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种感觉均有其差别阈限,对不同亮度、 不同音阶、不同温度、不同重量、不同甜 度等等,在比较判断时,均以差别阈限为 基础。
• 对差异阈限之研究,贡献最大者为德国生 理学家韦伯(Ernst Weber,1795~1878)。 韦伯氏在差异阈限研究上,最重要的贡献, 是他在1834年所提出的韦氏定律 (weber’s law)。
• 第二节
视觉
• 在人类的所有感觉中,视觉( visual sense)无疑是最重要的。
• 人对周围世界的了解,主要是靠眼睛。
• 因此,本章特将视觉列为一节,并以较多 篇幅,分别说明眼睛的生理构造、视觉现 象以及色觉理论等问题。
• 一、眼睛之构造与功能
• 眼球最内一层为网膜(retina)。网膜 是眼睛的最重要部分。网膜上有两种感 受光刺激的神经细胞:一种状似长杆,称 为杆状细胞(rod);另一种状似圆锥, 称为锥体细胞(cone)。
• 按韦氏定律的主要概念是:感觉变化中, 虽然差异阈限常因刺激类别与感觉类别而 异(声刺激的差异阈限与光刺激者不同),
• 但其差异阈限与作为比较根据的标准刺激 之间,仍然保持一种定比关系。此种定比 关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之:
• 如仍以前文所举两种重量判断的差异阈限 为例, 100克为标准刺激, 102克时恰能 辨别两者的差异,故而2克为差异阈限,
• 网膜的中央部分,有一凹陷处,称为中 央窝(fovea),是视觉系统中最敏感的 地方。杆状细胞分布于中央窝以外的整 个网膜上,其功能为职司在昏暗光线下 看见东西的主要神经元,对光刺激极为 敏感。
• 锥体细胞对光线的敏感度较低,其数量较 杆状细胞为少,主要集中在中央窝附近, 是一种职司对颜色感应的神经元。网膜上 如缺少一种或数种锥体细胞,即会产生色 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