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展示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 格式:ppt
- 大小:11.84 MB
- 文档页数:30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首先,在展示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可以提高展示品的可操作性和易用性。
通过合理安排展示品的高度、角度、间距和布局,可以使参观者更便利地观看展示品,避免不必要的弯腰、拉伸和蹲跳动作,从而减轻参观者的体力负担。
此外,合理设计展示品的操作界面,包括按钮、开关、旋钮等,同样可以提高展示品的可操作性,使参观者更轻松地与展示品进行互动。
其次,在展示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可以提高观众的观展体验。
人体工程学研究了人类的感知和认知特点,因此合理设计展示品的形状、颜色、光照等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展示内容。
此外,通过合理安排展示物的排列顺序和展示流程,可以提供更好的观展导引,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示信息和故事主线。
再次,在展示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可以提高展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人体工程学研究了人体的生理特点和运动机制,因此在展示品的设计中要考虑到观众的安全和舒适度。
比如,在展示品的边缘和角落处应该采用圆润的设计,避免观众因为碰撞而受伤;在展示品的操作界面上应该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按钮和开关,避免观众因为使用不当而出现误操作或者意外伤害的情况。
最后,在展示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可以提高展示品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性。
合理设计展示品的零件组合和连接方式,可以使展示品更易于维护和更新,降低维护成本和频率。
此外,通过选择材料和制作工艺,还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的来说,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展示品的可操作性、易用性、观众的观展体验、展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展品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在展示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以创造更好的展示效果。
人体工程学与展示设计的关系过大的密度,也容易造成参观人群堵塞,会使人感觉疲劳,影响展示整体效果;陈列密度过低,则会显得展示空间空旷、缺乏内容。
陈列的密度大小还与展厅的空间跨度、净高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受展示物的视距、展品的陈列高度、展品的大小、展示形式以及不同观众类型等因素影响。
展示空间较宽敞时,可使陈列密度稍大,也不显得拥挤;如果展示空间低矮,同样的陈列密度也会显得拥挤。
展示对象的尺寸较大,展示视距又近,也会使人觉得空间拥挤。
1视觉的传达是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最重要的应用在展示设计中,除了人的尺度和活动中的相关尺度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视觉活动。
眼睛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器官,信息获得有80%依赖于视觉。
人的视距,视角以及视觉习惯是合理组织陈列高度的依据。
陈列高度是指展品或版面与参观者视线的相对位置。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人对陈列高度的适应受人体有效视角的限制,一般陈列高度不宜超过350厘米;经常运用的展示高度是80~250厘米之间的区域。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表明:人体的最佳视觉区域是在水平视线高度以上20厘米,以下40厘米之间这个60厘米宽的水平区域,如果以亚洲人一般标准高度165厘米左右,最佳的陈列高度应在125~185厘米之间,重点展示的对象陈列在此区域内,较易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接受信息之前往往人们有一个选择的过程,经过选择之后,往往注意力会集中到那些准备接受的信号上面。
因此,引起注意是展示设计的重要手段和成功的基础,只有引起注意才能产生以后的理解,确信,记忆行为并导致最终的行为。
展示效果最终需要面对的是人,如何吸引和维持住他们的注意力,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根据人体工程学中视觉心理和人的心理规律,可采用以下方法。
2增大展示效果的强度在一定限度内,展示效果越强,越大,人们对它的注意就越强烈,并不是任何事物的属性都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能引起注意,效果必须达到一定量。
展示设计中可以有意识地增大设计效果对观众的感觉刺激。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体与技术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的目标是将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设计为符合人体特征和需求的。
展示设计是一门旨在传达信息和吸引观众的艺术和科学。
在展示设计中,人体工程学被广泛应用来提高展示效果和参观体验。
首先,在展示设计中,人体工程学被应用于展览展览的平面布局和空间规划。
通过研究人类的行为习惯、肢体动作和感官感知,设计师可以确定展示布局和展品摆放的最佳位置。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从左上角开始阅读和观看展览,因此布局设计应该根据这个视觉习惯进行调整。
此外,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则,展览区域的大小和间距应该适中,以便参观者能够自由行动,同时保持足够的舒适度。
其次,在展示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最合适的展示器材和展示方式。
通过研究人们对图像、色彩和声音的感知方式,设计师可以使用适当的展示技术来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研究表明,人们对运动和鲜艳的图像更加敏感,因此设计师可以使用动态和色彩丰富的展示手段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此外,人体工程学的研究还提供了关于触摸和味觉感知的信息,帮助设计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展示方式来刺激观众的触觉和味觉感官。
最后,在展示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可以帮助设计师解决展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例如,在人流量较多的展览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和引导来减少人员拥堵和等待时间,提高观众的参观效率。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根据观众的体力需求和身体反应来优化展示设计。
例如,在长时间的展览中,设计师可以合理安排坐椅和休息区,以便观众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舒适。
综上所述,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人体特征和需求,设计师可以改善展览的布局和空间规划,选择合适的展示器材和展示方式,提高参观体验和展示效果。
因此,在展示设计中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使展示更加符合人体特征和需求,提高观众的参观效果和满意度。
第一章1、【教学时数】:4课时(理论4课时、实践0课时)2、【教学目的】:(1)了解展示设计的历史和发展,理解展示设计的概念(2)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展示设计这门课程(3)能够独立完成小型展示设计方案3、【教学重点】: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4、【教学难点】: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5、【教学内容】: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以及我国展示设计的历史与发展,学习独立完成小型展示设计方案。
第二章1、【教学时数】:4课时(理论2课时、实践2课时)2、【教学目的】:(1)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形态特征和设计法规(2)理解线条的形体的特征(3)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手绘草稿3、【教学重点】:展示设计的空间构成的运用4、【教学难点】:展示设计点、线、面综合应用5、【教学内容】:展示设计直线的应用、曲线的应用、圆形的应用、三角形第三章:1、【教学时数】:8课时(理论2课时、实践6课时)2、【教学目的】:(1)了解掌握人体工程学基本知识(2)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3)让展示设计方案符合人体工程学3、【教学重点】:展示设计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应用4、【教学难点】:展示设计中尺度比例5、【教学内容】:展示设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概述、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应用第四章、【教学时数】:4课时(理论2课时、实践6课时)2、【教学目的】:(1)了解展示设计所包括的内容(2)理解策划与设计的概念3、【教学重点】:掌握展示活动策划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总体设计和程序4、【教学难点】:整体策划的设计5、【教学内容】:整体策划的概念、策划的内容、策划的对象、展示的时间、展示的地点。
第五章1、【教学时数】:8课时(理论2课时、实训6课时)2、【教学目的】:(1)电脑辅助设计在展示设计中起到关紧的作用(2)电脑辅助设计在展示设计中的重要性(3)了解展示设计工程图正投影制图和透视图的概念(4)熟练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和规范3、【教学重点】:电脑软件在展示设计过程中的应用4、【教学难点】:电脑软件辅助做图规范、图纸尺寸的使用规范5、【教学内容】:电脑制作图纸的重要性,电脑软件的分类,文件的存储格第六章1、【教学时数】:8课时(理论2课时、实训6课时)2、【教学目的】:(1)了解展示设计的重要性(2)现代版面设计的发展趋势3、【教学重点】:展示设计的版式在构成中的运用4、【教学难点】:版面的材料与技术5、【教学肉容】:展示设计的版式、图片与图表、版面的材料与技术第七章1、【教学时数】:8课时(理论2课时、实训6课时)2、【教学目的】:(1)了解展示道具的特点,(2)掌握展示道具的设计及制作方法3、【教学重点】:展示设计道具造型表现4、【教学难点】:展具的组合5、【教学肉容】:展架、展台、展柜、展板、辅助设施第八章1、【教学时数】:4课时(理论2课时、实训2课时)2、【教学目的】:(1)了解展示的材料种类,掌握常用材料的特征,(2)正确选择材料3、【教学重点】:展示工程预算4、【教学难点】:展示工程材料5、【教学肉容】:展示工程材料、展示厅室内装修材料、展示工程预算,。
第一节形式法则的应用展示艺术的形式法则是展示美感形式的基本法则,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点、线、面在上下或左右有一部分相对应而形成的图形,对称是生活中常见和习惯的、规律性的一种构成形式,在展示设计中可表现出给人有秩序、庄重、稳定的感觉。
(例图、橱窗对称)均衡是指点、线、面在上下或左右不完全对应而形成的图形,对称过于完美,缺少变化,常给人以呆滞、静止、单调的感觉。
均衡则打破完全对称的形式,在保持质与量等方面在视觉上的整体平衡的基础上,求得局部变化,根据力的重心,将其份量重新配置和调整,从而达到均衡的效果。
二、重复与渐变重复就是相同或相似形象反复出现并求得整体形象统一,或它的特征是形象的连续性,强调秩序的同一性。
重复可分为单一基本形重复与变化重复两种形式。
在使用重复表现手法时应注意层次不宜过多,失去单纯性的特征。
重复可以使人有清晰、连续、平和、无限的感觉,在展示设计中,反复陈列某一物品,会引导观众注意观察。
(例图:橱窗)渐变是指形象连续递次近似的变化,数量上的多少之间、色彩上的黑白冷暖之间、形体上的大小方圆之间都可采用渐变的形式使人产生柔和、含蓄的感觉。
在展示设计中,渐变的形式还有着引导与指引功能,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沿着设计好的渐变流程进行移动。
三、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某种视觉元素多次有规律的重复,常用反复、渐变等手段来营造节奏的变化。
韵律是由造型元素的有规律的节奏变化而形成的视觉效果。
节奏与韵律的二者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节奏是韵律的单纯化形式,韵律是节奏的深化,是情调在节奏中的运用。
四、对比与统一统一就是和谐,是指画面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和谐一致,能给人视觉上的融洽而产生美感,在展示设计中应注意协调好形象特征的统一、色彩的统一、材料的统一、工艺技术和结构方式的统一等,以创造出展示艺术活动的和谐感。
对比,是指性质相反的各要素之间的比较,紧张感得到加强的视觉效果。
合理地运用对比手法可使展示效果更生动、更富活力。
幻灯片1幻灯片2第二章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2.2人体工程学主讲教师:林端端幻灯片3目录幻灯片4目录幻灯片52.2.3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2、视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能力,展示中的信息传达功效主要取决于人的视觉因素。
●因此,有必要了解、研究人的视觉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展示设计中。
幻灯片62.2.3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2、视觉(1)视野●指人的头部与眼球处于固定状态时所看到的空间范围。
视野包括一般视野和色觉视野两种形式。
●一般视野是指人眼视觉在1.5º左右(水平或垂直方向),其分辨能力最强。
●由此可见,人眼的最佳视觉区域是有限的。
幻灯片72.2.3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2、视觉尺度(1)视野●人的色感是由光线的不同波长对视网膜不同刺激产生的,人眼识别不同颜色的机能称之为色觉。
●白色视野最大,其次为黄、蓝,绿色最小。
●色觉视野与被视对象的颜色和其背景衬色产生的对比有关。
幻灯片82.2.3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2、视觉尺度(2)视角●指被视物的两端点光线投入眼球时的相交角度,与视距和所视物体两点距离有关。
●人的视角横向(左右)和纵向(上下)一般在60º,视角是展示设计中确定不同视觉形象尺寸大小与尺寸标准的重要标准之一。
幻灯片92.2.3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2、视觉尺度(2)视角●人眼的中心视角10º范围内是最佳视区,人眼识别能力最强。
●人眼的中心视角20º范围内是瞬息视区,可在较短时间内识别物象。
●人眼的中心视角30º范围内是有效视区,需要集中精力才能识别物象。
●人眼的中心视角120º范围内为最大视区,处于此视区边缘的物象,需要投入相当注意力才能识别清晰。
●人若将头部转动,最大视区范围可扩展到220º左右。
幻灯片102.2.3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2、视觉尺度(3)视距●指观者眼睛到被视物之间的距离,一般为展品尺度的1.5~2倍为好。
●人们观察手表、首饰之类的精细小巧物品,视距自然要近,而观看较大的物品,也要退到其尺度2~4倍距离才能看到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