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4.64 MB
- 文档页数:135
《油气层渗流力学》讲授内容及作业第一章油气渗流力学基础第一节油气藏类型及其外部形态的简化(全讲)第二节油气藏内部储集空间结构的简化(全讲)第三节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全讲)第四节渗流过程中的概念及渗流形态的简化(全讲)第二章油气渗流的基本规律第一节油气渗流的力学分析(全讲)第二节油气渗流的达西定律(全讲)第三节油气渗流的非达西定律(全讲)第四节两相渗流规律(全讲)第三章单相液体渗流数学模型第一节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原则(全讲)第二节渗流数学模型的微分方程(全讲)第三节渗流数学模型的定解条件(全讲)第四章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理论第一节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理论(全讲)第二节井的不完善性对渗流的影响(全讲)第三节多井干扰与势的叠加理论(全讲)第四节等值渗流阻力法(简要提到)第五章单相液体不稳定渗流理论第一节弹性不稳定渗流的物理过程(全讲)第二节弹性液体不稳定渗流理论(全讲)第三节不稳定渗流的井间干扰(全讲)第六章气体渗流理论第一节气体渗流微分方程(全讲)第二节气体稳定渗流理论(全讲)第三节气体不稳定渗流理论(全讲)第七章油水两相渗流理论第一节影响水驱油非活塞性的因素(全讲)第二节油水两相渗流理论(全讲)第三节油水两相渗流理论的应用(全讲)第八章油气两相渗流理论第一节油气两相渗流的物理过程(全讲)第二节油气两相渗流的微分方程(重点阐述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第三节油气两相稳定渗流理论(重点阐述稳定渗流研究的目的)第四节油气两相不稳定渗流理论(重点阐述不稳定渗流研究的目的)第九章双重介质渗流理论第一节双重介质油藏模型(全讲)第二节双重介质油藏渗流微分方程(全讲)第三节双重介质油藏渗流理论(全讲)第十章复杂渗流理论(简要提到)第一节传质扩散流体渗流理论第二节非牛顿液体渗流理论《油气层渗流力学》作业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p26,第1、2、3题。
第二章油气渗流的基本规律:p44,第1、2题。
第三章单相液体渗流数学模型:p62,第7、8题。
188 第五章 渗流力学基础第一节 油气层渗流的达西定律油气层渗流的基本规律是达西定律。
1856年法国水利工程师达西在研究城市供水问题时,欲测得获得一定的流量需要消耗的能量,于是达西运用填满砂的管子做实验,得到了水流速与管截面积、入口与出口压头之间的关系式,后人为纪念他,将这一定律称达西定律。
一、达西实验及结果达西实验装置如图1—ll 所示,液体经过进水管a 进入模型主体。
再透过砂层,经节流阀门流入量杯。
节流阀可以控制流速,量杯D 测取流量Q 。
测压管可以分别测出过水断面1-1,2-2上的压力p 1、p 2。
稳压管b 可以使模型内液面稳定在b 管的位置上。
显然,节流阀开度不同时,将得到不同的流量和不同的测压管高度。
实验结果发现:流量大小与管于截面积A ;入口及出口压力差p 2-p 1成正比,与填满砂粒的管子长度△L 成反比,将上述关系写成等式,需加上比例系数K 。
即:Lp p KAQ ∆-=12 (1—6) 式中 K ——渗透率,它表征多孔介质和液体的渗透能力。
二、达西定律的导出(一)由管路水力学导出达西定律由普通水力学可知,任意过水断面上的总能量表示成下列形式:gv pZ H 22++=γ (1-7)式中 H-——总水头;Z ——位置水头;γp---压力水头; gv 22---流速水头。
189由于渗流速度v 很小,可以忽略gv 22项,于是总水头可表示为:γpH =+Z (1-8)断面1—1,2—2上的水头差可表为:⎪⎪⎭⎫ ⎝⎛--⎪⎪⎭⎫ ⎝⎛+=-=∆H γγ221121p Z p Z H H (1-9)达西通过实验发现:通过砂层的流量Q 与水头损失△H 成正比,与渗流面积A 成正比,与渗流段长度△L 成反比。
即:LHAQ ∆∆∞= (1-10)欲将(1—10)写成等式需加一比例常数,于是我们得到:LHAK Q i ∆∆= (1-11) 式中 K i -——比例常数,称为渗流系数,它与流体及砂层的性质有关。
油气层渗流力学课程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渗流力学原理及其应用方法,深入探讨油气层渗流特性、规律以及开发工艺等方面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1.掌握油气层渗流力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模型。
2.了解油气层产能评价方法,掌握预测油气田产能的技术方法。
3.培养运用现代数值模拟工具分析油气层渗流特性的能力。
4.掌握油气田开发的技术方法和决策过程,提高协同工作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1.1 渗流力学基本概念 - 渗透率、压力梯度、渗透压等基本概念 - 渗透率的测定方法、与地质条件的关系1.2 渗流力学方程组 - 矩阵压力方程组及其解法 - 油气层砂体力学性质的传递模型 - 渗流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其解法1.3 渗流特性模拟 - 有限元法与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 - 油气层的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方法 - 渗流特性模拟软件及其应用第二章油气田产能预测方法2.1 油气层动态特性分析 - 油气层动态特性与产能的关系 - 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其优缺点2.2 产能评价方法 - 储量/产能的估算方法及其特点 - 产能预测模型的构建与优化2.3 产能监测技术 - 产量及产量分布的监测技术 - 现场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第三章油气田开发工艺3.1 油气田集输工艺 - 收集地面原油/天然气的方法及其特点 - 压缩、输送、储运等技术的应用3.2 油气地面设备 - 变压器、变频器等设备的应用 - 液化/气化设备的原理及其应用3.3 油田注水工艺 - 注水技术的原理及其适用条件 - 常见的注水方法及其特点课程要求1.认真学习课堂内容,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每周提交一篇思考作业,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2.考核方式:课堂出勤、作业、课程设计、期末考试。
3.合格标准:作业满分率不低于80%,课程设计优秀率不低于60%,期末考试成绩不低于60分。
参考文献1.杨洋,张三. 油气层渗流力学及应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2.2.孙春田,张四. 油气田开发工艺及设备[M].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4.3.刘建华,李五. 油气田产能评价方法与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2018.。
西南石油大学教案课程名称油气层渗流力学任课教师王怒涛院(系) 石油工程学院教研室石油工程教研室2010年11月18日课程表《油气层渗流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英文名称:The oil and Gas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a2、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基础3、课程学时:总学时46,实验学时2。
4、学分:35、先修课程:大学数学、数学物理方程、油气田开发地质、油层物理6、适用专业: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7、大纲执笔:石油工程教研室(李晓平)8、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9、制定(修订)时间:2005.11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油气层渗流力学》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地质勘探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要把它作为认识油气藏、改造油气藏的工具,作为油气田开发设计、动态分析、油气井开采、增产工艺、反求地层参数、提高采收率等的理论基础。
因此,它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学好石油工程其它专业课如《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采油工程》、《试井分析》的关键课程之一,该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油气在储层中的渗流基本规律以及研究油气在储层中渗流的基本方法。
其任务是,掌握油气渗流的基本概念,认识油气储层的渗流规律,学会研究油气在储层中渗流的方法,为学好其它专业课程打好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该课程在学习之前,要先学习有关石油地质、油层物理以及工程数学和微分方程等方面的知识理论。
学习该课程后,要求掌握油气层渗流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与技巧,学会研究油气在储层中渗流的方法。
重点是单相流体的流动,掌握单相稳定渗流时,各种情况下的水动力学场,井间干扰及叠加原理,单相不稳定渗流的压力传播规律、动态特征等,掌握气体渗流理论的特点及研究方法,掌握双重介质渗流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在多相流部分,重点掌握油水两相流、非活塞式水驱油的理论和方法。
了解复杂介质的渗流特点及研究方法。
第四章油气渗流力学基础§4-1 油气层渗流的基本概念一、油气渗流的基本知识流体在孔隙中的流动叫渗流。
由于油层中渗流的流道非常小而又特别复杂,因而渗流的阻力很大,所以渗流的速度是十分缓慢的。
(一)单相渗流在油层的孔隙中,如果渗流仅能满足单一流体的要求,即只有石油或天然气,其渗流状况可称为单相渗流。
由于储油岩层绝大多数是在水体中沉积的,因此在岩石的孔隙中,首先是充满了水,油气是以后运移进来的。
这些后期进来的油气,只有把原来充填在岩石孔隙中的水排挤出去,气才有存储之处。
但是岩石孔隙中的水是不能完全排挤出去的,总有一部分残留在孔隙中,叫做束缚水。
束缚水在油层中的含量,大约占油层孔隙体积的20%左右,它们总是附着在岩石颗粒的表面,不能流动。
因此,所谓石油或天然气在油层孔隙中的单相流动,实际上是在被束缚水占据而变小了的岩石孔隙中渗流。
(二)油、气两相渗流当油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天然气完全溶解在油中,此时油层内只有油的单相渗流(束缚水是不能流动的)。
当油田没有外来能量的补充时,在开发过程中,油层本身能量不断被消耗,压力不断下降,以致油层平均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油层孔隙中就会有油、气两种流体的流动,称为油、气两相渗流。
为了进一步了解油、气两相渗流的一些规律,下面介绍几个有关的概念:1.贾敏效应假若在岩石孔隙中渗流的液体里只含有一个小气泡,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这个气泡要终保持它的圆球形状。
当这个气泡的体积小于孔隙的喉道很多时,气泡通过这些喉道是不费力的。
而当其截面积接近于孔隙喉道截面积时,在通过这些不是圆形的喉道截面,或喉道面积稍小于气泡截面积时,就必然要改变气泡的形状。
改变气泡的形状需要一定的力,这力是阻碍油流的阻力。
改变一个气泡不需要多大的力,而大量的气泡就会变成阻碍油流的大阻力,它消耗油藏驱动的能量,促使油层压力进一步降低。
气泡对油流造成阻碍作用的现象叫做贾敏效应。
2.吸留气泡实验证明,当油气层内气体的饱和度低于20%时,气体的相渗透率等于零,即油层孔里没有气体的渗流。