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西政考研小班课程安排 —专B
- 格式:xlsx
- 大小:13.95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2018-2019学年下学期研究生课程安排和选课的通知博士、硕士研究生:根据我校研究生授课教学工作安排,现将2018-2019学年下学期研究生课程安排和选课事项通知如下:一、授课课程《多因素统计分析》、《实用生物信息学》、《疾病临床信息与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与挖掘》(课程进度表详见附件1、2、3)二、网上选课时间2019年3月11-14日三、网上选课操作步骤(一)2018级研究生:进入我校“研究生管理系统”,在“培养计划”的“待选专业学位课”和“待选选修课”中进行选课。
(二)2017、2018级年级未修满专业学位课或选修课学分的研究生,进入“研究生管理系统”,在“课程管理”-“成绩查询”界面右上角选择重修的课程类型进入选课操作。
网上操作结束后,需打印“课程重修申请表”签字确认,于3月15日前交到研究生院培养管理科(303-3办公室)。
四、注意事项(一)本周为第3周(3月11- 17日),请及时选课。
(二)临床医学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参与本次选课。
(三)未尽事宜请联系研究生院培养管理科(303-3办公室),联系人及电话:谭飞翔,********。
附件:1.《多因素统计分析》课程进度2.《实用生物信息学》课程进度3.《疾病临床信息与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与挖掘》课程进度研究生院2019年3月11日附件1《多因素统计》分析课程进度理论课地点:106馆第一教室上机实习课地点:综合楼702教室附件2《实用生物信息学》课程进度理论课地点:106馆第二教室实验课地点:综合楼702教室附件3《疾病临床信息与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与挖理论课地点:106馆第一教室实验课地点:肿瘤医院(具体地点由授课教师负责通知)。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2624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公共学位课课程名称:政治理论周学时:3学分:32011年7月12日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2年2月20日——2012年6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2624人本表自2012年2月20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公共学位课课程名称:政治理论周学时:3学分:3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7-12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学位课课程名称:第一外国语(综合英语)周学时:3学分:分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7-4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学位课课程名称:第一外国语(英语听说、写作)周学时:2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9-1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学位课课程名称:一外日语周学时:5 学分:5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年7月4日制表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一外英语免修免考生)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指定选修课课程名称:高级口语、高级翻译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年9月1日制表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理工类研究生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课程名称:1、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60学时)2学分2、Matlab语言与应用(45学时)2学分3、矩阵论(60学时)2学分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年8月26日修订。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2624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公共学位课课程名称:政治理论周学时:3学分:32011年7月12日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2年2月20日——2012年6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2624人本表自2012年2月20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公共学位课课程名称:政治理论周学时:3学分:3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7-12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学位课课程名称:第一外国语(综合英语)周学时:3学分:分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7-4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学位课课程名称:第一外国语(英语听说、写作)周学时:2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9-1修订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共课课程表(2011年9月13日——2011年12月26日)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人数: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学位课课程名称:一外日语周学时:5 学分:5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年7月4日制表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一外英语免修免考生)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指定选修课课程名称:高级口语、高级翻译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年9月1日制表培养单位(研究生部)年级:2011级理工类研究生本表自2011年9月13日起实行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课程名称:1、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60学时)2学分2、Matlab语言与应用(45学时)2学分3、矩阵论(60学时)2学分研究生部培养办公室2011年8月26日修订如您需正常编辑使用,请删除此行,文档可编辑,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删除,感谢。
西南政法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法学
专业名称法学理论
专业代码030101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制表
填表日期:年月日
法学理论是法学的二级学科,是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基础性学科。
法学理论从社会政治、经济、伦理、文化以及法律本身等多角度和多层面,来研究法律现象产生、运行和发展的历史规律,研究法的本质、特征、内容、形式及其结构、功能与价值,以建立法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体系,揭示法律实践的一般规律。
本学科尤其致力于西方法学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法的基本理论研究,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探索和概括。
它所阐述的法的基本概念、范畴及其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法律及社会,对于法学各学科的学习具有理论奠基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是法科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理论素养。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
1.基础课为跨专业相关课程(法学专业)的1—2门,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至少2门(法学以外)。
2.专业必修课不少于3门,专业选修课4—6门。
3.港、澳、台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研究生免修“政治课”和“外国语”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其它要求按相应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执行,不单独制定培养方案。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六、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西南政法大学关于制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为了规范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修)订程序,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各层次各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根据“改革体制、提高质量,努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精神,就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指导原则(一)总结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经验,积极吸取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研究生培养机制,促进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着力发展以提高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培养模式,探索学术型、应用型并重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凸显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二)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的原则,充分调动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自主性。
培养方案应为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留有足够的空间,使研究生培养在满足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的同时,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可对课程选择、科研研究、社会实践及学位论文选题等进行相应的安排;(三)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在研究中学习的要求,以利于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学科前沿性、交叉性,并通过有指导的科学研究,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四)跨学院招生的学科专业点,应共同制定或修订培养方案。
由学科专业所在学院牵头,成立培养方案制(修)订专家小组,负责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
二、具体要求各学院应当根据学位点所在专业、学科研究方向的基本要求以及提高培养质量的实际需要,合理设计研究生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一)博士生培养方案1. 研究方向设置要求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应属于本学科下的三级学科,或者能够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研究领域,其设置既要充分反映该学科专业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又要宽窄适度,相对稳定,数量不宜过多。
2.课程设置要求博士生课程学习应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内安排完毕;学科综合考试、学位论文开题应在第三学期安排;第二、三学年为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及博士学位论文撰写、答辩阶段。
【导语】西南政法⼤学(Southwest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Law)简称“西政”,位于中国直辖市重庆,由中华⼈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重庆市⼈民政府共建,是新中国最早建⽴的政法类⾼等学府,改⾰开放后⾸批全国重点⼤学。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2019年重庆市西南政法⼤学硕⼠研究⽣招⽣简章》供您查阅。
⼀、培养⽬标 我校招收全⽇制研究⽣和⾮全⽇制研究⽣(以下简称硕⼠⽣),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作能⼒的⾼层次学术型专门⼈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层次应⽤型专门⼈才。
全⽇制和⾮全⽇制研究⽣考试招⽣依据国家统⼀要求,执⾏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招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研究⽣招⽣考试的⼈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的学业⽔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含普通⾼校、成⼈⾼校、普通⾼校举办的成⼈⾼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及⾃学考试和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录取当年9⽉1⽇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在校⾮应届提前毕业⽣,须在现场报名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能报考。
(2)具有国家承认的⼤学本科毕业学历的⼈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职⾼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1⽇,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按本科毕业⽣同等学⼒⾝份报考; (4)已获硕⼠学位或博⼠学位的⼈员; (5)在校研究⽣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按本科毕业⽣同等学⼒⾝份报考我校学术型研究⽣的⼈员,须符合(⼀)中的各项要求,且于现场确认时提交CSSCI来源期刊正刊或中国中⽂核⼼期刊正刊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1篇(独著,刊物原件); (三)专业学位研究⽣全国统⼀招⽣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 1.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研究⽣招⽣考试的⼈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中的各项要求。
西南大学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类别名称法律硕士类别代码0351领域名称领域代码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17年6月20日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一)培养目标西南大学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培养具有现代法治理念、法律职业操守和法律职业技能,系统掌握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实务,善于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市场经济环境下法律实务问题的高层次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西南大学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既注重法学基础理论教育,又突出法律实务的教育,高度重视法律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注重案例教学和“法律诊所”教育,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于民主法治建设。
(二)培养要求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经规定时间的学习,应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深刻把握现代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恪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
2、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方法和职业技能。
3、熟悉主要的法律业务,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它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胜任法务工作的任职要求。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1、非全日制学习。
2、学制三年。
三、培养方式1、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
2、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导师组应吸收法律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
3、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
4、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5、加强学生法律职业伦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伦理包括法律职业道德和执业规则;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职业思维、职业语言、法律知识、法律方法、职业技术。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2010年10月13日第16次校长办公会通过,2014年11月12日第17次校长办公会修订)西政校发〔2014〕373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及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等有关文件的最新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根据校院二级管理的原则,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实行由学校、学院、学科组、导师在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内分工负责的制度。
第三条各学科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制定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二章培养目标第四条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注重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能够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业工作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为目标。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注重实践创新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具备全面职业素养的应用型、职业化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分类培养、分类管理。
第五条硕士研究生具体素质要求:(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二)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或专业实践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或其他专业技术的素质和潜力;(三)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有知识社会所需要的自主性、反思性、研究性的学习品质和开放的视野;学风严谨,恪守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举止得体,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四)能够规范、准确地使用现代汉语,具有较强的中文表达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相关资料。
第三章学制与总体安排第六条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三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法律硕士(非法学)与法律硕士(在职攻读)学制为三年,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两年。
2023西政学硕专b参考书目摘要:一、引言二、参考书目概述三、参考书目详细列表1.法学理论2.法律史3.宪法与行政法学4.刑法学5.民法学6.商法学7.经济法学8.社会法学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10.国际法学11.知识产权法学12.侦查学13.法律逻辑学14.警察科学正文:一、引言随着2023年的临近,许多学子开始关注西政学硕专b的参考书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3年西政学硕专b的参考书目,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考试。
二、参考书目概述西政学硕专b的参考书目涵盖了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社会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侦查学、法律逻辑学、警察科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参考书目旨在帮助考生全面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理论,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三、参考书目详细列表1.法学理论- 《法学原理》张文显著2.法律史- 《中国法制史》张晋藩著- 《外国法制史》何勤华著3.宪法与行政法学- 《宪法学》焦洪昌著- 《行政法学》张树义著4.刑法学- 《刑法学教程》张明楷著5.民法学- 《民法教程》张敏芬著6.商法学- 《商法教程》王保树著7.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教程》漆多俊著8.社会法学- 《社会法学教程》陈卫东著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法学教程》周光权著10.国际法学- 《国际法教程》易显河著11.知识产权法学- 《知识产权法学教程》吴汉东著12.侦查学- 《侦查学教程》孟祥胜著13.法律逻辑学- 《法律逻辑学教程》张景中等著14.警察科学- 《警察科学教程》曹诗权著以上就是2023年西政学硕专b的参考书目。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校本部研究生课程安排1、上课时间:西校区(和平街校区):上午第01、02节08:00-09:30;上午第03、04节10:00-11:30下午第05、06节14:00-15:30;下午第07、08节15:50-17:20晚上第09、10节18:00-19:30;晚上第11、12节19:50-21:20良乡校区和东校区(望京校区):上午第01、02节08:30-10:00;上午第03、04节10:30-12:00下午第05、06节13:30-15:00;下午第07、08节15:30-17:00晚上第09、10节18:00-19:30;晚上第11、12节19:50-21:20注:望京校区工作日晚间课程推迟20分钟上课,中间不休息,21:20下课。
2、假期:见“数字北中医”主页左下角“校历”。
3、《医学统计学》本学期在良乡校区为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和生命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中医针推生科A和B两个班;在西校区为各临床医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人文学院研究生开设西区临床科硕加人文班;在西校区为外籍和台港澳研究生开设外台班。
4、各学院课表见后,《硕士英语》显示在人文学院课表中,《医学统计学》显示在管理学院课表中。
5、此表所有课表信息均为选课所用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所导出,如果有课程变化,将会在“研究生院网站-教学培养-课程表”页面发布更新版本。
下载前必须刷新网页才能显示最新版本。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2019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期课表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2019第二学期人文学院学期课表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2019第二学期中医学院学期课表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2019第二学期中药学院学期课表。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2010年,我校被确定为教育部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四年来,我校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注重内涵式发展,通过培养模式创新和管理体制改革,有效解决了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式趋同、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不强、培养特色不突出、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质量提升乏力等问题,切实提高了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建立了一条适应我国法治建设与社会需求的高层次法律实务人才培养新路径。
具体成效总结如下:一、培养模式创新取得新突破(一)分类制定培养方案——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为突出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型、应用型特点,区别于学术型学位培养方式,我校紧贴社会需求与职业发展需要,分类设计了“公务员与行政法实务”、“涉外经贸法律实务”等9个方向培养方案。
每个培养方案各有侧重,对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分为“专业基础课”、“特色方向课”和“法律职业技能特色训练项目”,新的培养方案教学目标清晰,更加契合行业需求和实务部门的实际需要。
(二)建设精英师资团队——注重教学与实践结合1.提升任课师资的实务经验学校以是否具有法律实务经验为筛选条件,专门组建了一支既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造诣又有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任课教师队伍,相对固定的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上课。
此外,我校一方面继续落实《西南政法大学专业技术人员赴实务部门挂职锻炼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精通法学理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法学实践能力训练,加大“双师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特别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师资力量的合理配置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聘请部分法律实务部门和机关优秀的专家学者担任我校法律硕士兼职教师。
以上举措有力地保障了我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法律实务知识的渴求。
2.注重导师队伍的专兼结合学校根据法律硕士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实施集体导师和双导师相结合的指导培养模式,并按专业学位研究生类别分别实施:一是在职法律硕士培养环节中有条件地使用法律硕士双导师制;二是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培养环节中大规模使用双导师制;三是在法律硕士(法学)和政法招录体制改革试点班法律硕士培养方案中引入专业实践课导师与法律职业培训导师,与论文导师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双导师制形式,三种方式为各类别法律硕士的各学习阶段提供了不同的导师进行针对性指导。
2019学年(上)夜大学法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表(2019级)备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线上学习考试)大学英语(本1)(线下9学时)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线下15学时)法理学(线下12学时)任课教师:葛晓梅张洁孔云龙周辛念开课时间:3月4日—6月23日(16周)(其中4月5—7日清明节放假3天,5月1日劳动节放假1天,6月7—9日端午节放假3天)上课时间:19:00—20:00第一节课,20:10—21:10第二节课考试时间:随堂考试2019年1月1日2019学年(上)夜大学金融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表(2019级)备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线上学习考试)大学英语(本1)(线下9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线上学习考试)线性代数(线下12学时)近代史纲要(线上学习考试)任课教师:葛晓梅张洁张辉胡彦夏钧开课时间:3月4日—6月23日(16周)(其中4月5—7日清明节放假3天,5月1日劳动节放假1天,6月7—9日端午节放假3天)上课时间:19:00—20:00第一节课,20:10—21:10第二节课考试时间:随堂考试2019年1月1日2019学年(上)夜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专升本)课程表(2019级)备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线上学习考试)大学英语(本1)(线下9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线上学习考试)西方经济学(线下15学时)任课教师:葛晓梅张洁张辉王树杰开课时间:3月4日—6月23日(16周)(其中4月5—7日清明节放假3天,5月1日劳动节放假1天,6月7—9日端午节放假3天)上课时间:19:00—20:00第一节课,20:10—21:10第二节课考试时间:随堂考试2019年1月1日2019学年(上)夜大学会计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表(2019级)备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线上学习考试)西方经济学(线下15学时)大学英语(本1)(线下9学时)线性代数(线下12学时)经济法实务(线下12学时)任课教师:葛晓梅刘清龚秀贤方桃云胡新民开课时间:3月4日—6月23日(16周)(其中4月5—7日清明节放假3天,5月1日劳动节放假1天,6月7—9日端午节放假3天)上课时间:19:00—20:00第一节课,20:10—21:10第二节课考试时间:随堂考试2019年1月1日2019学年(上)夜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升本)课程表(2019级)备注:课程:大学英语(本1)(线下9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线上学习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线上学习考试)线性代数(线下12学时)任课教师:龚秀贤张辉葛晓梅胡彦开课时间:3月4日—6月23日(16周)(其中4月5—7日清明节放假3天,5月1日劳动节放假1天,6月7—9日端午节放假3天)上课时间:19:00—20:00第一节课,20:10—21:10第二节课考试时间:随堂考试2019年1月1日2019学年(上)夜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课程表(2019级)备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线上学习考试)大学英语(本1)(线下9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线上学习考试)线性代数(线下12学时)任课教师:葛晓梅龚秀贤张辉胡彦开课时间:3月4日—6月23日(16周)(其中4月5—7日清明节放假3天,5月1日劳动节放假1天,6月7—9日端午节放假3天)上课时间:19:00—20:00第一节课,20:10—21:10第二节课考试时间:随堂考试2019年1月1日2019学年(上)夜大学英语专业(专升本)课程表(2019级)备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线上学习考试)英语阅读(54学时)英语听力(54学时)日语(一)(45学时)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线下9学时)任课教师:葛晓梅王晓慧王晓慧刘晓春吴伟升开课时间:3月4日—6月23日(18周)(其中4月5—7日清明节放假3天,5月1日劳动节放假1天,6月16—18日端午节放假3天)上课时间:19:00—20:00第一节课,20:15—21:30第二节课考试时间:随堂考试2019年1月1日2019学年(上)夜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高升本)课程表(2019级)备注:课程:毛、中、特(线上学习考试)大学英语(专1)(线上学习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线上学习考试)微积分(上)(线下12学时)任课教师:葛晓梅陈爱敏张辉莫道宏开课时间:3月4日—6月23日(16周)(其中4月5—7日清明节放假3天,5月1日劳动节放假1天,6月7—9日端午节放假3天)上课时间:19:00—20:00第一节课,20:10—21:10第二节课考试时间:随堂考试2019年1月1日2019学年(上)夜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专升本)课程表(2019级)备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线上学习考试)大学英语(本1)(线下9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线上学习考试)数理统计(线下9学时)任课教师:葛晓梅龚秀贤张辉洪海燕开课时间:3月4日—6月23日(16周)(其中4月5—7日清明节放假3天,5月1日劳动节放假1天,6月7—9日端午节放假3天)上课时间:19:00—20:00第一节课,20:10—21:10第二节课考试时间:随堂考试2019年1月1日备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线上学习考试)大学英语(本1)(线下9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下12考试)离散数学(线下12学时)应用文写作(线下学习考试)任课教师:葛晓梅刘惠珍洪海燕洪海燕沙蓉开课时间:3月4日—6月23日(16周)(其中4月5—7日清明节放假3天,5月1日劳动节放假1天,6月7—9日端午节放假3天)上课时间:19:00—20:00第一节课,20:10—21:10第二节课考试时间:随堂考试2019年1月1日。
《经济法》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以下文档由西南政法大学考研论坛“西政阳光公社”搜集分享,供大家免费下载。
西政考研各专业课真题、课件、期末考试题、西政历年招生录取信息以及免费公益的权威西政考研指导都可以在西政阳光公社论坛获得!请各位百度“西政阳光公社”,访问并注册加入西南政法大学考研学子交流平台,考西政,我们一起努力!西政阳光公社—-西南政法大学考研学子的精神家园!公社原咨询qq1000好友数早已满,2013届考研辅导公益咨询和资料销售咨询分开,请公社社员们分年级根据自身需要加好友。
【2013级西政考研公益咨询】Q Q2632941089(自由咨询),【2013级西政考研资料销售】Q Q2441091067(限资料销售事项)。
本课程为法学专业必修课。
二、适用专业与学时、学分数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全校法学专业,共计120学时,7学分。
三、课程开设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熟悉有关的法律与法规,了解经济法的相关理论动态,并能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法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四、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民法、民事诉讼法及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的相关知识。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本课程推荐使用李昌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经济法学》。
同时推荐如下参考书籍:1、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2、李昌麒:《寻求经济法真谛之路》,法律出版社3、单飞跃、卢代富等:《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视域的解读》,法律出版社4、吕忠梅,刘大洪:《经济法的法学与法经济学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5、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6、杨紫烜:经济法研究(各卷)7、漆多俊:经济法论丛(各卷)8、史际春:经济法学评论(各卷)9、《中国经济法学精萃》(各卷),机械工业出版社10、吕忠梅等:《规范政府之法: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规制》,法律出版社11、韩志红、阮大强:《新型诉讼:经济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12、曹士兵:《反垄断法研究——从制度到一般理论》,法律出版社13、沈敏荣:《法律的不确定性:反龚断法规则分析》,法律出版社14、王晓晔:《企业合并中的反垄断问题》,法律出版社15、李昌麒、许明月:《消费者保护法》,法律出版社16、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7、种明钊:《竞争法学》,法律出版社18、刘静:《产品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刘文琦:《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强力:《金融法》,法律出版社21、朱大旗:《金融法》,法律出版社22、谢次昌:《国有资产法》,法律出版社23、金瑞林:《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4、[日]原田尚彦:《环境法》,于敏译,法律出版社25、刘剑文主编:《财税法论丛》(各卷),法律出版社26、[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陈刚、杨建广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7、王全兴:《劳动法》,法律出版社28、[台]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9、种明钊:《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30、杨冠琼:《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31、林嘉:《社会保障法的理念、实践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六、主要教学方法1.本门课程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