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径量表使用--内孔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16
实验1 1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实验1-1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实验一尺寸测量§1-1用内径千分表或卧式短仪测量内径一、实验目的1.熟悉测量内径常用的计量器具和方法。
2.加深对内尺寸测量特点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1.用内径千分表测量内径。
2.用卧式测长仪测量内径。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表明内径可用内径千分尺直接测量,但对深孔或公差等级较高的孔,则常用内径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并作比较测量。
1.内径千分表国产的内径千分表,Loulay活动测头工作行程相同的七种规格共同组成一套,用来测量10―450mm的内径,特别适用于测量浅孔,其典型结构例如图1右图。
内径千分表是用它的可换测头3(测量中固定不动)和活动测头2跟被测孔壁接触进行测量的。
仪器盒内有几个长短不同的可换测头,使用时可按被测尺寸的大小来选择。
测量时,活动测头2受到一定的压力,向内推动镶在等臂直角杠杆1上的钢球4,使杠杆1绕支轴6回转,并通过长接杆5推动千分表的测杆而进行读数。
在活动测头的两侧,有对称的定位板8。
装上测头2后,与定位板连成一个整体。
定位板在弹簧9的作用下,对称地压在靠在被测孔壁上,以保证测头的轴线处于被测孔的直径截面内。
2.卧式测长仪卧式测长仪是以精密刻度尺为基准,利用平面螺旋式读数装置的高精度长度计量器具。
该仪器具有多种专用附件,可以用作测量外尺寸、内尺寸和内、外螺纹中径。
根据测量须要,既可以用作绝对测量,又可以用作相对(比较)测量,故常称作万能测长仪。
卧式测长仪的外观如图2所示。
在测量过程中,镶有一条精密毫米刻度尺(图3a中的6)的测量轴3随着被测尺寸的大小在测量轴承座内作适当的滑动。
当测头碰触被测部分后,测量轴就暂停滑动。
图3a就是测微目镜1的光学系统。
在目镜1中可以观测至毫米数值,但还须要细分读数,以满足用户精密测量的建议。
测微目镜中存有一个紧固分划板4,它的上面铸有10个成正比的刻度间距,毫米刻度尺的一个间距成象在它上面时恰与这10个间距总长成正比,故其分度值0.1毫米。
内径量表的测量使用方法内径量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内部直径的工具。
它通常由一个可移动的游标和一个固定的尺度组成。
在使用内径量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确保内径量表的游标和尺度清洁无尘,并检查是否有损坏或松动的部件。
同时,还需要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保持其垂直于水平面。
2. 调整测量范围内径量表通常具有可调节的测量范围。
根据待测物体的内径大小,需要调整量表的范围,使其稍微大于待测物体的内径。
调整的方法为旋转量表上的调节螺丝,将游标和尺度上的刻度对齐。
3. 零点校准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内径量表进行零点校准。
将游标和尺度上的零刻度对齐,并将游标上的刻度清零。
这样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进行测量将内径量表的游标轻轻插入待测物体的内径中,确保它与内径的壁面轻微接触。
通过旋转量表上的螺旋装置,使游标与内径的壁面紧密贴合,但不要过分用力,以免损坏待测物体。
5. 读取测量结果在游标和尺度对齐之后,可以读取内径量表上游标所指示的数值。
通常,内径量表的刻度间距较小,因此需要仔细观察并确保准确地读取数值。
同时,还应注意游标所在的刻度线与尺度上的刻度线之间的对应关系,以避免读取错误的数值。
6. 记录和分析数据在完成测量之后,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可以将多次测量的结果进行平均,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同时,还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物体的尺寸分析和判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内径量表进行测量时,应尽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1. 游标与内径壁面的摩擦力过大,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2. 测量范围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无法测量或测量结果超出量表的范围。
3. 操作不谨慎,可能导致内径量表的损坏或待测物体的损坏。
4. 读取数值不准确,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内径量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内径。
在使用内径量表进行测量时,需要进行准备工作,调整测量范围,进行零点校准,进行测量,读取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内径量表测孔径实验心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测量内径常用的计量器具和方法。
2.加深对内尺寸测量特点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
1.用内径千分表测量内径。
2.用卧式测长仪测量内径。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
内径可用内径千分尺直接测量,但对深孔或公差等级较高的则常用内径千分表或
卧式测长仪作比较测量。
1.内径千分表
国产的内径干分表,常由活动测头工作行程不同的七种规成一套,用以测量10—450mm的内径,特别适用测量深孔,!型结构如图1所示。
内径千分表是用它的可换测头3(测量中固定不动)和活动测头﹖跟被测孔壁接触进行测量的。
仪器盒内有几个长短不同的可换测头,使用时可按被测尺寸的大小来选择。
测量时,活动测头2受到一定的压力,向内推动镶在等臂直角杠杆1上的钢球4,使杠杆1绕支轴6回转,并通过长接杆5推动千分表的测杆而进行读数。
在活动测头的两侧,有对称的定位板8。
装上测头2后,与定位板连成一个整体。
内径量表
inner diameter gauge
一种测量内孔直径的量具。
特点:
不锈钢淬火测头
配普通百分表(精度为0.01)、或千分表头(精度为0.001)
可根据要求改变测量范围
不同测量范围的内径量表有不同的测头, 具体见示意图
常用规格
Ф10-18
Ф18-35
Ф35-50
Ф50-100
Ф50-160
Ф100-160
Ф160-250
Ф20-200
Ф250-450
1)根据被测尺寸公差的情况,先选择一个千分尺(普通的分度值为0.01,指示的在0.002).
(2)把千分尺调整到被测值名义尺寸并锁紧.
(3)一手握内径百分表,一手握千分尺.将表的测头放在千分尺内进行
校准,注意要使百分表的测杆尽量垂直于千分尺.
(4)调整百分表使压表量在0.2-0.3mm左右,并将表针置零.按被测尺寸公差调整表圈上的误差指示拨片.
就可以测量了!)。
用内径量表测量孔径授课班级 】 16 高职预科 1 班 授课时间 】 2017 年 3月 30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内径量表;(2)理解内径量表的测量原理;(3)掌握内径量表测量孔径的方法和要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设疑导入提升思考、分析问题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实践探究学习提升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4)通过高职考典型例题链接提升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 性;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 点 】 内径量表测量孔径的方法和要领。
难 点 】 内径量表测量孔径的要领。
教学方法 】 讲授法、归纳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相关工量具、多媒体课件、教案、学案 教学过程 】在上次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游标卡尺、内 径千分尺测量孔径的方法。
请大家仔细观察课件上的工件, 该工件中 的孔可以用我们上次课所学的那两种量 具来测量吗?(请几位学生上来测量)为什么?( 5′)讲解、展示 工件、提问、 引导、播放 课件 听讲、观察 测量、思考 讨论、回答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和要点教师 活动学生 活动设疑 导入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的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问题提升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能力知识链接:测量器具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被测件的精度要求,也要考虑尺寸大小、结构形状、材料被测表面位置,同时也要考虑工件批量、生产方式和生产成本等因素一、小组合作初次实践探究(6′)根据课前预习和分组,小组合作尝试安装、调校内径量表,完成工件中孔径的测量,并填写学习任务单。
教师根据各小组操作情况简要小结设计意图:检验预习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提升团队协作以及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发现问题, 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观看视频,再次实践探究(9′)带着初次实践探究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观看教师自己新课录制的视频,并再次完成工件中孔径的测量,同环节时完成学习任务单的填写。
内径表使用方法
1.用环规检查测头,例如:要用16mm的环规检测17mm的测头,取测头的最小值,进行检测。
如图片:
2.把测头放进环规然后把表的小指针归到1.0的位置,把大指针归到0的位置。
3.然后把千分尺的数值定在和环规数值一样的位置锁紧,用千分尺来检验内径表的测头,如图:
4.转动千分尺到16.500mm的位置上,再看表的数值是否也是16.500mm,如图:
由于内径表的精度是±0.004mm所以精度是合格的。
5.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多检测几点,方法是一样的。
注意,在检查每一点的时候一定要把千分尺锁紧,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