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急症的急救处理共4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00 MB
- 文档页数:47
常见急诊急救知识一、高热:(高热39.1—41C)1、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或浸浴;酒精擦浴;额头部冷敷或冰敷.2、服用退热剂:如复方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或消炎痛等,剂量根据情况而定。
一般成人1片,用退热剂应注意让患者多饮水,以免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高热时,可用"双氯芬酸钠栓",塞肛门,退热镇痛,效果显著。
二、中暑•:是指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中,因体热平衡功能紊乱而突然发生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意识丧失或惊厥等表现特征的一种急性病,临床上根据症状轻重分为:先兆、轻度、重度中暑三种类型。
中暑后的紧急救护1、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解开或脱去外衣,内衣使其平卧或头低脚高位。
2、补充液体: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叶.,可饮用含盐的冰水或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董香正气口服液(丸)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3、人工散热:电风扇或冷气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4、冰敷: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冰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5、重度中暑:伴有高热、痉挛、昏厥、昏迷者,立即送医院。
三、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中或其他液体中,由于体液、泥沙、水草等杂物堵塞呼吸道及肺泡,或因寒冷、异物及惊恐等刺激性的引起喉头痉挛,导致室息和缺氧,造成血液动力学和血液生化改变的状态。
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而危及生命。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急救方法:1、首先应迅速清除溺水者口中、鼻内的污泥、杂草等异物,取下活动的假牙,以免坠入气管。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紧裹胸壁的内衣、胸罩、腰带等,使呼吸运动不受外力束缚。
2、控水处理头低脚高体位将肺内及胃内积水排出。
最常用简单方法:迅速抱起患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头下垂,尽快倒出肺、气管和胃内积水。
急诊科常见疾病急救与护理创伤的急救与护理一、急救原则:迅速、准确、有效包括现场急救、转送中救护、急诊室救护二、现场救护: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先重后轻,先急后缓(1)脱离危险环境(2)解除呼吸道梗阻:松开衣领,侧卧位偏向一侧,清除异物。
(3)处理活动性出血:加压包扎、伤部抬高。
(4)处理创伤性气胸:张力性气胸,排气减压,开放性气胸,无菌敷料封口。
(5)保护好断层肢体:无菌包包好,外套塑料袋,周围置冰块(6)伤口处理:外漏部分严谨回钠。
(7)抗休克:止血、输液、扩容(8)现场观察三、转送途中的救护:力求快速,保证途中抢救1、伤员体位:依据伤情选择,一般仰卧位,颅脑外伤侧卧或头部偏向一侧,胸部伤半卧位,休克取中凹位。
2、搬运方法:脊柱骨折平卧位,担架运送,3—4 人一起搬运。
3、途中注意:头在后,下肢在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四、急诊室救护1、抗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加压输液。
2、控制出血:加压包扎伤口,抬高肢体。
3、胸部伤口的处理:开放性气胸迅速封闭伤口,张力性气胸快速穿刺引流。
4、颅脑损伤:防止脑水肿,使用高渗液。
5、腹部内伤处置:尽快输血、抗休克、手术。
昏迷的急救与护理一意识障碍程度分为:1、嗜睡:处睡眠状,可唤醒,又很快入睡。
2、昏睡:较深睡眠状,不易唤醒,答非所问,各反射存在。
3、昏迷:意识丧失,外界刺激不能感知。
二、急诊处理:1、病因治疗2、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供氧,必要时予以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输注抢救药物,脱水降颅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失衡。
3、护脑治疗三、救治原则1、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氧供。
2、维持循环功能,抗休克。
3、补充葡萄糖,减轻脑水肿,纠正低血糖。
4、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5、对症处理,预防感染,控制高热和抽搐。
6、积极寻找和治疗病因。
四、护理重点1、密切观察病情,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准确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观察呕吐物及大小便的性质,外伤情况和出血征象。
各种中毒的处理各种中毒包括安眠药中毒,老鼠药中毒,除草剂(百草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食物中毒等。
抢救成功的关键是第一时间如何救治的问题,如:催吐、洗胃、导泻、清洁皮肤,减少再吸收等。
现把各种中毒急救方法介绍如下:药物中毒的处置药物中毒有的是无意吃错了药或口服过量,或者是有些自杀者服用了大量的镇静安眠药物。
当发现安眠药中毒或刚服下过量安眠药时,最好让患者呕吐出来,大量喝水催吐,反复进行,以减少药物的吸收。
如果患者吐不出来,应让其服用大量的牛奶或鸡蛋清以保护胃粘膜。
一是防止胃粘膜被破坏,二是抵御毒素吸收。
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应通知急救中心来人或急送医院救治。
在医院采取催吐、洗胃、导泻及输液等综合措施。
凡服毒自杀未遂仍有自杀倾向者,应认真做思想工作,多多关心并仔细照护。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吃了被污染的或含毒素的食物后发生的一组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由细菌、有毒动植物的自然毒物、真菌毒素、有毒化学物质所致。
不包括肠道赊病、寄生虫病等。
食物中毒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污染性食物中毒。
病死的家禽家畜,其内脏和肌肉有大量细菌繁殖;食品制作人员患有皮肤病,其脓性分泌物污染了食物;饮具、餐具和水源被细菌污染;凉拌食品、熟食品被污染而变质;腐烂的鱼肉、蔬菜,变质的罐头,馊饭馊菜;不干净的牛奶,变质的鸡蛋;贮存不当的风干肉或咸肉被污染或发霉;豆腐、豆鼓或臭豆腐在制作过程中被污染;发酵的米面被污染等。
这些因素都可以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
2、霉变食物中毒。
霉变的食物含有大量毒素,高温都难以除去,易引起中毒。
小麦、大米、花生、玉米、棉籽、稻谷受潮后发霉,其中玉米、花生霉变产生的黄曲霉毒素量最多。
受禾谷镰刀菌寄生的小麦,其毒素为神经毒。
3、植物性食物中毒。
可由毒蘑菇、发芽的土豆、蓖麻籽油、加工不当的粗棉油、鲜黄花菜、未腋透的咸菜等引起。
4、动物性食物中毒。
如河豚鱼、鱼胆、猪、牛、羊的甲状腺等引起的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