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对“天长地久”否 定 ——“恨”之永
“此恨绵绵无绝期” ——愿之虚妄
46/59
生者相思
第四部分:思恨无期
道士觅魂
死者相思
点题结篇
天人永隔之长恨
47/59
三、思想主题
“长恨歌”即歌“长恨”,然所“恨” 者何?
讽谕说
爱情说
双重主题说
➢ 讽其重色 ➢ 叙其婉曲 ➢ 咏其深情 ➢ 歌其憾恨
殷勤状: “排”、“驭”、 “奔”、“升”、“入”、 “求”。
碧落: 道家所称东方第一层 天,为碧霞满空状。这里泛 指天上。
黄泉: 人死后埋葬地穴,借 指地府。
——否定与绝望语气 37/59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24/59
第二部分:兵谏妃死
弃都避难
兵谏妃死
征途断肠
悲剧直接原因 悲欢荣辱极端对比
25/59
黄埃散漫风萧索, 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无光日色薄。
秋乃万物凋零、生机消歇 之节, 也乃生命悲季。
由春到秋--李杨爱情也。
“无光”与“薄”互文, 渲染气氛, 以衬人心。
26/59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难过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
——《新唐书·后妃·杨贵妃 传》
5/59
初,安禄山有边功,帝宠之,诏与诸姨约为弟兄, 而禄山母事妃,来朝,必宴饯结欢。禄山反,以诛国忠为 名,且指言妃及诸姨罪。帝欲以皇太子抚军,因禅位,诸 杨大惧,哭于廷。国忠入白妃,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 止。及西幸至马嵬,陈玄礼等以天下计诛国忠,已死,军 不解。帝遣力士问故,曰:“祸本尚在! ”帝不得已, 与妃诀,引而去,缢路祠下,裹尸以紫茵,瘗道侧,年三 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