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获奖教案图文稿
- 格式:docx
- 大小:45.55 KB
- 文档页数:5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教案设计教学内容:1.复习计算机网络类型、网络组成成分,简单复习网络的构成。
2.介绍学习网络介质连接类型,解释点到点连接和一对多连接及其区别。
3.总线形网络的拓扑结构典型布局。
4.总线形网络的媒体访问方式:CSMA/CD的工作原理。
5.总线型网络的特点教学目标:●了解网络介质连接类型:点到点连接和一点对多点的连接的数据流动,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了解几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物理结构布局、数据流动、优缺点。
●充分理解总线形网络的数据流动形式,CSMA/CD的介质访问方式。
●能识别各种网络结构。
●了解各种网络结构在何种特定背景情况下使用。
教学重点:1.总线形网络拓扑结构的媒体访问方法2.总线形网络的特点教学难点:CSMA/CD的工作原理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复习:网络类型、网络的构成 [4分钟]网络类型和组成是本节课内容的重要铺垫,所以必须要先复习(教师讲解+师生互动(教师向学生提问网络的分类))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各网络的特征和范围和典型的实例局域网由工作站、服务器、共享的外围设备以及网络通信硬件和软件组成。
二、局域网的三种拓扑结构 [3分钟](总体介绍三种拓扑结构,再分别讲解三种逻辑结构表示的意义)主要内容:对于一种网络形式,按照其物理连接方式、内部信号流动形式和设备使用的信道方式,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即物理拓扑结构、逻辑拓扑结构和介质访问方式。
物理拓扑结构是网络中站点的布置形式,逻辑拓扑是信号的流动形式,而介质访问方式是站点获取传输介质使用权的方式。
三、介绍网络拓扑结构的入门知识:介质连接类型 [8分钟](总体介绍有两种连接方式,然后通过图示详细介绍两种各自的数据流动方式)主要内容: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媒体互联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
也就是说这个网络“看起来”是一种什么形式。
物理拓扑不涉及网络中信号的实际流动,而仅关心介质的物理连接形态。
在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必然都有介质的连接,这些连接可以分为两类:1)、点对点连接(Point-to-point Connection):指在两台设备间建立直接的连接,一条介质仅连接相应的两台设备而不涉及第三方。
计算机网络拓扑图教案计算机网络拓扑图教案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授课名称:计算机网络拓扑图授课教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依据中国铁道出版社《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一章的内容组织,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第一章第一节内容的学习,为这节课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拓扑结构的概念,学会四种拓扑结构的特点及其优缺点。
三、重难点教学重点:拓扑结构的概念和分类教学难点:四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四、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头讲授,结合ppt多媒体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黑板、粉笔、ppt六、教学过程时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1分钟上节内容回顾听讲ppt30秒课程导入思考问题ppt6分钟讲授知识听讲ppt,黑板30秒七、板书设计计算机网络拓扑图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八、设计反思这次的教学设计,首先切合实际地分析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的需求,围绕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一特点,采取了多举实例、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紧扣教学目标,将概念讲透,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分析问题,达到了学中用,用中学的教学目的。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应该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要能将概念讲通讲透。
一.学习需要分析部分学生的成绩不达标,平时作业出错较多,主要是缺少学习的积极性,今后注意调动课堂气氛,可以改善该问题。
二.学习内容分析教学重点:拓扑结构的概念和分类教学难点:四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三.学习者的分析学习特点:具有很强的自主性,独立性,能较快地接受课堂教学的知识,易于消化,能较快地与一反三和应用于实践当中去。
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比较懒散,习惯于应付作业不深入研究知识点。
四.教学目标的设计1、拓扑结构的概念和分类2、四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五.教学策略的设计1.网络拓扑概述在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中,网络拓扑作为基础的入门知识来介绍,该部分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学生为接下来整本书知识的理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网络的拓扑是指网络中计算机及其他设备的连接关系。
课程设计网络拓扑图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网络拓扑图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同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符合实际需求的网络拓扑图;3. 引导学生了解网络拓扑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对网络技术发展的关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绘图工具绘制网络拓扑图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网络需求,提出合理的网络拓扑设计方案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网络拓扑图设计过程中进行沟通与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面对问题的解决能力;3. 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时代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网络拓扑图的设计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实践技能。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独立设计网络拓扑图的能力,为后续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网络拓扑图基本概念:介绍网络拓扑图的定义、作用及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计算机网络》第二章第二节2. 网络拓扑结构类型:讲解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等常见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及优缺点。
教材章节:《计算机网络》第二章第三节3. 网络拓扑图绘制工具:介绍常用的网络拓扑图绘制工具,如Visio、Cisco Packet Tracer等。
教材章节:《计算机网络》第二章第四节4. 网络拓扑图设计方法:讲解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网络拓扑图,包括分析网络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绘制拓扑图等步骤。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理解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性能的影响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定义和分类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性能的影响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拓扑结构的应用场景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拓扑结构对网络性能的影响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不同拓扑结构的应用场景的掌握第二章:总线型拓扑结构2.1 教学目标掌握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应用场景理解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2.2 教学内容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定义和特点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应用场景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理解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的掌握第三章:星型拓扑结构3.1 教学目标掌握星型拓扑结构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星型拓扑结构的应用场景理解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3.2 教学内容星型拓扑结构的定义和特点星型拓扑结构的应用场景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星型拓扑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星型拓扑结构的理解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的掌握第四章:环型拓扑结构4.1 教学目标掌握环型拓扑结构的定义和特点了解环型拓扑结构的应用场景理解环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4.2 教学内容环型拓扑结构的定义和特点环型拓扑结构的应用场景环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环型拓扑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环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环型拓扑结构的理解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环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的掌握第五章:树型拓扑结构5.1 教学目标掌握树型拓扑结构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树型拓扑结构的应用场景理解树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5.2 教学内容树型拓扑结构的定义和特点树型拓扑结构的应用场景树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树型拓扑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树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树型拓扑结构的理解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树型拓扑结构的优缺点的掌握第六章:网状拓扑结构6.1 教学目标掌握网状拓扑结构的定义和特点了解网状拓扑结构的应用场景理解网状拓扑结构的优缺点6.2 教学内容网状拓扑结构的定义和特点网状拓扑结构的应用场景网状拓扑结构的优缺点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网状拓扑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网状拓扑结构的优缺点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状拓扑结构的理解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网状拓扑结构的优缺点的掌握第七章:混合拓扑结构7.1 教学目标掌握混合拓扑结构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混合拓扑结构的应用场景理解混合拓扑结构的优缺点7.2 教学内容混合拓扑结构的定义和特点混合拓扑结构的应用场景混合拓扑结构的优缺点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混合拓扑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混合拓扑结构的优缺点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混合拓扑结构的理解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混合拓扑结构的优缺点的掌握第八章: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原则8.1 教学目标掌握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原则了解设计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理解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原则设计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可靠性、扩展性、成本等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原则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设计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原则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设计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的掌握第九章: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应用案例9.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掌握不同拓扑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理解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与实际应用的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互联网、企业网络等不同拓扑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与实际应用的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性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拓扑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与实际应用的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性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的理解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不同拓扑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的掌握第十章: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新兴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理解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发展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新兴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等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发展的重要性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新兴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发展的重要性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新兴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的掌握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定义和分类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因: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络设计的基础,对网络性能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课题: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看书上P22-27内容回答教师总结:各种各样的连接方法可以概括为一下几种:基本拓扑构型有四类:星型、环型、总线型其他拓扑结构形:树状、网状等二、基本拓扑结构星形拓扑结构1.定义:星型拓扑结构是由中心结点和通过点对点链路连接到中心结点的各站点组成集线器星型拓扑结构的中心结点是主结点,它接收各分散站点的信息再转发给相应的站点。
目前这种星型拓扑结构几乎是Ethernet双绞线网络专用的。
这种星型拓扑结构的中心结点是由集线器或者是交换机来承担的2.特点: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点:1.由于每个设备都用一根线路和中心结点相连,如果这根线路损坏,或与之相连的工作站出现故障时,在星型拓扑结构中,不会对整个网络造成大的影响,而仅会影响该工作站。
2.网络的扩展容易。
3.控制和诊断方便。
4.访问协议简单。
星型拓扑结构也存在着缺点:1.过分依赖中心结点。
2.成本高。
总线拓扑结构1.定义:总线拓扑结构采用单根传输线作为传输介质,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传输介质上,或称总线上。
任何一个站点发送的信号都可以沿着介质双向传播,而且能被其他所有站接收(广播方式)。
2.特点:总线拓扑的优点:1.电缆长度短,容易布线2.可靠性高;总线型拓扑结构简单,而且又是无源元件3.易于扩充;总线拓扑的缺点:1.故障诊断困难;由于总线拓扑的网络不是集中控制,故障检测需在网络上各个站点进行2.故障隔离困难;在星型拓扑结构中,一旦检查出哪个站点出故障,只需简单地把连接拆除即可。
而在总线型拓扑结构中,如果某个站点发生故障,则需将该站点从总线上拆除,如传输介质故障,则整个这段总线要切断和变换。
3.中继器配置;4.站点必须是智能的环状拓扑结构1.定义环形网中各结点通过环路接口连在一条首尾相连的闭合环形通信线路中,就是把每台PC连接起来,数据沿着环依次通过每台PC 直接到达目的地,环路上任何结点均可以请求发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