等。
2. 保证电气安全机械设备本身所涉及到的电气安全也不可忽略。
机械设备的电气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对其他工作环境和相关的人员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要注意设备的接地保护,同时也要由专业人员负责设备的维修。
3.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机械行业中的工人一定要有安全意识,遵循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充分认识相关危险源的风险,并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要积极投入安全培训,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总结机械行业作为现代产业中重要的行业之一,与生产安全、人身安全直接相关。
在避免危害和风险方面,应该从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以及员工安全意识方面加强管理和培训。
只有做到全员参与、严格监督和有效管理,才能保证机械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人员的安全。
机械设备危险源清单机械设备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对整个生产过程都有着关键作用。
然而,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危险源,如果不加以防范和规避,会对工人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下面是机械设备危险源清单:1. 锤式打孔机危险源:工人在操作锤式打孔机时,如果没有正确固定工件,则工件可能会从卡盘里滑动或者钻头偏移,导致钻孔的不准确和工件破裂等事故。
2. 灌胶机危险源:工人在使用灌胶机时,如果没有戴手套或者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设备,则可能会被喷出的胶水溅到皮肤或者眼睛,造成化学伤害。
3. 弯管机危险源:工人在操作弯管机时,如果没有正确调整夹持装置,则工件可能会从两端滑出,造成伤害。
4. 钻床危险源:工人在操作钻床时,如果没有正确安装刀具或者传动皮带,则可能导致钻床的无效操作和卡盘的突然滑动,造成受伤。
5. 压力机危险源:工人在使用压力机时,如果没有正确设置和调节压力和行程,就可能导致过载和爆炸等事故,危及工人的人身安全。
6. 砂轮机危险源:工人在操作砂轮机时,如果没有佩戴防护面罩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则可能会被砂轮飞溅的碎片划伤或者砂粒入眼。
7. 切割机危险源:工人在使用切割机时,如果没有正确安装切割刀具或者调整切割速度,则可能会造成工件移位或者切割实效不彻底,甚至发生事故。
8. 车床危险源:工人在操作车床时,如果没有正确夹持工件或者调整车刀,则可能造成工件失控和车刀松动等事故。
9. 铣床危险源:工人在操作铣床时,如果没有正确固定工件或者调整铣刀,则可能会导致铣削不准确、工件失控甚至发生倒塌等事故。
10. 冲床危险源:工人在使用冲床时,如果没有正确调整冲头高度和行程,则可能导致冲床失效和工件变形等危险。
为了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质量,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机械设备危险源进行防范和规避,如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进行培训,制定操作规范等。
机械行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机械行业已经成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机械设备的发展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但是其中也存在很多的危险源和风险。
因此,为了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工人的身体健康,对机械行业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分级管控是至关重要的。
2. 危险源辨识2.1 机械设备本身的危险源辨识(1)机械设备的移动部件和旋转部件:例如传动轴、皮带、链条等,这些部件容易造成皮肤、头发等被卷入,从而导致摔倒或被撞击的情况。
(2)机械设备的深度:钻床、电锯和其他机械设备通常具有非常深的槽口和孔洞。
因此,当操作人员在机械装置的位置上工作时,容易发生手部和腕部的受伤。
(3)不稳定物品:通过机械设备的物品可能是不稳定的,坍塌或掉落的风险比较高,这些可以伤害到操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
2.2 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辨识(1)操作人员的操作环境:例如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等。
(2)工作现场的布局:例如无序堆放的材料和物品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受伤。
3. 风险分级3.1 风险判定在对机械设备进行风险分级时,可以考虑以下因素:(1)速度:机械设备的运行速度会对人员造成多大的危害。
(2)能量:机械设备的能量大小,以及能量释放方式对人员造成的危害大小。
(3)危害程度:机械设备产生的危险源对人员的威胁程度。
3.2 风险分级根据机械设备产生的风险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类:(1)高风险类:该类机械设备对人员健康的危害极大,需要采取高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控制,或者是在其他控制措施无法减轻该类机械设备风险时,需采取其他技术或管理控制措施。
(2)中等风险类:该类机械设备产生的危险源对人员健康的威胁较大,需要采取中等风险的控制措施进行控制。
(3)低风险类:该类机械设备产生的危险源对人员健康的威胁相对较小,可以采取简单的控制措施进行控制即可。
4. 控制措施4.1 控制措施选择根据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安全风险的性质和大小,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控制措施:(1)工程控制:例如利用防护装置和隔离装置,来降低机械设备产生的风险。
机械行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清单为了控制危险源,需要采取以下措施:A。
改进工艺、设备、技术、材料和作业环境,提高物的安全可靠性。
B。
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管理。
C。
遵守法律、法规、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D。
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能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E。
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工作。
F。
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风险级别划分危险源的风险分为五个级别:1.高风险:D=240及以上。
2.较高风险:D=120-240.3.较低风险:D=90.4.低风险:D=45-90.5.轻微风险:D=45以下。
序作业活动动1.厂内区域危险因素:室内消防器材失灵。
可能导致的事故:火灾。
判别依据:管理缺陷。
2.车辆危险因素:驾驶车辆未注意过往行人。
可能导致的事故:交通事故。
判别依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3.办公区域危险因素:办公室吸烟。
可能导致的事故:火灾、中毒。
判别依据:危险现有控制措施。
4.危险因素:外购快餐食物不卫生。
可能导致的事故:中毒。
判别依据:危险现有控制措施。
5.危险因素:电脑主机外壳带电。
可能导致的事故:触电。
判别依据:危险现有控制措施。
6.危险因素:使用电脑姿势不正确。
可能导致的事故:人身伤害。
判别依据:危险现有控制措施。
7.危险因素:电脑屏幕辐射。
可能导致的事故:人身伤害。
判别依据:危险现有控制措施。
8.危险因素:复印机排放的臭氧。
可能导致的事故:人身伤害。
判别依据:危险现有控制措施。
9.危险因素:节假日不断电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火灾。
判别依据:危险现有控制措施。
10.危险因素:办公电器未加漏电保护器。
可能导致的事故:触电。
判别依据:危险现有控制措施。
11.危险因素:走廊、楼梯间无应急灯。
可能导致的事故:人身伤害。
判别依据:危险现有控制措施。
12.危险因素:地面积水,路滑。
可能导致的事故:摔倒。
判别依据:危险现有控制措施。
机械行业危险源识别在机械行业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员工受伤或财产损失。
本文将介绍机械行业中的主要危险源,包括机械伤害、锐利边缘、运动部件、高压流体、暴露于化学品、电气危险、高处坠落、噪音和振动以及热和火焰等方面。
1.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指员工接触或操作机械设备时,由于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不当或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员工受到意外伤害。
常见的机械伤害类型包括切割、冲压、压榨等。
预防机械伤害的措施包括: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培训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等。
2.锐利边缘锐利边缘是指具有锋利边缘的物体,如刀具、切割机等。
这些物品如果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善,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为了预防锐利边缘的危害,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防护罩、安全隔离栏等安全装置,对锐利边缘进行防护;加强对锐利边缘物品的管理,避免员工随意使用和放置。
3.运动部件运动部件是指机械设备中高速运转的零部件,如齿轮、轴等。
如果这些部件的设计、制造或维护不当,可能会导致意外伤害。
为了预防运动部件的危害,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防护罩、安全隔离栏等安全装置,对运动部件进行防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运动部件的正常运转。
4.高压流体高压流体是指压力超过一定限度的流体,如高压油缸、高压管道等。
如果这些设备的设计、制造或维护不当,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为了预防高压流体的危害,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安全阀、压力表等设备,对高压流体进行控制和监测;加强对高压流体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5.暴露于化学品暴露于化学品是指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接触到化学物质,如油漆、清洗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甚至引发职业病。
为了预防暴露于化学品的危害,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确保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加强对化学品的管理和维护,避免员工随意使用和放置。
机械工程重大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引言在机械工程领域,重大危险源的清单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是保障工作安全的重要步骤。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机械工程重大危险源清单,并针对其中的每个危险源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生产效率。
1. 机械设备操作时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1.1 机械设备操作时的危险源清单:- 错误操作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发生- 过程中的爆炸和火灾风险- 机械设备产生的噪音和振动- 机械设备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粉尘1.2 对机械设备操作时的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对操作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确保其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安装火灾报警器和自动灭火系统,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保养,以降低噪音和振动产生的风险- 在机械设备排放口设置有效的通风设施,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浓度2. 压力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2.1 压力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源清单:- 压力爆炸风险- 压力泄漏和腐蚀风险2.2 对压力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严格按照压力使用规程操作,确保内部压力在安全范围内- 定期对压力进行检验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泄漏和腐蚀问题- 使用合适的材料和防腐措施,延长压力的使用寿命3. 特殊设备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3.1 特殊设备的危险源清单:- 悬挂设备的坠落风险- 高温设备的烫伤风险- 电气设备的触电风险3.2 对特殊设备的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使用合适的悬挂装置和安全绳,防止悬挂设备的坠落- 设置警示标识和防护装置,防止工作人员接触到高温设备-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和接地情况,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结论本文档提供了机械工程领域常见的重大危险源清单,并针对每个危险源提供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然而,这只是一份基础的清单和控制措施,具体的场景和设备可能存在其他危险源和需要额外的控制措施。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机加工行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机加工作为制造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加工涉及到多种机器和设备的使用,所以危险源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机加工行业的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以保证自身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加工行业常见危险源和相应的辨识与评价方法。
常见危险源1. 机器运转危险机加工中使用的设备通常包括摩托车、车床、磨床、铣床、冲床、钻床等机器,这些机器在运转时都会产生运转危险。
运转危险主要包括:•失控引起的伤害:机器在工作时可能受到突然的压力或扭矩,导致设备失控,可能会造成伤害。
•机械碰撞:机器工作时突然出现故障或不稳定,导致不同部件之间发生机械碰撞,可能会造成伤害。
•非预期操作:由于各种原因,从业人员可能会进行非预期操作,如手指、头部等进入机器运转区域,可能造成伤害。
2. 化学品危险机加工行业常常使用液态和气态化学品,如燃油、切削液、酸、碱等。
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蒸气、烟雾、溅泼等,可能会对从业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害。
化学品危险主要包括:•吸入危险:吸入有毒气体、蒸汽或烟雾,可能造成呼吸系统损伤。
•皮肤接触危险:长期接触某些化学品,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如过敏性皮炎等疾病。
•溅泼危险:化学品可能会不慎溅泼到身体、眼睛、呼吸器官等部位,造成损伤。
3. 物理危险机加工行业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物理危险,如机器偏差、电击、热危险和噪声危险等。
物理危险主要包括:•电击危险:机器设备通常都带有电器组件,不慎接触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热危险:机器工作时可能产生高温或火源,可能会导致火灾等事故。
•声音危险:机器在工作时发出巨大的噪音,可能会对从业人员的身体造成损害。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非常重要,其中危险源辨识是指发现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而风险评价则是对危险源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概率,以确定其具体的等级和控制需求。
下面是机加工行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1. 危险源辨识•做好机加工设备状态检查,保证设备在工作前已经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
机械制造行业危险源辨识(全面)危险源辨识表(机械制造行业)1.机械伤害o危险源:机械运转部件(如齿轮、链条、刀具等)可能导致人员受伤。
o辨识:在机械设备的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锐利边缘和刀具o危险源:锐利边缘和刀具可能割伤或划伤工作人员。
o辨识:在操作锐利工具和边缘时,必须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3.违章操作o危险源:不遵守操作规程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o辨识:制定清晰明确的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以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这些规程。
4.高温物质和设备o危险源:高温设备或物质可能造成人员烫伤或烧伤。
o辨识:对高温设备和物质进行隔离,并在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5.转动和运动部件o危险源:机器的转动和运动部件可能导致人员受伤。
o辨识:对机器的转动和运动部件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6.电气安全o危险源:电气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o辨识:确保电气设备有适当的接地和绝缘措施,并定期进行电气安全培训。
7.噪音和振动o危险源:长期暴露于噪音和振动的环境中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o辨识:对产生噪音和振动的设备进行隔离或减振处理,为工作人员提供耳塞或减振手套等防护装备。
8.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o危险源:未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可能增加工作人员受伤的风险。
o辨识: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完好无损,并监督工作人员正确佩戴。
9.不安全的布局和设计o危险源:工作区域或设备布局不当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o辨识:定期对工作区域和设备布局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改进不安全的布局和设计。
10.加工过程和工艺控制o危险源:不规范的加工过程或失控的工艺参数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或设备损坏。
o辨识:制定明确的加工规范和工艺控制参数,并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和监测。
11.设备维护和检查o危险源:设备维护不当或检查不及时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源识别及防控措施机械行业是一个行业类别众多、设备品种繁杂、工种以及涉及的加工技术关联到机械力、热力、电力、光、化学、粉尘、有毒成分等众多因素,危及操作者或有关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以下尝试列举机械行业部分分行业的危险源如下:一、金属切削机床产生的危险源(车、铣、磨、刨、镗等):1、直线运动的危险:由机械的往复或接近对人身造成伤害,如刨床、内外圆磨床的往复运动、铣床的升降运动等;旋转运动的危险:机械的旋转部件将人体或衣服卷入,造成伤害,如机床的主轴、卡盘、丝杆,磨削的砂轮,切削刃具---钻头、铣刀锯片等在旋转时伤人;2、静止危险:人接触或与静止的设备产生相对运动,如被设备的尖锐部位或部件划伤、撞伤;3、飞出物击伤:a,刀具或机械部件:如未夹紧的刀具、工件、破碎的砂轮在高速旋转中飞出伤人;b,飞出的金属切屑:如连续的或破散飞出的切屑飞出伤人;4、机械加工中的烫伤:高温金属切屑对人体的烫伤;5、切屑对眼睛的伤害:切屑高速飞入眼中造成伤害;6、机械加工中的电气伤害。
二、钣金机械产生的危险源(冲、剪、压设备):1、冲、剪、压设备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造成运转失灵;2、冲、剪、压设备未设计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设计不合理;3、冲压模具对操作者的伤害:模具开合时,未能防止操作者手或人体一部分进入模具之间,可能造成伤害;4、冲压工件飞边对操作者的伤害:划伤;5、剪板机及其他设备的传动带、飞轮等运动部件将人体或衣服卷入,造成伤害;6、剪板机脚踏开关误操作:剪板机一般由二人同时操作,脚踏开关易误操作造成人体肢体、皮肤等伤害。
7、冲压,特别是高速冲产生的高分贝噪声对人体听力的伤害;8、冲、剪、压设备使用中的电气伤害。
三、铸造过程的危险源:(造型、熔炼、落砂清理)1、造型中起重、运输的起重伤害、机械伤害;2、铸造设备对人体的伤害:包括撞伤、旋转部件将人体卷入(如混砂设备隔离罩电气连锁装置失灵或设计不合理);3、铸造过程中的电气伤害;4、造型中粉尘伤害造成的矽肺、尘肺等职业病;5、造型中的噪声伤害;6、熔炼过程现场的金属、焦炭及其他辅助材料的运输、起重、堆放、破碎加工中造成的事故伤害;7、铸造熔炼过程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和高温水蒸气等对人体的伤害8、铸造熔炼过程中熔炉高温对炉前工的烫伤、热辐射造成的人体伤害、职业病;9、铸造熔炼过程中高温对浇注工的烫伤、热辐射造成的人体伤害、职业病;10、落砂清理过程中的噪声对人体听力的伤害;11、落砂清理过程中的粉尘造成的矽肺等职业病;12、落砂清理过程中飞砂对人眼、皮肤的伤害等。
机械操作主要危险源清单以下是机械操作中的主要危险源清单,用以帮助您识别和防控可能的安全风险。
请注意,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循相应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指南。
1.机械设备本身的危险源移动部件:机械设备中的移动部件可能造成夹伤、切割、挤压等伤害。
请确保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将相关危险部件进行良好的防护,并且避免过度接近运动中的部件。
旋转部件:机械设备中的旋转部件可能存在搅拌、旋转、颗粒飞溅等危险。
使用机械设备时,应确保旋转部件周围的防护设施完好,并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高温表面:机械设备中某些部件可能具有高温表面,接触这些表面可能导致灼伤。
在操作机械设备时,请谨慎避免接触高温表面,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可逆操作:机械设备中的某些操作可能具有可逆性,错误的操作或逆序操作可能引发危险情况。
在操作机械设备时,请注意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进行,并遵循操作指南。
2.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源电气安全:机械设备通常涉及电气部分,不正确的电气连接或操作可能导致触电风险。
在使用机械设备时,请确保相关电气部分符合安全要求,并避免在潮湿条件下操作电气设备。
噪声和振动:机械设备的使用可能产生噪音和振动,长时间接触可能对听力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使用机械设备时,请注意佩戴防护耳罩和其他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化学品和有害物质:有些机械操作中使用的化学品或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在接触这些化学品和有害物质时,请遵循安全操作规范,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不稳定因素:使用机械设备时,环境条件和操作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导致意外事故。
在使用机械设备前,请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并确保相应的安全措施得到采取。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确保机械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机械行业危险源清单(1)
4.3.1 宁夏维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危险源清单
危险源控制措施解读
A:改进工艺、设备、技术、材料和作业环境,提高“物”的安全可靠性
B: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管理
C:遵守法律、法规、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D: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能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E: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工作
F: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风险级别划分
危险源的风险分为二个级别:
D=L*E*C,根据D值大小,风险等级划分为:
D>80为一级风险(重要危险源)
D<80为二级风险(一般危险源)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1.方法介绍
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
①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②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
③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用公式来表示,则为:
D=L×E×C
式中,D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为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为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表1 发生危险可能性分数(L值)
表2 出现于危险环境中的分数(E值)
表3 事故发生后可能结果的分数(C值)
重要危险源清单
判定风险等级方法:
D=L*E*C,根据D值大小,风险等级划分为:
D>80为一级风险(重要危险源)
D<80为二级风险(一般危险源)
A:改进工艺、设备、技术、材料和作业环境,提高“物”的安全可靠性
B: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管理
C:遵守法律、法规、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D: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能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E: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工作
F: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共辨识出重要危险源77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