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儿科佝偻病
- 格式:ppt
- 大小:7.29 MB
- 文档页数:69
2015年中医儿科学(副)主任医师高级职称考试单项选择题及答案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高级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年真题等。
中医儿科学试题量:4101道。
单项选择题(每题1个得分点):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3~6个月小儿,活动期佝偻病最早的骨骼体征是A、鸡胸B、方颅C、前囱末闭D、肋骨串珠E、颅骨软化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颅骨软化:以手指轻压颓骨或枕骨中央部位可感觉颅骨内陷,随手放松而弹回,似压乒乓球样的感觉。
多见于3~6个月婴儿、是佝偻病激期最早出现的骨骼体征。
在约1岁时,尽管佝偻病仍在进展,颅骨软化常消失。
方颅多见于8~9个月以上的婴儿;前囟未闭多见于2~3岁小儿;肋骨串珠及鸡胸等胸部改变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
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最主要病因是A、喂养不当B、久吐、久泻C、早产D、反复外感E、各种虫证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其病因有食物供给不足,喂养不当,不良习惯,多种疾病影响等,其中食物供给不足已经很少见,主要是喂养不当所致,如蛋白质脂肪等长期摄入不足。
3、多发性抽动症的基本病理改变是A、瘀血阻窍B、痰瘀互阻C、肝风内动D、肝风痰火胶结成疾E、痰蒙清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病多因五志过极,风痰内蕴,导致肝风内动,肝风痰火互结所致4、多发性抽动症肝风内扰、痰湿中阻证的主方为A、十味温胆汤加减B、宁肝熄方汤加减C、大定风珠加减D、补阳还五汤加减E、镇肝熄风汤加减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多发性抽动症肝风内扰、痰热中阻证治法:平肝熄风,清热化痰。
方药:宁肝熄方汤加减。
本病目前教材分型与之有一定差距,多分为气郁化证,主方清肝达郁汤加减。
脾虚痰聚证,主方十味温胆汤加减。
阴虚风动证,主方大定风珠加减。
5、肺炎喘嗽区别于支气管炎的重要体征是A、双肺固定的细湿啰音B、双肺呼吸音减弱C、双肺呼吸音增粗D、双肺哮鸣音E、双肺管状呼吸音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肺部体征早期不明显或呼吸音粗糙,以后可听到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啼哭或深吸气未更为明显。
佝偻病的成因是什么,有什么症状,如何预防
佝偻病是一种会在儿童时期发生的人类疾病,原因是维生素D的摄取不足。
常现于穷困地区,起因多为营养不足。
软骨症是类似的疾病,发生在成人。
征状
手脚关节肿胀变形
腿呈弓形或膝内翻,即“O形脚”
胸骨和肋骨交接部分向前异常凸出,即“鸡胸”
前额常向前突出
驼背或盆骨变形
成因
维生素D是产生促进钙质吸收的酶的必须原料,而维生素D缺乏则导致成长中的骨骼中沉积的钙质不足。
由于骨质密度不足,从而容易变形,下肢的骨骼随着体重增加,便产生弯曲变形的异常症状。
由肠胃问题所引致的钙质不足,亦可能诱发佝偻病。
预防
食用含有维他命D的食物,含量较丰富的有鲨鱼肝油、沙丁鱼、三文鱼、青鱼、牛奶,或维他命D补充剂等。
接受阳光照射时,皮层中的黑色素会产生维生素D,每日只需进行三十分钟左右的户外活动已能让身体产生人体需要的维生素D。
骨骼变形若轻微,可于数年后自然恢复,但严重的可能要动手术。
佝偻病名词解释佝偻病,即儿童缺钙症,是一种由于体内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缺乏或代谢障碍导致的骨骼发育不良的疾病。
其特点是身高矮小、肌肉松弛、步态不稳、脊柱侧弯、胸廓变形等表现。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钙、磷等矿物质的摄入不足,或是由于维生素D的缺乏或不可利用,而导致骨骼钙、磷代谢紊乱所致。
佝偻病主要影响发育中的婴幼儿和青少年,尤其是在生长高峰期时发病率较高。
婴幼儿期的主要原因是母乳喂养不足或维生素D含量不足的配方奶喂养,而青少年期则常因生活习惯改变,食谱不合理及户外活动减少等原因导致。
佝偻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骨骼方面:儿童缺钙症的主要表现是骨骼发育不良,包括身材矮小、爬行迟缓、行走不稳等。
严重者可出现塌背、脊柱侧弯、X型腿、软弱的胸廓等骨骼畸形。
2. 肌肉方面:由于佝偻病导致肌肉张力降低,患儿常表现出肌肉松弛、活动不灵活、迟缓等症状。
3. 神经系统方面:佝偻病对神经系统也有一定影响,患儿可能表现出头痛、失眠、多梦等症状。
4. 免疫系统方面:佝偻病还会导致患儿的免疫功能下降,易患感染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佝偻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措施:饮食中要充分补充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奶类、豆类、鱼类等。
此外,增加户外活动,合理晒太阳也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
2. 补充维生素D:根据患儿年龄及病情,医生可能会给予维生素D口服或注射补充。
3. 钙、磷补充: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可能会给予钙、磷补充剂,以帮助调整骨骼代谢。
4.纠正骨骼畸形:对于严重骨骼畸形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矫正。
总之,佝偻病是一种由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代谢障碍所引起的骨骼发育不良的疾病。
早期预防和治疗对于避免骨骼畸形和身体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建议在婴幼儿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当户外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科学补充营养物质,都是预防和控制佝偻病的重要措施。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_佝偻病的前期症状有哪些小儿佝偻病主要因为缺乏维生素D以及甲状旁腺的功能代偿不够完全而导致的血液中钙含量偏低。
那么小儿佝偻病通常有哪些早期的症状呢?下面为大家带来佝偻病的早期症状,供你参考!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
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是2岁以内(尤其是3~18个月的)婴幼儿,可以通过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得以预防。
近年来,重度佝偻病的发病率逐年降低,但是北方佝偻病患病率高于南方,轻、中度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
可以在体检时发现,也可能首发表现为低钙惊厥、生长迟缓、萎靡、易激惹或者婴儿期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一)精神神经症状:多汗、夜惊、好哭等。
多汗与气候无关,由于汗液剌激,患儿经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秃或环形脱发。
(二)骨髂表现。
1、头部。
(1)颅骨软化:为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多见于3;6月婴儿。
(2)头颅畸形:“方颅”、“鞍状头”或“十字头”(3)前囟大,闭合迟,可迟至2;3岁才闭合。
(4)出牙晚,可延至1岁出牙,或3岁才出齐。
严重者牙齿排列不齐,釉质发育不良。
2、胸部。
(1)肋骨患珠。
(2)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
3、四肢及脊柱。
(1)腕、踝部膨大,形成佝偻病“手镯”与“足镯”。
(2)下肢畸形“O形”腿(膝内翻),或“X形”腿(膝外翻)。
(3)脊柱弯曲:可有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严重者也可见骨盆畸形(髋外翻),女性严重患儿成年后可因骨盆畸形而致难产。
(三)其它表现:抬头、坐、站、行走都较晚,关节松弛而有过伸现象,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语言发育落后,贫血。
佝偻病护理方法1、佝偻病的治疗误区2、不重视母乳喂养有些母亲由于听说母乳中的钙、磷含量比牛奶低,就采用人工喂养,以牛奶作为婴儿主食,这是非常片面的。
佝偻病名词解释佝偻病,也称佝偻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特征是四肢骨骼的发育不全,可能伴随其他骨骼畸形,如髋关节及髋对称性发育不全,以及脊柱和骨盆关节紊乱等。
佝偻病的成因可能是由于胎儿暴露于父母或胎儿本身的某些毒物质,如某些药物、放射线等引起的。
此外,在某些家族或种族中,存在先天性遗传性佝偻病。
佝偻病的主要表现为上肢和下肢发育不全,四肢肋骨短小,肌肉松弛,颈椎和髋关节畸形,行走困难。
另外,还可以出现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佝偻病的诊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有时需要进行家族史调查,以确定疾病的遗传性。
佝偻病的治疗可以通过支撑鞋和矫形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综合方法对病情进行控制。
支撑鞋和矫形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行走能力,减轻痛苦;物理治疗可以改善髋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而药物治疗则可以有效减轻症状。
总的来说,佝偻病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发育性疾病,可引起患者肢体发育不全、行走困难等,因此需要积极治疗,以尽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它可以通过家族史调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得到诊断。
佝偻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支撑鞋和矫形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对病情进行控制,有效降低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佝偻病有可能是由于父母或胎儿本身的某些毒物质,如某些药物、放射线等引起的。
因此,在孕期应注意避免暴露于这些有害物质和环境,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总而言之,佝偻病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先天性发育畸形,要及早诊断,积极治疗,以减轻患儿的症状,最大程度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家长们也应该多多留意自己的孩子,发现异常时及时就医,不要自己忽视或拖延,以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发育。
佝偻病百科名片佝偻病(Rickets)俗称缺钙,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 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
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
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佝偻病示意图婴幼儿佝偻病的防治1、佝偻病病症佝偻病就是我们常说的婴幼儿“缺钙”了,(老年人缺钙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即使是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但是现在佝偻病的发病率还是很高的。
据报道,在南方,1岁以下婴幼儿,发生的佝偻病的比率为2 0~30%,在北方就更高了,(20~45%,与日照时间有密切关系)但是,有一点值得高兴,绝大多数都是轻中度的缺钙,重度缺钙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只是偶尔从一些乡下来的孩子可以看到类似鸡胸、O型腿等2、佝偻病的检查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是目前检查和诊断佝偻病的常用指标,具有灵敏特异简便快速的优点,目前已经代替了传统的“佝偻病三项”(血钙,血磷和血碱性磷酸酶),成为早期诊断佝偻小儿佝偻病病主要辅助检查。
虽然,骨碱性磷酸酶没有血清25-(OH)D3和1, 25-(OH)2 D3灵敏和特异,但基本可以满足临床诊断佝偻病的要求,目前很多医院都开展了该项检查(省妇幼保健院就有开展这项检查),价格不是很昂贵,30~40元左右。
检查方法:非常简便,扎手指验血,一般半小时就有结果。
正常值范围:小于或等于200U/L。
分度:骨碱性磷酸酶越高,说明“缺钙”越严重。
分度骨碱性磷酸酶(U/L)预防或治疗的方法正常小于或等于200 每天一粒鱼肝油预防轻度200~250(不包括250)每天一粒鱼肝油治疗中度250~300(不包括300)用大剂量的维生素D3治疗重度大于或等于300 用大剂量的维生素D3治疗3、佝偻病治疗一、如果宝宝被诊断为佝偻病,那么应该如何治疗?如果宝宝被诊断为佝偻病,那么应该如何治疗?首先,要明白,治疗佝偻病的关键是补充维生素D,而不是补钙(当然了,补钙也是必须的,不可少的)其次,要明白佝偻病也是分程度的,要按照不同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佝偻病的症状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疾病,主要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其特点是骨骼和肌肉发育受损。
虽然这种疾病在发达国家相对较为罕见,但在一些贫困地区和发展中国家,仍然存在很高的发病率。
佝偻病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骨骺发育异常、肌肉无力、骨骼畸形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佝偻病的主要症状。
1. 骨骼畸形:佝偻病的典型表现是骨骼畸形,最常见的是腿部畸形。
患者往往出现“O”字腿,即膝关节内翻,腿部弯曲呈“O”形,这是由于长骨的软化和弯曲导致的。
此外,患者的胸廓也可能出现畸形,如胸腔前突、鸡胸腔、镰刀胸等。
2. 脊柱畸形:佝偻病还可导致脊柱畸形。
患者的脊柱可能出现后弯、侧弯等异常,导致身形变形,如驼背等。
3. 肌肉无力:由于佝偻病导致钙和磷吸收不良,肌肉无力是其常见症状之一。
患者在运动时会感到疲乏和无力,体力活动能力受限。
4. 骨骼疼痛:佝偻病患者常常会出现骨骼疼痛的症状,尤其在活动时疼痛加重。
这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骼钙磷代谢紊乱,骨骼软化和骨骼疼痛所致。
5. 长骨软化:佝偻病患者的长骨(如股骨、胫骨等)可能会出现钙化不良和软化的现象,这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6. 肌肉萎缩:由于肌肉无力和运动能力受限,佝偻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出现萎缩和无力的症状。
7. 呼吸系统症状:佝偻病还可引起呼吸系统症状,如呼吸困难、气促等,主要是由于胸廓畸形和脊柱畸形所致。
除了上述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非特异症状,如厌食、情绪不稳定、疲倦、易激动等。
如果未能及时纠正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智力发育迟缓、骨质疏松等。
对于佝偻病的症状,家长们要及早关注,密切观察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表现。
一旦发现异常,应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如果确诊为佝偻病,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同时进行全面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以促进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总之,佝偻病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骨骼畸形、肌肉无力、骨骼疼痛、长骨软化等。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和预防指南佝偻病是一种影响儿童骨骼发育的常见疾病,主要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
临床上,它表现为身材矮小、骨骼畸形、肌力减退等特征。
为了预防和控制佝偻病的发生,有必要了解其临床表现和预防指南。
一、佝偻病的临床表现佝偻病主要影响儿童的骨骼系统,具有以下临床表现:1. 身高增长受限:患者身高增长迟缓,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他们通常比同龄人更矮小,并出现持续性生长延缓。
2. 骨骼畸形:佝偻病患者的骨骼容易出现畸形。
最典型的表现是脚部和手腕扩张。
脚部出现“拇外翻”、“足弓塌陷”等异常表现;而手腕则会有“手镯征”,即尺寸轻压后无法正常闭合。
3. 肌力减退:由于佝偻病影响了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患者常常表现出运动能力下降和体力活动耐受力不佳。
4. 其他症状:佝偻病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易患感染等非特异性症状。
二、佝偻病的预防指南为了预防佝偻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指南:1. 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是预防佝偻病的最核心因素。
婴幼儿时期应及时给予适量的维生素D补充剂。
通常建议每天给予400-6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直到孩子开始较多户外活动并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富含食物。
2. 日光浴:日光中富含维生素D,而紫外线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
适度日晒有助于增加体内维生素D水平。
但需要注意避开强阳光时段以及使用适当的防晒措施。
3. 饮食改善:维生素D富含的食物包括鱼类(比如鲑鱼、沙丁鱼)、蛋黄、牛奶等。
在婴幼儿时期,母乳或配方奶是主要营养来源,但这些并不含足够的维生素D。
因此,在适当时期应加入固体食物,以补充营养需求。
4. 应用外科疗法:对于严重畸形的佝偻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外科矫正手术来修复骨骼畸形和改善功能。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在药物和营养治疗无效时考虑。
5. 定期体检和监测:定期体检有助于发现佝偻病早期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
定期血液检查可帮助确定维生素D水平是否正常。
总结: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儿童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
小儿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怎么引起?
*导读: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多发于小孩子,主要是由于体内钙元素不足而引起的营养性疾病,很多家长都十分担忧。
很多家长都会问,小儿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什么原因引起佝偻病?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具体介绍。
……
佝偻病,又叫做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俗称软骨病,多发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主要是由于体内钙元素不足而引起的营养性疾病,很多家长都十分担忧。
那么,*小儿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佝偻病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佝偻病的原因
对于小儿佝偻病的病因,简单地说就是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钙质无法在骨骼上沉积,从而使骨骼出现病变畸形。
造成小儿维生素D吸收不足的原因有: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造成外源性维生素D缺乏、紫外线照射不足造成内源性维生素D 生成不良、其他影响的影响(补充的钙磷比例不当、生长发育快而钙质供给不足、慢性疾病影响钙质的吸收等)。
*小儿佝偻病的症状
1.头部改变。
孩子得了佝偻病时,头部发育畸形,多出呈现方形,也叫做方颅。
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的前额和后枕部变得比
较突出,而且囟门加大,闭合延迟时,就要慎防小儿佝偻病。
2.胸部改变。
小儿佝偻病会出现肋串珠的情况,就是患儿胸部两侧、肋骨中间会变大,形状就如算盘珠子一样。
还可能出现鸡胸,也就是胸部正中的胸骨向前突出。
3.下肢改变。
主要表现为“O”形或“X”形腿,较为严重的佝偻病还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以上就是小儿佝偻病的症状和病因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长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生长发育状况,一旦发现上述异常表现,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及时排查和治疗。
天津2015年上半年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以下描述中哪一项属于错构症状A.觉得自己的肺肠都烂了,只剩下一个空壳B.认为邻居偷偷在他的杯子里下毒药C.认为年轻时得过二等功,而实际上没有D.早晨吃的是馒头,患者却回答早晨吃鸡,而此为昨晚饮食E.记不清车祸前发生的事情经过2、哮病发前自觉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鼻壅,流涕,咽部憋壅等症状者,多属哪种证型A.风痰哮证B.冷哮证C.热哮证D.虚哮证E.喘脱危证3、对肾上腺素能纤维叙述错误的是A.包括多数交感节后纤维(除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血管的纤维)B.皮肤、肾、胃肠血管平滑肌上β受体,肾上腺素是收缩效应C.α受体阻断剂是酚妥拉明;D.β受体阻断剂是普萘洛尔E.儿茶酚胺作用于α受体,平滑肌兴奋,如血管收缩4、下列属于情感协调性改变的是A.易激惹性B.情感不稳C.情感淡漠D.情感倒错E.情感高涨5、子宫肉瘤Ⅰ期患者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单纯放疗B.单纯化疗C.子宫及双附件切除D.大剂量孕激素制剂治疗E.子宫切除及双侧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6、下列符合腺瘤特征的是A.可见腺管结构B.形成小叶结构C.浸润性生长D.经淋巴道转移E.无分泌功能7、有关核小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心部分由H2A、H2B、H3、H4各两分子组成B.真核细胞染色质DNA 缠绕在组蛋白八聚体上形成核小体C.由许多核小体进一步盘曲成中空的染色质纤维——螺线管D.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E.所有生物来源的核小体DNA长短是一致的8、成痈期的寒热特点是A.畏寒无热B.高热振寒C.恶寒发热D.身热面赤E.身热渐退9、当有效的条件得到保证时,在来访者身上会观察到的变化有A.来访者不再否定自我概念与某些先前经验间的失调B.更准确指出周围的各种事件和自身的真实情况C.来访者能根据机体估价过程来评价自己的经验D.来访者根据价值条件评价自己的经验E.来访者形成清晰、积极、一致性的自我概念10、重症肌无力因肺部感染给予相应治疗,3天后发生危象,这时首先应____A.鉴别危象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B.停用导致病情加重的药物C.保证呼吸道通畅和正常换气D.积极治疗肺部感染E.肌内注射阿托品lmg 11、不符合Cushing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A.肥胖、满月脸B.高血压、高血糖C.性功能紊乱D.骨质疏松、肌肉乏力E.智力低下12、患者,男性,61岁,右面部发作性剧痛2年,疼痛自上唇始,延至外眦下方,每次持续数秒种,讲话、进食和洗脸可诱发,无神经系统体征。
2015年上半年河南省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关于粘液性水肿,正确的是A.为非凹陷性水肿B.是长期营养缺乏所致C.四肢末端较明显D.见于肢端肥大症E.月经前期明显2、关于心理治疗疗效的说法,错误的是A.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对疗效的评价B.多种因素影响治疗者对疗效的评判C.治疗者本人的治疗热情、权威性有治疗作用D.因为自然缓解的存在,心理治疗是否有效是值得怀疑的E.评估时间不同,心理治疗的疗效有所不同3、来访者害怕面试,觉得会被鄙视,故采用想象疗法。
想象冲击疗法的特点不包括A.与冲击疗法基于不同的原理B.让来访者暴露在想象的恐惧之中C.可以再造创伤情境D.不必筛选治疗对象E.可以减少来访者面对的压力4、类癌的临床特点应除外A.仅发生于胃肠道和呼吸道B.可伴或不伴发类癌综合征C.直径<2cm 的胃肠道类癌很少转移D.胃肠道类癌多为突出于黏膜的帽状或盘状肿物E.低度恶性5、患者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张口抬肩,咳嗽,痰白如沫,胸闷心悸,形寒汗出,舌质暗,脉沉细数无力。
其治法是A.补肺健脾,化痰活血B.温肾健脾,化痰利水C.温肺化饮,化痰平喘D.补肺纳气,降气平喘E.温肺健脾,化痰利水6、关于内源性生物素活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素是一种消化酶B.肝、肾等组织内生物素含量最少C.在用ABC法染色时可引起非特异性染色D.预先用生物素作用可增强敏感性E.内源性生物素丰富的组织不适合进行PAP法染色7、下列哪种药物对于长期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不适合____A.L-甲状腺素B.干甲状腺素片C.T3 D.T3/T4混合制剂E.L-甲状腺素+T38、放射线工作人员的定期健康检查,应每年检查一次,其中血液检查项中,不包括哪一项A.红细胞计数B.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C.血红蛋白D.血压测定E.全血比重9、患者,男性,52岁,因腹胀不适2月,伴低热来院门诊,体检:神清,一般状态尚可,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指,肝功能A/G1.25,白蛋白30g/L,追问病史,10年前曾患乙肝,病史中无呕血,黑便史,CI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B超示腹水(+)。
儿童佝偻病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
因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磷代谢失常所致。
活动性病例在冬春季较多见。
发病率北方较南方高,工业性城市较农村高。
本病预后一般良好,严重者可发生骨骼畸形。
简要介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为佝偻病。
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
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
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因此,必须积极防治主要病因本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维生素D有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
内源性的是靠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后在体内合成;外源性的来自食物,如鱼、肝、蛋、乳类等含有维生素D3,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形成维生素D2。
它们能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减少钙、磷从尿中排出,并能促进骨样组织成熟,使血中钙、磷向骨质生长部位沉着形成新骨。
佝偻病的病因是日光照射不足,尤其在冬、春季紫外线不足,又因冬季寒冷户外活动较少,故易发生佝偻病;另一个原因是小儿喂养不当,食物中钙、磷含量较少,或比例不当,也会影响钙、磷的吸收。
另外,单纯用谷类食物喂养时。
因其中含有大量植酸,容易与小肠中钙、磷结合成为不溶解的植酸钙,而影响钙、磷吸收。
此外,生长过快、早产、双胞胎也易发生佝偻病;慢性腹泻、肝胆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病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及代谢;长期应用苯妥英钠、鲁米那等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和代谢,均可引起佝偻病。
主要表现在:1.不重视母乳喂养:有些母亲由于听说母乳中的钙、磷含量比牛奶低,就采用人工喂养,以牛奶作为婴儿主食,这是非常片面的。
她们忽视了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的特点;还忽视了母乳中含各种免疫因子,可减少婴儿的发病率。
用母乳喂养婴儿,即使患佝偻病,也很轻微。
2.隔着玻璃晒太阳:通常,由于怕热怕冷或住高楼等原因,多数家长都不愿带小孩到户外活动,只是抱着小孩在室内隔着玻璃晒晒太阳。
佝偻病【概述】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vitamin D deficiency rickets)是以维生素D 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和临床以骨骼的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维生素D 是维持高等动物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素,它是钙代谢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子之一。
本病是小儿时期四种疾病防治之一。
维生素D 一直被认为时时刻刻都在参与体内钙和矿物质平衡的调节,维生素D 不足导致的佝偻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它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家长的重视,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17世纪 Francis Glisson教授和 Daniel Whistle医生首先科学地描述了维生素 D 缺乏症,即佝偻病。
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中常见的营养缺乏症,多发生于 3 个月~2岁的小儿。
【病因】1.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 D 可由皮肤经日照产生,如日照不足,尤其在冬季,需定期通过膳食补充。
此外,空气污染也可阻碍日光中的紫外线,人们日常所穿的衣服、住在高楼林立的地区、生活在室内、使用人工合成的太阳屏阻碍紫外线、居住在日光不足的地区等都影响皮肤生物合成足够量的维生素 D。
对于婴儿及儿童来说,日光浴是使机体合成维生素D 的重要途径。
2.维生素 D 摄入不足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 D 的主要来源,海水鱼如的良好来源。
从鸡蛋、牛鲱鱼、沙丁鱼,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都是维生素D 肉、黄油和植物油中也可获得少量的维生素D ,而植物性食物中含维生素D 较少。
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 D 不能满足婴幼儿对它的需要,需多晒太阳,同时补充鱼肝油。
3.钙含量过低或钙、磷比例不当食物中钙含量不足以及钙、磷比例不当均可影响钙、磷的吸收。
人乳中钙、磷含量虽低,但比例 (2 ∶1)适宜,容易被吸收,而牛乳钙、磷含量较高,但钙磷比例(1.2 ∶1)不当,钙的吸收率较低。
4.需要量增多早产儿因生长速度快和体内储钙不足而易患佝偻病;婴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 和钙的需要量增多,故易引起佝偻病;2岁后因生长速度减慢,且户外活动增多,佝偻病的发病率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