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持续改进PDCA品管圈项目汇报
- 格式:pptx
- 大小:27.82 MB
- 文档页数:20
护理项目改善报告书
一、项目申报名称:提高门诊美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二、项目小组成员:
三、计划阶段(P)
(一)相关定义
1、手卫生: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5、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医务人员按规定进行洗手。
(二)查检表(见附表1)
(三)分析
1.存在问题主次因素分析表及帕累托图
3.从人、机、料、环、法、测方面用鱼骨图分析(名词+形容词)
人
足
操作多、
病人多
(四)制定措施(提
出计
划)
四、实施阶段(D )
实施阶段用PDCA 循环法,措施有计划、有实施、有对比、有改进
五、检查阶段(C )(项目总体改善前中后效果进行对比) 六、改进阶段(A )
(一)标准化(上交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 (二)进入下一个PDCA
附表1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
骨科手卫生(PDCA管理)一、PIan——计划1、改进项目名称: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正确率,减少院内感染。
2、持续改进计划项目提出的背景:大量资料显示,保持手卫生是有效预防控制病原体传播,从而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最基本、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医护人员包括护工的手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与危重病人接触的机率最高。
有文献报道,在一般护理操作中,手部细菌污染数量一般为(103-105)cfu/c㎡以上;工作繁忙时,手部细菌量成倍的增加,护士为患者吸痰占细菌达106 cfu/c㎡,给患者清洗会阴手污染细菌多达1010106 cfu/c㎡以上。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或污染后未洗手,其细菌总数超标率100%,1/3的医院感染可通过严格的手卫生来得到有效控制,用肥皂水后医务人员手部菌量比操作中手部的带菌量下降了65%-84%,而且洗手次数越多手部细菌减少越明显,因此重视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由于缺乏有力的督促和监督,医务人员对六步洗手方法重视不够,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正确率一直不高。
为进一步加强对手卫生六步法正确性考核,切实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2016年4月起,对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六步法的培训与考核。
3、现状,手卫生依从性长期不足20%,正确率不足50%。
4、计划完成时间(从2016年4月—2016年9月)。
5、实施部门:骨科。
6、项目负责人:程** 王** 蒋** 柯** 吴**7、制定预期目标,作出计划:我科计划:要求每个医务人员及后勤人员掌握六部洗手法,要求手卫生正确率100%,总体依从性大于95%。
8、影响手卫生的主要原因:(1)医护人员意识:医护人员对接触不同患者需要洗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多数医护人员认为戴手套就可以避免手污染,所以摘手套后不再重视洗手和手消毒;普遍认为接触患者或对患者进行操作后需洗手,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忽视了接触患者前的洗手及操作前的洗手;(2)少数医护人员缺少职业责任感,认识不到手卫生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意义;(3)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从高到低分别为:医师、护士、护工、保洁员,尤其是护工和保洁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非常令人担忧;(4)医护人员工作量大,无充足时间洗手,或匆匆洗手达不到要求,只是随便洗洗了事;(5)工作区域的洗手池数量有限,未配备干手纸巾、干手器、干手时间长,影响工作效率,另外,也未配备护肤用品。
手卫生依从性PDCA循环管理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大难题,是影响医疗质量的主要问题,也成为病人安全的一项重大威胁.其中,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所以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和流行暴发非常重要的因素。
手卫生(handhygiene):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从2012年起我院开展了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检查发现手卫生合格率低.为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我院于2013年将PDCA循环应用到医院手卫生管理中,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开展所有质量活动的科学方法.改进和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
它的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根据PDCA要求,我院执行手卫生管理具体情况如下:一、Plan(计划)11。
资料收集:通过每季度对各科室部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进行抽查,得到一段时期内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数据。
如图2:2。
分析原因:根据我院前期手卫生依从性差的问题,我们从制度、培训、环境、人员四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并以鱼骨分析图(图3)方式展示如下:培训制度缺乏正确洗手或擦手知识手卫生用品取得欠方便担心清洁用品的安全性院内洗手氛围不足工作忙碌,无时间洗手怀疑洗手价值人员环境3。
确定目标:根据《医院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二甲评审要求,加快医院的洗手、干手等设施改造,营造良好洗手氛围;加强手卫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洗手正确率.争取在二甲评审前,手卫生依从性达到95%及以上,洗手正确率达到95%及以上。
4。
计划:1)向上级领导提出逐步改造手卫生设施申请,对把部分医院水龙头改造成感应式水龙头提出具体建议,增设干手、速干手消毒剂等设备;2)印制宣传画板,张贴于各科室;3)制定培训计划,由院感科和各科室定期培训。
手卫生持续改进效果分析——运用PDCA管理总结一、方案设计1、开始时间:2013年7月2、总结时间:2014年6月3、实施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4、项目背景:做好手卫生是减少耐药菌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但我院手卫生执行较差。
为了进一步强化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加强手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与能力,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运用PDCA管理工具,特设定2013年7月—12月为整改落实阶段,2014年1月—6月为持续改进阶段,对手卫生持续改进成效做总结分析。
5、项目目标:通过加强手卫生管理,最终达到医院手卫生设施配置齐全,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手卫生依从性≥80%,,洗手方确率≥90%,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外科洗手操作正确率100%。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医院手卫生设施现状:①目前医院洗手池90%是手拧式,未达到要求和标准(非手触式),洗手池旁缺乏合格的干手设施,医务人员洗手后,多数在自身的白大衣上擦干;②手术室更衣处、口腔科诊疗室洗手池缺干手设施;③神经外科重症病房12个床位没有一个洗手池。
2、2013年1-6月手卫生考核情况:院感科对全院部分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洗手操作考核及手卫生依从性(采取抽查形式)调查,总体七步洗手操作比较规,但手卫生相关知识回答不全面,各科免洗手消液配备较齐,但洗手意识还不够,尤其是连续操作时手卫生执行差,全院手卫生依从率第一季度64%、第二季度61%。
3、原因分析(鱼骨图):科室感控小组相关培训不到位频次不够手卫生设施不规手卫生宣教氛围不足宣教容匮乏干手设施欠缺洗手用品 宣教效果差 配备不足宣教方式单一环 境宣 教图一. 手卫生执行情况差原因分析鱼骨图三、制定改进措施(见对策鱼骨图):人员配备合理手卫生用品方便、可及培训方式多样化加强宣教氛围且注重效果多种宣教方式相结合合理安排人员重视对新进人员、院科两级监管力度工人的宣教注重宣教效果重视手卫生设施的投入考核与绩效挂钩管理宣教图二. 手卫生执行情况差对策鱼骨图四、实施容(附洗手池改造申请及简报):1、针对以上考核结果,医务人员洗手操作比较熟练,但手卫生依从性差,院感科将针对各级各类人员分批组织手卫生专题培训,加大宣传与督查力度,提高认识、改变观念,以促进全院人员高度重视,按照手卫生规要求落实好手卫生。
对医护人员“手卫生”操作规范的监测与持续改进(PDCA)手是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媒介,做好手卫生可以切断经手传播疾病的途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手卫生”在医院感染防控中是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
特此,质量控制小组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监测与改进,规范化“手卫生”操作的质量控制活动。
一、数据收集总结分析:考核评分标准二、存在的问题:三、分析问题原因:1、基础知识欠缺,理论概念不熟练2、操作之前着装不合格3、手指甲长度过长,洗手有部分部位不达标4、手腕未露出5、洗手揉搓及洗手总时间过短6、部分医务人员洗手过程中部分步骤遗忘及步骤顺序混乱7、皂液取的过少以及未冲洗干净8、洗手干燥未按要求用干手纸擦干,部分人员未干燥9、部分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未及时洗手10、擦手纸未按要求放置,感控意识不强四、改进措施:1、领导重视和管理完善。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2、抓好教育培训,普及“手卫生”知识。
开展各种形式的“手卫生”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3、对新调入和分配人员、进修生、实习生、物业人员上岗前,对医院感染理论知识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加强监测管理。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定期对医务人员手部卫生进行采样监测,并对其统计和分析,结果下发给科室,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加强考核频次五、持续改进后:六、持续改进后总结:医务人员“手卫生”作为现代医院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医院感染已经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
我们知道因手污染导致的交叉感染占医院感染的很大一部分,为了解医务人员手部卫生和院内感染现状,并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进一步增强了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对减少医院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传播以及预防暴发并进一步加强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降低发生我院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落实执行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措施,重点加强接触防护,“手卫生”规范,强调医务人员要认真做好多重耐药菌的隔离防护措施,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持续质量改进(PDCA )20 年度 病区 月 1.监测项目:手卫生依从性低 2.预期目标:手卫生依从性>85%3.检测结果:1月手卫生依从性55.95%4.问题叙述:1) 护理病人之前及后未洗手 ;2) 无菌操作前未洗手或操作后洗手不规范; 3) 脱手套后未洗手;4) 护理不同病人后未洗手。
5.原因分析:主观原因:1.手卫生意识不强;2.护理人员怕麻烦,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3.对实习生带教老师未做好规范示范。
客观原因:1.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繁忙; 2.手卫生相关内容及操作培训不足; 3.监督力度不足,管理上不够重视;4.手卫生设施不够完善。
6.是否展开调查与改进:√□展开 PDCA 调查与改进 □偶发性异常 不需调查计划(Plan ) 1. 规范执行医院手卫生作业流程 2. 时间:2011-2-1至2011-3-30 实施(Do) 1. 全民手卫生相关知识及作业流程培训(2.1—2.28) 2. 改进洗手设施,均为长柄龙头,每龙头备齐洗手液、擦手纸(2.1—2.15) 3. 每床及每治疗车配备速干手消毒剂(2.1--2.15)4. 向护理部申请增加护士人力配备,弹性排班 (2.1—3.30)5. 全科室手卫生相关知识理论及操作考核(2.22—2.28) 6. 院感质控员实时检查手卫生执行情况(2.1—3.30)7. 护士长每日暗访手卫生执行情况,总结问题所在,全科知晓并整改(2.15—3.30)总结、再优化(Action ) 1. 手卫生依从性有所提高 2.手卫生培训规范化,作为每年新护士培训课程。
检查(Check )手卫生相关知识理论考试:平均分93.5分 手卫生操作考:平均成绩98分 手卫生检查评价:2月份手卫生依从性89.31% 3月份手卫生依从性91.57%一、项目:手卫生依从性二、与手卫生依从性有关的警讯事件:为肝癌、乙型肝炎伴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护理后未及时洗手,就为其他病人进行护理操作。
护理项目改善报告书一、项目申报名称:提高门诊美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二、项目小组成员:成员姓名科室第一学历专科工作年限职称/职务项目分工组长周红琼美容科中专23 主管护师检查实施副组长田方兴美容科指导解疑组员董洁美容科确定要因组员文汉东美容科对策实施组员王圣早美容科对策实施组员徐艳美容科中专15 护师组织活动组员赵璐美容科中专8 护士效果确认组员李维美容科大专 5 护师报告制作组员刘杜娟美容科本科护师数据收集组员刘贝美容科大专护师指定巩固措施三、计划阶段(P)(一)相关定义1、手卫生: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5、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医务人员按规定进行洗手。
(二)查检表(见附表1)(三)分析1.存在问题主次因素分析表及帕累托图3.从人、机、料、环、法、测方面用鱼骨图分析(名词+形容词)人员不足 操作多、病人多序号 原因 所占百分比%累计百分比%1 相关知识未掌握2 手消伤手3 无奖惩考核制度4 监督后未提醒5 人员不足6 手卫生标示不明显 7手卫生设施不足机人 料(四)制定措施(提出计划)四、实施阶段(D )实施阶段用PDCA 循环法,措施有计划、有实施、有对比、有改进时间 P (计划) D (实施:时间、责任人、图片) C (附查检表)A (改进、下一步计划)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五、检查阶段(C )(项目总体改善前中后效果进行对比)六、改进阶段(A )(一)标准化(上交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二)进入下一个PDCA附表1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医院名称: 科室/病房: 日期: 年 月 日阶段编号:开始/结束时间:: / :观察持续时间:观察者:专业类:专业类 :专业类:法测环编码:编码:编码:人数:人数:人数:时机手卫生指征手卫生措施手卫生是否正确时机手卫生指征手卫生措施手卫生是否正确时机手卫生指征手卫生措施手卫生是否正确1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1□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1□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2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2□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2□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3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3□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3□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4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4□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4□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5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5□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5□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6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6□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6□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7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7□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7□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8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8□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8□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9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9□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9□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10 □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10□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10□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擦手□洗手未采取gloves□是□否。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持续质量改进(PDCA)一、项目:手卫生依从性二、与手卫生依从性有关的警讯事件:为肝癌、乙型肝炎伴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护理后未及时洗手,就为其他病人进行护理操作。
三、成立改进小组组长:茅秋琴成员:丁敏吉、谢素娣、罗夏芬、朱园华、孙舜男、付丹丹、连桂青、罗津津、俞月凤、徐益红四、改进前现场调研对2011年1月份手卫生情况进行抽查及登记,将结果统计如下:1.注:五、解析(鱼骨图)手卫生依从性差原因分析六、 改进方案1. 规范执行医院手卫生作业流程。
七、 改进措施1. 全民手卫生相关知识及作业流程培训(2.1—2.28) 2. 改进洗手设施,均为长柄龙头,每龙头备齐洗手液、擦手纸(2.1—2.15)3. 每床及每治疗车配备速干手消毒剂(2.1--2.15)4. 向护理部申请增加护士人力配备,弹性排班 (2.1—3.30)5. 全科室手卫生相关知识理论及操作考核(2.22—2.28)6. 院感质控员实时检查手卫生执行情况(2.1— 3.30)手卫生依从性差方法制度环境人员护士长监控欠有力,管理上不够重视, 全员手卫生氛围不足洗手设施不完善 手卫生教育培训不足手卫生用品取得欠方便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手卫生意识不强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7.护士长每日暗访手卫生执行情况,总结问题所在,全科知晓并整改(2.15—3.30)八、改进后效果对2011年2月1日至3月30日手卫生情况进行抽查及登记,将结果统计如下:1.2011年2月至3月护士手卫生情况统计表4.手卫生依从性持续质量改进前后九、结论1.手卫生依从性由原来的55.95%上升到91.57%;2. 手卫生培训规范化,作为每年新护士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